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植物提取物白藜芦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大鼠模型颗粒细胞内自噬的影响,并探讨其对SIRT1/AMPK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PCOS的SD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用不同浓度白藜芦醇(5、10、20、40μmol/L)处理不同时间(24、48、72 h),MTT法观察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率的变化;电镜观察细胞内自噬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T1,SIRT1)、单磷酸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磷酸化的AMPK(pAMPK)、Beclin1和p62的表达变化,并检测SIRT1特异性抑制剂EX527作用后,细胞内上述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TT结果显示,白藜芦醇能明显促进颗粒细胞增殖(P<0.05),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0.05);电镜结果表明白藜芦醇能降低细胞内的自噬体数量(P<0.05)。Weste...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颗粒细胞自噬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40只雌性SD大鼠幼鼠随机分为2组,即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组(n=30)和模型对照组(n=10).将经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证实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处理,CCK-8观察细胞的增殖率变化情况;电镜观察颗粒细胞内自噬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轻链3 Ⅰ(light chain 3 Ⅰ,LC3 Ⅰ)、自噬相关蛋白轻链3Ⅱ(light chain 3 Ⅱ,LC3 Ⅱ)、Beclin1 的表达,以及总(磷酸化)蛋白激酶 B[total(phosphorated)protein kinase B,T(p)-Akt]、总(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total(phosphorated)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oin,T(p)-mTOR]的变化,并检测 Akt 抑制剂 LY294002作用后,细胞内上述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卵巢颗粒细胞中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表达明显增强.这提示模型构建成功且分离成功.CCK-8结果表明,白藜芦醇能够提高颗粒细胞的增殖率,有浓度-时间依赖性;并降低细胞内的自噬水平;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可以减低细胞内LC3 Ⅰ、LC3 Ⅱ和Beclin1的表达,提高p-Akt和p-mTOR的蛋白表达;LY249002作用后,细胞内的LC3 Ⅰ、LC3 Ⅱ和Beclin1表达明显增加,同时p-Akt和p-mTOR的表达则明显降低.结论:白藜芦醇能够明显降低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颗粒细胞内自噬水平并影响细胞的增殖率,其机制可能与白藜芦醇上调Akt/mTOR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白藜芦醇通过影响线粒体膜电位诱导HepG2细胞凋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探讨白藜芦醇诱导HepG2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白藜芦醇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用Rhodaminel23和TMRE标记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并分别通过流式细胞仪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结果低浓度白藜芦醇(≤25μmoFL)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不显著,而高浓度白藜芦醇(〉25μmol/L)显著地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且呈时间和浓度的依赖性(F=18.532,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白藜芦醇能显著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白藜芦醇能降低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论白藜芦醇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白藜芦醇使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提示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在白藜芦醇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SR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酶caspase-3的表达。方法9日龄sD雌性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制造无排卵模型,3—4月龄时191道脱落细胞涂片选取动情前期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法检测ASR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及相关酶caspase-3的表达。结果在ASR和正常大鼠均检测到颗粒细胞的凋亡及凋亡相关酶easpase-3的表达,模型组颗粒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酶caspase-3的表达较强。结论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酶caspase-3的表达增强导致了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线粒体损伤在其中的作用。方法:LPS刺激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后,采用CCK-8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HUVECs细胞内Bax、Bcl-2、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计数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用荧光探针Mitotracker、JC-1、Mito SOX染色检测细胞内线粒体形态及其膜电位的变化,以及线粒体来源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水平;用MitoTEMPOL+LPS干预细胞,检测Bax、Bcl-2、Cyt C蛋白表达以及凋亡。结果:LPS浓度依赖性降低细胞存活率(F=99.31,P=0.000)。与对照组相比,LPS可以明显诱导HUVECs细胞凋亡(t=17.184,P=0.000),并呈浓度依赖性增加Cleaved-caspase 3(F=13.52,P=0.001)、Cyt C(F=21.008,P=0.000)和Bax(F=16.325,P=0.000)蛋白表达,并减少Bcl-2(F=17.287,P=0.000)蛋白的表达。LPS刺激后HUVECs细胞内线粒体发生明显的片段化和颗粒状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F=92.286,P=0.000),线粒体来源的ROS产生明显增加(t=5.324,P=0.006)。采用线粒体ROS清除剂(MitoTEMPOL)处理,可抑制LPS刺激的HUVECs细胞Bax(F=19.854,P=0.002)和Cyt C(F=11.594,P=0.009)蛋白表达,增加Bcl-2(F=8.077,P=0.020)蛋白表达,同时降低Cleaved-caspase 3(F=15.941,P=0.004)蛋白表达和减少细胞凋亡(F=57.482,P=0.000)。结论:LPS可以诱导HUVECs细胞凋亡和线粒体损伤,损伤线粒体所释放的ROS可能在LP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凋亡调控蛋白bcl-2、caspase-3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颗粒细胞凋亡在PCO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进一步阐述PCOS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孕激素联合HCG法建立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2)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cl-2、caspase-3在PCOS组和正常组各级卵泡中的表达。结果:bcl-2在模型组和正常组卵巢的各级卵泡的颗粒细胞的胞浆表达。模型组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与成熟卵泡有显著性差异(P<0.05);caspase-3在模型组和正常组卵巢的各级卵泡的颗粒细胞的胞核和胞浆中均有表达。正常组中原始卵泡与初级卵泡、次级卵泡、成熟卵泡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中次级卵泡与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成熟卵泡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卵泡颗粒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降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卵泡颗粒细胞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升高。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与颗粒细胞的过度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大鼠模型及肥胖PCOS大鼠模型卵巢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GC-1α)的表达,以及PCOS 发生的可能机制。  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PCOS组及肥胖PCOS组,PCOS两组大鼠每日一次予脱氢表雄酮〔DHEA,60 mg/(kg·d)〕溶于0.2 mL注射用大豆油中皮下注射,共21 d,制备PCOS模型,肥胖PCOS模型组大鼠在DHEA制模基础上加入高脂饮食,每组大鼠各10只。造模前(0 d)和造模后第22天称体质量,取腹主动脉血检测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取大鼠卵巢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PGC-1ɑ蛋白表达。  结果   造模前3组大鼠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模后第22天,大鼠增加的体质量以及大鼠血清 T 质量浓度,均为肥胖PCOS组>PCOS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大鼠卵巢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卵巢组织镜下可见不同发育时期的卵泡和少量黄体,颗粒细胞排列多为4~6层;PCOS组及肥胖PCOS组大鼠卵巢组织中未成熟的小卵泡数量明显增加,颗粒细胞1~3层排列、较松散,部分卵泡闭锁,肥胖PCOS组大鼠卵巢闭锁卵泡直径增大,颗粒细胞层数减少,卵母细胞消失等现象更明显。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卵巢组织PGC-1ɑ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卵丘及颗粒细胞。从PGC-1ɑ蛋白在卵巢组织的表达平均灰度均值来看,PCOS组(0.53±0.06)和肥胖PCOS组(0.36±0.03)均低于对照组(0.75±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PCOS组PGC-1ɑ表达低于PCOS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一致。  结论  PGC-1ɑ表达降低与高脂环境下卵巢颗粒细胞损伤有关。PGC-1ɑ在卵巢卵泡的颗粒细胞中表达降低可能是PCOS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DR5、DcR2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探讨PCOS大鼠卵泡发育障碍的可能发生机制。方法大鼠皮下注射硫酸普拉睾酮钠,以构建PCOS模型,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RT-q PCR分析观察并比较DR5、DcR2在PCOS组和对照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PCOS组大鼠卵巢各级卵泡颗粒细胞中,DR5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强(P0.05),在PCOS组大鼠卵巢窦前卵泡和窦状卵泡颗粒细胞中,DcR2的表达较对照组同级别卵泡显著增强(P0.05),在始基卵泡颗粒细胞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RT-q PCR分析显示,DR5 mRNA和DcR2 mRNA在两组中都有表达,且二者在PCOS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强(P0.05)。结论DR5和DcR2在颗粒细胞中的异常表达可能对PCOS大鼠卵泡的异常发育起到了一定作用,它们可能是通过参与颗粒细胞凋亡过程而对卵泡的发育造成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Ghrelin基因在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的关系。方法:选择47例在重庆医科大学辅助生育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不孕妇女,其中PCOS组11例,对照(Non-PCOS)组36例,采用real-time PCR及免疫印迹法分别测定2组妇女卵巢颗粒细胞中Ghrel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PCOS妇女颗粒细胞中Ghrel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低于Non-PCOS妇女(0.926±0.206 vs. 1.137±0.105,t=2.73,P=0.015;0.647±0.052 vs. 0.937±0.038,t=7.82,P=0.001)。结论:PCOS妇女卵巢颗粒细胞的Ghrel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on-PCOS妇女,可能与卵泡发育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Chemerin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颗粒细胞(COV434),分别下调及过表达COV434细胞中的Chemerin基因,采用ELISA测定培养液炎性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浓度,EdU方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法测定细胞凋亡。结果:下调组(LV3-shChemerin-1、LV3-shChemerin-2)与阴性对照组(LV3-NC)相比,培养液中IL-6、IL-8、TNF-α浓度均明显降低,IL-10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IL-6=0.006,PIL-8=0.001,PTNF-α=0.012,PIL-10=0.002),颗粒细胞COV434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04),凋亡明显增加(P=0.000)。过表达组(LV5-Chemerin)与阴性对照组(LV5-NC)相比,培养液中IL-6、IL-8、TNF-α明显升高,IL-10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IL-6=0.044,PIL-8=0.008,PTNF-α=0.015,PIL-10=0.004),颗粒细胞COV434增殖能力明显提高(P=0.013),凋亡明显降低(P=0.029)。结论:Chemerin可能通过促进卵巢颗粒细胞炎症反应,并诱导颗粒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参与PCO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中kisspeptin/kiss1r系统的表达变化及对卵泡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来曲唑构建PCOS大鼠模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中性激素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卵巢的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卵巢中kisspeptin/kiss1r、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的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从灌胃后第10天开始,PCOS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血清中睾酮(T)、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明显升高,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无明显改变;大鼠卵巢皮质中含有较多的小卵泡及闭锁卵泡,多数卵泡成囊性扩张,颗粒细胞层数明显减少;卵巢中kisspeptin/kiss1r、FSHR均在细胞质表达,kisspeptin/kiss1r主要在颗粒细胞、膜细胞和黄体中表达,而FSHR仅表达在颗粒细胞。PCOS组卵巢中kisspeptin/kiss1r、FSHR表达明显减少。结论在PCOS卵泡发育中,卵巢表达的kisspeptin/kiss1r系统发挥重要的作用,为PCOS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观察补肾促排卵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芳香化酶的影响,探讨其对PCOS卵巢局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补肾促排卵汤作用于以脱氢表雄酮诱导的PCOS大鼠模型,采用RT-PCR法及免疫组化,检测PCOS模型大鼠颗粒细胞芳香化酶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补肾促排卵汤能显著提高PCOS模型大鼠颗粒细胞芳香化酶mRNA及蛋白表达(P<0.05)。结论 补肾促排卵汤能提高PCOS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芳香化酶的表达,可能是补肾促排卵汤促进卵泡发育及排出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脱氢表雄酮(DHEA)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模型,观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蛋白盒转录因子3a(FoxO3a)在PCOS大鼠卵巢中的表达,探讨PCOS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1日龄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PCOS模型组(DHEA组)和正常对照组(NC组),DHEA组给予DHEA皮下注射,NC组给予等量芝麻油注射,两组持续给药20d。观察卵巢光镜下(HE染色)形态学改变;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雄激素(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HDL、LDL、TC和TG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实验大鼠卵巢中SIRT1、FoxO3a的表达;应用荧光定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SIRT1、FoxO3amRNA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DHEA组卵巢体积明显增大。镜下见多个囊性扩张的卵泡,多见闭锁卵泡,卵泡膜细胞细胞层局部凹凸不平,颗粒细胞层几乎消失不见。血清T、LDL、TG水平明显增加(均P<0.05);DHEA组大鼠卵巢中SIRT1蛋白水平显著高于NC组(P<0.01),FoxO3a水平呈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EA组大鼠卵巢中SIRT1、FoxO3amRNA水平显著高于NC组(均P<0.05)。结论SIRT1/FoxO3a信号通路在PCOS模型大鼠的病理过程中可能通过作用于局部卵泡微环境,调节颗粒细胞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PCO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只。PCOS组应用来曲唑{1-[双-(4-氰基苯基)甲基]-1,2,4-三氮唑}灌胃制备PCOS大鼠模型,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阴道涂片观察大鼠动情周期变化;运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水平;光镜观察卵巢、卵泡发育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卵巢组织中IGF—Ⅰ和TGF—β1的表达。结果PCOS组大鼠失去规律性动情周期变化。血清T、LH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E2、FSH、P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IGF-Ⅰ在PCOS组颗粒细胞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TGF—β1在PCOS组卵泡膜细胞和间质细胞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来曲唑诱导的大鼠动物模型是较好的PCOS模型。IGF—Ⅰ和TGF—β1与PCOS的发病密切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山茱萸总萜调控伴胰岛素抵抗的PCOS大鼠及其卵巢颗粒细胞分泌作用的机制。方法22日龄雌性SD大鼠皮下注射硫酸普拉睾酮钠9 mg·100g-1·d-1共20 d,伴高脂饮食喂养60 d建立伴IR的PCOS大鼠模型,将PCOS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以山茱萸总萜、氯米芬和罗格列酮干预。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睾酮(T)、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含量。同时,随机取各组大鼠2只皮下注射PMSG 10 IU/kg,48 h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在无菌条件下迅速剖取卵巢,刺破卵泡,获取卵巢颗粒细胞。光镜观察卵巢形态及颗粒细胞分布,用不同浓度山茱萸总萜、氯米芬和罗格列酮干预培养,检测颗粒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量和分泌孕激素(P)的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Fins浓度均显著降低(P<0.01),ISI显著升高(P<0.01),T和E2浓度均显著降低(P<0.01),FSH浓度显著升高(P<0.01),大鼠卵巢卵泡内颗粒细胞层数明显增加,孕激素分泌增加(P<0.05),葡萄糖摄取能力增加(P<0.05)。与氯米芬和罗格列酮双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区别(P>0.05,P>0.05)。结论山茱萸总萜可改善胰岛素抵抗,细胞葡萄糖摄取,并增加其雌激素和孕酮的分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9c2心肌细胞发生氧化应激损伤时,线粒体膜上的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在天麻素抗氧化应激损伤的 保护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本实验分为6组:正常组,过氧化氢组,天麻素+过氧化氢组,天麻素组,环孢菌素A组,环孢菌 素A+天麻素+过氧化氢组。通过加入环孢菌素A(mPTP开放剂)观察天麻素的保护作用是否被抑制。用MTT法初步检测各组 细胞存活率,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早期凋亡率,大鼠三磷酸腺苷(ATP)试剂盒检测ATP的 含量,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Jc-1标记的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内细胞色素C(Cyt C)含量,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酶活性。结果环孢菌素A+天麻素+过氧化氢 组线粒体的相对膜电位低于天麻素+过氧化氢组(1.98±0.18 vs 3.08±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环孢菌素A可以阻断 氧化应激时天麻素降低细胞内活性氧和相关凋亡因子的含量、抑制相关因子活性的作用(P<0.05),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天 麻素的抗凋亡作用(5.77±0.75)% vs(1.97±0.8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天麻素可以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发 生氧化应激损伤时mPTP的开放,最终通过减少凋亡来发挥一定的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白藜芦醇诱导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采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活性氧试剂盒分析细胞内ROS水平;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以及相关通路蛋白表达。结果表明,经不同药物浓度处理,白藜芦醇可以诱导DU145细胞发生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提高细胞内ROS水平,降低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并呈剂量依赖性。白藜芦醇通过上调Bax蛋白的表达和抑制Bcl-2蛋白表达,促使Bax/Bcl-2比值升高,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从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进一步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可以升高细胞内ROS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从而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DU145细胞发生凋亡。因此,白藜芦醇可能通过ROS-线粒体途径诱导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维生素E对老年雌性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结构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然衰老雌性大鼠,实验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维生素E,用电镜观察卵巢颗粒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TUNEL法检测颗粒细胞的凋亡.结果 给予外源维生素E组卵巢颗粒细胞形态和线粒体的结构趋于正常,老年对照组则发生明显异常改变,维生素E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百分率降低,中、大剂量维生素E组尤为明显.结论 一定剂量的维生素E可抑制卵巢颗粒细胞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减少颗粒细胞的凋亡,改善老年大鼠卵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槲皮素(quercetin,Q)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PCOS大鼠模型,提取培养卵巢颗粒细胞进行鉴定,并分为PCOS组、PCOS+4-氯-N-环己基-N-(苯基甲基)苯甲酰胺(N-benzyl-4-chloro-N-cyclohexylbenzamide,FZ)组、PCOS+L-Q(槲皮素0.5 μg·mL-1)组、PCOS +H-Q(槲皮素1 μg·mL-1)组、PCOS+H-Q+FZ组、PCOS+盐酸二甲双胍(metformin hydrochloride,MH)组,并取正常颗粒细胞作为对照组。以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hiazo(-z-y1)-3,5-di-phenytetrazoliumromide,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雄激素(testosterone,T)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并进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活性检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qPCR)检测细胞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Bax、Bcl-2及炎性介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的mRNA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RAGE)及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有丝分裂原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ERK/MAPK)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分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鉴定正常。MTT结果显示,槲皮素在0~1 μg·mL-1时对正常颗粒细胞活力无影响,对于PCOS组细胞,槲皮素作用后各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5,P<0.01)。与PCOS组比较,PCOS+FZ组、PCOS+H-Q组、PCOS+H-Q+FZ组和PCOS+MH组细胞中E2、LH、T含量以及ROS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P<0.01),PCOS+H-Q组、PCOS+H-Q+FZ组、PCOS+MH组中RAGE、HMGB1、Bax的mRNA,AGEs和RAGE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Bcl-2的mRNA及p-ERK、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 [结论] 槲皮素能够通过降低AGEs/RAGE通路活性,促进PCOS大鼠卵巢颗粒的增殖,抑制细胞凋亡来改善PCOS。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进行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染毒,探讨DEHP体外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Bax和Bcl-2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和原代培养未成熟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用不同浓度的DEHP(10、50、nnmol/L)染毒24h。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ax和Bcl-2基因mRNA表达水平,Weas[ernblot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鼠卵巢颗粒细胞Bcl-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Bax基因mRNA和蛋F1表达增加(P〈0.05),同时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呈浓度依赖关系。【结论】DEHP可通过下调Bcl-2基因表达和上调Bax基因表达而诱导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进而影响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