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身体的发育水平越来越重视。笔者将湖北省与我国发达地区城市中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状况进行比较,旨在了解湖北省城市中学生身体形态发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为促进湖北省城市中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1资料来源与方法采用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正式公布的湖北省及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发达地区)13~18岁年龄组城市男、女中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的数据资料[1],湖北省各年龄组男、女生各为150名;北京市各年龄组男生153~156名,女生155~157名;上海市各年龄组男生173~325名,女生166~325名;…  相似文献   

2.
分析广东省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特征及动态变化趋势,探讨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规律及特征.方法 利用1991-2014年广东省6次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对7~18岁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的发育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3年间,各年龄组男、女生平均身高分别增长4.8,3.8 cm,18岁男、女生分别增长2.7,1.1cm.各年龄组男、女生平均体重分别增长5.6,3.6 kg,18岁男、女生分别增长4.4,0.8 kg.各年龄组男、女生平均胸围分别增长1.2,0.6 cm,18岁男、女生分别减少1.0,1.5 cm.形态表现为身体纵向、横向维度变化不均衡,不同时期身高、体重均值呈长期正增长趋势,胸围均值呈现前负后正的双向型变化趋势.结论 广东省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均值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身高、体重与胸围的发育存在不平衡,胸围发育负增长趋势已逐步扭转.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本地区中小学生在不同时期形态发育的变化情况,我们将1998年学生体检资料选用身高、体重、胸围与1978年学生体检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如下。13项形态指标的变化1998年铁山地区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胸围3项形态指标与1978年比较,绝大部分年龄组均值有明显增长(见表1)。由表1可见7~17岁男生身高、体重、胸围平均增长分别为1.95crn、165kg、1.98crn;女生平均分别增长130rm、1.57kg刀48crn。1998年女生身高均值10~13岁高于男生,第一次交叉年龄10岁,第二次交叉年龄14岁,14岁以后各年龄组男生高于女生,与1978年比较两次交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白族中小学生肺活量发育水平与其形态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2014年大理州白族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对大理州7~18岁2 619名白族中小学生肺活量、身高、体重、胸围测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男生1 304人、女生1 315人.肺活量男生为2 345.57±1 004.07ml,女生为1 791.95±552.81ml;各组均为男生高于女生(P<0.01);男生和女生均为随年龄增长不断增高(P<0.01).男女生的肺活量均与身高、体重、胸围呈正相关性(P< 0.01).肺活量体重指数除第七年龄组外,均男生大于女生,男生和女生均随年龄的增长呈增大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小学生的肺活量与身高、体重、胸围呈正相关关系,肺活量体重指数更能反映肺功能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少年儿童肺活量发育水平与其形态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2007年太原市城区部分12~16岁学生肺活量、身高、体重、胸围测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男生1974人、女生2039人。肺活量男生为3020.88±590.84ml,女生为2231.08±413.40ml(P〈0.01);12~16岁各组均为男生高于女生(P〈0.01);男生和女生均为随年龄增长不断增高(P〈0.01)。男女生的肺活量均与身高、体重、胸围呈正相关性(P〈0.01)。肺活量体重指数,男生大于女生,男生和女生均随年龄的增长呈增大趋势,各个年龄组的男生均大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2~16岁少年儿童的肺活量与身高、体重、胸围呈正相关关系,肺活量体重指数更能反映肺功能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海南省黎族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为提高该人群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和现场测量的方法调查7~18岁海南黎族学生2836名,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海南省黎族7~18岁男生和7~14岁女生身高、体重、胸围均随年龄增长逐年递增,黎族男生和女生身高、体重均值均明显低于全国汉族学生;黎族各年龄组男生和除10,11岁组外的女生胸围均值均低于全国汉族学生;海南黎族男、女生肺活量随年龄增大逐年增长极不明显,各年龄组学生肺活量均明显低于全国汉族学生.结论 海南省黎族学生身体发育水平及运动机能与全国汉族学生相比有明显差距.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黎族学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赵明发  董一凡  吕慧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519-1521
目的 探索哈尼族学生形态发育规律,为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数理统计法,对云南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1985年、1995年、2005年和2010年7~18岁年龄组哈尼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体质调研数据进行整理研究.结果 25a来,哈尼族7~18岁男生身高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10a增幅明显;女生7~15岁身高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10a增幅明显,但16~18岁年龄组无明显增减趋势.7~18岁学生体重增长除女生16岁年龄组,其余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每10a增幅明显;7~18岁学生胸围,除男生9,11岁年龄组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年龄组呈停滞或下降趋势.结论 哈尼族学生体质状况有待提高,家庭、学校、社会应密切配合,以增强哈尼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南京市2010年7~17岁学生形态发育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倩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479-1480
目的 了解南京市7~17岁学生形态发育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0年南京市学生体质调研所获得的7 ~17岁学生形态发育的数据,对学生身高、体重、胸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南京市7~17岁学生形态发育指标随年龄增大而增大,各年龄组增长速度不均衡,女生的青春期突增高峰早于男生,身高、体重、胸围总体水平呈现城市高于乡村(P值均<0.05)、男生高于女生(P值均<0.05).结论 南京市 7~17岁学生形态发育状况存在明显的城乡、性别差异.应加强乡镇学生营养与体质改善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学生生长发育长期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了解湖南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长期变化趋势,为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资料.方法分析2000年湖南省7~22岁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并与1985年进行比较.结果城市男女生、农村男女生身高分别平均增长了2.9 cm,2.4 cm,2.3 cm和1.5 cm,体重分别平均增长了4.7 kg,2.6 kg,1.8 kg和0.6 kg.城市男女学生胸围分别平均增长了1.1 cm和2.6 cm,农村男生胸围平均减少0.9 cm,农村7~9岁女生胸围下降明显.城乡各年龄组男女学生肺活量指数均显著下降(P<0.01).农村学生形态指标发育高峰年龄明显提前.结论湖南省学生身高、体重发育呈现出长期增长趋势,其增长值小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应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注意改善农村学生营养,青春期卫生教育应始于小学高年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的长期变化,为进一步做好儿少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该区内1983、1993、2003年监测点校7~18岁学生体质监测资料,并将其1993年前10年和后10年学生形态指标发育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983--2003年大连市沙河口区7~18岁男女学生身高、体重、胸围持续增长。前10年男生平均身高和体重增长大于后10年,而平均胸围增长则为后10年大于前10年;女生平均身高增长为前10年大于后10年,而体重和胸围则为后10年增长大于前10年。7~18岁男女生1983、1993、2003年3个不同年度的年增长率高峰有逐渐提前的趋势,男生年增长率高峰在12~13岁,女生较男生早二三年。结论大连市沙河口区7~18岁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发育呈持续增长趋势,男女生胸围发育后10年大于前10年,其身高、体重、胸围形态3项指标发育正在逐渐摆脱“豆芽”形,而朝着健康的形体方向发展。青春期突增表现逐渐提前,提示我们在学生10岁左右即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学生的青春期卫生知识和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西藏地区7~18岁藏族学生体格发育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了解西藏地区藏族学生体格发育现状,为生长发育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04年测量的7~18岁藏族学生2538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拉萨城市及那曲农村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进行比较。结果男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趋势均为城男比乡男提前,即乡男的快速发育时间落后于城男,但17~18岁时2者的身高、体重、胸围已无明显差别。身高快速发育时间城女比乡女提前2a,18岁时身高、体重城女高于乡女,胸围无明显差别。结论西藏藏族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3项指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拉萨市和那曲农村学生的3项指标只在个别年龄存在差异,总体趋势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2.
鞍山市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的生长发育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鞍山市汉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发育趋势。方法 采用邵象清的人体测量学方法,分别于1995年和1998年调查鞍山市城乡学生2400人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结果 鞍山市7-18岁学生不同年份的身高、体重和胸围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增长幅度男生优于女生,1985-1998年的13岁间的身高增长值男生为4.08cm,女生为3.04cm;体重男生为7.56kg,女生为5.30kg;胸围男生为2.72cm,女生为3.50cm。发育高峰年龄有提前趋势,并且女生较男生早0.5-2岁。结论 鞍 山市城乡学生形态指标的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我校中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于1985年4月和1995年4月两次对十中学生进行了形态、机能指标的生长发育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且对象与方法1985年和1995年两次调查均以全校13~18岁学生为对象。1985年调查了1572人,男生810人,女生762人;1995年调查了1656人,男生848人,女生808人。按照全国统一要求,准确测量身高、体重、胸围和肺活呈4项形态、机能指标。2结果调查结果显示,10年来13~18岁年龄组的男、女学生除肺活量外,身高、体重、胸围均有明显的增长。身高:男生增高2.98±0.53cm.平均1.38cm.t=8.13.P<0.001;女…  相似文献   

14.
孙衡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6):2300-2302
目的:比较胶东地区7~18岁城乡男女中小学生2005年与1995年两次体质调研的形态指标变化,探讨胶东地区学生生长发育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方法:运用体质测试法、数据分析法对胶东地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做出详细的分析。结果:城市学生总体发育水平2005年高于1995年,男生优于女生;农村学生发育水平则是2005年低于1995年,男生甚于女生;城市高中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差,城乡学生发育水平差距增大,2005年胶东地区城市男女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发育水平与1995年比较,有大幅度的提高,而农村男女生3项指标则是2005年较1995年总体呈下降趋势;2005年城乡男女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的年增长值和增长率总体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持续到突增期年龄出现高峰,但2005年城市女生的身高、城市男女生的体重及胸围均优于农村学生;男女生身高、体重、胸围城乡均值呈显著性差异,城市高于农村。结论:农村男、女学生生长发育水平下降,男生身体发育快速增长期后移,城乡学生发育水平差距增大。城市高中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差,城市学生青春期提前,农村学生青春期后移。  相似文献   

15.
1965至2004年西藏藏族学生身体形态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藏族7~17岁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变化趋势,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其体质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65年、1985年、1995年和2004年的调查资料,对不同年度藏族7~17岁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和体重指数进行比较,并计算10年增长率.结果 1965至2004年间藏族7~17岁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均有显著增长.1965至1985年间藏族男生的身高和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1.4 cm和5.0 kg,女生分别平均增长9.1 cm和3.9 kg;1985至2004年间藏族男女生的身高增幅明显减小,而体重增长迅速,且快速增长主要出现在1995至2004年,各年龄组男女生的平均10年增长率分别为14.8%和13.4%;1965至1995年男女生的胸围发展趋势与身高相似,1995至2004年胸围的增长重新加速,尤其是女生,平均10年增长率达到4.0%;相应于身高和体重的变化,1965至1985年藏族男女生体重指数呈略下降趋势,1985至2004年则出现快速增长,且主要表现在1995至2004年期间,各年龄组男女生平均10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2.6%和12.4%.结论经济发展对藏族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了解河南省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体格发育和营养健康状况,为制定营养改善和干预等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河南省3个贫困县中,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学生44 879名,对其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用SPSS 12.0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除男、女生10岁身高和12岁体重外,其余各年龄组男生身高、体重均显著高于女生(P值均<0.05).河南省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0.0%,超重检出率为7.5%,肥胖检出率为2.2%.整体上,男生营养不良、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主要表现在6~12岁年龄组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11 ~ 16岁年龄组男生营养不良检出率高于女生.结论 贫困农村地区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整体较差,应警惕超重和肥胖的增长,同时需重点关注男生随年龄增长营养状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体育素质和生长发育调查”项目要求.1991~1995年对阆中东风中学学生进行了生长发育监测.男、女生身高、体重的均值大都达到或超过全国乡村男生、女生身高、体重的P_(50),有的已超过P_(90);Kaup指数都在正常或良好范围.与起始年份相比,男生身高、体重在各年龄组都有增长,以12岁(增加4.4cm)、14岁(增加4.55kg)为著;女生身高、体重以12岁增长最明显(增加3.6cm和4.25kg),身高增长在15岁与17岁呈明显下降,至18岁停止增长,体重在17岁呈负增长,18岁减少2.65kg.女生、男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27.21%和24.28%,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8.
1 对象与方法2 0 0 0年 9月 ,我们对宁夏固原地区 7~ 17岁健康回族中小学生 165 8名 (男 881,女 777)进行了调查。采用邵象清[1 ] 的人体测量方法 ,测量体重、身高、坐高、髂前上棘点高、头围、胸围指标 ,数据全部输入计算机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2 结果与分析 见表 1、2。2 .1 发育特点 由表 1可见 6项形态指标均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女生除头围外其余 5项指标均值在 12岁和 13岁年龄组高于男生 ,其余各年龄组男生高于女生 ,发育曲线除头围外其余 5项指标在 12、13岁两个年龄组男女出现交叉。男生各年龄组头围均值…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东部和西部地区7~18岁中小学生身体形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衡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3):1814-1815
目的:掌握两个地区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特点,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体质健康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山东省东部和西部地区7~18岁中小学生身体形态进行动态分析。结果:山东省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的发育水平继续呈现增长趋势,各项指标的增长幅度大于全国的平均增长幅度。与2000年相比,7~18岁东部地区男生和女生、西部地区男生和女生身高分别平均增长1.56cm、1.73cm、2.14cm和1.20cm,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31kg、0.70kg、2.41kg和1.64kg,胸围分别平均增长1.33cm、0.85cm、1.70cm和1.18cm;西部地区7~18岁中小学生的身高和1991~2005年15年间身高的增长速度普遍低于同一生活环境的东部地区的中小学生;西部地区男生体重增长明显比东部地区男生增长要快,分别比1991年增长2.93kg、2.16kg;两个地区的男女生胸围除东部地区的男生外,其余3组在总体上均呈现下降趋势,东女、西女、西男分别下降0.20cm、1.67cm和0.31cm;东部和西部地区7~18岁中小学生各年龄组身体发育匀称度的维尔维克指数平均增长值多数出现负增长。结论:与2005年全国同年龄段学生身体形态平均值比较,山东省岁东部和西部地区7~18中小学生的体重和横向生长的指标男生发育速度处于缓慢增长阶段,东部和西部地区中小学生的体型和身体发育的匀称度有继续向细长型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了解新疆7~12岁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2000-2010年身体形态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为评价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健康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利用2000年和2010年新疆维吾尔族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对7~12岁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年间,新疆维吾尔族7~12岁城区与乡村男、女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胸围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2010与2000年相比,新疆维吾尔族城乡男女儿童青少年7~12岁年龄组平均身高、体重(乡村男生增长0.17 kg外)、胸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城男、乡男、城女、乡女10年间身高分别平均下降2.41、1.06、3.78和1.32 cm;体重分别平均下降0.64、2.00和0.03 kg;胸围分别平均下降0.36、0.17、0.70和0.43 cm。城市与乡村相比,近10年间城市男、女生的身高、体重平均值低于乡村男、女生,胸围高于乡村男、女生。结论 新疆7~12岁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2010年整体较2000年出现下降趋势,城乡差异依然存在,应引起家长、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