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肾两虚瘀夹理论与衰老机理探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中医学认为,衰老是由多种原因所致。肾虚,脾虚可致衰老,瘀血、痰浊亦可致衰老;而补肾法,健脾益气法,活血化瘀法、化痰法均可延缓衰教练站肾健脾益气是延衰老老的基本途径,活血化痰是延缓衰老的重要方法,但虚实夹杂多因素致衰老更多见,其中“虚”多集中于脾肾两虚,“实”则集中在痰浊与瘀血两大类。脾肾两虚,夹瘀夹更能准确全面地反映衰老的本质,是衰的主要病机,从临床和实验研究两方面论证了补肾健脾益气,因化痰延缓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舒泉膏穴位贴敷联合TDP照射预防肛肠病术后尿潴留(脾肾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肛肠病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热敷干预,治疗组予舒泉膏穴位贴敷联合TDP照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尿潴留发生率以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尿潴留预防总有效率(95.00%...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肾康合剂治疗脾肾两虚夹痰瘀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糖尿病肾病Ⅲ期纳入标准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疗法,包括降糖、降压等治疗,治疗组予肾康合剂治疗,对照组予坎地沙坦片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FBG、2hPPG、HbA1c水平的变化,以及对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MALB/Cr)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BG、2hPPG、HbA1c、MALB、MALB/C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MALB、MALB/Cr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下降(P﹤0.01),且治疗组总有效率76.67%显著优于对照组53.33%(P﹤0.05)。两组均无毒副反应。结论:肾康合剂治疗脾肾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对老年性肺结核(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观察两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痰涂片菌阴转率、X线肺部病灶改善情况及药物副反应.结果:强化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改善率分别为73.33%、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痰涂片阴转率分别为57.89%、3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线胸片病灶改善率分别为56.66%,5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辅助治疗老年性肺结核(气阴两虚夹瘀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脾固肾化瘀组方治疗临床期脾肾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10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控制血糖及雷米普利片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应用健脾固肾化瘀组方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观察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肾功能[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糖[空腹血糖(FPG)以及餐后2 h血糖(2hPG)]、血脂[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及三酰甘油(TG)]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5%(29/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2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和尿蛋白排泄率、SCr、BUN水平及FPG、2hP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TC、LDL-C、TG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血脂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健脾固肾化瘀组方治疗临床期脾肾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血糖、血脂以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梅花针叩刺治疗脾肾两虚夹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脾肾两虚夹瘀型DPN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硫辛酸+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梅花针叩刺治疗,2组均治疗观察28 d,记录并观察2组的疗效和预后。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P<0.05)。治疗后2组的神经电图潜伏期低于治疗前,且波幅高于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NCV、SNCV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治疗脾肾两虚夹瘀型DPN能改善神经功能指标,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远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脾肾两虚型夜尿频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在我科治疗的夜尿频多患者4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隔姜灸疗法,均为每日1次,连续10次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平均夜尿次数以及治愈率、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2.5%,对照组16. 7%,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5. 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2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平均夜尿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普通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脾肾两虚型夜尿频多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组,疗效显著,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比较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和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患者临床特征、基因突变及预后。方法将78例MDS患者按证型分为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组(脾肾两虚组,64例)和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组(气阴两虚组,14例),分析比较两组血细胞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预后核型、预后危度、基因突变、生存期、年生存率以及疾病进展情况。结果 78例MDS患者中,脾肾两虚组患者比例[82.05%(64/78)]高于气阴两虚组[17.95%(14/78),P0.05]。脾肾两虚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8×10~9/L患者比例[35.94%(23/64)]高于气阴两虚组[21.43%(3/14),P=0.028]。脾肾两虚组骨髓原始细胞增多型(EB-1/EB-2)患者比例[29.69%(19/64)]高于气阴两虚组[7.14%(1/14),P0.001]。脾肾两虚组伴随染色体核型预后中等/差/极差核型患者比例[29.69%(19/64)]高于气阴两虚组[14.29%(2/14),P=0.006]。脾肾两虚组高危(IPSS-R危度积分3.5分)患者比例[48.44%(31/64)]高于气阴两虚组[21.43%(3/14),P0.001]。脾肾两虚组存在基因突变患者比例[60.94%(39/64)]高于气阴两虚组[42.86%(6/14),P=0.005]。脾肾两虚组存在2个以上基因突变患者比例[39.06%(25/64)]高于气阴两虚组[14.29%(2/14),P0.001]。脾肾两虚组患者4年生存率(26.56%)低于气阴两虚组(42.86%,P=0.018)。脾肾两虚组中有2例[3.13%(2/64)]转化为AML,气阴两虚组中无病例转化为AML。结论 MDS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与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在ANC、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染色体核型、危险程度、突变基因、年生存率等预后因素方面均存在差异,MDS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与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1,(1):198-203
目的:观察复方补肾健脾活血颗粒对脾肾两虚夹瘀证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疗效及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Scale, VAS)、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 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 TRACP-5b)、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9年4月-2019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脾肾两虚夹瘀证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72例,将患者按照随机函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两组均给予一般治疗,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阿仑膦酸钠维D3片(II)治疗,每周一次,每次7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补肾健脾活血颗粒,每天1袋,分两次口服。两组观察时限均为24 w,治疗前后计算中医证候积分、检测VAS、BMD、氧化应激指标(SOD、MDA)、骨代谢指标(BGP、TRACP-5b)、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餐后2 h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sugar, 2 h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及生活质量总积分等指标。结果:临床观察表明,复方补肾健脾活血颗粒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7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为(7.81±1.6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为(9.61±2.64)分(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BMD增加、SOD活力、BGP含量明显升高,血清MDA含量、TRACP-5b、VAS积分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BMD、SOD、MDA、BGP、TRACP-5b各指标和VAS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FPG、2 hPG、HbA1c含量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FPG、2 hPG、HbA1c无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总积分均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总积分显著升高(P<0.01)。结论:复方补肾健脾活血颗粒治疗脾肾两虚夹瘀证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增加骨密度,抗氧化应激,改善骨代谢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固肾健脾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两虚夹瘀证)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糖尿病肾病(脾肾两虚夹瘀证)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固肾健脾化瘀方治疗,2组均治疗8周。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G、TC、LDL-C、Scr、BUN、24 h UTP、TNF-α、hs-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DL-C、eGF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8 %、7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与本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固肾健脾化瘀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两虚夹瘀证),能够有效调节糖脂代谢水平,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消渴安汤治疗消渴病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两组,治疗组以益气养阴、清热生津、活血化瘀为治疗方法,药用消渴安汤,对照组口服消渴丸。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郑础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1)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6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针灸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治疗,观察并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膀胱残余尿量以及自主排尿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为(118.3±2.8)ml,对照组患者的残余尿量为(598.0±3.3)ml,实验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28例患者,平均自主排尿时间为(18.26±2.67)min,比对照组总有效19例患者的平均排尿时间短(36.78±3.1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疗法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膀胱残余尿量,缩短自主排尿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型)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8周为1疗程,2组均治疗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1.3%,对照组7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蛋白,与对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型)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空腹血糖、尿微量蛋白、血脂等相关指标,延缓病情。 相似文献
14.
15.
气血来源于水谷精华 ,赖脾胃之生化 ,作用于全身 ,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衰 ,化源不足 ,则气血虚少 ,影响其他脏腑功能而引发诸病。如《脾胃论》说 :“脾胃之气既伤 ,元气亦不能充 ,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故对于手术后脾胃两虚者 ,调理脾胃尤为重要。现将笔者诊治 1例资料介绍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 ,男 ,3 8岁 ,2 0 0 1年 7月 1 6日初诊。病史 :1 999年因胃穿孔做胃大部切除术 ,术后血压低 ,头晕昏沉 ,全身乏力。2 0 0 1年 7月头晕昏沉加重 ,右胁痛 ,有时右腰酸刺痛 ,下肢沉重 ,少眠不宁 ,纳食少 ,大便稀 ,2次 /d… 相似文献
16.
17.
王嫱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4):75-76
崩漏为病,常气血同病,多脏受累,病本在肾,病位在冲任,变化在气血,表现为子宫藏泻无度。虚者多因脾虚,肾虚;实者多因血热,血瘀。多以脾肾两虚为主。塞流、澄源、复旧,即止血、求因治本、调理善后之法,但三法不宜单独分开使用,应灵活运用,融会贯通,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8.
19.
20.
术后尿潴留临床上多见于初产妇、腰麻及直肠肛管手术后 ,主要是因为腹部、盆腔、会阴等处手术后引起的尿道括约肌反射性痉挛 ,或皮层神经功能一过性障碍、膀胱肌麻痹所致。笔者在近几年应用针刺疗法治疗 53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 53例患者中 ,男性 2 1例 ,女性 32例 ;年龄 2 5~ 77岁。其中剖宫术后 14例 ,滞产 4例 ,阑尾切除术后 3例 ,直肠肛管病术后 2 7例 ,其它原因所致者 5例。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第一组 :三阴交、中极、关元 ;第二组 :三阴交、阴陵泉、列缺 ;第三组 :秩边、次、三阴交。 以上三组穴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