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鉴别诊断胼胝体压部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53例[男性28例,女性25例,平均(47.21±21.12)岁]累及胼胝体压部呈DWI高信号病变的MRI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和MRI影像特征。结果:胼胝体压部的非肿瘤性病变39例(73.6%),肿瘤性病变14例(26.4%)。非肿瘤性病变MRI表现为T_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_2WI和FLAIR呈高信号,DWI呈高/明显高信号,病灶边界清晰或模糊,形态不一,呈孤立局限性或弥漫性改变;肿瘤性病变MRI表现为呈长或稍长T_1长T_2信号,部分区域为水肿累及所致,病灶实性部分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规则强化。结论:累及胼胝体压部中DWI高信号病变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根据临床资料结合MRI其他表现一般可定性诊断并做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张希中  张全英 《医学信息》2006,19(8):1428-1429
目的 探讨大脑胶质瘤病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大脑胶质瘤病的影像所见。结果 21例均经手术或活检证实,均侵及二个以上脑叶,并侵及颅内深部结构,病变区在CT上表现为弥漫低或稍低密度区,在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无或有轻度占位效应,增强后病灶大部多无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小部分区域可强化较明显。结论 影像学检查可清楚显示大脑胶质瘤病,可在术前准确诊断大脑胶质瘤痛。MRI是诊断本病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免疫状态正常人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及MRI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结果老年男性多见,病灶多发多见,近中线室管膜周围脑白质及脑表面多见。CT平扫病灶呈等或稍高密度,MR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信号多较均匀,少见囊变、坏死,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多较轻,T2-FLAIR及DWI多呈均匀性稍高或高信号,病灶多均匀性强化,可呈"握拳状"、裂隙状分叶改变。结论免疫状态正常人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及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影像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VHL的磁共振影像特征,评价其对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2月~2017年10月16例经病理及影像证实为VHL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多部位磁共振资料,并总结其临床及MRI表现,探讨本病的诊断思路。结果 16例中女性11例,男性5例,年龄7~49岁,平均年龄(25.32±8.14)岁,12例有家族患病史。16例中有15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病变位于小脑10例,位于脊髓3例,同时受累2例(MRI表现多呈“大囊肿伴壁结节”混合肿块),5例为首发病变;7例合并视网膜母细胞瘤,其中左侧2例,右侧3例,其中2例为首发病变,平扫T1和FLAIR信号高于玻璃体,T2呈等、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少数轻度强化;10例合并肾透明细胞癌和肾囊肿,肾癌单发3例、多发6例,一侧肾多发2例,双侧肾多发4例,肾癌平扫时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可伴有囊变及钙化,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肾囊肿表现为无强化的多个薄壁液性病灶;7例合并胰腺多发囊肿,其中2例为首发病变,胰腺囊肿表现为无强化的多个薄壁液性病灶;7例合并嗜铬细胞瘤,其中3例为首发病变,平扫时T1WI以低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其他还合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肝血管瘤等。结论 VHL综合征具有一定遗传倾向,常累及多个系统及器官,最常见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及内脏病变为首发病变;磁共振成像具有多参数任意方位成像、软组织分辨力高、无电离辐射等优点,联合多部位MRI检查有利于VHL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宫颈癌的MRI表现,评价MRI成像对宫颈癌诊断及判断周围侵犯的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20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及增强检查;行盆腔的轴面SET1WI,轴面及矢状面脂肪抑制(SPIR)T2WI,轴面弥散加权成像(DWI)及欧乃影(Gd-DTPA)增强后轴面、矢状面SET1WI扫描.在MRI图像上观察原发肿瘤的位置、信号特征及侵犯范围.结果 MRI常规序列及增强检查检出全部病例,准确率100%.宫颈癌的MRI表现颇具特征性,T2WI呈较高信号,T1WI呈等或低信号,DWI普通呈高信号,Gd-DTPA增强后T1WI可轻度强化.结论 MRI能多方位清晰显示宫颈癌瘤灶及侵犯范围与途径,明显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颅内皮样囊肿破裂的MRI表现。方法搜集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颅内皮样囊肿破裂病例资料,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对其MRI表现、病因、病理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病灶位于鞍旁2例,位于后颅窝及第三脑室后各1例。3例MRI表现T1WI与T2WI均为高信号,1例MRI表现T1WI为不均匀稍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影。结论颅内皮样囊肿破裂有较典型的MRI影像学和临床特征性表现,可实现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副鼻窦腺泡型横纹肌肉瘤(ARMS)的CT、MRI表现,探讨其诊断要点。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ARMS患者,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3、9、15、17岁,平均年龄11岁。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同时行CT平扫扫描。分析其影像特点。结果肿瘤位于蝶窦1例,筛窦2例,上颌窦1例。3例骨破坏呈膨胀性、吸收性,1例骨破坏呈溶骨性。累及翼腭窝1例,颞下窝2例,眼下直肌受累3例,鼻腔受累3例。直径5 cm呈椭圆形,直径6 cm呈不规则分叶状。2例有囊变密度或信号,无钙化,1例含有黏液蛋白成分。T1WI以稍低信号为主,近似或低于正常脑实质信号,T2WI以不均匀高信号为主,与脑脊液信号近似,增强扫描呈中等~明显强化,强化不均匀,但程度较轻,可见线环状及菊花瓣样强化。结论 ARMS的CT和MRI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在鉴别诊断上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车清林 《医学信息》2018,(14):161-163
目的 分析侵袭性纤维瘤病的影像特点,以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3月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 15例AF患者的 CT 和 MRI表现,及MR与组织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15 例患者全部行 CT 平扫,8例行CT增强;9例行 MRI平扫,6例行MRI增强。CT 平扫示13 例呈不均匀等、低密度,2 例呈较均匀稍低密度;12例边界不清,3例边界清楚;CT 增强8例均呈渐进性不均匀明显强化。MRI平扫提示T1WI、T2WI、压脂、DWI等序列肿瘤均为不均匀信号,夹杂不规则低信号,肿块边缘呈爪形浸润或边缘不清。MRI增强 6例均呈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 CT和MRI 都能从不同方面为AF的诊断提供信息,MRI能更好地显示肿瘤的形态、范围及边缘,且可推断肿瘤的大致成分,对AF的诊断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对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经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0例26灶FNH 磁共振平扫、动态增强表现,由3名有经验的医师做MR表现诊断.结果 对于10例中的26个病灶,平扫T1WI上23个病灶为稍低或等信号、3个病灶为稍高信号;T2WI上23个病灶呈稍高信号、1个病灶等信号,2个病灶呈稍低信号.在动脉期5个病灶明显不均匀增强、19个病灶显著均匀增强,门静脉期和延迟期13个病灶呈稍高信号,11个病灶呈等/稍低信号,2个病灶无强化.11个病灶检出瘢痕,T1WI呈低信号,T2WI呈低或高信号,动脉期无增强、门静脉期或延迟期增强.8例诊断正确,1例诊断为良性病变(定性困难),1例误诊为恶性肿瘤.结论 MRI能显示单发或多发FNH的特征性改变,并在术前正确诊断大部分FNH.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MRI表现特点与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表现特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资料。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病灶单发6例,多发22例,分布于幕上14例,幕下4例,幕上幕下同时存在10例,大多位于深部脑白质,病灶多呈圆形或不规则形,T1WI呈低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瘤周水肿较轻,增强扫描病灶均呈团块状显著强化。结论:颅内淋巴瘤的MRI表现缺乏特异性,需手术或活检才可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技术对多发性硬化(MS)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MS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4例,年龄4~70岁,平均年龄35.95岁。使用MRI进行T1加权、T2加权、FIAIR序列及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将4种序列图像进行比较,同时使用软件进行DWI的弥散系数(ADC)及影像分析。结果①FLAIR序列共检出病灶877个,而T1WI、T2WI和DWI分别检出病灶651、776和537个,分别为FLAIR序列检出病灶数的74%、88%和61%。各成像序列对病灶的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②MS病灶主要分布在脑室周围白质和半卵圆中心区,占总病灶数的96.1%。其中分布在脑室周围白质的病灶数与半卵圆中心区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脑干、小脑和胼胝体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T1WI信号多为低信号、略低信号和等信号,T2WI及FLAIR序列为高信号,DWI在急性期病灶显示为略高信号影,在慢性期可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④MS急性期病灶平均ADC与急性脑梗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和慢性期平均ADC高于脑缺血的ADC(P〈0.001),但低于脑肿瘤的ADC(P〈0.05)。结论对MS病灶的阳性检出率,FLAIR序列优于其余3个序列;DWI可以较好地区分MS病灶分期,同时应用DWI、ADC检查对判别病灶的性质、鉴别诊断有较大帮助,是诊断MS等脱髓鞘疾病的有效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MRI在腮腺上皮性良性肿瘤定性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MRI在腮腺上皮性良性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腮腺上皮性良性肿瘤 72例 80个病灶的MRI资料 ,其中 7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 ,2例活检证实 .77个手术切除病灶行病理逐层切片检查并与MRI影像进行对照分析 .MRI平扫采用T1WI、T2WI,其中 6 1例共 6 7个病灶同时行平扫和增强扫描 .结果 超过一半的腺淋巴瘤瘤灶 (2 6个 )T2WI表现为低、等信号 ,所有经过增强的 4 2个腺淋巴瘤均轻度增强 ;31例混合瘤T2WI表现为高而不均匀信号 ,经过增强的 2 4例混合瘤均中等或显著强化 .结论 常见腮腺上皮性良性肿瘤在MRI表现上各有特点 ,对大多数病例进行定性诊断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MR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肝细胞癌(HCC)经导管肝 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存活或复发病灶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初次接受TACE治疗的96 例患者的129 个 HCC病灶。以CT 和/或MRI 随访,手术病理为诊断金标准,探究Gd-EOB-DTPA增强MRI 和DWI 对TACE术后1~2 月 HCC病灶存活或复发的诊断准确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ADC值对存活或复发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运用卡方检验分 析T1WI信号、T2WI信号、形态、包膜、DWI信号、动脉期增强表现及肝特异期信号判断TACE术后存活或复发的价值。结 果:(1)金标准证实TACE术后存活病灶29个,肝内复发病灶18个,完全坏死病灶82个;(2)TACE术后HCC存活或复发病 灶多呈现出T1WI 低信号、T2WI 高信号、DWI 高信号的表现,89.36%(42/47)病灶动脉期强化,91.49%(43/47)肝细胞期未 见造影剂摄取呈低信号;(3)Gd-EOB-DTPA增强MRI 和DWI 诊断TACE术后存活或复发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93.62%和91.49%、96.34%和95.12%,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5.74%、100.00%;(4)病灶无包膜、DWI高信号、 动脉期增强是判断TACE术后存活或复发的独立重要因素(P<0.05)。结论:Gd-EOB-DTPA增强MRI和DWI对TACE术 后HCC存活或复发病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应用于TACE术后临床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散发型Creutzfeldt-Jakob病(sCJD)的临床、脑电图、弥散加权成像(DWI)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例sCJD患者的临床特征、脑电图改变和头颅磁共振DWI异常信号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脑电图均有特征性改变--周期性同步放电(periodic synchronous discharge,PSD),反复多次动态检查有利于提高阳性率;DWI病变主要分布于皮层及纹状体,DWI对于早期发现特异的皮层和基底节高信号优于传统磁共振的T1WI、T2WI及FLAIR技术。结论:脑电图及头颅磁共振DWI技术具有无创、快捷优点,有助于sCJD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SRCT)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CT影像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方法经病理组织证实的2例DSRCT患者,男性,年龄均为27岁。回顾性分析其PET-CT影像学特点,并文献复习。结果PET影像表现为广泛腹、盆腔内不均质性葡萄糖代谢异常活跃灶,肿块内坏死区葡萄糖代谢呈缺失表现。CT表现为腹、盆腔内分叶状结节或团块状肿块,广泛侵及腹膜、网膜、浆膜面;内可见坏死区,伴点状钙化;增强CT呈轻中度不均质性强化,病灶对周围组织、器官呈推挤、包绕、侵犯倾向,边界不清,但与周围器官无明显起源关系。MRI显示:T1加权像病灶呈不均质性等、低信号,T2加权像病灶呈不均质性等、稍高信号,坏死区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质性轻中度强化。结论DSRCT罕见,临床表现复杂,病灶与浆膜关系密切,但也可发生在其他部位;PET-CT可以同机融合结构及功能显像行全身扫描,对DSRCT的诊断、分期、定位活组织检查及疗效评价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16.
Li X  Yu J  Chen D  Lao Y  Peng L  Chu Z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2,29(1):70-4, 96
为了探讨局灶型Castleman病(CD)的多层螺旋CT(MDCT)和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MDCT和MRI表现特征。所有患者均行MDCT平扫,11例行MDCT增强扫描,而另外2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13例患者共有14个病灶且均为透明血管型,MDCT平扫病灶均为等密度软组织肿块影;4个病灶中心有钙化,其中斑点状钙化2个,分支放射状钙化及分支放射状钙化伴病灶边缘弧形钙化各1个。MDCT增强扫描均有明显强化,其中均匀强化11个,另外3个为不均匀强化,表现为中心有星芒状低密度无强化区2个,局灶性无强化影1个;病灶周围显示较多迂曲血管影8个。行MRI扫描者T1WI信号稍高于肌肉,T2WI为明显高信号,增强亦有明显强化;同时右肩部病灶中心显示流空血管影,增强显示粗大的供血动脉及周边许多小血管影。总之,局灶透明血管型CD在MDCT或MRI上多表现为孤立性软组织肿块,以明显均匀强化为主、少数伴有不规则钙化或星芒状瘢痕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