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贾睿 《医学信息》2010,23(5):1350-1351
目的 分析与研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以期探求较为有效的诊疗方法.方法 对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以消化性溃疡为主,其次为出血性胃炎;并且出血以中到大量出血为主.结论 明确病因,采取合理、有效的诊疗措施能够提高止血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大大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和总结,讨论其临床护理方法。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是预防其出血的有效办法,可以使患者消除恐惧感,维持其各项生命体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本院消化科2011年7月~2014年3月收治的3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进行总结。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严格按照护理常规规范操作,同时对患者进行心里疏导和对患者家属情绪安抚,使得治疗能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4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徐祗玲  高慧 《解剖与临床》1999,4(4):252-252
我院近9年来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病人576例,其中急重症67例,占11.6%,均抢救成功并进行恢复期的调护,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576例。男性397例,女性179例;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74岁,平均为49.5岁。其中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特点.方法 对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老年组(试验组)283例及非老年组(对照组)25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表现、诱因、病因、合并症、预后.结果 上述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有其自身特点,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常见的病症,若不及时诊治将影响危急重症的救治。本文对56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高危因素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重症肺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结论应尽快去除应激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窒息低氧状态,有效控制感染,静脉应用止血药物及抗酸药物,局部应用凝血酶,可降低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探讨护理方法与护理质量,体会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途径,在提高护理水平中降低患者死亡率。方法整理本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案例,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70例患者的护理方式与护理手段做出总结。结果7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后通过护理观察、常规护理、急救护理、日常饮食护理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护理等几个方面的护理,有61例患者治愈并康复出院,6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2例患者治疗后转入外科,1例患者死亡。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之中,临床护理在患者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临床护理是医院临床治疗的保障与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收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内镜下药物治疗)与参考组(常规药物注射)各为50例,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止血时间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有效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大于参考组(<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与参考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0.05)。结论采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能够快速止血,缓解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显著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将9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静脉注射埃索美拉唑;B组静脉注射奥美拉唑,作为对照。结果①A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5.6%,B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1.1%,A组和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A组患者胃内pH>4的时间明显长②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显著,与奥美拉唑疗效相似,但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高颖 《医学信息》2018,(10):104-106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下局部药物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基础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和云南白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消化内镜下局部用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止血时间、出血量、输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止血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分别为(1.26±0.31)d、(187.61±31.17)ml、(392.21±16.23)ml,均少于对照组的(3.94±0.43)d、(326.99±47.23)ml、(569.58±51.16)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内镜下局部药物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减少患者消化道出血情况,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细胞形态学检查、流式细胞术、细胞遗传学对MDS诊断分型的作用。方法 以2016年WHO对MDS诊断分型标准为主要参考,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2013年5月~2017年的12月收治住院的120例成人MDS患者的临床症状、血常规、骨髓细胞学、骨髓病理、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方面的特点。结果 120例MDS患者,根据2016年WHO分类,有2例(1.67%)患者符合MDS伴单系病态造血 (MDS-SLD);有27例(22.50%)患者符合MDS伴多系病态造血 (MDS-MLD),各有3例(2.50%)和4例(3.33%)患者符合MDS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伴单系发育异常(MDS-RS-SLD)和MDS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伴多系发育异常(MDS-RS-MLD),各有 34例(28.33%)和43例(35.83%)是MDS-EB-1和MDS-EB-2;2例(1.67%)单纯5q-的MDS;有5例(4.17%)患者MDS未分类。结论 骨髓细胞形态学和外周血指标仍是MDS诊断的金标准,临床症状、血常规、骨髓细胞学、骨髓病理、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的综合考虑更有利于MDS的分型诊断,并对治疗、预后判断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雷锐  李志 《医学信息》2018,(8):94-95,98
目的 对我院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分析,了解分析各类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今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治疗及术后恢复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6月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共收治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例特征,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方法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统计学结果显示,80例患有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当中,75例存在基础性心脏疾病(93.75%),患者具体临床特征如下,发热温度≥39 ℃,患病时间范围77 d~89 d,血清白蛋白≤30 g/l,血红蛋白含量≤90 g/L,患者不同程度存在胸痛或者胸闷的症状。心脏功能,病原菌类型以及患者术后营养水平均是术后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多伴随患有基础性心脏疾病,心脏功能,病原菌类型以及患者术后营养水平均是术后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高华初 《医学信息》2018,(22):153-154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0% vs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00% vs 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理类型与患者年龄、肥胖、高血压、血糖异常及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我院因异常子宫出血进行宫腔镜手术和诊刮的符合条件的2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子宫内膜病理结果、年龄、身高、体质量、血糖、血脂、血压等,计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子宫内膜病理类型的构成比,分析不同病理结果与患者年龄、肥胖、血压、血糖及血脂的关系。结果 ①子宫内膜病理类型包括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子宫内膜增生伴非典型性及子宫内膜癌的构成比分别为23.10%、25.27%、42.24%、6.49%和2.88%;②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年龄(54.87±3.35)岁,大于正常子宫内膜患者的平均年龄(36.29±3.27)岁,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③子宫内膜增生伴非典型性患者及子宫内膜癌患者肥胖的高血压、血糖异常及高血脂发生情况与正常子宫内膜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近一半人群存在子宫内膜增生,个别患者甚至出现癌变,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及血糖异常有一定联系,提示子宫内膜病变可能与代谢性疾病相关。建议患者尽早改变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及运动以改善机体的代谢,则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并发医院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观察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8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头孢曲松钠组、左氧氟沙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不用抗菌药物,观察比较三组患者医院感染率、再出血率和住院期间死亡率等.结果 头孢曲松钠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为8.33%,再出血率为8.33%,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左氧氟沙星组其医院感染率、再出血率分别为10.0%、6.67%,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但抗生素两组间医院感染率、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别.结论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再出血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利山 《医学信息》2019,(18):38-40
缺血性脑卒中在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其发病率在神经科中高居首位,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发病后对患者的健康与安全均危害严重。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血管疾病患病率不断升高,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患病风险也相继提升。尽管近年来临床对于脑卒中疾病管理方面取得明显进步,但关于脑卒中后癫痫疾病相关问题的研究资料仍缺乏,对其疾病发生机制以及治疗方面仍需不断进行研究。而临床上依据脑卒中后癫痫首次发作时间将其划分为早发性与迟发性两种,对于早发性癫痫主张服用抗癫痫药物终止疾病发作,并不建议长期用药,大部分迟发性癫痫患者需长期用药,方能有效控制疾病,但不论是早发性或迟发性癫痫发作,通过合理抗癫痫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均可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本研究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等展开系统分析,旨在为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有效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分得30例,观察组分得5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内科护理干预,对对照组则采取常规基础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高达92.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我院整体护理水平,宜采用独具针对性的内科护理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期血糖控制的优势,评价其生物学特点。方法选取46例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3例,治疗方法采用静脉点滴葡萄糖时加用中和量短效胰岛素,并于早晨8时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根据空腹血糖调整用量;B组23例,静脉点滴葡萄糖时加用中和量短效胰岛素,根据随机血糖结果调整短效胰岛素用量。两组随机血糖控制目标值均在10.0mmol/L以下,且内科止血治疗措施基本相同。通过观察患者黑便、胃管内抽取物、低血糖症状、日均血糖的平均指标、胰岛素用量和便潜血转阴时间等指标,评价甘精胰岛素在治疗中的优势,并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 A组日均血糖(9.6±1.1)mmol/L,甘精胰岛素总量为(16±1.2)U,中和量短效胰岛素用量为(20±3.5)U,未出现低血糖现象;B组日均血糖值控制在(11.6±0.7)mmol/L,短效胰岛素用量平均(50±4.2)U,有3人出现低血糖现象,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便潜血转阴时间相同。结论提示在消化道出血急性期间,用甘精胰岛素控制血糖,病人低血糖反应少,胰岛素用量小,此源于其良好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患者常见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因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数量减少及功能异常而易致止血困难,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临床医师可通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促进止血,并输注红细胞悬液提高携氧能力。合理输血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目前国内外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输血启动阈值、输血剂量尚存争议,近年仍在不断研究和探讨,本文现对近年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制定科学的输血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