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CNS or CoNS)属条件致病菌,主要引起院内感染,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分离的最常见细菌之一,很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皮肤的无害菌丛和培养的污染菌。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介入诊疗操作的增多,此类细菌引起的感染日益增多。国外资料显示CNS占所有院内感染的24%,在儿科超过50%,80%~90%的临床致病菌为甲氧西林耐药  相似文献   

2.
克雷伯氏菌系革兰氏阴性杆菌,已成为院内感染主要致病菌之一。其败血症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治疗困难且预后差,值得临床重视。我们协作组自1982年3月至1992年1月收治经血培养证实的克雷伯氏菌败血症34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泌尿系统感染(UTI)是儿童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大肠埃希菌是其最常见致病菌。抗菌药物治疗应在留取患儿尿液后尽早开始。治疗UTI的经验性首选药物为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临床上应根据患儿年龄、疾病严重程度以及能否耐受口服药物等情况综合考虑, 选择口服或静脉治疗。预防用抗菌药物则推荐首选呋喃妥因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  相似文献   

4.
FBN1基因突变使其编码的fibrillin-1蛋白异常, 影响肌肉骨骼的生长, 导致身材高大和身材矮小两种相反的表型, 临床表现为马方综合征和肢端发育不良。FBN1突变导致的肢端发育不良疾病包括acromicric发育不良、geleophysic发育不良和Weill-Marchesani综合征, 部分位点突变既可导致acromicric发育不良也可导致geleophysic发育不良。TGF-β信号通路失调是不同类型肢端发育不良患者的潜在致病机制。该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 主要是对症治疗。早期识别症状、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该文将从FBN1突变致肢端发育不良的致病机制、临床表型、治疗和随访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A族链球菌(Group AStreptococcus, GAS)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致病菌, 尤其对于儿童。《中国儿童A族链球菌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是由国内呼吸、感染、免疫、检验、心血管、肾脏、危重症及预防等领域的儿科专家于2022年11月共同制定的, 旨在进一步规范GAS感染相关疾病的防治, 促进和维护儿童健康。现对其主要内容进行解读, 包括疾病负担、预防、诊断、抗菌药物耐药等。  相似文献   

6.
小儿泌尿系感染27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儿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998—2006年首都医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肾脏病房收治的277例泌尿系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5例尿培养前未应用过药物的患儿其尿培养阳性率为62.07%,132例培养前应用过药物的患儿其阳性率为20.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培养结果中大肠埃希菌有94例,对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西丁的敏感率均在90%以上。结论抗生素的应用会大大降低尿培养的阳性率。大肠埃希菌为泌尿系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头孢西丁可作为小儿泌尿系感染的首选用药。对首次发病的泌尿系感染患儿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以排除一些潜在的病因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5例经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进行研究,发现在使用呼吸机第二天即可出现下呼吸道感染。感染发生率为82.75%。感染病人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83.36±45.83小时,明显长于非感染病人。经气管内分泌物培养发现,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如肺炎克雷白氏菌,绿脓杆菌等,卡他球菌也是主要致病菌之一,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近年来, 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MRMPI)比率的上升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MRMPI可能会延长症状持续时间和治疗时间, 甚至增加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风险。因此, 进行准确、快速、经济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和MRMPI检测对于临床诊治至关重要。本文就肺炎支原体感染尤其是MRMPI感染检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骨髓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4—2012年诊断为新生儿骨髓炎的13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13例。10例继发于败血症,3例由邻近感染扩散而来;四肢长骨尤其是股骨、肱骨最易受累,6例并发关节感染,最常见受累关节为髋关节、膝关节;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及肢体活动受限(假瘫痪);血或脓液、关节液培养出致病菌12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例,革兰阴性(G-)杆菌4例;所有患儿均行抗生素治疗, 4例联合手术治疗,随访7例均无后遗症发生。结论 新生儿骨髓炎并不罕见,临床表现不典型,应尽早完善影像学和病原学检查,早期使用足量敏感抗生素和必要时联合手术治疗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神经肌肉病, 主要特征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导致的四肢近端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 可累及呼吸、消化及骨骼等多个系统。未经治疗的严重1型SMA患儿通常在2岁内死亡。近年来, SMA的治疗获得飞速发展, 多种药物已获批上市, 患者有望从中受益。然而, 现有的任何一种治疗药物和方案都不能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 因此不同治疗策略、不同作用机制药物的联合治疗以及潜在药物的研究开发成为未来SMA治疗的发展方向。该文就SMA的治疗药物及联合治疗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为SMA的治疗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是儿科常见的问题,国内此菌培养阳性病例日见增多,尤其是新生儿,如何判断确为此类细菌感染抑或污染,至关重要。该文就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儿科感染,尤其是新生儿医院内感染中的地位,临床特点及诊断,毒力因素和治疗等方面予以综述,提出只有当患儿有导管存在或有免疫缺陷(尤其是未成熟儿)时,培养阳性才考虑此菌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性的变化,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分析从2001年12月至2004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尿培养结果阳性的152例尿路感染患儿的致病菌分布情况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所选病例均为社区获得性感染病例。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占79%,其中大肠杆菌占56.2%;革兰阳性球菌占18.4%,其中粪肠球菌占15.1%;另外真菌占2.6%。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复方新诺明、头孢拉啶、磷霉素耐药率高(>50%),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特别是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联合制剂及呋喃妥因、氨曲南、阿米卡星耐药率低,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为36.5%。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青霉素、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20%)。结论:大肠杆菌仍为小儿尿路感染主要致病菌,肠球菌有上升趋势。由于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治疗前的尿培养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NICU细菌定植及医院感染情况,以降低NICU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 2009年1-12月在本院NICU住院的465例新生儿入院时行痰培养,进行定植菌检测.机械通气患儿更换或拔除气管插管时,常规留气管插管头行细菌培养.所有培养阳性结果行药敏试验.住院时间>48 h的426例新生儿纳入医院感染调查,疑似医院感染时,根据临床表现行相关病原学检查.计算医院感染发病率、日医院感染发病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结果 465例新生儿行痰培养,72.7%(338/465例)有细菌定植,其中38.8%为正常菌群,61.2%为致病菌.定植的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2.4%(53/426例),日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2.1‰,呼吸机使用率为2.5%,VAP发病率为65.6‰.不同出生体质量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5,P<0.05),出生体质量≤1 500 g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有致病菌定植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高于无致病菌定植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8,P<0.05).结论 细菌(尤其是致病菌)定植在NICU很常见,革兰阴性细菌是常见定植致病菌,致病菌定植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对NICU住院患儿进行定植菌检测,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对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 BA)患儿Kasai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天津市儿童医院和山西省儿童医院确诊为BA并行Kasai手术治疗的患儿。根据有无CMV感染, 分为CMV阳性组和CMV阴性组;其中CMV阳性组患儿根据抗病毒治疗情况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随访截止日期为2021年10月10日, 随访时间2~34个月。收集资料并分析CMV感染对BA患儿Kasai手术后黄疸清除、胆管炎发生情况及自体肝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共纳入91例BA患儿, 其中CMV阳性组35例, CMV阴性组56例。CMV阳性组中治疗组26例, 未治疗组9例。CMV阳性组较CMV阴性组手术日龄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V阳性组与CMV阴性组白细胞比例不一致, CMV阳性组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 transferase, AST)显著高于CMV阴性组[244.00(195.00, 341.00)比185.00(126....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JIA)并军团菌感染患儿的高危因素及其发生率。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 (IFA)和试管凝集法 (TAT)检测JIA并军团菌感染患儿血清效价。IFA血清效价≥ 1:2 5 6、TAT血清效价≥ 32 0为阳性。结果  2 4例JIA患儿共做 2 7次血培养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阳性各 1例 ,12例骨髓培养均无细菌生长。 2 1例血及骨髓培养阴性者中 18例行军团菌检测 ,6例阳性 ,其中嗜肺军团菌 4例 ,米克戴德军团菌 2例。结论 JIA并感染时病原多为条件致病菌 ,常规检测手段不易发现。临床用药时应予考虑和兼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合并血流感染的重症百日咳患儿的临床特点, 为重症百日咳合并血流感染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1例合并血流感染的重症百日咳婴儿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分别以"百日咳""菌血症""血流感染"及"Bordetella pertussis""whopping cough""bacteremia""blood infection""blood culture"为检索词, 检索建库至2022年12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儿为早产儿, 日龄30 d, 为伴有高白细胞血症、频发呼吸暂停、呼吸衰竭、严重肺炎、肺动脉高压的重症百日咳, 其鼻咽分泌物聚合酶链反应、培养、血液及深部痰液宏基因组测序均检测到百日咳鲍特菌, 且存在大环内酯类耐药。治疗上经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2周, 序贯无创呼吸机过渡及氧疗支持, 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住院46 d好转出院。共检索到英文文献5篇, 共报道5例合并血流感染的重症百日咳, 连同我院1例患儿, 共计6例。4例为有潜在免疫低下的成年人, 血培养均阳性;2例...  相似文献   

17.
小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菌种分类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葡萄球菌感染是导致小儿败血症重要的致病菌。近几年来 ,随着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和抗生素的滥用导致患儿免疫力降低 ,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成为重要的机会致病菌 ,而且CNS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逐渐升高 ,成为儿科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1]。本研究对我院2001年1~12月间从血培养分离到的296株CNS进行分析。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血培养阳性的296例患者中符合小儿败血症诊断标准[2]者135例 ,男85例 ,女50例 ;年龄<1个月54例 ,~1岁30例 ,~3岁31例 ,>3岁20例。热型为不规则发热57例 ,稽留热11例 ,弛张热25例 ;热程3~38d不等。在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水刀清创系统加反植皮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assisted closure, VAC)在污染严重的皮肤撕脱伤的急诊创面处理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例车祸伤患儿临床资料, 其中男3例, 女2例, 年龄6~12岁。患儿创面污染严重伴皮肤撕脱及缺损, 伴或不伴有肌肉、骨骼损伤。纠正休克稳定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平稳后行急诊手术, 利用水刀系统清创进行清创联合反植皮和负压封闭治疗。结果 5例患儿术后反移植皮片部分存活, 存活面积为原撕脱面积的50%~70%。VAC治疗后, 术后创面细菌种植率低, 均未发生脓毒血症, 5例患儿均行两次邮票植皮后创面愈合。治疗时间为34~62 d, 平均为46.2 d。结论水刀系统的应用可以降低污染性创面细菌种植, 为皮片移植创造相对较好的基地, 促进反植皮片存活, VAC治疗为进一步控制感染、生长肉芽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为二期邮票植皮准备了创面,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易感因素及病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易感因素、致病菌的变迁,以寻求防治措施.方法1996~1999年行机械通气1天以上的133例患病新生儿按照胎龄、体重及插管时间分组,分析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有无差异.所有病原学分析全部采取插管内采气道分泌物培养.结果新生儿机械通气插管时间大于3天,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其机械通气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和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儿比较,有升高的趋势,但统计学无显著意义.致病菌以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不动杆菌为主.结论临床上合理应用机械通气,及早撤机,根据致病菌的变化合理应用抗生素,能有效地预防及治疗新生儿因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发的下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20.
高IgE综合征(HIES)是以血清IgE明显增高、湿疹、反复皮肤和肺部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罕见原发免疫缺陷病, 其中由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显性失活突变引起的STAT3-HIES是目前报道最多的型别。该综合征引起广泛的固有和获得免疫缺陷及骨骼、结缔组织和血管功能缺陷, 因此临床表现包括湿疹、葡萄球菌和真菌皮肤及肺部感染、脊柱侧凸和轻微创伤骨折及血管扭曲和动脉瘤。现就该综合征的各种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