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内的分布状况与耐药谱,指导临床有效预防并合理用药。方法对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2009年至2011年三年间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254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使用WHONET 5.5对药敏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254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占90.59%。对哌拉西林和头孢曲松耐药率很高,分别为79.38%和89.33%,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妥布霉素、以及两种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抗生素的耐药率也都在51%~57%,多粘菌素B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其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耐药率分别为0.63%和17.88%。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目前医院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并且多重耐药率高,应引起广泛关注并严格按照临床用药方案进行抗生素使用,防止耐药性的进一步产生和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外排泵AdeABC、AdeIJK、AdeFGH、AbeM、AbeS、CraA、MdtL的表达与耐药的关系.方法 收集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32株和敏感株10株,PCR扩增泵基因;选取主要克隆型的21株多重耐药株和10株敏感株,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泵基因adeB、adeJ、adeG、abeM、abeS、craA、mdtL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PCR扩增泵调控基因adeRS、adeL并测序分析.结果 32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中携带泵结构基因片段adeB100%、adeJ 100%、adeG 100%、abeM 96.88%、abeS 100%、craA 100%、mdtL 93.75%,10株敏感株均存在7种泵结构基因片段;主要克隆型的21株多重耐药株和10株敏感株adeB、abeM、mdtL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P=0.001,P=0.013),选取多重耐药株AbR3和AbR11检测外排泵AdeABC调控基因adeRS序列出现氨基酸替代及缺失,而外排泵AdeFGH调控基因adeL序列无基因突变.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外排泵AdeABC、AbeM、MdtL的表达可能与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李淑惠 《医学信息》2018,(3):165-166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为医院控制感染及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临床分离的15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数据和各科分布情况。结果 在分离出的154株鲍曼不动杆菌中,重症监护病房(PICU)最多,为48株(31.17%),其中以痰液分离最多,为116株(75.32%),多重耐药菌分离率为7.14%,耐碳青霉烯类菌分离率为2.66%。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极易对抗菌药产生耐药,应加强医院耐药菌株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减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收集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统计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情况。结果2009—2011年共分离3360株鲍曼不动杆菌,均占全院分离病原菌的前三位。最常见的分离部位为下呼吸道,主要来源于ICU、呼吸内科、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该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在2009年分别是55.52%、56.53%和70.01%,2011年分别上升至79.70%、77.61%和7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增高,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比例明显增加。应加强耐药性监测,规范抗菌素的使用,防止鲍曼不动杆菌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临床株外排泵AdeABC的表达与耐药的关系及表达调控.方法 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泵抑制剂作用,RT-PCR检测泵基因adeB的mRNA表达水平,PCR扩增泵调控基因adeRS并测序分析.结果 30株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及5株敏感株均存在泵结构基因片段adeB和调控基因adeRS,随机选取15株多重耐药株中均检测到adeB的mRNA表达,而在5株敏感株中无表达.测定2株多重耐药株调控基因adeRS序列均出现基因突变,发生氨基酸替代及缺失.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外排泵AdeABC的表达可能与耐药性有关,在多重耐药株中存在着调控基因adeRS的基因序列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18组抗菌药物组合对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MDRAB)的体外抗菌效应.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201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临床检验中心细菌室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单药MIC,棋盘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联合用药的部分抑菌浓度( FIC)值.根据FIC值判别药物组合的作用类型.对实验菌株,同一药物组合表现矛盾作用的,用PCR扩增其外排泵基因.结果 体外联合作用中利福平+多黏菌素B、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协同作用比例大,分别达到68.1%、45.5%、40.9%,米诺环素+利福平、氨苄西林/舒巴坦+妥布霉素、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具有较高的相加作用,分别为81.8%、68.2%、68.2%.有些组合对实验菌株出现协同和拮抗的矛盾作用.选择协同作用的No.19和拮抗作用的No.21、No.26进行耐药基因扩增,基因型表现不同,其中No.19扩增adeS( -),No.21和No.26扩增adeS(+).结论 18种药物组合里利福平+多黏菌素B存在较高的协同作用,在严重MDRAB感染情况下可以考虑应用该组合.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也具有较高的体外协同作用,但是在部分菌株的试验中存在拮抗作用,可能是由于菌株存在adeS基因,某些抗菌药物的应用会激活adeS,使外排泵表达或者过量表达,反而使进入细菌细胞内的药物被泵出,表现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14年至2015年鲍曼不动杆菌在本院的分布情况,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送检的各种临床标本,应用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同时用K-B药敏纸片法测定抗菌药物敏感率,结果按照CLSI标准判定.利用WHONT 5.6软件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其分布.结果 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呼吸科的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最高,且以呼吸道标本为主,达90%以上;2014至2015年我院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212株,耐药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氨曲南、头孢他啶耐药明显,超过40%,对头孢呋辛钠表现出100%耐药,但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磺胺甲恶唑对鲍曼氏不动杆菌仍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耐药率<25%),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耐药率小于5%.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不断上升,已成为ICU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但由于其耐药性各不相同,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可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传播.  相似文献   

8.
沈路玲 《医学信息》2009,22(12):2858-2859
目的重症监护(ICU)病房标本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我院ICU病房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用API鉴定系统鉴定和纸片扩散法检测耐药性.结果 20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90%、89%、88%、52%:对氨曲南、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2%、63%、52%、40%、45%.结论 ICU病房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有较严重的耐药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标本的分离率和病区分布及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菌株鉴定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32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药敏试验结果判定以CLSI/NCCLS标准进行。结果 2004-2010年共收到26670份标本,分离出阳性细菌7065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471株(6.67%),分离率为1.77%(471/7065)。在471株鲍曼不动杆菌中,从痰液标本分离出最多有409株(86.83%),分离率最高的是ICU,占49.3%。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普遍较高,且呈逐年升高趋势,部分表现出多重耐药特征。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状况日益严重,应重视临床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与分离,谨防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院内感染及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0.
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测医院近年临床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将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从主要来源于呼吸内科(23.0%)、老年病科(20.0%)、ICU中心(9.9%)、血液科(8.9%)等科室患者的不同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CLSI/NCCLS标准K-B法分析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如下:2004至2008年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4.4%、4.0%、4.6%、4.6%、4.7%,痰中的检出率最高,为84.1%。该菌耐药现象严重,约60%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氨曲南等呈多重耐药。敏感度最高的是碳青霉烯类,约84.0%。  相似文献   

11.
常琪  魏韵佳  穆琪  余建华 《医学信息》2019,(16):119-121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我院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珠海迪尔DL-96Ⅱ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对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分离出551株鲍曼不动杆菌,年分离率相对稳定,但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构成比上升明显,从67.28%上升到了82.21%。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痰及咽拭子标本,占67.69%;感染主要发生在ICU病房、呼吸科和神经内科,其次为内分泌科和老干科。临床常用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2016年比较,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上升显著;2018年与2017年比较,耐药情况控制较好,其中米诺环素和多粘菌素B耐药率最低,分别为14.90%和16.35%;其余耐药率均大于55%。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在我院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和临床实际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对多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从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41株多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 bacterbaumannii,MDR-AB),采用SIEMENS公司MicroScan Walk 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菌株,用K-B法测定鲍氏不动杆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鲍氏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痰标本,占80.5%;病区主要分布在ICU(37%)和神经外科(22%)。除亚胺培南外,其余11种抗菌药物的非敏感率均大于80%。替加环素的非敏感率为80.4%,敏感率为19.5%;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为36.6%,非敏感率为63.4%。结论多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非敏感率很高,可能与外排泵系统有关。替加环素对MDR-ABA感染的治疗效果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2014年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的20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用mdfA测序确认菌种,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分析16种氨基糖苷类药物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 结果 20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检出4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Ⅰ阳性率15.00%;ant(3")-Ⅰ阳性率20.00%;aph3'-Ⅰ阳性率100.00%;16SrRNA甲基化酶未检出;外排泵adeB基因阳性率95.00%。 结论 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中携带的耐药基因和耐药表型相对应,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与产aac(3)-Ⅰ、ant(3")-Ⅰ、aph3'-Ⅰ修饰酶基因和获得外排泵adeB 2种耐药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体外探讨维生素C对大蒜素与美罗培南联合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杀菌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EDTA-Na2纸片复合法和改良三维实验对6株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碳青霉烯酶进行鉴定.采用MH肉汤法,确定大蒜素、美罗培南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计算两药联用的联合抑菌分数(FIC).应用微孔板生物检测法检测不同浓度大蒜素、美罗培南及大蒜素+美罗培南、大蒜素+维生素C(0.25 g/L)的抑菌率.检测大蒜素(32、64、128 mg/L)、大蒜素(128 mg/L)+维生素C(0.25 g/L)作用后细菌谷胱甘肽、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总巯基的变化.结果 6株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均产生碳青霉烯酶.大蒜素对6株耐碳青霉烯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MIC值均为512 mg/L、美罗培南为128 mg/L、大蒜素+美罗培南两种药物联用FIC值为0.25.不同浓度大蒜素+美罗培南联用比同浓度的两种药物单独使用时抑菌率明显提高.0.25 g/L维生素C与不同浓度大蒜素联用时的抑菌率较单独使用同浓度的大蒜素显著下降(均P<0.05).各浓度大蒜素(32、64、128 mg/L)细菌谷胱甘肽、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总巯基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不同浓度的大蒜素作用后,细菌谷胱甘肽、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总巯基水平也随其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均P<0.05);128 mg/L大蒜素作用后谷胱甘肽、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总巯基的含量分别为(4.52±0.71) mgGSH/gport、(115.21±4.24) U/L、(0.11±0.04) mmol/gprot,均低于128 mg/L大蒜素+0.25 g/L维生素C组的(5.64±0.40) mgGSH/gport、(145.84±2.30)U/L、(0.18±0.03) mmol/gprot(均P<0.05).结论 大蒜素和美罗培南联用可显著提高对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抑菌杀菌作用.维生素C则可减低大蒜素通过氧化应激对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的抑制、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研究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型和编码耐药基因的差异,并分析其与临床多重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随机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分离的77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WHO推荐的K-B法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临床常见15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并对药敏谱进行分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法(RAPD)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并利用PCR对β-内酰胺酶基因TEM-1、IMP、OXA-23、OXA-24、AmpC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Ⅰ、aac(6')-Ⅰ、ant(3")-Ⅰ和16S rRNA甲基化基因armA、rmtA、rmtB进行扩增及序列分析.对比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以及与基因型和耐药性的关系.结果 77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敏感菌株有31株,对5种或5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多重耐药菌株46株,内含全耐药菌株10株.RAPD技术将其分为17型,为A-G型,多重耐药株中E型为优势克隆株(17株),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流行最广,占47.1%(8/17).敏感株中各型散在分布.PCR扩增结果显示,多重耐药株和敏感株携带TEM-1、IMP、OXA-23、OXA-24、AmpC、aac(3)-Ⅰ、aac(6')-Ⅰ、ant(3")-Ⅰ和armA耐药基因的比率分别为95.7%、39.1%、84.8%、54.3%、87.0%、89.1%、84.8%、45.7%、63.0%和58.1%、9.7%、32.3%、48.4%、48.4%、29.0%、45.2%、12.9%、9.7%,未发现rmtA和rmtB基因阳性菌株.经x2检验,除OXA-24外,其余各耐药基因携带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分析提示携带以上耐药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未携带该基因的菌株,其中对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耐药的菌株,其氨基糖苷类酶基因均阳性(34.8%),含所测的所有β-内酰胺酶基因的菌株均为全耐药株.结论 与临床分离的敏感鲍曼不动杆菌相比,多重耐药株耐药谱广,耐药率高,其携带β-内酰胺酶基因和氨基糖苷类酶基因种类多,分离率高,且同一克隆的多重耐药株可在病室内和病室间传播.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non-epidemiologically related, antibiotic-resistant isolates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from different geographical origins posses common type 1 integrons.
Methods  The epidemiolog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ven A. baumannii strains recovered from different Spanish hospitals were established by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the presence of integrons being determined by PCR and DNA sequencing.
Results  Integron analysis showed the presence of four different integrons, containing six different known genes ( aacC1, aacA4 , aadA1 , aadB , oxa21 and oxa37 ) plus an ORF. It was found that the same integron was present in different unrelated strains and that related strains could have different integrons.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show the potential risk of integron dissemination among different strains of A. baumannii .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对碳青霉烯酶基因的研究。方法用API鉴定条进行细菌鉴定及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碳青霉烯酶4种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基因型的测序分析,并通过网上Genbank进行比对以确定编码酶基因的类型。结果 2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左旋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多粘菌素B的耐药率分别为50%、25%、4%。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携带D类碳青霉烯酶OXA-23基因有17株(85%),携带OXA-51基因有15株(75%),OXA-24、OXA-58基因引物PCR扩增为阴性,随机各抽取3株OXA-23基因阳性株进行测序后通过在网上Genbank比对发现与OXA-23标准株99%同源,OXA-51基因阳性株与OXA-51标准株98%同源。结论本院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率最低,其次是丁胺卡那霉素,以携带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为主,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防止在院内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