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射性骨损伤病理学改变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 1 90 3年Perthes首先报道伦琴射线引起小鸡骨生长障碍以来 ,由电离辐射引起骨与软骨的损害作用已有不少报道。不少学者利用不同的方法对辐射引起骨生长停滞 ,变性以及近期和远期效应作了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 ,并证实 ,骨组织在经过一定剂量的照射之后 ,能引起组织形态学、生物力学及酶学的改变 ,同时也影响骨组织的再生能力 ,但对引起放射性骨损伤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 ,国内外学者至今在许多方面仍未达成共识。现仅将放射性骨损伤、骨的病理学改变进行综述。一、放射性骨损伤一般情况在平时 ,引起放射性骨损伤主要是在临床放疗后出…  相似文献   

2.
胫骨放射性损伤病理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射性骨损伤的发病学实质目前尚不清楚 ,多年来学者们在其发病机理方面存在很大分歧 ,矛盾焦点集中在射线对骨组织损伤是直接作用 ,还是致微循环障碍 ,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故笔者采用病理组织形态学、超微结构观察及骨的微循环检测手段 ,探讨射线对长骨局部照射后的近、远期效应 ,试图揭示放射性骨损伤微血管系统与骨坏死间的内在联系 ,并为阐明发生机理提供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 动物模型的制备 :成年日本大耳朵白兔 72只 ,雌雄兼有 ,体重 2 0~ 3 0kg。60 Coγ射线 30Gy一次性照射兔右后肢小腿全长 (照射量率 :0 49Gy min…  相似文献   

3.
放射性骨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骨损伤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5.
放射性骨损伤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兔放射性骨损伤模型,动态观察受照射骨髓的影像学变化,探讨CT能谱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对放射性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共用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制作下肢放射性骨损伤模型,采用直线加速器X射线30 Gy体外单侧单次照射兔后肢全长,于照射后1、2、4、6、8、12、18周行宝石能谱CT扫描.采用物质分离技术定量测定髓腔内脂质及水含量,定期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兔股骨及胫骨上段照射后1周髓腔内脂含量显著升高,2~4周逐步下降,4~8周趋于平稳,8~18周呈显著升高趋势.相应地,髓腔内水含量第1周显著下降,第2周明显升高,2~12周趋于平稳,稍有下降,12~18周后呈逐步下降趋势.能谱CT测量结果与病理学表现相吻合.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兔放射性骨损伤模型,CT能谱成像能够定量测定髓腔内脂水含量,可用于放射性骨损伤的早期监测及随访.  相似文献   

7.
杨志祥 《人民军医》2000,43(11):628-629
1 发病机制主要包括 :( 1 )射线直接作用于骨组织。骨骼成骨细胞对射线比较敏感 ,骨骼中的钙质可使骨吸收的射线比周围软组织多 30 % 4 0 % ,因此 ,骨组织如受到 50Gy照射 ,骨细胞即可全部迅速死亡。 ( 2 )骨的营养血管损伤。早期为微血管的功能性改变 ,如张力减退型张力障碍、坠积性充血和溢血区形成 ;晚期则发生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栓形成 ,最终导致血管腔闭塞 ,骨营养障碍。 ( 3)电离辐射作用下骨组织本身和血管损害。近年 ,有作者认为 ,两者不能截然分开。例如 ,急性大剂量照射时 ,骨损伤在照射后几个月就可以出现 ;小剂量累积…  相似文献   

8.
射线照射是现代医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尤其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但在放疗过程中,射线可对骨相关细胞、骨微观结构产生直接影响,或对骨髓、脉管系统等产生间接影响,从而造成骨损伤。尽管目前的研究成果对放射性骨损伤的认识并不透彻,但因其具有普遍性,故近年来逐渐受到医疗工作者的重视。笔者对射线引起的骨骼系统损伤及其预防和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放射性脑损伤实验研究之近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脑放射性损伤研究的报道可追溯到1921年,经历数十年病理学研究发现,除了有晚期白质脱髓鞘和凝固性坏死外并无其他特征性表现[1]。随着放疗疗效的提高和影像学手段的更新,被诊断为放射性损伤的患者增多,使得对其发病机理、早期诊断和保护剂等的研究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10.
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超微结构及血脑屏障改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大鼠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后血脑屏障及超微结构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角加速度旋转模具制作大鼠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硝酸镧颗粒的分布情况和超微形态的改变。结果 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30min血脑屏障通透性发生改变,24h通透性增加达到高峰,72h略有下降。超微结构以72h损害最为严重。结论 大鼠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是造成脑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超微结  相似文献   

11.
放射性骨损伤表现为骨炎、骨坏死和骨折等[1 ] 。以往的动物实验报告关节软骨对放射线不敏感 ,在治疗剂量下未见有组织学改变[2 ] ,亦有报道软骨放射性损伤见于临床儿童放疗 ,长骨的骺板受照射后引起骨生长受阻[3 ,4] 。笔者曾报道“X线对生长骨损伤的实验病理观察”[5] ,亦证明膝关节X线照射一次 1 5 0 0cGy可造成生长板和关节软骨的损伤 ,并导致骨生长发育障碍。为了提高对儿童放疗后骨发育影响的认识以及对相应骨关节X线征象的敏感性 ,笔者重新回顾观察了该项实验X线病理资料 ,重新对 5 8只幼兔 (左膝一次X线 1 5 0 0cGy照射后 )进行…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常引起一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增加[1]。这些细胞因子在骨代谢中的调控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2]。我们观察了25例胃癌患者血清IL-6、TNF-α和尿DPD浓度,探讨胃癌与骨代谢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1.1.1胃癌组:25例,男20例,女5  相似文献   

13.
脑的放射性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发放射损伤是放射性脑损伤限量脑照射后的主要并发症,它有二种类型:局灶型及弥漫型,二者的基本病理变化相同。局灶性坏死有占位性损害的CT及MR特征,伴有局灶性神经病学及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弥漫性放射损伤则以侧脑室周围弥漫白质病变为特征,临床以精神功能损害为主。坏死性脑白质病则是化疗后弥漫性脑白质损伤的一种形式。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鉴别肿瘤复发及局灶性放射坏死的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均为80%~9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5例,随机均分成3组:血液透析组(HD),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组(HF)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HP)。治疗8个月后,检测各组血Ca、P、iPTH、beta-CTX、PINP和FGF23等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 与试验开始时相比,HD组的P[(2.73±0.83) vs(2.27±0.54) mmol/L]和PTH[(453.2±44.2) vs (438.7±41.0) pg/ml]水平显著升高(P<0.05),HF组的FGF23[(410.3±99.5) vs (450.7±88.6) ng/ml]水平显著下降(P<0.05),HP组PTH[(370.9±35.5) vs (458.3±49.2) pg/ml]、beta-CTX[(2.01±1.34) vs (2.74±1.26) ng/ml]和FGF23[(408.7±89.9) vs (459.9±76.1) ng/ml]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尤其是联合血液灌流较单纯血液透析改善骨代谢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代谢改变及营养支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型颅脑损伤以后 ,伤者代谢水平亢进 ,尤其是分解代谢明显增强 ,体内儿茶酚胺水平增高 ,引起血糖增高和低蛋白血症 ,同时静息能量消耗上升 ,出现急性期反应和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等。这些异常改变都会影响伤者预后 ,所以应及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纠正代谢紊乱造成的不良后果。研究表明 ,营养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60年代初期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心脏对于电离辐射的作用基本上是不敏感的。直到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Fajardo和Stewart等在做了一系列细致的观察后,才明确提出了辐射可以引起心脏损伤。近年来,随着临床胸部肿瘤放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心脏常因超量照射而发生放射损伤的报道日渐增多。为此,本文对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发病机理、诊断与治疗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人源脂肪干细胞对放射性肠上皮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共40只,用随机数字表法从中选取34只给予腹部15 Gy X射线照射。造模结束后,取17只立即给予P6代人源脂肪干细胞腹腔注射治疗,移植的细胞数目为5×106/只;17只仅腹腔照射的大鼠作为对照;剩余6只大鼠作为健康对照组。于照后10 d,各组中抽签方法随机选取3只大鼠,并将其处死。取肠管进行HE染色、末端标记法(TUNEL)原位凋亡检测、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Bmi1免疫组化染色;提取组织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受照肠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上皮细胞标记E-cadherin,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BAX的表达量。分析各组大鼠的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结果 与单纯照射组相比,人源脂肪干细胞(ADSC)可促进受照肠上皮细胞的增殖(t=18.30,P<0.05),抑制上皮细胞凋亡(t=-32.48,P<0.05),延长大鼠的生存时间(t=5.99,P<0.05),提高生存率。结论 人源脂肪干细胞对大鼠放射性肠上皮损伤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肤生软膏对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作用和毒性实验吴淑荣陈强纪辉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在肿瘤放疗中常见,多为急性损伤治疗无效或处理不当继发感染所致。损伤形成溃疡,周围组织广泛纤维化,局部微循环障碍致使损伤经久不愈。本研究就肤生软膏对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20.
【摘要】 目的 探讨于实验犬气管内放置125I放射性粒子气管支架后气管及周围组织(食管、主动脉弓、肺组织)的放射性损伤情况。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杂种犬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在X线透视下经口行气管支架置入术,实验组支架装有2排共8颗0.7 mCi(25.9 MBq)125I放射性粒子,对照组为相同排列方式无放射性的空粒子。术后2、3和4个月分别抽取各组犬4只,复查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处死后取支架留置段气管及周围组织(食管、主动脉弓、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观察过程中无实验动物死亡,实验犬呼吸、进食和发声均正常,SPECT/CT随防观察到实验组有1只犬发生1颗粒子脱落。两组实验犬气管组织随观察时间延长损伤程度加重,4个月损伤严重程度高于3个月组,3个月损伤严重程度高于2个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亚组间对比,损伤程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实验犬支架留置段在各观察期内食管、主动脉弓及肺组织均无明显损伤,两间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在实验犬气管中置入是可行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