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胫腓骨粉碎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胫腓骨粉碎骨折采用同种异体骨钉加外固定器治疗,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26例中,2例骨钉断裂,1例有骨钉过度吸收,其余23例骨折愈合良好,愈合良好率达88.4%。结论同种异体骨钉加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粉碎骨折兼具内、外固定之优点,是治疗胫腓骨粉碎骨折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胫腓骨粉碎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胫腓骨粉碎骨折采用同种异体骨钉加外固定器治疗,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26例中,2例骨钉断裂,1例有骨钉过度吸收,其余23例骨折愈合良好,愈合良好率达88.4%.结论同种异体骨钉加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粉碎骨折兼具内、外固定之优点,是治疗胫腓骨粉碎骨折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4年1月至1996年12月三年共收治各类胫腓骨骨折病人74例,其中29例为开放骨折,全部采用外固定架治疗。现就其伤情特点与临床治疗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统计 本组男21例,女8例;年龄15~70岁,平均41.3岁;小于20岁1例,20~40岁12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万向式骨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万向式桡骨远端骨外固定器治疗159例(145人次)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53例因骨折严重外加克氏针固定,11例因关节面塌陷骨缺损同时采取植骨。结果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随访18.12个月,按Dienst等推荐的测量方法制定的解剖评估标准、功能评估标准及影像学评估标准,解剖复位优良者147例,优良率92.45%;功能优良者148例,优良率93.08%。结论应用万向式骨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是目前理想的手术方法。同时验证了此万向式骨外固定器的灵活性、可操作性及固定后的稳定性,尤其适合于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骨折复位外固定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自1997年3月至2003年7月,共使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各种复杂骨折48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临床应用的大多数外固定支架都是机械的框架结构,对骨折端有较大的应力遮挡,不利骨折愈合,课题组结合现代骨科理论的发展,设计了一种带有燕尾滑动装置的外固定器,在保证固定强度可靠的情况下,利用自身重力及肌力的收缩,给予骨折端适宜的压力,从而有利于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目的:观察纵向生理加压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双骨折的效果。 方法:选择2005-01/2011-03河南省中医院骨科采用纵向生理加压外固定器固定的胫腓骨双骨折患者30例为治疗组,以往在河南省中医院骨科使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的随访患者20例为对照组。两组除外固定器不同外,其他条件均衡一致。 结果与结论:从安全性、膝踝关节活动度、X射线片等指标综合分析,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组仅1例伤口感染,对照组2例固定针松动,1例进针点伤口感染,通过临床对症处理,达到满意恢复。初步表明纵向生理加压外固定器有良好的安全性能,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缩短骨痂的塑形期。关键词:胫骨骨折;外固定器;生理加压;安全性;骨折愈合时间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7.020  相似文献   

7.
1995~1998年,我院应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36例,经2年以上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功能良好,效果满意。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36例,其中男30例,女6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7岁,平均32岁,左侧16例,右侧20例。交通伤32例,砸伤4例。原为接骨板固定30例,Ender氏钉固定6例,其中骨折端硬伦吸收21例,骨折移位成角畸形15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杂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应用镶嵌式外固定器对7例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进行复位及固定并放置引流,对该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结果7例骨折均达到完全骨性愈合,其中3例对位对线良好,膝踝关节活动正常,患肢无短缩;4例骨折端有轻度前后成角,患肢有短缩但均小于2 cm。结论使用镶嵌式外固定器治疗复杂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有明显的优势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1993年3月至2002年1月,我院采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147例(其中合并严重的脏器损伤及复杂的多发性骨折未在本组讨论之内),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青少年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青少年胫腓骨骨折13例,随访6个月-2年,骨折全部愈合,按kolmert疗效评定标准,优7个关节,良4个关节。可1个关节,差1个关节,总优良率84.6%。结论 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青少年胫腓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教学在骨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 年5月在我院骨科实习的护理学生48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辅助护理教学。对比两组实习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实习4周后出科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成绩。结果 观察组的实习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17% vs 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理论基础成绩高于对照组[(94.33±1.58)分vs(91.71±1.88)分],操作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93.75±1.11)分 vs(91.21±1.6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微信平台辅助骨外科护理带教,能够提高骨外科护理教学质量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体外测试骨折端的强度、刚度 ,用以评价自行研制的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 6具湿尸股骨标本通过实验应力分析方法测试股骨转子间骨折处应力分布、伸张、位移和扭转强度、刚度 ;75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 ,男 2 6例 ,女 49例 ,平均年龄 70 2岁。结果 体外测试结果表明支架对股骨转子间的固定作用比麦氏鹅头钉强 3 6% ,比Ender氏钉强 2 0 % ,并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临床上骨折 10~ 12周愈合 ,经 4个月~ 3年 (平均 8个月 )随访 ,所有骨折均愈合 ,优 70例 ,良 3例 ,差 2例。结论 经生物力学测定及临床应用表明 :①该装置设计合理 ,性能坚固 ,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很强固定作用 ,能有效地达到早期下床和避免长期卧床 ;②结构简单 ,对组织损伤小 ,手术操作简单 ,骨折愈合快 ,钉易拔出 ,适合各型骨折 ,尤其对伴有骨质疏松又不能用内固定的老年人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传统环形外固定架构型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使其更适合关节内Pilon骨折的固定。通过定量分析负重载荷下应用马蹄环形外固定架固定Pilon骨折端位移以验证该外固定架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摆锯依据预先制定的截骨线制备AO-C2型Pilon骨折模型,应用马蹄环形外固定架对其固定,然后于力学加载机上进行轴向载荷力学加载。轴向载荷加载方式为从0 N开始依次加载至150、300、450 N。用动态捕捉仪记录轴向载荷加载过程中骨折块在X(左右)、Y(上下)、Z(前后)轴的移位变化。结果 腓骨左右、上下、前后方向整体移位范围分别为0.32~0.70、-0.27~-0.23、0.23~0.32 mm,最大差值为0.09 mm。胫骨内踝侧骨折块左右、上下、前后方向整体移位分别为0.02~0.14、-0.80~-0.19、-0.78~-0.13 mm。胫骨外踝侧骨折块左右、上下、前后方向整体移位范围分别为-0.07~0.05、-0.36~-0.03、0.27~0.47 mm。结论 马蹄环形外固定架不仅能实现骨折端的稳定固定且能产生有利于骨折愈合的微动,符合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特点。该外固定架构型简单,适合...  相似文献   

14.
苏晓 《医学信息》2019,(15):111-112
目的 观察肋骨内固定联合肋间神经阻滞治疗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肋骨内固定联合肋间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2、24、48 h VAS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12、24、48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65±1.03)分vs(4.02±1.08)分]、[(1.79±0.68)分vs(2.91±0.74)分]、[(1.25±0.27)分vs(1.67±0.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26%,低于对照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肋骨内固定联合肋间神经阻滞治疗肋骨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5.
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治疗Ⅲ型胜骨开放骨折中的价值及操作技巧。方 法床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开放骨折22例,操作中粉碎骨块尽可能用螺钉初步固 定;在不使钢针进入血肿的前提下,缩短固定杆内套管,使近骨折处的两枚针尽可能摇近骨折处; 强调最外侧两枚钢针向骨折端成5°角放置,在针尾施以预应力使与其它钢针平行后置于针夹内, 以增加固定强度。结果:22例中20例获骨愈合(愈合率90.9%)。结论:通过对操作技术的改进,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具有较强的固定钢度,可显著提高Ⅲ型胫骨开放骨折的愈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指延长器治疗手法复位困难的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运用手指延长器治疗的该类骨折患者作为治疗组,另设15例未运用此方法治疗的同类病患者为对照组,对X片显示复位情况、功能恢复状况两组对比.结果治疗组20例优85%,良10%,优良率100%,患者治疗后X片提示复位良好,腕关节活动好,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指延长器治疗手法复位困难的Colles骨折临床疗效良好,操作简便,适合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7.
王树伟 《医学信息》2019,(17):100-101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31例。常规组患者接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距离。结果 治疗组掌倾角、尺偏角均大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的距离为(1.40±0.21)cm,大于常规组的(0.90±0.1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效果优良率为77.42%,高于常规组的4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更佳,患者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距离的恢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赵继文 《医学信息》2018,(6):113-114
目的 分析短节段固定结合伤椎置钉、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9例。甲组采用传统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技术治疗,乙组采用短节段固定结合伤椎置钉、植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椎体中间高度评分。结果 乙组的优良率为92.30%,高于甲组的6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乙组的椎体中间高度评分为(95.5±0.4)%,高于甲组的(80.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固定结合伤椎置钉、植骨方式进行治疗,能让患者尽快愈合,弥补传统治疗方式的不足,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椎体成形术(PVP)中明胶海绵填塞治疗椎体前壁破损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1月~2018年10月采用PVP手术治疗老年性OVCFs椎体前壁破裂8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明胶绵组和对照组,各40例。明胶体海绵组PVP手术中对椎体前壁破损者联合明胶海绵填塞,对照组行常规PVP手术治疗椎体前壁破损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椎体数、手术前后VAS 评分、ODI指数、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以及骨水泥前方渗漏率。结果 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以及椎体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手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胶海绵组术后3 d VAS评分和ODI指数均低于术前[(2.68±1.34)分 vs (7.08±0.61)分,(20.91±6.09)vs(74.59±6.46)],对照组术后3 d VAS评分和ODI指数均低于术前[(2.73±1.28)分 vs (6.81±0.87)分,(21.95±5.20)vs(75.96±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胶海绵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大于术前[(22.09±2.41)mm vs (18.05±2.74)mm],Cobb角小于术前[(11.01±2.42)° vs (20.80±5.23)°],对照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大于术前[(21.81±2.31)mm vs (18.36±2.67)mm],Cobb角小于术前[(12.74±3.06)° vs (22.41±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胶海绵组骨水泥前方渗漏率低于对照组(5.00% vs 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椎体前壁破裂者椎体成形术中是否使用明胶海绵填塞与其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可有效降低椎体前方骨水泥的渗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指延长器治疗手法复位困难的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运用手指延长器治疗的该类骨折患者作为治疗组,另设15例未运用此方法治疗的同类病患者为对照组,对X片显示复位情况、功能恢复状况两组对比。结果治疗组20例优85%,良10%,优良率100%,患者治疗后X片提示复位良好,腕关节活动好,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指延长器治疗手法复位困难的Colles骨折临床疗效良好,操作简便,适合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