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建华 《医学信息》2019,(24):151-152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和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疼痛过敏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术和子宫全切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术毕给予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疼痛过敏治疗,观察组术毕给予舒芬太尼预防治疗,比较两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不同时间段[拔管即刻(T1)、拔管后10 min(T2)、拔管后1 h(T3)]疼痛(VAS)评分以及临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躁动、呛咳)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HR和MA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时间段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间段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00%)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和地佐辛均可有效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疼痛过敏,不影响苏醒时机,但舒芬太尼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赵立    梁永新 《医学信息》2018,(11):93-95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应用于食道异物取出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将2017年6月~12月在我院行食道异物取出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F组)和舒芬太尼组(SF组),每组30例。RF组应用TCI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和维库溴铵进行气管插管全麻;SF组应用TCI靶控输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和维库溴铵进行气管插管全麻。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和取异物时的MAP、HR、SpO2,气管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丙泊酚总使用剂量,术后30 min及1 h的疼痛语言分级评分(VRS)和改良的OAA/S评分。结果 RF组在取异物时的MAP为(84.5±5.0)mmHg,低于SF组的(93.5±5.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组在取异物时的HR为(73.0±8.1)次/min,低于SF组的(81.3±7.1)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组的气管拔管时间为(16.0±3.6)min,少于SF组的(19.0±4.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组在术毕拔管后的不良反应例数、丙泊酚总使用剂量以及术后早期清醒评分等方面优于S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作为镇痛药物应用于食道异物取出术,可更好的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性,提高麻醉效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刘思远 《医学信息》2019,(22):123-124
目的 观察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9月~2019年5月在我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临床麻醉效果、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恢复定向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不同时间段血压和心率变化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恢复定向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前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开始5 min及术后5 min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高于麻醉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优于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同时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减轻患者疼痛,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余国清 《医学信息》2020,(2):149-150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应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临床麻醉效果、术后疼痛评分以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3.51±1.22)min、清醒时间(26.81±7.09)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7.98±1.22)min均低于对照组(9.11±2.56)min、(50.12±1.07)min、(14.23±2.1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为(3.32±0.58)分,低于对照组的(5.82±1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效果良好,可缩短患者清醒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王海霞 《医学信息》2019,(20):100-102
目的 分析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术临床麻醉效果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110例产妇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腰麻,比较两组临床麻醉效果、肌肉松弛效果、麻醉起效时间、术中出血量、麻药用量、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肉松弛效果为100.00%,优于对照组的8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3.31±0.89)min、术中出血量(130.51±24.70)ml、麻药用量(20.33±8.45)mg、疼痛评分(2.88±0.9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8.71±0.69)min、(158.88±22.81)ml、(43.27±1.13)mg、(5.02±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2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佳,肌肉松弛理想,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良好,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临床应用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唐勇  周乐 《医学信息》2019,(15):136-139
目的 探讨羟考酮用于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插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8年4月~12月在我院择期行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组(舒芬太尼0.2 μg/kg)、01组(羟考酮0.15 mg/kg)、02组(羟考酮0.2 mg/kg),每组30例。注射实验药物观察5 min后给予丙泊酚2 mg/kg,顺阿曲库铵0.15 mg/kg诱导插管,比较三组插管时间、手术时间;注射实验药物前(T1),气管插管前(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7.5 min(T4)的MAP、HR、SpO2、BIS以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三组T2时点MAP、HR、BIS低于T1时点,SpO2高于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点HR、SpO2高于T1时点,MAP、HR、SpO2高于T2时点,BIS高于T2时点、但低于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点MAP、BIS低于T1时点,HR、SpO2高于T1时点,MAP、HR、BIS高于T2时点,MAP、HR低于T3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S组和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于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宫外孕患者,采用0.15 mg/kg羟考酮进行麻醉诱导,不仅可达到与高剂量的舒芬太尼和羟考酮相当的麻醉效果,还可有效减轻插管期间的呛咳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丙泊酚、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7月在我院行无痛人流术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枸橼酸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枸橼酸舒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下加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镇痛评分、宫颈软化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苏醒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人流综合征、呼吸抑制、子宫穿孔、人流不全)。结果 观察组镇痛评分为(3.41±0.54)分,低于对照组的(5.78±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软化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8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丙泊酚、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流术镇痛效果良好,宫颈软化明显,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苏醒时间短,无人流并发症发生,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臂丛神经干精准阻滞用于肥胖患者上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100例上肢手术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组(US-NS组)和超声组(US组),每组50例。US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US-NS组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操作时间(T1)、阻滞完全时间(T2)、麻醉持续时间(T3)、麻醉效果分级、阻滞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US-NS组阻滞成功率高于US组(98.00% vs 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NS组T2短于US组[(7.70±1.54)min vs (10.30±1.3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NS组T3长于US组[(7.95±2.89)h vs(9.69±2.3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NS组T1长于US组[(7.43±1.36)min vs(5.30±1.4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用于肥胖患者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高,起效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脑电双频谱指数指导下的全身麻醉深度及管理。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6月择期胃肠外科开腹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P组为丙泊酚治疗,F组为芬太尼类镇痛药治疗,观察两组基础值,意识消失,插管,插管后30 s,进腹腔,手术结束的BIS、MAP、SBP和HR。结果 两组患者诱导前基础BIS、SBP、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消失时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消失时的丙泊酚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与插管时相比,插管后30 s,进腹腔时BIS、SBP、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两组BI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SBP、MAP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意义的麻醉深度是具有相对性的,依手术刺激大小而定,麻醉过程中可通过调节麻醉性镇痛药物用量来维持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10.
王恺知 《医学信息》2019,(23):142-144
目的 分析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颅脑手术患者中,对其炎性因子、脑氧代谢、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行颅脑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术前给予丙泊酚、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维库溴铵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观察比较两组麻醉前(T1)、麻醉后5 min(T2)、麻醉后30 min(T3)、麻醉后60 min(T4)时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术前24 h和术后24 h 脑氧代谢指标[颈内动脉氧含量(CaO2)、脑氧代谢率(CER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认知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T1时IL-6、hs-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T4时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4 h观察组CaO2、CERO2、Sjv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 CaO2低于对照组,CERO2、Sjv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颅脑手术患者中给予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有助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脑氧代谢,提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降低受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高血压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接诊的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实施单纯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同时间点应激水平变化、麻醉苏醒时间比较、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 DBP)、心率(heart rate,HR)明显下降,与T1(手术前)时段比较,对照组各指标在T2(插管时)、T3(手术中)、T4(拔管后)时段有明显的上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指标在T2、T3、T4时段略有上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皮质醇、肾上腺素、內皮素在T2、T3、T4时段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4.70±1.02、7.80±2.26、16.29±5.28) min均小于对照组(9.78±3.01、15.83±3.29、28.30±5.22) min,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0%(3/40)小于对照组42.50%(17/4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减少高血压老年患者LC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水平的影响,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不全患者行腹腔镜手术麻醉及管理。方法126例伴有呼吸功能不全的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照其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4组。A组42例,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B组28例,采用单纯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C组36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D组20例,采用静脉泵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各组气腹前、气腹后5min、气腹后25min、术毕时的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通气功能及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B组和D组的HR和MAP在气腹5min和25min后与气腹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A组和C组气腹后的HR和MAP较B组和D组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的PCO,和PETCO2在气腹后均逐渐升高,与气腹前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A组术后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其他各组(P〈0.05),C组苏醒时间短于B组和D组(P〈0.05);A组术后入住PACU及出现恶心、呕吐者的比例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合并呼吸功能不全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对食管癌手术患者脑氧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79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其中采用丙泊酚麻醉的38例为对照组,采用七氟醚麻醉的41例为观察组.观察术后两组恢复指标(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及麻醉前(T...  相似文献   

14.
许伯林 《医学信息》2019,(16):141-142,145
目的 研究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产科全身麻醉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产科全身麻醉足月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伤联合七氟醚,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胎儿娩出后、拔管后各时间段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sTNFR-Ⅱ)水平、动脉压(MAP)、心率(HR)、新生儿Apgar 评分、脐动脉pH以及术中情况。结果 两组气管插管后、胎儿娩出后IL-6、TNF-α、sTNFR-Ⅱ水平均高于麻醉诱导,拔管后IL-6、TNF-α、sTNFR-Ⅱ水平均低于麻醉诱导前,且各时间段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管插管后、胎儿娩出后MAP、HR均低于麻醉诱导前,拔管后HR均高于麻醉诱导前,且各时间段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 评分、脐动脉pH值以及术中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产科全身麻醉安全有效,可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进而稳定血压和心率,对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和平 《医学信息》2019,(13):181-182
目的 探究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于麻醉苏醒期实施预判性加温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16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预判性加温干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变化及在麻醉苏醒室的停留时间。结果 进入麻醉苏醒室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拔除后,对照组体温为(35.88±0.27)℃,低于观察组的(36.42±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开麻醉苏醒室时,对照组体温为(36.12±0.29)℃,低于观察组的(36.7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苏醒室停留时间为(65.72±9.89)min,短于对照组的(75.85±14.6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于麻醉苏醒期实施预判性加温干预措施能快速提高患者体温,缩短其在麻醉苏醒室停留时间,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时高碳酸血症对患者麻醉深度及熵指数监测的影响。方法22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通过积极增加分钟通气量仍未能纠正高碳酸血症,需降低气腹压力进一步处理的病人,观察30min后按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进行分组,8例病人PetCO2波动于51-55mmHg,归为I组;6例病人波动于46~50mmHg,归为Ⅱ组;8例病人波动于40~45mmHg,归为Ⅲ组。分别记录麻醉前(T1)、切皮后(T2)、CO2气腹30min(T3)、降低CO2腹压30min后(T4)、停止麻醉时(T5)、拔除气管导管时(拍)的RE、SE、MBP、HR值,并记录停止麻醉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T5—6)。结果I组病人T4和T5的RE、SE值均低于Ⅲ组(P〈0.05);H组RE、SE值各时间点与其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组病人T4和T5RE、SE值低于T2和T3(P〈0.05);I组病人意识恢复时间T5—6长于Ⅱ组和Ⅲ组(P〈0.05)。结论应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时,CO2气腹造成的高碳酸血症可使熵指数下降和意识恢复时间延长,在麻醉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手术结束前30 min应用地氟醚替换异氟醚对患者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D组(地氟醚)、I组(异氟醚)和I+D组(异氟醚+地氟醚)三组,每组30例。全麻诱导均为咪达唑仑0.03 mg/kg,舒芬太尼0.3 μg/kg,异丙酚2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麻醉维持:D组开启地氟醚挥发罐至6%;I组开启异氟醚挥发罐至1.6%;I+D组开启异氟醚挥发罐至1.6%,手术结束前30 min关闭异氟醚,同时开启地氟醚挥发罐至6%,三组均复合瑞芬太尼0.1~1 μg/(kg·min)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停用所有麻醉药,观察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和术中知晓,计算三组用药量及花费。结果 D组和I+D组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均比I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D组和I+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苏醒期躁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D组麻醉药花费较D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结束前应用地氟醚替换异氟醚可加快患者麻醉苏醒且花费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