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随着人们饮食结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及受各种复杂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慢性便秘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统计调查显示,成年人慢性便秘发病率为4%~6%[1,2],年龄越大其患病率越高,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可高达22%[3];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农村地区患病率高于城市[2]。慢性便秘相关分析显示,女性、体质量指数(BMI)低、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低、人口密集区居住者便秘发生率更高,低纤维素饮食、液体摄入减少等饮食习惯可导致慢性便秘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2.
<正>便秘是一种(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我国成人便秘的患病率为7.0%~20.3%,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有所升高[1,2]。便秘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多认为与肠道神经系统 (enteric nervous system, ENS) 、胃肠卡哈尔间质细胞 (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ICC) 、胃肠激素水平异常、胃肠道神经递质的改变、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3.
<正>血液透析是延缓慢性肾衰患者死亡的有效措施,便秘是血液透析的消化系统并发症之一。研究[1]显示,国内外血液透析患者出现便秘的情况超过28%。在日常生活中约30%的人有便秘的问题[2],包括各年龄段的人。便秘会增加患者的身心和经济的负担,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活,并增加其他系统疾病发生的可能性。目前,防治便秘包括泻药[3]、灌肠、微生物制剂[3]、中药免煎颗粒[4]、中药贴敷[5]、耳穴压豆[5]、灸法[5]和穴位按压等中西医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指以排便次数减少、排便费力、粪便干硬等为主要症状的下消化道功能性疾病,区别于由器质性原因、生理结构与代谢障碍引发的便秘,FC多被认为与生活习惯、精神情绪和肠道菌群等因素密切相关[1]。现代中医研究发现,便秘患者复合证型的发病率远高于单一证型发病者,而气阴两虚型(41.3%)在FC中最为多见[2]。  相似文献   

5.
<正>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肥胖(亚洲人群中定义为BMI≥28 kg/m2,或男性腹围>90 cm、女性腹围>85 cm[1])作为一种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密切相关的慢性系统性代谢疾病,其发病率在全世界逐年上升[2]。每年至少有280万例因超重或肥胖而死亡,成为世界各国医疗负担的主要来源之一[3]。2019年中国有46%的成年人和15%儿童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表明中国已成为全世界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4]。  相似文献   

6.
<正>胆管扩张症(biliary dilatation,BD)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仅占胆道良性疾病的1%,女性多于男性,比例约为3~4∶1[1]。起病于婴儿期,约2/3的患者在10岁前出现临床症状,然而高达20%~25%的病例在成年后才被确诊[2]。典型三联征表现为右上腹痛、腹部包块及黄疸,部分患者直到出现胆管结石、胆管炎、胰腺炎、门静脉高压症、肝纤维化、自发性囊肿穿孔、胆管癌等相关并发症才被确诊[1]。Todani分型[3]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该分型系统不能涵盖所有类型。本文报道1例成人罕见BD,累及胆囊管和肝总管、胆总管。  相似文献   

7.
<正>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胃肠道肿瘤中居第三位[1]。其典型表现为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血、腹泻或便秘、肠梗阻等,及由此引起的全身症状,如消瘦、贫血和乏力等。部分结肠癌尚可因癌肿侵蚀或肠梗阻肠内压升高引起肠穿孔和腹膜炎[2]。但结肠癌慢性穿孔、侵犯脾脏引起脾脓肿、脾转移、结肠脾瘘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结肠脾曲癌伴脾脓肿、脾转移和结肠脾瘘,结合文献分析其诊治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引起腰背痛的主要原因,全球有75%~85%的老年腰背痛患者由IDD导致[1、2]。中国慢性腰背痛的整体患病率为27.6%,男性高于女性,且有年轻化的趋势,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俨然成为一项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3、4]。IDD的发病机制复杂多维,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治疗以保守和手术治疗为主,在根除患者腰背部疼痛、恢复脊柱功能和避免疼痛复发等方面疗效欠佳[5]。  相似文献   

9.
<正>腹股沟疝是普通外科的常见病。陈昕等[1]报道我国的患病率为0.3%~0.5%,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超过5%。与外科其他疾病治疗一样,近20年疝和腹壁外科有了巨大发展。除手术方式和修补材料的改变,腹腔镜和机器人也分别引入疝外科。虽然腹股沟疝手术为无菌手术,但切口感染仍是关注和防治重点。国内研究报道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切口感染率约8%[2]。O′Brien等[3]研究疝补片置入后发生早期和后期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危险。Maatouk等[4]的研究认为,污染区腹壁疝补片修补并不增加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踝关节骨关节炎(ankle osteoarthritis, A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具有病程长、治疗困难和手术致残率高等特点[1]。有文献报道,全世界约有1%的成年人患有AOA[2]。与其他骨关节炎类似[3],AOA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等非特异性症状。除此之外,AOA往往还伴随着步态异常[4]。  相似文献   

11.
<正>生育力保存是指使用手术、药物或辅助生殖技术等对存在不孕或不育风险的成人或儿童提供帮助,保护其生殖内分泌功能并产生遗传学后代[1]。化疗是临床上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大剂量化疗可使患者病情得到缓解[2]。然而化疗药品具有性腺毒性作用,可导致年轻女性卵巢功能低下,造成卵巢衰竭、闭经,增加不孕风险,使患者生育能力下降[3,4]。由于化疗导致的卵泡医源性破坏,在儿科及年轻女性中表现更为明显[5]。对于女性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常用、  相似文献   

12.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据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成人CKD患病率为13.39%,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患病率19.25%[1]。CKD已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损失。CKD发展到晚期时可考虑逐步过渡到透析[2],通常患者生活质量大幅降低且死亡率明显增高[3],因此寻找有效的非透析治疗是研究的重点[4]。中医药在稳定CKD患者的肾功能,延缓CKD的进展具有一定意义[5-7]。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肥胖率稳步上升[1]。肥胖不但与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病风险有关,还会导致或加重性功能障碍[2]。尤其在寻求减重与代谢手术(以下简称为“减重手术”)的病人中,性功能障碍的患病率更高[3]。减重手术作为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有效手段,对肥胖相关性功能障碍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肾移植术后淋巴漏和淋巴囊肿是肾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0.6%~18.0%,绝大多数发生在术后1~6周[1]。主要病因为髂血管及移植肾门周围淋巴管漏扎或结扎电凝不确切,其他危险因素包括重复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使用尸体供肾、服用西罗莫司、多囊肾开窗引流术后、贫血、低蛋白血症、肥胖、糖尿病及高龄等[1-7]。淋巴囊肿表现为移植肾周逐渐增大的包块,易压迫输尿管、髂血管、膀胱等,导致移植肾积水、疼痛、下肢水肿、深静脉血栓、尿频及便秘等,影响移植肾功[1,6]。  相似文献   

15.
<正>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 DM)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DKD在全球患病率高、危害严重、预后效果差[1],是DM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欧美国家大样本DM队列研究报道20%~40%的DM患者可发展为DKD[2]。研究显示我国DKD的知晓率不足20%,治疗率不足50%[3]。早期的DKD一旦进入显性蛋白尿阶段,  相似文献   

16.
<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的患病率和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超过60岁时可上升至10%以上[1],合并糖尿病者有较高的截肢率[2]。ASO的外科治疗方法有开放手术和腔内治疗等,其中腔内治疗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逐渐取代传统手术成为主要治疗方式[3]。本文就近年ASO腔内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胸主动脉疾病包括胸主动脉瘤、胸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穿透性溃疡及外伤性主动脉损伤等,是血管外科领域常见的危重急症。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始于1994年[1],已逐渐成为主动脉降部疾病的一线治疗方法[2]。不过,主动脉升弓部疾病的治疗由于涉及到弓上分支动脉重建的问题,仍以开放手术为“金标准”[3]。虽然结合了开放手术与腔内技术的去分支技术降低了侵入性[4],但仍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5]。  相似文献   

18.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指女性盆底的肌肉、韧带、结缔组织等支持结构因创伤、退化等因素导致缺陷或松弛而出现的一类疾病,以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性功能障碍(sexual dysfunction,SD)和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女性日常生活[1]。年龄、妊娠、分娩方式、肥胖等均是其常见的诱发因素[2]。  相似文献   

19.
<正>膜性肾病是一种以肾小球基底膜(GBM)弥漫增厚伴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点的病理形态学诊断,免疫组化和电镜中常可观察到典型的IgG抗体(多属于IgG4亚类)颗粒沉积[1]。70%~80%膜性肾病患者诊断时表现为肾病综合征[2],发病高峰年龄为50~60岁,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倍,90%的患者起病时肾功能正常[3]。2009年Beck等[4]发现70%~75%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肾活检组织中存在PLA2R抗原,  相似文献   

20.
<正>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一组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免疫负荷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1]。其中以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最为多见,成为仅次于IgA肾病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临床常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及高脂血症,少数出现镜下血尿或高血压[3]。其中约20%的患者将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4]。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治疗上主要依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但存在个体敏感性差异大、不良反应多、价格昂贵及易产生依赖性等问题。中国古代并无MN记载,但依据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尿浊”“水肿”“腰痛”及“肾劳”等范畴[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