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对鼻咽癌患者近期及远期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的156例鼻咽癌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各78例,同步放化疗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贝伐单抗与卡培他滨化疗2周期再进行放疗,单纯放疗组采用顺铂单纯放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1、3、5年的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同步放化疗组的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79.5%),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87,P<0.05);同步化放疗组1、3、5年的局部控制率(76.9%、62.8%、48.7%)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62.8%、48.7%、38.5%),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96,P=0.031;χ2=5.595,P=0.032;χ2=5.512,P=0.039);同步化放疗组的1、3、5年的生存率(66.7%、56.4%、46.2%)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56.4%、46.2%、35.9%),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96,P=0.033;χ2=5.356,P=0.034;χ2=5.445,P=0.031);同步化放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1%)明显低于单纯放疗组(28.2%),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68,P<0.05)结论:对鼻咽癌患者进行同步化放疗能更好的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2.
黄河澄  刘庆深 《医学信息》2006,19(1):104-105
目的比较甲地孕酮联合放化疗与单用放化疗治疗鼻咽癌在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区别。方法100例鼻咽癌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先行卡铂、5-氟脲嘧啶方案化疗,再行60Co放疗;联合组的放化疗方法同治疗组,在放化疗同时每天口服甲地孕酮160mg,至治疗结束。结果联合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等反应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甲地孕酮联合放化疗治疗鼻咽癌,能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周晓辉 《医学信息》2007,20(7):1204-1205
目的 探讨诱导化疗+辅助化疗配合放疗综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放疗开始采用面颈联合野和下半颈切线野常规分割照射.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量放疗。观察综合治疗和患者的耐受性。结果 放疗结束后1、3、6个月鼻咽部原发灶完全缓解率分剐95.5%、98.0%和98.0%: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分别为95.0%、97.5%和97.5%。3、5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0.3%和77.2%、60.5%和54.2%。结论 诱导化疗+辅助化疗配合放疗综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少,患者可耐受性好.适合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同步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IMRT,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在上述基础上两组均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观察两组鼻咽癌患者近远期预后情况.结果:完成放疗后3个月,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0,P<0.05);研究组III~IV口腔黏膜反应和III~IV急性口感发生情况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9,13.279;均P<0.05);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研究组患者随访第2年局部区域控制和总生存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255,13.255;均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同步IMRT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近远期临床效果满意,IMRT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保护人体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不同的内科疗法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进行探究。方法将来我院治疗的96例确诊为中晚期鼻咽癌的患者分为四组,分别为A组(放疗)、B组(放疗联合辅助化疗)、C组(同步放化疗)、D组(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结果 D组近期疗效PR+CR为100%,远期疗效的1、3年的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最高,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及同步放化疗均能减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但应注意随之增加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武静美 《医学信息》2009,22(12):2836-2837
目的探讨口咽部冰刺激法结合常规护理对鼻咽癌放疗致口咽粘膜损伤防治的观察.方法将18例鼻咽癌放疗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每组9例.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采用咽部冰刺激法加常规护理.结果发现B组病人效果较满意,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满意度.结论口咽部冰刺激法在防治鼻咽癌放疗致口咽粘膜损伤预防中有积极的意义,是一种新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联合化疗对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Ⅱ~Ⅳ期鼻咽癌患者分为调强放疗组(46例)和常规放疗联合化疗组(50例),制定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联合化疗方案。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调强放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和总缓解率较常规放疗联合化疗组均显著提高;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调强放疗组的皮肤、口干(腮腺)、口腔黏膜反应明显少于常规放疗联合化疗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贫血发生率、肝肾功损害率也明显低于常规放疗联合化疗组。结论使用调强放疗可以明显提高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降低常规放疗联合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综合化疗时的护理方法。方法82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分调强放疗综合化疗(观察组,42例)和常规放疗综合化疗(对照组,40例),治疗期间每周观察急性毒副反应,在治疗前后从心理、皮肤、口腔及黏膜、饮食、骨髓抑制、功能锻炼方面实施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皮肤反应、口腔黏膜反应及口干反应均比观察组重(<0.01);两组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结论鼻咽癌综合治疗时注意观察毒副反应,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正常组织损伤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引起口腔粘膜反应的原因,综述近年来护理干预的方法及其在防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展望鼻咽癌患者未来护理发展方向,以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电子射野影像验证系统(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监测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为临床医生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勾画与外放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随机选取32例接受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利用电子射野影像验证系每周一次统获取患者正侧位图像(electronic portal image,EPI),在iView GT系统下与患者首次计划设计时的数字化重建图像(digitally reconstructed radiograph,DRR)进行对照比较,计算摆位误差。结果:左右x轴方向误差为1.36 mm±1.02 mm,前后y轴方向误差为1.23 mm±1.05 mm,上下z轴方向误差为:1.34 mm±1.08mm。结论:32例鼻咽癌患者治疗时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小于5 mm,严格执行摆位质量控制前提下,这个数据可以用于指导临床医生从内靶区放外5 mm产生PTV,这样既能保证患者的肿瘤受到完全的照射,同时也能保护更多的正常组织避免不必要的照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葡萄糖酸锌在防治婴幼儿抗生素相关腹泻(AAD)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儿科因肺炎住院需用抗生素治疗的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葡萄糖酸锌,对照组未给予任何益生菌及锌制剂,两组患儿均常规给予抗生素类药物及对症治疗。结果 观察组AAD发生率(23.26%)低于对照组(46.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AD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葡萄糖酸锌能有效降低婴幼儿肺炎患儿发生AAD的发生率,缩短AAD的病程,减轻ADD症状,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鼻咽癌(NPC)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检查,对16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有放射性脑损伤症状的患者和8例示经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作半定时分析对测量结果作统计学分析。16例放射性脑损伤患者同期做电子计算机体层检查(CT)对比。结果 16例有放射性脑损伤症状的鼻咽癌患者双侧颞叶局部脑血流灌注(rCBF)在横断面层面-放射性曲线相应部位上可见局部放射性下降峰或曲线变窄小,峰值降低,其曲线局部下降峰值与鼻咽癌放疗效量的生物效应剂量(BED)值呈正相关(r=0.8976,P〈0.01)。8例未经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横断面图像上其双侧颞叶局部脑血流灌注的层面-放射性曲线大致呈正态分布曲线,未见异常的局部下降峰或曲线变窄小  相似文献   

13.
甘瀛 《医学信息》2019,(11):165-166
目的 观察使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肠炎患儿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使用葡萄糖酸锌+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使用葡萄糖酸锌+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和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肠炎使用葡萄糖酸锌和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整体疗效较好,可减少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咽癌咽后淋巴结的转移规律,为优化鼻咽癌的靶区勾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7年12月初诊的190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特征及与分期的关系。结果 190例鼻咽癌患者中有121例出现咽后淋巴结转移,咽后淋巴结转移率为63.68%。121例患者咽后淋巴结均分布于外侧组,无内侧组淋巴结转移;其中单侧转移者66例(54.54%),双侧转移者55例(45.45%);淋巴结的中心位置最主要分布于C1椎体。不同T分期、N分期及临床分期咽后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咽后淋巴结主要以外侧组转移为主,中心位置主要位于C1椎体,咽后淋巴结的转移可能与分期相关。咽后淋巴结内侧组转移率较低,IMRT时可不进行预防性照射。  相似文献   

15.
刘惊涛  邓强 《医学信息》2018,(11):145-117
目的 观察中医外治法对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62例食管癌患者,术后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手术后第1天开始实施中医外治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腹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28.51±5.58)h、首次排气时间 (42.60±14.68)h、首次排便时间(69.93±19.45)h,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33.40±9.76)h、首次排气时间(70.14±18.03)h、首次排便时间(115.47±22.55)h,三项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腹胀发生率9.67%,低于对照组的4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外治法能有效促进术后肠蠕动的恢复,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改善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其与T细胞亚群、EBV血清学检测、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功能变化,免疫酶法检测鼻咽癌患者VCA-IgA与EA-IgA变化,红细胞C3b受体花环(C3bRR)及免疫复合物花环(ICR)、直向肿瘤红细胞花环法(DTER)检测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结果①鼻咽癌组、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T细胞亚群功能指标明显降低(p<0.01);②与肺癌组相比,鼻咽癌组DTER与CD4明显下降,ICR明显升高(p<0.05或<0.01);③鼻咽癌组EB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高、低滴度之间未存在明显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T细胞亚群功能变化(p>0.05);④鼻咽癌组Ⅱ与Ⅳ期、Ⅲ与Ⅳ期之间T细胞亚群功能指标及DTER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T细胞亚群功能低下,且随着病情进展而进一步降低,但与EB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高低无关;与肺癌组相比,鼻咽癌者免疫功能可能更低.  相似文献   

17.
董巧玲 《医学信息》2018,(9):180-181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的影响及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 年9月~2015 年10月我院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健康教育,分析教育前后患者血压改善情况及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及生活质量总体评分情况。结果 健康教育前患者舒张压为(153.7±7.9)mmHg,收缩压为(97.6±7.9)mmHg,教育后患者舒张压为(133.5±5.2)mmHg,收缩压为(82.4±6.3)mmHg,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评分均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郭翔 《医学信息》2018,(6):111-112
目的 探究采用不同术式的治疗方法对于食道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0年6月~2016年8月在我院以及其他医院接受治疗的食道癌患者60例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对比三组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 三组患者整体来说手术较顺利,其中A组出血量大于B、C两组,B、C两组患者的住院总时间和手术时间均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和胸、腹腔镜联合食道癌手术的方法的治疗效果以及各方面的指标要优于传统的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于冰  冯锐 《医学信息》2018,(5):47-49
乳腺导管原位癌是一种多发恶性肿瘤,其本质为癌细胞累及上皮全层,且仅局限在导管内尚未突破基底膜的肿瘤。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乳腺导管原位癌检出率明显提升,且治疗措施也相应改进。外科手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方法,且涉及手术类型较多,效果不一。文章对临床上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