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患者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期间7例B细胞ALL接受allo-HSCT后复发患者(血液学复发6例,免疫残留阳性1例)应用CD19 CAR-T细胞治疗,均是输注1次针对CD19抗原CAR-T细胞治疗,输前常规予以FC方案,CAR-T细胞中位数为6. 0(4. 0-8. 6)×10~6/kg,评价其长期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输注后d 30对患者进行骨髓检查,7例患者均取得完全缓解和MRD~-,1例Ⅰ级CRS,6例Ⅱ级CRS,6例中2例发生轻度神经毒性,经治疗控制; 2例患者输注后发生急性Ⅵ度肠道GVHD,中位随访时间18(12-42)个月; 2例分别在治疗后9和14个月复发,其中1例患者因病情进展死亡,另1例患者接受CD22 CAR-T细胞治疗后获得血液学缓解,但是MRD+。现无病存活患者5例,经植入分析为完全供者嵌合体。CAR-T细胞治疗后1年无病存活的5例患者淋巴细胞CD4在300×10~6/L以上,其中的3例免疫球蛋白恢复不良,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结论:随访1年以上时间,其初步疗效及安全性令人较为满意,CAR-T细胞是治疗allo-HSCT后复发的B细胞ALL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抗CD19 CAR-T细胞治疗达深度缓解后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难治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例抗CD19 CAR-T细胞治疗达深度缓解后序贯allo-HSCT难治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10例患者中,男5例,女5例,中位年龄23.5(10~31)岁,其中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9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1例。10例患者抗CD19 CAR-T细胞治疗后第30天及移植前评估微小残留病(MRD)均为阴性。②亲缘全相合移植2例,亲缘单倍型移植8例,抗CD19 CAR-T细胞治疗获得深度缓解至allo-HSCT中位时间为32.5(20~60)d。③10例患者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15(15~21)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19(17~30)d。④预处理过程中,10例患者均未出现肝静脉闭塞病及出血性膀胱炎。1例患者出现渗漏综合征,予以限制入量、补充白蛋白及利尿等治疗后好转。移植过程中8例(80%)出现发热,均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Ph染色体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R Ph+ B-ALL)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16年11月至2019年4月采用CD19 CAR-T细胞治疗的14例R/R Ph+ 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中,男7例,女7例,中位年龄33(7~66)岁。输注CAR-T细胞后第28天近期疗效:总反应率(ORR)为100.0%(14/14),其中完全缓解(CR)率为92.9%(13/14);部分缓解(PR)率为7.1%(1/14)。CAR-T细胞治疗后有12例(85.7%)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其中1级1例、2级4例、3级6例、4级1例;1例(例3)发生CAR-T细胞相关脑病综合征(CRES);全部14例患者均有Ⅲ~Ⅳ级血液学不良反应;13例CR患者均发生B细胞发育不全。上述不良反应均可控。中位随访441(182~923)d,中位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分别515(95%CI 287~743)d、207(95%CI 123~301)d。结论 CD19 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Ph+...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筛查成人Ph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体系。方法根据Ph样ALL的遗传学特征,设计了针对ABL1、ABL2、JAK2、EPOR、CRLF2、CSF1R、PDGFRB、P2RY8等基因断裂重排的FISH探针;对BCR-ABL1、ETV6-RUNX1、MLL基因断裂重排和E2A断裂重排均阴性的B-ALL,采用FISH进行Ph样ALL筛查,并结合流式免疫表型、靶向二代测序突变检测和RNA测序进行Ph样ALL诊断分析。结果 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南方医院血液科收治189例成人B-ALL,经FISH和(或)PCR检测,BCR-ABL1、ETV6-RUNX1、MLL断裂重排或E2A断裂重排阳性者共83例;其余106例患者接受Ph样ALL FISH探针筛查,其中,12例(11.3%)检出典型的Ph样ALL特异基因断裂重排,2例检出基因缺失。经RNA测序进一步验证,FISH检测Ph样ALL基因断裂重排结果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95.8%。综合免疫表型、靶向二代测序突变检测和RNA测序,共诊断融合基因阳性Ph样ALL 14例(13.2%)。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CD19 CAR-T细胞治疗缓解后的维持治疗,观察单独输注供者造血干细胞和供者T淋巴细胞对CD19 CAR-T细胞扩增的影响。方法 1例难治B-ALL患者,CD19 CAR-T(鼠源,克隆号:FMC63)细胞治疗后桥接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再次复发。接受CD19 CAR-T(可变区人源化的FMC63)细胞治疗再次缓解,缓解后先后接受单独输注供者造血干细胞、供者T淋巴细胞的维持治疗,期间监测患者细胞因子水平、CD19 CAR-T细胞比例、CD19 CAR的DNA表达变化,观察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及供者嵌合情况。另外,通过制备小鼠CD19 CAR-T(FMC63)细胞,并将CAR-T细胞注射至同窝小鼠体内,14 d后,再次注射同窝小鼠的B淋巴细胞,在此过程中观察CAR-T细胞、B淋巴细胞比例以及CD19 CAR的DNA表达,以此来模拟临床治疗过程。结果①患者输注人源化CD19 CAR-T细胞后第14天,疗效评估达完全缓解(CR),供者嵌合率为99.76%,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1级。②人源化CD19 CAR-T细胞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CD19异构体对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BiTE)治疗的反应,进一步探讨BiTE治疗无效的相关机制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 通过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1例CD19+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BiTE治疗前后CD19异构体mRNA表达量的情况,Sanger测序对相应的异构体序列进行分析,流式细胞术及转录组测序分析治疗前后谱系特异性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患者初诊时即存在2号外显子缺失型CD19异构体的表达,BiTE治疗后患者未缓解,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CD19抗原表达转阴,但2号外显子缺失型CD19异构体的表达量并无增加,且细胞表型及转录组测序均未见谱系转化的发生。外显子可变剪接引起的缺失型CD19异构体的表达及谱系转化并非该患者CD19抗原表位缺失的机制。该例患者在疾病进展退出BiTE治疗组之后,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自主研发的CD22及CD19 CAR-T序贯治疗后完全缓解。结论 该例患者CD19抗原-缺失导致BiTE治疗无效,其缺失并非由可变剪接或谱系转换所致,更换为CD22、CD19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接受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水平的变化特点, 以及Treg水平与最佳疗效及治疗反应的联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至2021年在武汉同济医院接受CD19/CD22 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23例复发/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 依据Lugano修订版的淋巴瘤疗效评价标准将入组患者按照最佳疗效分为治疗后完全缓解(CR)组8例, 部分缓解(PR)组7例及无效组(NR)8例。收集武汉同济医院同期16例未进行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对照组。在CAR-T细胞免疫治疗期间不同时间段, 应用多色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患者外周血中Treg占CD4+T细胞比例(Treg/CD4+T)、占淋巴细胞比例(Treg/Lym)、占白细胞比例(Treg/WBC)及Treg绝对数(Treg#), 分析Treg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以及回输前后不同时间段内Treg占比及绝对数在不同最佳疗效患者组别中的差异。根据CAR-T细胞回输后1~15 d内Treg占比和绝对数中位数水平将患者分为低水平组11例及高水平组12例, 比较各组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复发/难治(R/R)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以常规化疗和免疫靶向治疗为挽救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7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12例R/R 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传统化疗与针对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和CD3CD19双特异性抗体(blinatumomab,简称双特异性抗体)的免疫靶向治疗的缓解率及生存差异,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CAR-T细胞治疗组的完全缓解(CR)率为80.4%(45/56),双特异性抗体治疗组的CR率为62.5%(5/8),传统化疗组的CR率为38.6%(56/145),三种方法挽救治疗的CR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AR-T细胞治疗组患者的1年总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41.5%和30.1%,显著高于传统化疗组的10.3%和9.7%(P值均<0.001)。双特异性抗体治疗组的1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14.3%和14.6%,均高于传统化疗组(P值分别为0.018和0.046)。CAR-T细胞治疗达CR后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的中位OS及PFS时间(分别为18.5个月和17个月)较未接受allo-HSCT患者(分别为8个月和4个月)显著延长(P值均<0.05)。双特异性抗体治疗后桥接allo-HSCT患者的中位OS及PFS时间(分别为13个月和11个月)较未接受allo-HSCT患者(分别为9.5个月和6个月)延长。CAR-T细胞治疗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发生率为89.8%,其中≥3级CRS发生率为30.2%,双特异性抗体治疗组的CRS发生率为37.5%,且均为1级。结论CD19 CAR-T细胞及CD3CD19双特异性抗体治疗R/R B-ALL患者的缓解率及生存率均显著优于传统化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靶向CD22的抗体奥加伊妥珠单抗两剂疗法对于多线治疗后特别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治疗后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在北京高博博仁医院血液科接受两剂CD22单抗治疗并评估了疗效的R/R B-ALL患者(包括成人和儿童)。所有患者治疗前均经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表达CD22抗原(>80%白血病细胞表达CD22)。所用CD22单抗为注射用奥加伊妥珠单抗, 剂型为1 mg/瓶。成人每剂1 mg, 儿童每剂不超过1 mg, 最大剂量0.85 mg/m2;每例患者用两剂, 总剂量均小于标准剂量1.8 mg/m2。结果共纳入21例R/R B-ALL患者, 5例儿童(<18岁)和16例成人。17例患者骨髓/外周血白血病细胞比例为5.0%~99.0%或伴有髓外病变, 4例仅骨髓微小残留病(MRD)阳性。14例患者接受过CD19和CD22 CAR-T细胞治疗, 4例接受过CD19 CAR-T细胞治疗, 3例接受过CD3/CD19双特异性抗体治疗。11例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经CD22单抗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Ph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应用化疗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和Ph染色体阴性(Ph-)ALL患者化疗后进行allo-HSC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3年1月至2014年8月行allo-HSCT的55例B-ALL患者中配对选取19例Ph-ALL患者(Ph-ALL组)与19例TKI联合allo-HSCT的Ph+AL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h+ALL组和Ph-ALL组在性别、中位年龄、发病时外周血WBC> 30× 109/L的例数、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例数、移植前疾病缓解状态、移植时间、干细胞来源、供受者HLA相合情况、预处理方案、输入单个核细胞数和CD34+细胞数等方面基本匹配.Ph+ALL组和Ph-ALL组白细胞和血小板植活时间相当(12d和13d,P=0.284;14 d和17d,P=0.246).Ph+ALL组和Ph-ALL组3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7.5±12.4)%和(74.3±11.4)%(P=0.434)、(67.8±12.4)%和(74.3±11.4)%(P=0.45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h+ALL组和Ph-ALL组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5.8±8.4)%和(21.1±9.4)%(P=0.665),其中Ⅲ~Ⅳ度aGVHD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5.6±5.4)%和(11.5±7.6)%(P=0.541).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44.1±14.0)%和(44.1±13.0)%(P=0.835),其中广泛型cGVHD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3.1±8.7)%和(6.2±6.1)%(P=0.379).Ph+ALL组和Ph ALL组累积复发率和累积非复发死亡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0.8±7.2)%对(20.0±10.7)%(P=0.957)和(23.9±12.4)%对(7.1±6.9)%(P=0.224)].结论 Ph+ALL患者化疗联合TKI后行allo-HSCT与Ph-ALL患者行allo-HSCT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人源化和鼠源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安全性、短期及长期随访的疗效差异。方法分析2016年5月至2023年3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接受CD19 CAR-T细胞治疗的80例R/R B-ALL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其中接受鼠源CAR-T治疗31例, 人源化CAR-T治疗49例。结果鼠源和人源化组患者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比例分别为61.3%和65.3%, 其中接受鼠源CAR-T的患者发生重症CRS的比例高于人源化CAR-T(19.4%对8.2%, P=0.174), 两组中分别有1例患者死于严重CRS。1~2级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的发生率为12.9%和6.1%, 无患者发生高级别ICANS。鼠源组和人源化组中白血病患者的总体反应率分别为74.2%和87.8%。在中位时间为10.5个月的随访期中, 两组患者中位无复发生存(RFS)期均为12个月, 中位总生存(OS)期均未达到。在45例基线骨髓白血病细胞负荷>20%的患者中, 接受人源化CAR-T治疗的患者1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人源化靶向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20年2月至2021年7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人源化靶向CD19 CAR-T细胞治疗的41例R/R B-ALL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中位第15(9~47)天,41例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95.1%(39/41),其中38例患者骨髓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灶阴性。39例完全缓解的患者中17例未接受进一步治疗,70.6%(12/17)的患者在随访结束时仍处于缓解状态,输注最早的两例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达12.6个月;另外17例患者缓解后行巩固性造血干细胞移植(10例)或CD22 CAR-T细胞序贯治疗(7例),76.5%(13/17)的患者在随访结束时仍处于缓解状态;其余5例患者未接受巩固性治疗,在CAR-T细胞治疗后中位第72(55~115)天复发。1年总生存率为73.6%(95%CI 55.2%~92.3%),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56.2%(95%CI 38.1%~75.2%)。所有患者均发生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63.4%(26/41)为1~2级。3例患者发生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结论人源化靶向CD19 CAR-T细胞能有效诱导R/R B-ALL患者获得完全缓解,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色流式细胞术(MFC)监测微小残留病变(MRD)在 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D19-CAR-T 细胞)治疗后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患者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7月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收治的r/r B-ALL患者37例, 年龄15(6, 19)岁, 其中男24例, 女13例, 均为经CD19-CAR-T细胞免疫治疗桥接allo-HSCT治疗的患者。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技术以胞浆CD79a抗体设B细胞门监测患者在CART治疗前第0天、治疗后第15天、第28天及移植后骨髓、脑脊液样本、组织样本的MRD值评估肿瘤细胞残存以及肿瘤累及位置, 监测CD19阳性B细胞在移植前恢复情况及CD19阳性B细胞恢复距离CAR-T细胞回输天数评估CAR-T细胞实际杀伤效果, 同时进行患者各时间点外周血CAR-T细胞计数等。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分析单因素累积生存差异。结果 (1)37例患者中8例死亡, 29例存活。5例患者移植后复发, 其中复发患者4例死亡, 1例存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接受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与其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后发生早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及血清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与患者预后关系。方法根据病例对照原则纳入2019年9月18日至2022年5月9日于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接受CD19-CAR-T细胞免疫治疗且后续均进行allo-HSCT的42例B-ALL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比较同一时间点不同患者CAR-T细胞免疫治疗后到桥接移植期间aGVHD相关细胞因子以及趋化因子的水平变化, 观测时间点为接受CAR-T治疗前当天, 以及接受CAR-T治疗到桥接移植之间的时间点:接受CAR-T细胞治疗后第4、7、14、21、28天。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预测患者发生aGVHD及aGVHD患者发生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 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入组42例患者, 24例发生aGVHD, 其中11例死于aGVHD, 31例患者存活。接受CA...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治疗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CAR-T细胞治疗桥接allo-HSCT的50例R/R 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AR-T细胞治疗前、后及allo-HSCT前不同骨髓微小残留病(MRD)水平患者总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累积复发率(CIR)、移植相关死亡率(TRM)。结果全部患者共行55例次CAR-T细胞治疗,CAR-T细胞治疗反应率、严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发生率分别为92%、28%。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CAR-T细胞输注至allo-HSCT的中位时间为54(26~232)d。CAR-T细胞输注后中位随访637(117~1097)d,1年OS、EFS率分别为(80.0±5.7)%、(60.0±6.9)%。移植后1年CIR、TRM分别为(28.0±0.4)%、(8.0±0.2)%。CAR-T细胞输注后及allo-HSCT前骨髓MRD<0.01%患者1年...  相似文献   

16.
吕翠翠  李新  李青  穆娟  王嘉  袁婷  江嫣雨  邓琦 《临床荟萃》2020,35(10):909-913
目的 观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KIs)对CD19嵌合抗原受体修饰(CAR)T细胞在难治/复发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扩增、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收集10例难治/复发Ph+ ALL患者(TKIs组)和16例难治/复发Ph阴性B ALL患者(非TKIs组),TKIs组给予TKIs口服。在输注CD19 CAR T细胞后第0、4、7、14、21和28天分别检测外周血中CD19 CAR T细胞,分析两组输注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TKIs组外周血中CD19 CAR T细胞的峰值高于非TKIs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7);两组细胞因子峰值、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分级、第14天完全缓解(CR)率、总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Is促进CD19 CAR T细胞在难治/复发Ph+ ALL中的扩增,不抑制CD19 CAR T细胞的疗效,不加重其不良反应,近期及远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成年人ALL的常见类型.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问世前,ph+是成年人ALL的不良预后因素之一.在TKI应用于Ph+ ALL治疗后显著改善其疗效,完全缓解(CR)率可达90%以上,缓解持续时间较前明显延长,从而使更多Ph+ ALL患者能够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采用以TKI为基础化疗获得CR后行allo-HSCT是Ph+ ALL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目前,移植前微小残留疾病(MRD)检测是否对该病的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尚存争议.替代供者移植治疗Ph+ ALL在临床取得理想疗效,但需要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其疗效.移植后联合TKI治疗可明显改善Ph+ ALL患者的长期生存,但其具体使用方案仍需多中心、大样本量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证实,而移植后复发仍是Ph+ ALL患者面临的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以B细胞成熟抗原(BCMA)为基础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6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输注抗BCMA CAR-T细胞和输注抗BCMA联合抗CD19 CAR-T细胞的92例RRMM患者,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观察患者ALT、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等指标变化并分析其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关系。结果纳入92例患者进行分析, 单纯输注抗BCMA CAR-T细胞组41例(44.6%), 输注抗BCMA联合抗CD19 CAR-T细胞组51例(55.4%)。31例(33.7%)患者输注CAR-T细胞后发生2级以上肝功能指标改变, 其中1项指标改变20例(21.7%), 2项指标改变5例(5.4%), 3项以上指标改变者6例(6.5%)。ALT、AST高峰时间中位数分别为d 17、d 14, 超过2级中位持续时间分别为5.0 d和3.5 d;TBIL和DBIL高峰时间分别为d 19、d 21, 超过2级时间均为4.0 d。开始发生CRS的中位时间为d8, 发热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达沙替尼联合化疗并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相关副反应及长期生存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确诊为Ph~+ ALL,并应用达沙替尼联合化疗及序贯allo-HSCT治疗的19例患者,收集病历资料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9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29(3-48)岁。P190阳性14例,P210阳性5例,3例为复杂染色体核型,3例合并脑膜白血病。化疗方案采用VDCLP方案诱导化疗,缓解后应用HD-MTX及MAE等方案巩固强化治疗。11例(57.9%)诱导化疗开始时即加用达沙替尼,3例(15.8%)因粒缺或感染于诱导缓解后加用,5例(26.3%)由伊马替尼更换为达沙替尼。3例出现副反应,分别表现为皮疹、浮肿、恶心。诱导治疗4周100%患者达形态学缓解;7例(63.6%)达主要分子学缓解(MMR),移植前17例(89.5%)达MMR,15例(78.9%)达完全分子学缓解(CMR)。所有患者均接受亲缘骨髓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位白细胞及血小板植活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2、14 d,aGVHD发生率为42.1%,cGVHD发生率为57.9%。移植后,13例患者恢复使用达沙替尼,7例因严重头痛、剧烈呕吐或浆膜腔积液停药,6例持续使用至移植后1年。中位随访42个月(10-72月),3年及5年总生存(OS)率均为94.4%,3年及5年非复发生存(RFS)率分别为81.9%及71.6%。结论:一线选用第二代TKI达沙替尼联合化疗并序贯allo-HSCT治疗Ph~+ ALL有效性高,患者临床耐受性良好,患者长期生存可能优于第一代TKI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供者来源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白血病复发患者相关毒性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 2017年7月-2018年12月我科对7例行allo-HSCT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复发且经化疗及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无效者实施供者来源CAR-T细胞治疗。在CAR-T细胞输注前、输注中、输注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7例患者中4例出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I级,2例CRS II级,1例CRS III级;2例CAR-T细胞相关脑病综合征(CRES)I级,1例CRES IV级。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均得到好转。结论针对CAR-T细胞治疗的相关毒性,细心的观察、准确的评估、及时识别、及时对症治疗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