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究紫草素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YC-1(HIF-1α抑制剂,5 mg/kg)组、紫草素低剂量组(4 mg/kg)、紫草素高剂量组(25 mg/kg)、紫草素高剂量(25 mg/kg)+AG1(HIF-1α激活剂,10 mg/kg)组,每组15只。采用颈内动脉刺破法制备SAH模型。采用Zea-Longa评分法评估6组大鼠神经功能;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IL-1β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伊文思蓝染色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商品化试剂盒检测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MDA)、丙二醛(CAT)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Bax、Bcl-2、HIF-1α、NLRP3蛋白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正常;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有大量水肿、结构模糊,有细胞核溶解,变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妊娠后早期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焦亡相关因子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选取行IVF/ICSI助孕妊娠后早期流产患者102例(研究组),同期因意外妊娠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100例(对照组),收集蜕膜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蜕膜组织中焦亡相关因子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白细胞介素(IL)-1β、胱天蛋白酶1(Caspase1)、gasdermin D(GSDMD)mRNA及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蜕膜组织中细胞焦亡情况,Pearson法分析蜕膜组织中细胞焦亡率与NLRP3、IL-1β、Caspase1、GSDMD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蜕膜组织中NLRP3、IL-1β、Caspase1、GSDMD mRNA及蛋白水平、蜕膜组织中细胞焦亡率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蜕膜组织中细胞焦亡率与NLRP3、IL-1β、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9、0.474、0.498、0.540,均P<0.05)。结论 ...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介导糖酵解途径研究木犀草素(luteolin)调控M1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M0)和脂多糖(LPS)联合干扰素γ(IFN-γ)诱导组(M1);之后将M1组分为Luteolin治疗组、2-DG(糖酵解抑制剂)组、Luteolin+2-DG组、Luteolin+DMOG(HIF-1α激活剂)组。Western blot检测iNOS、Arg-1和HIF-1α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亚型;ELISA检测细胞IL-6和IL-10浓度;Real-time PCR检测GLUT1、HK2、PFK1、PK和HIF-1α mRNA表达。结果 与M1组比较,Luteolin治疗组以及Luteolin和2-DG共培养组糖酵解相关因子HIF-1α、GLUT1、HK2、PFK1和PK表达水平降低;细胞葡萄糖消耗增加、乳酸分泌量减少。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iNOS、CD86和IL-6表达降低,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Arg-1、CD206和IL-10表达增高。而DMOG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牡荆素对分泌性中耳炎大鼠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 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牡荆素(3、12 mg/kg)组、牡荆素高剂量+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每组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取内毒素法复制分泌性中耳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牡荆素3、12 mg/kg组分别ip相应剂量的牡荆素;牡荆素+Compound C组ip 12 mg/kg的牡荆素后,立即ip 20 mg/kg Compound C;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ip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1 d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中耳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听觉脑干诱发电位仪测定大鼠听力功能;Western blotting检测中耳黏膜组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NOD样受体蛋白3(AMPK/NLRP3)通路及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牡荆素3、12 mg/kg组大鼠中耳黏膜组织病理损伤减轻,中耳黏膜厚度、听力反应阈值、血清TNF-α、IL-6、IL-1β、IL-18水平均降低(P<0.05),细胞焦亡相关蛋白[Caspase-1 p20、焦亡执行蛋白消皮素D-N(GSDMD-N)、IL-1β、IL-18]及NLRP3蛋白表达下调,p-AMPK蛋白表达上调(P<0.05),且呈剂量相关性。与牡荆素12 mg/kg组相比,Compound C能够逆转牡荆素对上述指标的改变。结论 牡荆素能够抑制分泌性中耳炎大鼠炎症反应,减轻中耳黏膜病理性损伤,其机制与抑制AMPK/NLRP3通路介导的细胞焦亡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丙酮酸乙酯(EP)调控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TXNIP)/核苷酸结合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通路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I)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焦亡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8 mg·kg-1)组,EP低、高剂量(1.5、3.0 mg·kg-1)组,EP (3 mg·kg-1)+白藜芦醇(Res,30 mg·kg-1,TXNIP抑制剂)组。通过左颈总动脉结扎及缺氧处理构建HIBI大鼠模型,于造模24h后开始ip给药,每天1次,连续2周。采用Longa评分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进行评估;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大鼠海马超微结构;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情况;TUNE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中TXNIP/NLRP3/Caspase-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Longa评分、海马组织IL-1β和IL-18水平、神经元凋亡指数(AI)、以及TXNIP、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神经元损伤、海马组织病理学程度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和EP低、高剂量组Longa评分、IL-1β和IL-18水平、神经元AI以及TXNIP、NLRP3、ASC、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神经元损伤、海马组织病理学程度明显改善;与EP高剂量组比较,EP+Res组Longa评分、IL-1β和IL-18水平、神经元AI以及TXNIP、NLRP3、ASC、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神经元损伤、海马组织病理学程度改善更明显。结论 EP可能通过抑制TXNIP/NLRP3/Caspase-1通路来减轻HIBI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焦亡。  相似文献   

6.
孙洁  刘东  卫栋  陈静瑜 《江苏医药》2015,41(1):18-21,2
目的探讨二甲基乙二酰甘氨酸(DMOG)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24只均分为三组。采用阻断左肺门60min、再灌注120min制备肺IRI模型(IRI组)。DMOG组予腹腔注射DMOG 60mg/kg后制备肺IRI模型,假手术组(S组)仅游离左肺门,但不阻断。处死大鼠,计算肺组织肺湿干重比(W/D),分光光度法检测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与S组相比,IRI组肺组织W/D、MDA、MPO及TNF-α、IL-1β、IL-6、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而SOD降低(P<0.05)。与IRI组相比,DMOG组W/D、MDA、MPO及TNF-α、IL-1β、IL-6水平均降低(P<0.05),而SOD、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结论 DMOG预处理可以减轻大鼠早期肺IRI,其调控作用主要发生在HIF-1α基因转录后的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7.
潘婷  李作孝  晚丽 《天津医药》2023,(3):259-263
目的 探讨紫杉醇(PTX)通过抑制NLRP3/caspase-1通路减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细胞焦亡的影响机制。方法 将50只雌性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EAE模型组及PTX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建立EAE模型。PTX低、中、高剂量组每日分别腹腔注射PTX1、2、4 mg/(kg·d),正常对照组和EAE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14 d。从免疫当日开始,每日定时观察并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精神、活动情况及进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对各组脊髓组织进行尼氏染色和LFB染色观察病理改变;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脊髓组织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及胱天蛋白酶(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8和IL-1β含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小鼠无明显症状,EAE模型组和PTX低、中、高剂量组体质量下降、活动减少、反应迟钝。与EAE模型组相比,PTX各剂量组发病潜伏期延长,高峰期延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降低(P<0.05),脊髓组织尼...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高氧诱导的人肺泡上皮细胞HPAEpiC线粒体损伤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的影响。方法:培养HPAEpiC细胞,分为对照(Control)组、高氧模型(Hyperoxia)组、高氧和药物处理(Hyperoxia+Dex)组、高氧和HIF-1α激动剂处理(Hyperoxia+DMOG)组以及高氧和药物、HIF-1α抑制剂处理(Hyperoxia+Dex+YC-1)组。采用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和MitoSOXTM?Red荧光染色分别检测细胞中和线粒体中ROS含量;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HIF-1α/ERK通路相关蛋白及核呼吸因子-1(NRF-1)蛋白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Hyperoxia组HPAEpiC细胞中和线粒体中ROS含量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凋亡率增高,细胞中HIF-1α、p-ERK和NRF-1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Hyperoxia组比较,Hyperoxia+Dex组和Hyperoxia+DMOG组HPAEpiC细胞中和线粒体中ROS含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中HIF-1α、p-ERK和NRF-1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Hyperoxia+Dex组比较,Hyperoxia+DMOG组和Hyperoxia+Dex+YC-1组HPAEpiC细胞中和线粒体中ROS含量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凋亡率增高,细胞中HIF-1α、p-ERK和NRF-1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Dex可能通过激活HIF-1α/ERK通路减轻高氧诱导的人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龙生蛭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不插线栓,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模型组(造模,予同体积生理盐水)、尼莫地平组(阳性对照,造模,给药剂量为20 mg/kg)和龙生蛭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造模,给药剂量依次为0.72、1.44、2.88 g/kg),每组10只。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采用Zea Longa评分法对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失情况进行评分;AB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TTC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并计算脑梗死体积比;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NLRP3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脑组织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组织TLR4、NLRP3、磷酸化NF-κB(p-NF-κB)及细胞核内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探究野菊花总黄酮(TFC)对脂多糖(LPS)诱导HK-2细胞炎性反应及自噬的影响,并初步探究其可 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Control)组、LPS处理(LPS)组、TFC 预处理(TFC)组、NLRP3激活预处理(4-MET)组、TFC联合4-MET预处理(TFC+4-MET)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 情况;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核苷酸结合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凋 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p-IκB、IκB、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 白轻链3Ⅱ(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细胞 自噬情况。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细胞增殖率降低,细胞核破碎情况加重,细胞凋亡率升高,NLRP3、Asc、 caspase-1蛋白表达升高、IκB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IL-1β、IL-18水平升高,LC3Ⅱ/Ⅰ水平、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 (P<0.05)。与LPS组相比,TFC组细胞增殖率升高,细胞核破碎减轻,细胞凋亡率降低,NLRP3、Asc、caspase-1蛋白 表达降低、IκB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IL-1β、IL-18水平降低,细胞自噬程度增加,LC3Ⅱ/Ⅰ水平、Beclin-1蛋白表达升 高;4-MET组细胞增殖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核破碎情况加重,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升高、IκB蛋 白磷酸化水平升高,IL-1β、IL-18水平升高,细胞自噬程度降低,LC3Ⅱ/Ⅰ水平、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P<0.05)。 TFC+4-MET组细胞增殖率、细胞自噬程度、LC3Ⅱ/Ⅰ水平、Beclin-1蛋白表达高于4-MET组,细胞核破碎情况减轻, 细胞凋亡率、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IκB蛋白磷酸化、IL-1β、IL-18水平低于4-MET组(P<0.05)。结论 野菊花总黄酮可能通过抑制NLRP3-IL-1β-NF-κB信号通路活化,进而抑制脂多糖诱导HK-2细胞炎性反应,诱导 细胞自噬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脓毒症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4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脓毒症+HIF-1α刺激剂组(脓毒症+DMOG组)、脓毒症+HIF-1α抑制剂组(脓毒症+Bay87-2243组),每组6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erforation,CLP)建立脓毒症模型。ELISA检测大鼠血浆炎性标记物IL-1β、IL-6、TNF-α,氧化应激标记物丙二醛(MDA)以及抗氧化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肠黏膜HIF-1α表达。HE染色检测肠黏膜病理学损伤。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以及HIF-1α显著上调(P<0.05);给予腹腔注射DMOG明显降低脓毒症大鼠血浆IL-1β、IL-6、TNF-α、MDA水平(P<0.05);增加血浆SOD、CAT水平(P<0.05);HIF-1α表达上调(P<0.05),肠黏膜病理损伤减轻,Chiu's评分显著降低(P<0.05)。口服灌胃Bay87-2243则得到相反的结果。结论:HIF-1α对脓毒症肠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缓解脓毒症炎性反应和抑制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纤维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聚集体激活NLRP3炎症小体诱导神经炎症的机制。方法 构建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采用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刺激BV-2小胶质细胞,检测白介素(IL)-1β、IL-18、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相关炎症因子和NLRP3、caspase-1、ASC等蛋白的表达和mRNA水平评价NLRP3炎症小体激活;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LDH)实验检测细胞焦亡的发生。机制研究部分,检测Toll样受体(TLR)2和TLR4的激活,并分别加入TLR2和TLR4抑制剂C29和TAK-242检测对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诱导的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影响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入核情况。结果 Westernblot和硫黄素T染色实验结果显示,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成功制备。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刺激BV-2小胶质细胞24 h后可激活NLRP3炎症小体,表现为IL-1β释放增加,相关蛋白NLRP3、caspase-1表达升高,N LR P3、ASC和I L-1β的m R NA...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大补肺汤通过调控HIF-1α/NLRP3信号通路及相关分子的表达,从而对高原低氧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大补肺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适应饲养3 d后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大补肺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连续灌胃14 d。阳性药物组给予地塞米松,腹腔注射,进舱前连续给药3 d。除空白组外,第15 d起各组大鼠于实验动物低压模拟舱中进行低氧暴露,连续3 d。第18天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检测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wet to dry ratio,W/D);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肺组织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18的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与RT-qPCR法分别检测大鼠肺组织中HIF-1α、NLRP3、GSDMD、caspase-1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W/D值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湿干重比显著升高(P < 0.01);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物组及大补肺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肺湿干重比显著降低(P < 0.01或P < 0.05)。HE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可见肺泡间隔增厚,肺间质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可见少量渗出;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肺泡壁增厚减轻,肺间质充血、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ELISA结果显示大鼠血清中IL-1β、IL-18水平在模型组中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 < 0.05,P < 0.01),与模型组相比,各药物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18水平均显著下降(P < 0.05)。此外,WB与RT-q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HIF-1α、NLRP3、GSDMD和caspase-1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显著升高(P < 0.01);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肺组织药物组HIF-1α、NLRP3、GSDMD和caspase-1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显著降低(P < 0.05或P < 0.01),以阳性药物组及大补肺汤高剂量组作用效果最显著。结论:大补肺汤可调控HIF-1α/NLRP3信号通路,抑制细胞焦亡、减轻炎症反应,对高原低氧大鼠急性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活化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与细胞焦亡的关 系。方法 40只SPF级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CAO组)、给药组(PGZ组、PGZ+GW9662 组),每组10只;采用Zea-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测量脑梗死面积,运用Western blot 技术分析大 鼠脑组织中PPARγ,焦亡关键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Gasdermin D(GSDMD)及炎症因子白细 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 sham 组比较,缺血再灌注 24 h 后 MCAO 组中 PPARγ 表达明显降低(P<0.05),焦亡关键蛋白 caspase-1、GSDMD 及炎症因子 IL-1β、IL-18 水平显著增高(P< 0.05),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加,脑梗死面积增大(P<0.01);与MCAO组比较,PGZ组中PPARγ显著升高(P<0.05), 焦亡关键蛋白caspase-1、GSDMD及炎症因子IL-1β、IL-18水平降低(P<0.05),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下降,脑梗死面积 减少(P<0.01);而PGZ+GW9662组中,PPARγ的作用被逆转。结论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PPARγ激活可通过 抑制细胞焦亡产生从而减轻神经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5.
文洋  鞠科 《中国药师》2020,(6):1081-1086
摘要:目的:研究丙泊酚对脑缺血大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过程中对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通路的影响。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NLRP3抑制剂组(MCC950,10 mg·kg-1)、丙泊酚低、中、高剂量组(5,10,15 mg·kg-1)。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通过结扎大鼠颈内外动脉和向右侧颈内动脉插入线栓阻塞脑中动脉血流构建脑缺血模型。建模成功后NLRP3抑制剂组和丙泊酚各剂量组分别尾静脉注射相应剂量药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 ml·d-1)。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鉴定脑梗死情况,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右侧端脑组织中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caspase-1 mRNA、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抑制剂组和丙泊酚各剂量组IL-1β、IL-18水平、NLRP3、ASC、caspase-1蛋白水平及caspase-1 mRNA水平、丙泊酚中、高剂量组神经功能评分及NLRP3、ASC mRNA水平、丙泊酚高剂量组脑梗死面积显著降低(P<0.05);与抑制剂组相比,丙泊酚部分剂量组神经功能评分、IL-1β、IL-18水平、NLRP3、ASC、caspase-1 mRNA水平、NLRP3、ASC、caspase-1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通过影响脑缺血SD大鼠NLRP3/caspase-1通路,抑制NLRP3炎性小体生成,降低促炎因子水平,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自拟益气除湿活血汤对肥胖大鼠骨骼肌炎性反应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建立肥胖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模型组、自拟益气除湿活血汤低(3.75 g·kg-1)、中(7.5 g·kg-1)、高(15 g·kg-1)剂量组,每组20只,另取20只SD大鼠喂以普通饲料作为正常对照组。自拟益气除湿活血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1次/d,持续8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周期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液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大鼠骨骼肌组织病理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人肌萎缩蛋白Fbox-1(Atrogin-1)、肌肉特异性环指蛋白1(MuRF1)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骨骼肌结构正常,肌纤维排列整齐;模型组骨骼肌梗死区可见炎症细胞浸润,骨骼肌纤维断裂,排列紊乱,可见明显瘢痕组织;自拟益气除湿活血汤低、中、高剂量组骨骼肌纤维排列较为整齐,瘢痕组织较少,炎症细胞浸润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液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清IL-2、IL-4、TNF-α、骨骼肌组织Atrogin-1、MuRF1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自拟益气除湿活血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液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清IL-2、IL-4、TNF-α、骨骼肌组织Atrogin-1、MuRF1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自拟益气除湿活血汤对肥胖大鼠骨骼肌炎性反应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自拟益气除湿活血汤抑制Atrogin-1和MuRF1的表达进而抑制炎性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探讨细胞外ATP(eATP)-P2X7R-NLRP3信号通路在慢性胰腺炎(CP)胰腺纤维化中的作用以及ATP抑制剂甘珀酸(CBX)对CP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CBX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25、50、100 mg/kg)。造模结束后,CBX各剂量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药物。末次给药24 h后将小鼠脱颈处死。HE染色评估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ATP化学发光法测定小鼠胰腺组织eATP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2X7R、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P2X7R、NLRP3、Caspase-1、缝隙连接蛋白(PAN-1)mRNA的表达。结果 HE染色,光镜下可见正常组小鼠胰腺细胞分布紧密,排列规则,无纤维化及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细胞间隙增宽、腺泡萎缩、炎症细胞浸润且有大量胶原纤维生成,组织学评分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CBX中、高剂量组炎症细胞浸润及胶原纤维生成均减少,组织学评分降低。模型组小鼠造模后eATP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CBX中、高剂量组给药2周后,胰腺组织eATP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免疫荧光染色法和qPCR检测均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P2X7R、NLRP3、Caspase-1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CBX中、高剂量组表达均下调(P<0.05)。此外,qPCR检测结果还显示,模型组小鼠PAN-1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显著上调;与模型组相比,CBX中、高剂量组表达均下调(P<0.01)。结论 CP病程中eATP水平显著增加并激活P2X7R,促进NLRP3炎性体组装,加重胰腺纤维化,CBX可下调P2X7R、NLRP3、Caspase-1,减轻胰腺炎症损伤及纤维化,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那如三味片(Naru-3)对创伤性脊髓损伤大鼠炎症作用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甲基泼尼松龙(MP,30 mg/kg)组和Naru-3低、中、高剂量(10、20、30 mg/kg)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仅进行手术暴露,不进行打击;其他组别采用Allen’s打击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术后30 min各组ig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ig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1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脊髓组织中白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蛋白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确定脊髓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定位及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脊髓组织M1及M2表型巨噬细胞比例。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Naru-3、MP显著减少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蛋白含量,显著减少脊髓组织IL-1β、IL-6和TNF-α mRNA、蛋白水平(P<0.05、0.001),Naru-3作用呈剂量、时间相关性;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Naru-3、MP可以明显减少脊髓中MCP-1表达;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Naru-3、MP显著诱导M1表型巨噬细胞分化为M2表型(P<0.001)。结论 Naru-3可以有效降低脊髓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机制与诱导M1表型巨噬细胞分化为M2表型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左归丸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损伤和神经炎症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将45只SPF级别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动脉闭塞法复制急性脑梗死模型)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模型诱导后分别给予1.5、3.0、5.0 g·kg-1的左归丸灌胃处理)。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评价神经功能障碍,用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检测梗死体积。以贴纸去除及平衡木行走实验检测大鼠的神经运动功能损伤。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缺血区脑细胞凋亡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隐热蛋白(NLRP3)、裂解的胱天蛋白酶-3(Cl-caspase-3)、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1/2(MEK1/2)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分别为0、(39.91±5.32)%、(27.81±2.76)%、(24.97±1.78)%、(18.98±2.24)%;血清N...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通过佐剂型大鼠关节炎模型探讨豨莶草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豨莶草药材粉碎后乙醇加热回流制成干浸膏。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美洛昔康组(40.0 mg·kg-1)、豨莶草高、中、低剂量组(1.6,0.8,0.4 g·kg-1),每组10只。通过注射完全弗氏佐剂进行刺激,构建佐剂型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美洛昔康和豨莶草组灌胃给药,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持续28 d。测量大鼠足跖肿胀度、脾脏脏器系数,HE染色观察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关节滑膜NLRP3炎性小体的表达,ELISA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和脾脏系数明显增大,关节滑膜内NLRP3蛋白表达及血浆IL-1β、IL-6、TNF-α、CRP、IFN-γ、IL-18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豨莶草各剂量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和脾脏系数明显减少,关节滑膜内NLRP3蛋白表达及血浆IL-1β、IL-6、TNF-α、CRP、IFN-γ、IL-18明显降低(P<0.05)。结论:豨莶草高、中剂量组均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表达,从而抑制滑膜细胞增殖,调节炎性因子生成,进而抑制类风湿关节炎的炎性反应,以达到减轻关节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