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金匮肾气丸加减临床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金匮肾气丸又名崔氏八味丸、八味肾气丸,此方原载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本方主要由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桂枝,附子8味药物组成。活用肾气丸,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内科  相似文献   

3.
乌梅丸是《伤寒论》厥阴篇治疗蛔厥的代表方剂,若仅据此而归入单纯驱虫剂则未免局限。笔者根据乌梅丸的配伍特点及临床经验,认为该方不但是一首厥阴病证之方,而广泛用于治疗肝脾肾功能失调所呈现的寒热错杂疑难之症,常获良效,现列举一二。1 顽固性口疮沈某,女,83岁。持续性口腔、舌面多发性溃疡一年余,多处求治不效,西药多以消炎抗菌,中药多从胃热心火论治而投以清热解毒、滋阴凉血解毒之剂,均不效。现症:口腔粘膜、舌面弥漫性溃烂,疼痛异常,发音困难,饮食难以入口而消瘦,神疲乏力,口干口苦,头晕目眩,肢冷腰酸,大便偏干,舌鲜红无苔,脉沉细…  相似文献   

4.
乌梅丸是《伤寒论》厥阴篇治疗蛔厥的代表方剂 ,若仅据此而归入单纯的驱虫剂则未免局限。笔者根据乌梅丸的配伍特点及临床经验 ,认为该方不但是一首治疗厥阴病证之方 ,而且用于治疗肝脾肾功能失调所呈现的寒热错杂疑难病症 ,常获良效 ,现列举一二。1 顽固性口疮女 ,83岁。持续性口腔、舌面多发性溃疡一年余 ,多处求治不效 ,西药多以抗菌消炎 ,中药多从胃热心火论治而投以清热解毒、滋阴凉血解毒之剂 ,均不效。现症 :口腔粘膜、舌面弥漫性溃烂 ,疼痛异常 ,说话困难 ,饮食难以入口而消瘦不堪 ,神疲乏力 ,口干口苦 ,头晕目眩 ,肢冷腰酸 ,大便…  相似文献   

5.
一、大青龙汤证:周某某,男39岁,本市某中学职工,住院号9725。患者于1986年4月27日因淋雨后始恶寒发热,头痛,身胀痛,自服安乃近后寒热减。5月6日复恶寒发热,而于5月7日晚10时入我院。入院时症状为:恶寒发热,无汗头疼,身胀痛如被杖,伴鼻塞,干咳,口苦,口干喜冷饮,溺黄如茶,大便正  相似文献   

6.
汪某,男,47岁。胃中停水反复发作2年余。2年前无明显诱因觉胃脘部饱胀感,自觉胃中有水,转侧时有水声,饮水后饱胀更甚。纤维胃镜检查提示胃窦炎。病初服用胃复安、吗叮啉等尚可好转,继则无效。需到医院抽出胃液才渐好转。诊见:胃脘胀满,不思饮食,面色萎黄,神情倦怠,胃中有振水声,伴口干不欲饮,大便如常,小便涩少。舌淡红、苔白,脉缓。证属脾阳不运,水湿内停。治宜温阳化气,  相似文献   

7.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由黄芪、人参、当归、甘草、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组成.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临床以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白光)白,脉虚软无力为证治要点,具有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的功效.通常用于治疗脾胃气虚,中气下陷之证.近年来,笔者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麦门冬汤出自<金匮要略>,具有益胃生津,降逆下气之功.原方主治"火逆上气,咽喉不利"之肺痿证.笔者用此方灵活加减治疗他病,收效频佳,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温胆汤 ,出自《备急千金要方》 ,由“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橘皮三两、生姜四两、甘草一两”组成 ,具有温胆散寒、理气化痰的功能 ,乃为胆寒所致诸症而设。后进医家多视其为清化痰热之剂 ,用以治疗痰热内扰证。笔者运用温阳汤加减治疗胆寒 ,取桴鼓之效 ,兹举例于下 :1 失眠案患者 ,刘某某 ,女 ,40岁 ,干部 ,1998年 8月 10日初诊。平素胆怯 ,遇事善惊 ,2月前偶感风寒 ,而致恶寒发热 ,头身疼痛 ,夜间失眠 ,服用解表之剂后 ,表证遂解 ,而失眠未有改善 ,每晚能眠 2小时左右 ,且梦多纷纭 ,前医以多方调治 ,效果不佳。刻诊 :失眠多梦 ,右上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顽固复发性口腔溃疡运用口疮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间进行诊治的68例顽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在对其进行辨证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口疮方进行治疗。结果:本文所选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后,26例患者痊愈,32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5.3%,所有进行治疗的患者均为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以扶正固本,温阳化痰,阴中求阳为主要治疗方法的口疮方,其对顽固性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曹建华 《山西中医》2004,20(5):40-40
苓桂术甘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 ,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主要为心下有痰饮 ,胸胁满 ,目眩而设。具有温阳化气 ,健中行水之功。笔者遵异病同治之旨 ,以此方随证化裁治疗多种内科疾病 ,举例如下。1 神经性呕吐李某 ,女 ,32岁 ,1995年 8月 2 0日初诊。  相似文献   

13.
顽固性呃逆是指呃逆持续发作1个月以上,且经多种非药物方法治疗均无稳定疗效,患者睡眠中仍持续呃逆的一种病症。由于本病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故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近年来,笔者运用仲景方加减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侯兵  马新童 《新疆中医药》2007,25(5):122-123
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伤寒杂病论》(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共十六卷,其文辞古朴,义理深邃,立法详明,病证相应,遣方精当,用药简要,验之临床,效如桴鼓。兹结合临床浅谈对经方运用之管见。  相似文献   

15.
经方新用1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某,男,37岁,工人。患者1985年从事煤矿井下作业时,被重物砸伤腰部,腰椎压缩性骨折,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10天出现左下肢水肿,予简单对症治疗后出院.1992年4月,出现左下肢大隐好脉曲张,在某院外科欲行手术治疗,因左下肢深部静脉回流不畅不适合手术治疗而出院。1995年2月3日,左下肢大隐静脉破裂出血,送我院外科住院,经局部加压包扎及静点止血药后,出血停止,因不适合手术治疗于1995年2月11日转中医科治疗。诊见:左小同肿胀发硬,内们大隐静脉迂曲怒张,有大片色素沉着,面积约5cm×20cm,皮包紫黯,左小腿困痛,不耐远行,…  相似文献   

16.
升降散新用四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升降散是赵绍琴教授十分推崇的一首名方。清代医家杨栗山在其所著《伤寒温疫条辨》中,谓升降散:“一升一降,内外通和……名升降,亦双解之义。”四药相合,有升降相因、表里双解、寒温并调之妙。是方虽为瘟疫而设,然其应用已超出瘟疫范围。余以此方治疗外感及杂病火郁之证,诸如咽  相似文献   

17.
温桂荣 《中医药学刊》2004,22(7):1303-1305
呕吐,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见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胃炎、幽门痉挛、肝炎、胆囊炎、胰腺炎、颅内压升高、肠梗阻等。在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已有很多条文述及,可见其对呕吐的重视。现把经方治呕吐,结合临床运用,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呕吐,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见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胃炎、幽门痉挛、肝炎、胆囊炎、胰腺炎、颅内压升高、肠梗阻等.在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已有很多条文述及,可见其对呕吐的重视.现把经方治呕吐,结合临床运用,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复发性口疮临床治疗进行研究。方法:收集60例2010年在我科门诊就诊的复发性口疮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转移因子,同时口服葡萄糖酸锌和口炎清冲剂联合治疗。对照A组为转移因子治疗,对照B组口服葡萄糖酸锌及口炎清冲剂。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A组总有效率45%。对照B组总有效率40%。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转移因子,同时口服葡萄糖酸锌和口炎清冲剂联合治疗复发性口疮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藿朴夏苓汤源于清代石寿棠的<医源·湿气论>,方由藿香、厚朴、半夏、赤茯苓、杏仁、白蔻仁、薏苡仁、猪苓、泽泻、淡豆豉组成,具有解表化湿、通畅三焦之功,是治疗湿温初起、身热恶寒、肢体倦怠、胸闷口腻的常用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