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NMDA受体亚型介导的兴奋性毒性与神经保护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奋性毒性涉及多种神经病理过程,理解这一涉及细胞死亡的途径对于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关键性作用.早期研究显示拮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使得该受体已成为兴奋性毒性研究的重点.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发现NMDA受体是一个由多种不同亚基组成的杂合体,多种新的潜在治疗靶点已被揭示,并且发展了几个模型用于研究NMDA受体介导的细胞死亡.本文讨论了这些模型以及NMDA受体亚型与兴奋性毒性之间关系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s, EAA)是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主要包括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受体可分为离子型和代谢型两类。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 NMDA)受体是离子型受体的一种亚型。NMDA受体可介导Ca2+内流,增强突触可塑性,参与学习记忆及神经系统发育。另一方面,机体兴奋性氨基酸剧增时,通过激动NMDA受体引起大量的Ca2+内流,细胞内Ca2+超载,进一步激活一系列胞内机制而导致细胞死亡。所以NMDA受体历来被认为是一把双刃剑。NMDA受体活性调节的失衡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癫痫及缺血性脑损伤等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的基础。本文重点就NMDA受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洛伐他汀(lovastatin,LOV)对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诱导的兴奋性毒性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LOV调节NMDA受体功能在神经保护中的潜在机制。方法:培养的大鼠原代神经元细胞分未处理组、LOV组、NMDA组、LOV+NMDA组、谷氨酸(glutamate,Glu)组及Glu+APV(一种特异性NMDA受体拮抗剂)组。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形态,TUNEL分析检测神经元凋亡,免疫印迹测定蛋白水平,生物素化法检测细胞表面受体。结果:(1)与NMDA组或Glu组少数幸存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阳性神经元相比,LOV+NMDA组和Glu+APV组MAP-2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增多,神经元树突的数目和长度均明显增加(P <0.001);(2)与NMDA组或Glu组TUNEL阳性细胞显著增多相比,LOV+NMDA组或Glu+APV组TUNEL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 <0.001);(3)与未处理组相比,NMDA组NMDA受体蛋白(N-methyl-D...  相似文献   

4.
对兴奋性氨基酸受体进行的研究和分类已经历了30年的历史,到80年代初,Watkins和E-vans根据放射配体结合的资料分析,将兴奋性氨基酸受体分为三个亚型,即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aspirate,NMDA)、使君子酸和海人藻酸亚型,不久又有三种新的亚型被提出来,第四亚型为L-2-amine-4-PhosPhonnhutyrate—AP)受体,第五亚型是离子型受体,第六亚型为代谢性受体。目前,在所有的亚型中,对NMDA受体的研究最深入。NMDA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参与学习、记忆、突触可塑性、神经发育、缺血性脑损伤、神经退行性变、癫痫、肿瘤等许多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现就NMDA受体在参与突触可塑性、学习与记忆及癫痫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雌激素和Glu-NMDA受体通路与学习记忆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激素(estrogen,E)是维持女性第二性征最主要的甾体物质,其在神经系统也发挥广泛的药理作用,如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梗死面积,抗自由基形成,调节兴奋性氨基酸释放等.雌激素自身作为一种抗氧化剂能够通过调节体内氧化还原平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另外,雌激素在神经系统药理作用的发挥与其受体密不可分,经典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主要位于细胞核内,包括ER-α和ER-β两种亚型,二者均可在大脑皮质和海马表达:卵巢切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的同时,ER-α在大脑皮质区和海马区表达也显著减少;ER-β基因敲除能够严重影响学习记忆行为、长时程增强(long term potentiation,LTP)和突触强度,该受体可能参与了高级脑功能的调节.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作为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的受体,与雌激素受体在海马区存在共表达.雌激素可能通过膜相关的雌激素受体快速激活ERK1/2信号转导通路,进一步诱导NMDA受体NR2B亚基磷酸化,激活NMDA受体,三者均会影响突触可塑性.本文就雌激素及其受体和Glu-NMDA受体通路与学习记忆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NMDA受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它是介导谷氨酸(Glu)及其他相关内源性酸性氨基酸兴奋作用的跨膜蛋白.谷氨酸受体可分为离子型和代谢型两类.离子型受体可进一步分为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和非NMDA受体(AMPA和KA受体).NMDA受体可调节神经元的存活,树突、轴突结构发育和突触可塑性,神经元回路的形成以及学习记忆活动,对生物发育过程极为重要.NMDA受体活性调节的失衡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癫痫、缺血性脑损伤等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的基础.文章重点就NMDA受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它是介导谷氨酸(Glu)及其他相关内源性酸性氨基酸兴奋作用的跨膜蛋白.谷氨酸受体可分为离子型和代谢型两类.离子型受体可进一步分为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和非NMDA受体(AMPA和KA受体).NMDA受体可调节神经元的存活,树突、轴突结构发育和突触可塑性,神经元回路的形成以及学习记忆活动,对生物发育过程极为重要.NMDA受体活性调节的失衡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癫痫、缺血性脑损伤等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的基础.文章重点就NMDA受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徐漫欢  王小同 《医学综述》2007,13(22):1745-1747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是兴奋性谷氨酸受体的一种亚型,是学习记忆中的关键物质。在癫痫发作后可观察到NMDA受体的过度激活,引起细胞膜内外离子失衡,激活神经毒性信号转导途径,导致神经元损伤或死亡,从而造成一系列神经元功能的障碍,最终导致认知功能受损。通过对癫痫NMDA受体作用机制的研究,为防治癫痫认知障碍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了培养研究生在文献中抓住有用信息并进行分析的能力,我们以NMDA受体激活在LTP和LTD以及NMDA 受体激活引起神经毒性和神经保护相反作用为例进行探讨.我们收集相关资料,根据研究发展线索进行分析,如NMDA受体激活引起LTP和LTD首先是通过高频电刺激引起LTP、低频电刺激引起LTD观察到的现象,随后发现是由同样的NMDA、AMPA受体引起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的NMDA受体亚单位是确定极性的关键因素,含NR2B亚单位的NMDA受体引起LTD,含NR2A亚单位的NMDA受体引起LTP,分析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发现CaMKII介导了增强过程而钙调神经磷酸酶介导了抑制过程;又如激活NMDA受体引起神经毒性和神经保护相反作用现象是通过给予不同剂量的谷氨酸和NMDA观察到的,因为这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激起众多学者探讨其机制.  相似文献   

10.
NMDA受体属于谷氨酸受体,它在突触传递和突触可塑性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介导的兴奋性毒性是脑缺血、缺氧和脑外伤等导致脑损伤的重要分子机制.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生理和某些病理情况下,NMDA受体的激活具有促进神经元存活及保护神经元免受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NMDA受体拮抗剂GAPA对胆红素脑病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制作胆红素脑病动物模型基础上,在体脑内微透析提取兴奋性氨基酸(EAA)神经递质,HPLC检测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并给予模型动物NMDA受体拮抗剂GAPA干预,电镜检测脑组织超微结构,荧光检测脑组织ATP含量与细胞内Ca^2 。结果 胆红素毒性脑组织ATP含量显降低,细胞外Gly与细胞内Ca^2 显增高;GAPA不影响胆红素毒性脑组织ATP含量,但可显降低细胞内Ca^2 ,减轻胆红素毒性脑水肿。结论 NMDA受体过度活化致细胞内Ca^2 超载参与介导胆红素神经毒性,NMDA受体拮抗剂可望成为胆红素神经毒性防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黄芪益母草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NMDA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芪益母草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皮质NMDA受体活性变化的影响,探讨黄芪益母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四血管结扎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以放免法测定皮质神经组织中NMDA受体的活性,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NMDA受体活性的变化,比较黄芪注射液对该受体活性的影响.结果:缺血再灌注模型组NMDA受体活性显著上升,黄芪益母草注射液高、中剂量组NMDA受体活性较模型组显著下降.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兴奋性氨基酸受体NMDA受体活性增高;黄芪益母草注射液能够降低NMDA受体的活性,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umanin (HN)通过抑制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NR1亚基的表达和NR2B亚基的磷酸化在兴奋性神经毒中发挥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Wistar大鼠皮层神经元建立NMDA诱导的兴奋性神经毒模型,将神经元分为对照组、NMDA组、NMDA+MK-801(MK-801)组和NMDA+HN(HN)
组。流式细胞术荧光定量检测各组神经元膜NMDA受体NR1亚基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神经元膜NMDA受体NR2B亚基Tyr147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NMDA组中的神经元胞体肿胀,个别细胞变成圆形,胞体周围光晕模糊,神经元突起大部分消失,表现出明显的神经毒性作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定量检测,与对照组比较,NMDA组NR1亚基蛋白的平均荧光强度值明显增加(P<0.05);与NMDA组比较,MK-801组和HN组的NR1亚基蛋白的平均荧光强度值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神经元的NR2B亚基总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改变;与对照组比较,NMDA组NR2B亚基蛋白Tyr147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NMDA组比较,MK-801组和HN组均能降低NR2B亚基蛋白Tyr147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P<0.05)。 结论: NMDA受体NR1亚基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和NR2亚基磷酸化可能参与NMDA诱导的兴奋性神经毒作用;HN可能通过抑制NR1亚基的表达和NR2B亚基的磷酸化而发挥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兴奋性氨基酸及其受体与神经行为异常的相互关系周跃综述梅芳瑞廖维宏校审兴奋性氨基酸(EAAs)及其受体与神经行为异常变化之间的关系,是近几年来最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许多研究已发现EAAs及其受体变化在神经元的兴奋性,可塑性以及中枢伤害和非伤害性感受的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水平胆红素脑病发生机制与防治措施。方法 制作胆红素脑病动物模型基础上,在体脑内微透析提取兴奋性氨基酸(EAA)神经递质,HPLC检测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并给予模型动物NMDA受体拮抗剂GAPA干预,电镜检测脑组织超微结构,荧光检测脑组织ATP与细胞内Ca2+含量。结果 胆红素毒性脑组织ATP含量显著降低,细胞外Gly与细胞内Ca2+显著升高;GAPA不影响胆红素毒性脑组织ATP含量,但可显著降低细胞内Ca2+,减轻胆红素毒性脑水肿。结论 NMDA受体过度活化致细胞内Ca2+超载参与介导胆红素神经毒性,NMDA受体拮抗剂可望成为胆红素神经毒性防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N一甲基一D一天门各氨酸(N-Me山yi-D-Ape,NMDA)受体是兴奋性氨基酸(ExCitompAlllllloACids,EAAs)的一种特异性受体。目前认为,NMDA受体介导的EAAs激发钙离子细胞内流在缺血、缺氧、持续癫病、脑外伤等所致的神经元损伤中起着关键作用[‘-6]。本文就近年来NMDA受体与缺血性脑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INMDA受体的分子生物学特性l·INMDA受体的分子结构EAAS主要通过受体活化方式而发挥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作用L‘」。根据EAAs受体的药理和电生理特性,中枢神经系统EAAS受体可分为两类:离子通道型受体和亲代谢…  相似文献   

17.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脑卒中的首选药物,然而动物实验表明,在中枢神经系统内tPA可能通过促进小胶质细胞活化、促细胞外基质降解、增强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依赖性信号调节等途径促进兴奋性毒性诱导的神经元变性。也有研究指出,tPA能保护鼠神经元免于锌诱导的毒性损伤。本研究综述了近几年关于中枢神经系统中tPA的神经毒性与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目前仍缺乏系统的和全面的特异性治疗方式。雌激素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神经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拮抗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抗氧化应激、扩张血管等21个方面。雌激素受体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主要通过基因调控和非基因调控两方面。以上基本上涵盖了雌激素及其受体发挥脑保护作用的全部方面。此外,对雌激素及其受体保护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还存在机制不清、药物间药效影响不明、替代治疗等较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啡肽(dynorphin,Dyn)致脊髓损伤的作用中是否有兴奋性氨基酸的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通过非阿片途径进行介导,为临床治疗脊髓继发性损伤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大鼠蛛网膜下腔置管注药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对DynA(1-13)致脊髓损伤作用中神经功能和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预先鞘内注射MK-801能明显缓解DynA(1-13)对神经功能和组织病理的损害作用,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强啡肽致脊髓损伤的非阿片途径中至少有一定部分是通过NMDA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20.
兴奋毒性可能是造成神经元死亡的“最后公路”。已知静脉麻醉药,如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刹(氯胺酮)和GABA受体模拟剂(丙泊酚)有神经保护作用,该文就它们的神经保护作用的受体机制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