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骶骨肿瘤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骶骨肿瘤的X线平片、CT和MRI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65例骶骨肿瘤的各种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摄X线平片,其中CT检查32例,MRI检查20例,CT和MRI均检查13例。结果:早期骶骨肿瘤X线平片不易诊断,CT、MRI可清楚显示骶骨肿瘤破坏范围、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骶骨肿瘤的X线平片、CT和MRI影像学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对骶骨肿瘤的诊断和制订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软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1例成软骨细胞瘤患者X线平片、CT及MRI影像资料。结果:X线平片及CT检查4例,确诊3例;X线及MRI检查2例,确诊1例;X线平片,CT及MRI检查5例,确诊4例。X线平片显示病灶呈类圆形分叶状骨质破坏区,边界清晰,5例病灶呈偏心膨胀性改变,4例病灶内有明显不规则钙化。CT扫描显示骨质破坏区边缘清晰,可见硬化边,内呈软组织密度影,8例病灶可见斑点状钙化,邻近关节积液3例。MRI检查显示T1WI等低信号、T2WI混杂较高信号。结论:成软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X线平片、CT及MRI联合检查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脊柱结核是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CT扫描主要用于X线平片不能确诊的病例,早期的脊柱结核以及准备手术的患者判断手术入路,但对于脊柱结核术后的影像学特点,文献很少涉及。我院2000-10-2005-11经病理证实脊柱结核48例,就其术后CT表现意义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椎体血管瘤的X线平片、CT、MRI及DSA的影像学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椎体血管瘤8例。全部病例均经X线平片、CT、MRI检查,其中2例进行了DSA诊断及介入治疗。结果:X线平片显示6个病灶,CT和MRI显示全部8个病灶,DSA检查2例,皆显示其特征性改变。结论:X线平片的椎体栅栏、网格状改变可帮助诊断椎体血管瘤。CT及MRI上均有特征性表现,对椎体血管瘤的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DSA可显示椎体血管瘤的供血动脉,具有特征性表现,并且对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其中25例行CT检查,10例行MR检查。结果:X线平片:20例可见瘤巢,边缘可见不同程度的硬化,8例瘤巢内可见钙化,10例仅表现为骨质硬化。CT:25可见瘤巢及明显骨质硬化,20例瘤巢内可见钙化,MRI:10例均显示瘤巢,骨质硬化均表现为低信号,伴骨髓水肿,周围软组织肿胀。结论: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骨样骨瘤仅做X线检查很难确诊。CT对瘤巢、瘤巢内钙化显示明显优于X线。MRI对骨髓水肿及软组织肿胀的显示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母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其中16例均有X线平片,CT扫描12例,MRI检查10例。结果:16例X线片中,14例可以显示骨质破坏,6例可以显示周围硬化边;12例CT均清晰显示病灶骨质破坏、硬化边及钙化;10例MRI检查能清晰显示骨髓水肿及周围软组织水肿。结论: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7.
脊柱结核的CT、MRI影像学特征(附3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CT、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34例脊柱结核病人资料,CT20例,MRI24例,其中10例病人进行了MRI、CT两项影像学检查,结果相互比较。结果脊柱结核CT表现为骨质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椎管受累等;MRI表现为骨质破坏、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椎管受累、韧带下播散等。结论脊柱结核病变具有多样性,CT和MRI影像学各有特征,CT在显示死骨、钙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而MRI在显示韧带下播散,硬膜及脊髓侵犯等方面具有优势,两者综合分析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骨巨细胞瘤,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X线、CT及MRI影像学征像。结果:20-40岁为最常见发病年龄,膝关节周围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病变影像学特征:囊状破坏伴有皂泡状表现22例;溶骨性破坏8例;骨骼变形伴骨外软组织肿块3例;侵犯邻近骨质4例;破坏区周围硬化增生2例;细层状骨膜反应2例。结论:骨巨细胞瘤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点,X线平片是诊断骨巨细胞瘤的最基本方法,CT对于微细病变显示优于平片,MRI对脊柱、颅骨部位病变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老年转移瘤样脊柱结核影像学误诊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老年转移瘤样脊柱结核影像学误诊的原因。方法:对1例老年脊柱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X线、CT、MRI检查结果进行讨论。结果:本例因外伤致头部、左上肢及胸腰段疼痛2小时入院。左上肢X线片示左肱骨中段粉碎性骨折;胸腰椎X线平片未见明显骨折;头颅CT平扫脑实质未见异常。住院10天后诉胸腰部疼痛进行性加重,行胸腰段16排螺旋CT扫描考虑腰1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MRI诊断为胸12、腰1椎体转移瘤并腰1椎体病理性骨折。后经CT引导下经皮腰椎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脊柱结核。结论:熟悉特殊类型老年脊柱结核的影像特点,及时行CT引导下经皮腰椎穿刺活检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影像学(X线、CT、MRI)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7例PVNS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X线平片能显示关节面下的骨侵蚀或骨缺损及其周围硬化及关节囊的肿胀;CT可清晰显示骨改变及关节囊突向关节腔的软组织结节;MRI 对显示关节滑膜增厚、软组织结节、关节积液敏感,特别是其中色素沉着结节具有特征性信号.结论:X线、CT可提示PVNS,MRI具有特征性影像表现,明显优于X线平片及CT,是诊断PVNS最佳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程春  曾勇  杨超  杨友林  陈蕾 《磁共振成像》2016,7(5):371-375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磁共振(MRI)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67例本院既往诊断的脊柱结核患者(结核组)、40例非脊柱结核性脊柱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X线平片、CT、MRI影像学资料,探讨脊柱结核的MRI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结果 67例患者,共累及162个椎体,其中累及腰椎的患者有30例(44.77%)、累及腰椎椎体80个(49.38%);累及的162个椎体中,MRI下主要表现为骨质破坏的有62例(92.54%)、脓肿形成57例(85.07%)、终板破坏52例(77.61%);MRI对骨质破坏、椎间盘受累的检出率均达到100%;MRI对骨质破坏、终板破坏、椎间盘受累、脓肿形成、椎管受累、死骨形成的检出率显著的高于X线、CT(P0.05),MRI对钙化情况的检出率低于CT的检出率(P0.05);MRI诊断脊柱结核的灵敏度为92.54%、特异度为87.50%;CT诊断脊柱结核的灵敏度为68.66%、特异度为82.50%;X线平片诊断脊柱结核的灵敏度为47.76%、特异度为70.00%。结论 MRI对脊柱结核患者的各项特征早期检出率均较高,诊断脊柱结核患者的效能显著地优于X线和C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脊柱挫伤的影像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60例脊柱外伤患者行X线、CT和MRI检查,对其三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椎体骨折45例:X线显示椎体骨折41例,累及115节椎体(90.6%),伴附件骨折32处(61.5%).CT显示椎体骨折45例,累及127节椎体(100.0%),伴附件骨折52处(96.2%),脊髓损伤3例,硬膜外下血肿2例.MR显示椎体骨折44例,累及123节椎体(96.9%),伴附件骨折48处(92.3%),韧带损伤16处,脊髓损伤10例,硬膜外下血肿6例.椎体挫伤15例:MRI显示23节椎体挫伤,伴附件挫伤7处;X线和CT均未发现异常.结论:显示骨折CT敏感度优于MRI和X线平片,显示骨挫伤和韧带、脊髓损伤MRI明显优于CT和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要点。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的X线、CT和MRI的影像资料。结果 15例中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关节镜证实。X线、CT和MRI均可见游离体形成。游离体体在X线和CT上表现为高密度的钙化小体,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小结节影在MR T1WI呈低信号,在T2WI信号不均,钙化部分呈低信号,而未钙化部分呈中等或高信号。CT检查可以发现隐蔽游离体、增厚的滑膜和关节腔积液。MRI能发现关节内未钙化的游离体,除可见关节游离体外,还清晰显示软骨、滑膜、周围软组织的改变和关节积液等表现。结论游离体是滑膜骨软骨瘤病的特征性影像表现,是影像诊断的主要依据,X线诊断简便、快捷,CT、MRI可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脊柱骨巨细胞瘤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1~40岁,平均32岁)。6例CT检查,3例有MRI检查。结果:发生于胸椎3例,腰椎1例,骶椎2例。CT主要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破坏和较大软组织肿块;MRI表现T1加权成像为低等信号,T2加权成像为高低混杂信号特点,可显示瘤内坏死、囊变、出血等。结论:脊柱骨巨细胞瘤具有侵袭性强、生长活跃、易复发等特点,结合CT、MRI检查可对该病做出及时诊断,且对临床分期、手术方案制订及术后定期随访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的X线平片、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提高PPNET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PPNET X线平片、CT、MRI资料,并与病理结果结合分析。结果:10例PPNET中,3例位于胫骨,1例位于肱骨,2例位于胸壁,2例位于骨盆,1例位于腹股沟,1例位于腹膜后。X线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4例,伴有骨质硬化和轻度膨胀的溶骨性骨质破坏1例;CT扫描中,表现为不规则的溶骨性骨质破坏4例,伴有环状骨质硬化和轻度膨胀的溶骨性骨质破坏1例,5例发生于软组织的PPNET表现为边界不清且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影,肿块内密度多不均匀伴坏死、囊变,增强后呈中等程度以上不均匀强化;MRI中,10例发生于骨骼及软组织的PPNET,均表现为T1WI均呈中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均呈不均匀明显强化,部分病例可见分隔样强化。病理形态上Homer-Wright菊形团为其特异性表现,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肿瘤均表达CD99,并不同程度地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S-100、Vimentin(波形蛋白)等。结论:合理应用X线、CT、MRI检查,可提高PPNET诊断的准确性,确诊仍依赖于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增强CT和MRI诊断腰椎结核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收治疑似60例腰椎结核患者,均行增强CT和MRI图像,以病理或治疗随访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其影像学表现,比较两种方法对腰椎结核的诊断效能。  结果  60例患者中,有42例确诊为腰椎结核。增强CT检出腰椎结核36例,与金标准比较,敏感度为85.71%,特异性为77.77%,准确度为83.33%,Kappa值为0.615;MRI检出腰椎结核40例,与金标准比较,敏感度为95.24%,特异性为88.89%,准确率为93.33%,Kappa值为0.841;MRI在椎间盘受累、椎旁脓肿、椎管受累中的检出率均高于增强CT(P<0.05),CT在死骨形成中的检出率高于MRI(P<0.05)。  结论  增强CT与MRI对诊断腰椎结核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效能,MRI优于增强CT,MRI在椎间盘受累、椎旁脓肿、椎管受累的诊断有明显优势,增强CT在死骨形成检出率优于MRI。   相似文献   

17.
目的:成功构建兔脊柱结核动物模型,探讨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对早期脊柱结核的应用价值.方法:外科手术成功建立脊柱结核动物模型并将其分为病变组(30只)、对照组(10只),术后4周、6周、8周、10周后分别对两组进行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检查,观察两组椎体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拟合ADC图,术后10周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病变组ADC值与对照组ADC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②随着b值增加,ADC值逐渐减小,同一时期,ADClow值与ADChigh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DC3b值、ADC7b值以及ADCperf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第4周ADC3b值、ADC7b值以及ADCperf值分别与6周、8周、10周的ADC3b值、ADC7b值以及ADCperf值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功构建与人类脊柱结核病理变化相似的兔脊柱结核,MRI能够为脊柱结核早期诊断提供一定信息,其中MRI的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方法对脊柱结核早期诊断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脊柱损伤的影像学检查特征,评估常规x线平片、cT及MR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经x线平片、螺旋cT扫描及MR检查的脊柱损伤患者的病例。结果:cT与MR在显示椎间盘病变与椎体内细小骨折线优于X线平片,CT在显示椎弓与椎板骨折上优于X线平片与MR,MR在显示脊髓损伤上优于X线平片与cT。结论:X线平片是脊柱损伤的首选方法,但最好同时辅以cT检查,明确脊柱损伤的类型。对于怀疑有脊髓损伤的患者应及时进行MR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四肢关节结核的X线平片和CT表现,评价X线平片和CT在四肢关节结核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24例四肢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15例同时行CT扫描。结果:23例为单关节受累,1例为两个关节受累。8例发生在膝关节,7例发生在髋关节,3例发生在踝关节,2例发生在腕关节,2例发生在肘关节,发生在跖趾关节、肩关节各1例。表现为骨质破坏15例,表现为骨质疏松7例,仅表现为软组织肿胀而无骨异常改变者2例结论:X线平片在四肢关节结核中可作为初步筛选方法:,CT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两者在四肢关节结核的诊断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CT与MRI对脊柱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及随访证实的110例脊柱结核的完整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及MRI平扫检查,部分同时行增强检查。结果颈椎9例,胸椎25例,腰椎42例,胸腰段31例,骶椎3例。脊柱结核CT主要表现为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椎旁脓肿、死骨、钙化等;脊柱结核MRI主要表现为椎体和附件骨破坏、椎间盘信号变化、椎旁脓肿、硬膜囊和脊髓受累、韧带的扩散等;CT对死骨及钙化的显示优于MRI,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MRI对骨髓水肿、硬膜囊及脊髓受累、韧带下播散的显示优于CT,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脊柱结核表现各种各样,CT和MRI对脊柱结核的诊断都有很高的价值,CT对死骨及钙化的显示更有优势,MRI在显示早期病变、硬膜囊及脊髓受累、韧带下播散等更有优势,二者联合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