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联合金双歧活性菌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105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9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ount,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铁(Serum iron,SI)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in saturation,TAST)水平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RBC、HB、MCHC和MCV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两组SI、STAT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SI、STA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联合金双歧活性菌治疗可改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血液学指标及铁代谢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肝移植围术期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原位肝移植89例患者的化验检查、用药情况及围术期输血情况,排除二次肝移植手术患者、死亡患者、术中输血>50 U患者,根据围术期是否应用rHuEPO,分为EPO组和对照组。EPO组入院后根据围术期贫血情况皮下注射 rHuEPO 10000 U/次,1 次/d或1次/2 d;对照组入院后未用rHuEPO。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以及输血量的对比情况。结果 ①EPO组患者经治疗后,术后3 d(T1)、术后7 d(T2)、术后15 d(T3)及术后1个月(T4)与术前基础值(T0)比较,Hb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b T1、T2、T3、T4与T0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PO组T0时点Hb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T3、T4时点H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EPO组患者经治疗后,T1、T2、T3、T4与T0比较,R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RBC T1、T2、T3、T4与T0比较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T4时点RBC低于EPO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EPO组患者经治疗后,网织红细胞计数(RET)T3、T4时点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EPO组T3、T4时点与T0比较,RE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RET 在 T1、T2、T3、T4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EPO组T3、T4时点RET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移植贫血患者在围术期皮下注射rHuEPO,术后1个月患者的贫血改善好于对照组,提示rHuEPO对肝移植贫血的重症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使慢性肾衰所引起的贫血(肾性贫血)难以改善。 目的:观察肾组织移植对肾性贫血大鼠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80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均正常对照组,病例对照组、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和肾组织移植组,后3组建立慢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 结果与结论:60 d时移植组血红蛋白水平及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高于病例对照组(P < 0.05),与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移植组肾组织EPO mRNA表达显著高于病例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肾组织移植改善肾性贫血的作用机制是促进肾组织EPO mRNA的基因表达,使肾脏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从而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4.
张运昊 《医学信息》2019,(8):151-153
目的 观察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等指标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贫血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梁荣伟 《医学信息》2007,20(10):1810-1812
目的探讨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方法60例患儿随机分为力蜚能治疗组和硫酸亚铁治疗组,前者给予力蜚能治疗;后者给予硫酸亚铁和维生素C治疗。结果治疗8周后力蜚能治疗组的血清铁(SI)水平明显高于硫酸亚铁治疗组(P〈0.01);力蜚能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硫酸亚铁治疗组(P〈0.05),且不良反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力蜚能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优于硫酸亚铁,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复方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阴道炎患者94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6)。对照组给予复方甲硝唑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血清雌二醇(E2)和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以及随访3个月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血清E2水平低于对照组,F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阴道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蛋白琥珀酸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富马酸亚铁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的变化、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39/42),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32/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水平增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2/42),明显低于对照组19.05%(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琥珀酸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谢迎新 《医学信息》2020,(2):138-139,146
目的 观察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常规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反酸、上腹痛、饱胀、呕吐)评分、Hp根除率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的8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反酸、上腹痛、饱胀、呕吐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92.85%,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1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常规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可促进Hp根除,有助于减轻临床症状,降低临床症状评分,且临床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PRC)前后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和铁蛋白(SF)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了输注PRC前后血清EPO和SF水平的检测,并以30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缺铁性贫血患者在输注PRC前血清EPO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SF则显著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2周后血清EPO水平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SF与正常人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输注PRC对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龚立云 《医学信息》2018,(3):132-133
目的 探究血管性痴呆(VD)伴H型高血压应用依那普利叶酸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VD伴H型高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给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BP水平以及MMSE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cy、BP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血清Hcy水平为(10.83±1.49)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42±0.3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的评分为(20.83±2.49)分,高于对照组的(17.87±2.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伴H型高血压患者使用依那普利叶酸片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依那普利片,极大改善了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和血压,患者精神状态较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梅红霞 《医学信息》2019,(15):145-146
目的 探讨琥珀酸亚铁联合多维元素片治疗妊娠期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建卡及产检的妊娠期贫血孕妇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110)和对照组(n=90)。对照组仅予以饮食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琥珀酸亚铁联合多维元素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对照组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低于治疗前[(78.22±9.89)g/L vs(88.47±9.49)g/L]、[(27.34±3.46)% vs(29.14±2.68)%],研究组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高于对照组[(96.57±11.26)g/L vs(78.22±9.89)g/L]、[(30.28±3.76)% vs(27.74±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反生率为12.73%,低于对照组的1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琥珀酸亚铁联合多维元素片治疗妊娠期贫血可有效提高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细胞比容,纠正贫血症状。  相似文献   

12.
李春华 《医学信息》2019,(24):164-165
目的 分析口服微粒化黄体酮胶囊治疗闭经及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16例闭经及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醋酸甲羟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口服微粒化黄体酮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月经周期指标(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期)、内分泌功能指标[血清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期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SH、LH、E2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34%)与对照组(12.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微粒化黄体酮胶囊在调控闭经及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具有确切的疗效,可缩短月经周期、月经期,减小子宫内膜厚度,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左洪亮 《医学信息》2018,(16):120-122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中老年患者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26例患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选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12周的血压为(130.89±7.00)/(80.89±6.37)mmHg,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的(150.52±3.20)/(90.44±4.67)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6%,高于对照组的74.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低于对照组的6.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优于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患者血压,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硫酸亚铁片与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利用计算机对文献进行检索,所用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和维普数据库(VIP),英文数据库Pubmed和Embase。纳入硫酸亚铁片与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数据由两名评价员进行分别独立提取纳入文献,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使用RevMan5.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二者临床有效性。结果 纳入研究有15篇文献,文章无明显发表偏倚;从随即对照文献的质量评价结果可知,Meta分析稳定、可靠;琥珀酸亚铁组的有效率高于硫酸亚铁组(RR:1.22,95% CI:1.13~1.32:P<0.00001)。结论 综合分析两种药物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有效性,表明琥珀酸亚铁片在治疗缺铁性贫血方面较硫酸亚铁片更有效;但在未来研究中应克服相应的方法学缺陷。  相似文献   

15.
王爽 《医学信息》2018,(20):134-135
目的 探讨分析左甲状腺素钠片采用不同初始剂量治疗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价值。方法 以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78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研究,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初始剂量为12 μg/(kg·d),观察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初始剂量为8 μg/(kg·d),对比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生长发育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TSH水平(1.42±0.59)mU/L低于对照组的(3.77±0.72)mU/L,T4水平(43.19±3.25)nmol/L和FT4水平(163.06±6.22)pmol/L高于对照组的(25.78±2.16)nmol/L、(122.17±5.17)p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育指标总分(174.04±4.25)分高于对照组的(168.80±2.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与对照组的17.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素钠片以8 μg/(kg·d)对CH患者进行治疗最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促进其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6.
孔令玲 《医学信息》2020,(2):160-162
目的 观察参芪地黄汤联合缬沙坦治疗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芪地黄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 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8%,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 PG、SCr、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与对照组的5.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地黄汤联合缬沙坦治疗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效率高,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促进血糖水平恢复,改善肾功能,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左洪亮 《医学信息》2018,(18):118-120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中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阿司匹林片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依从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7%,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69%,治疗依从性率为96.9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62%,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3.85%,治疗依从率为84.62%。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较普通阿司匹林片具有明显优势,疗效显著,服用剂量小,毒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尼可地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诊断为心绞痛的患者共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同时给予曲美他嗪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电图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缺血情况改善总有效率为85.90%,高于对照组的6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9%,低于对照组的24.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