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选择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病人68例,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一旦达维持剂量,即长期应用维持。随访两年,与未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59例相对照。结果治疗组68例,显效39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4.1%;对照组59例,显效25例,有效23例,无效8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81、4%,χ^2=4、9,P〈0.05,差别有显著性。经过疗效对比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轻至中度心力衰竭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耐量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也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由各种原因的心脏病发展的终未阶段,随着对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心作用已被认识。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70例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CHF患者。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慢性心衰的发生发展中,神经内分泌激素即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紊乱起了关键作用.它们的激活程度与长期预后变化呈正相关. 慢性心衰的治疗因此产生了最新的治疗模式: 神经内分泌调控模式.近十几年来,研究人员通过药理及大型临发现,β受体阻滞剂可以有效拮抗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过度激活的神经体液因子,降低血压,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加之其独有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而成为强有力的心脏保护剂,成为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又一关注点. 相似文献
4.
1975年 ,Waagstlin等首先报道了将β受体阻滞剂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获得了疗效 ,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经过 2 0多年的临床观察 ,多数研究结果表明β受体阻滞剂可以改善 CHF的症状及心功能、降低死亡率 ,成为 CHF治疗中又一有效措施。随着受体学说的深入发展 ,使人们对β受体阻滞剂的研究及其应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认识不断深化。1 β受体阻滞剂治疗 CHF的作用机制1.1 CHF时血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很高、交感神经活动增强、高浓度的儿茶酚胺可引起心肌细胞坏死 ,而β受体阻滞剂可保护衰竭心脏免受血中儿茶酚胺的毒素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依从性对合肥市及周边地区心力衰竭(HF)患者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7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HF患者,连续入组36个月,纳入首次诊断为HF、出院处方开具β受体阻滞剂、合肥市城镇职工医保且门诊HF慢性病定点取药的患者132例.出院后连续3个月门诊开... 相似文献
6.
邹艳萍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2,34(4):184-185
β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的利弊不应片面引用其中一种β受体阻滞剂的效果来否定所有β受体阻滞剂的效果,而应对不同的β受体阻滞剂进行临床验证。β受体阻滞剂作为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之一仍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运动对心脏的代谢,血液动力学和电生理有广泛的影响。心脏β受体亢进综合征患者在安静状态下可表现心电图T波倒置及ST段下移。在临床上可观察到有器质性心脏病和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人做运动试验时出现室性或房性心律失常,对此曾有人观察运动时引起室性心 相似文献
8.
9.
刘新玉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8,3(3):231-231
传统观念认为在接受较大手术前使用β受体阻滞剂能使患者免于因过度紧张而导致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但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Devereaux博士及其同事的研究成果向传统的观念提出了挑战,他们认为β受体阻滞剂极有可能对处于手术环境中的机体造成严重伤害,这一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2008年5月13日的The Lancet。 相似文献
10.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是一种常见的、进行性加重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患病率高 ,约占人口总数的 1%。在世界上 ,冠心病及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病因。在我国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也是引起 CHF的主要原因。现在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将 CHF分成三期 :1无症状期 :尽管心脏功能已受损 (EF<5 0 % ) ,但临床无症状 ,这一期主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 CHF期 :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为目前治疗与研究的重点 ,本期患者 4年生存率为 5 0 % ;心功能 级者 ,1年死亡率为 5 0 % ;治疗的目的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长… 相似文献
11.
新型生物学标志物-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ST2)可以准确反映和预测与心力衰竭相关的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塑。众多研究已表明sST2是伴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病情进展、预后及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故考虑将sST2作为HFrEF患者心衰危险分层、进展情况、预后评估及进一步治疗调整的重要血清生物标志物指标。众多文献证实,在β受体阻滞剂逆转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的过程中,IL-33/sST2信号通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推测血清sST2的浓度可能受到β受体阻滞剂及其使用剂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美托洛尔+尼群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改善.方法 选择60例心电图为窭性心律.有ST-T改变的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使用尼群地平(简称组Ⅰ),另一组使用美托洛尔联合尼群地平(简称组Ⅱ)抗高血压治疗.8周后复查心电图与心脏彩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室舒张功能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压均降至正常范围,心率变化:组Ⅰ t=2.96 P>0.05无差异,组Ⅱt=10.83 P<0.01有显著差异;两组心电图ST~T无变化,心脏彩超复查:心脏大小形态及左室射血分数(EF%)无变化,但两组多普勒频谱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A比值有显著性差异,组1 t=10.83 p<0.01,组Ⅱt=17.74 P<0.001.且组Ⅰ E/A<1,组ⅡE/A>1.结论 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抗高血压治疗,能更有效的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心脏彩超二尖瓣多普勒频谱E/A比值是简单有效的评价方法.心电图P/PR段指数短期内评价治疗后的左室舒张功能不敏感. 相似文献
13.
β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珊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1997,17(1):85-87
β阻滞剂对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交感神经系统,阻断或减轻儿茶酚胺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减少心肌耗氧量、使β受体上调,加强心肌舒缩功能,改善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并减轻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研究治疗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时,采用β受体阻滞剂对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β受体阻滞剂(以美托洛尔为例)。结果观察组患者形成血栓几率为18.33%(11/60),粥样斑块稳定率为83.33%(50/60),对照组患者形成血栓几率为31.67%(19/60),粥样斑块稳定率为68.33%(41/6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血栓形成影响重大,临床效果显著,在治疗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中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并发溃疡血管瘤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1例并发溃疡的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口服普萘洛尔,起始剂量每天1.0mg/kg,12小时给药一次;每天递增0.5mg,至第3天以后维持每天2.0mg/kg,连续服用3~5个月。溃疡创面从治疗开始每日换药一次。每周复诊,动态观察和记录血管瘤溃疡创面情况以及瘤体大小、质地、颜色的变化。结果 11例患儿随访7~10月,8例瘤体缩小75%~100%,3例缩小50%~75%。血管瘤溃疡创面均在2~3周内愈合。发现心率减慢、腹泻、溢奶、睡眠改变等不良反应,均未需做特殊处理,2周内好转,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口服小剂量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并发溃疡血管瘤,能使溃疡创面在短期内愈合,并能使血管瘤体明显缩小,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在中老年人当中,患病率更高。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和高血压共同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且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来说,靶器官的受损速度更快。而对于该疾病的治疗,积极控制血压往往比控制血糖的治疗和预后效果都要好,因此对于血压的控制显得更为重要。而当前降压药品种类繁多,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这种特殊疾病选择有效适用的降压药物显得至关重要。β受体阻滞剂在降压方面效果显著,但是在该病当中的使用一直颇受争议,临床医生过多顾及到该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本文通过对β受体阻滞剂的发展情况及应用情况尤其是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的优势和缺点做一综述,希望能为临床使用上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谢崧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1998,18(1):23-25
内皮素A受体阻滞剂可抑制内皮素引起血管暂时舒张后的持续性收缩,使血管舒张,可治疗与内皮素有关的血管收缩性疾病。SB209670除抑制ETAR,ETB1R外,还能抑制介导收缩反应的ETB2R,能更全面地阻滞收缩反应;BQ-153和BQ-123等扩张血管时不影响血压;FR13931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可能对ET-1引起的肺动脉高压有效;具有口服活性的L-744453,L-754142,A-127722,PD012527,PD155080,SB217242,SB209670,BMS-18274等治疗更方便;PD151242可形成放射性结合物,使其应用更广。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研究β受体阻滞剂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塞(AMI)介入治疗患者心室重构、自主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AMI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早期给予常规药物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β受体阻滞剂行预处理。评估并对比两组心室重构、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ESVI、血清MMP-2指标均低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两组EDVI、LVEF均高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DNN、SDANN指标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接近正常水平;而两组治疗后LF/HF均低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低于同时期的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受体阻滞剂预处理能够改善AMI介入治疗患者心室重构及自主神经功能,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京红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1998,18(1):28-30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其信号结构独特,为丝氨酸/苏氨酸激酶。Ⅱ型受体被TGF-β激活后进一步导致Ⅰ型受体的活化,TGF-β的信号由Ⅱ型受体和Ⅰ型受体的受体复合物转导至细胞内,以上二者合称信号受体。Ⅲ型受体的大分子蛋白多聚糖本身不参与TGF-β的信号转导,却能间接调节TGF-β的作用。有关肿瘤和TGF-β受体的研究表明细胞表面TGF-β受体的丢失与肿瘤发生相关,转染正常的信号受体基因在体外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在其他相关的疾病中,TGF-β作用机制以及各型受体对TGF-β作用调节机制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