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影像表现,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本组17例病例采用PQ-2000S单排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显示肿块呈不规则形态(13例)或类圆形(4例),58.8%患者病灶呈低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无明显强化或边缘轻-中度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扫描病灶强化逐渐明显,部分病例有逐渐填充趋势;肿块多合并肝内胆管扩张、肝门淋巴结肿大、附近肝叶萎缩等间接征象。结论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扫描有较特征性影像表现,结合AFP等检查可与肝细胞癌和肝血管瘤等肝内其他占位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like 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 IPT-like F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IPT-like FD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EBER检测、PBRM1和NTRK2突变、治疗和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中女性6例,男性2例,年龄31~71岁,平均54.1岁,中位年龄58.5岁。5例肿瘤发生于脾脏,3例发生于肝脏。肿瘤最大径1.5~10 cm。免疫表型:CD21(8/8)、CD35(8/8)、CD23(6/8)、vimentin、SMA和S-100蛋白均阳性。8例EBER原位杂交均阳性。其中1例肿瘤出现淋巴结转移,随访3年后复发,行二代测序检测发现伴PBRM1和NTRK2突变。8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1例复发后行二次肿瘤切除并化疗。8例获得随访,时间6~42个月,7例患者无瘤生存,1例复发后继续化疗。结论 IPT-like FDCS形态学特点与炎性假瘤和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相似,易误诊,免疫组化及E...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like 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 IPT-like FDCS)的临床病理特征、穿刺活检标本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肝脏IPT-like FDCS穿刺活检及术后病理, 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1例, 女性1例, 发病年龄分别为38和40岁, 2例肿瘤均位于肝脏(其中1例发现时已出现纵隔转移)。肿瘤影像学及肉眼均为境界较清楚的肿块, 穿刺活检及术后病理在低倍镜下均可见:较明显的炎症背景(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粒细胞)中弥散分布的滤泡树突状细胞, 部分呈束状及席纹状排列, 高倍镜下肿瘤细胞有轻至中度异型, 呈卵圆形、短梭形或梭形, 可见小核仁。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CD21、CD23、CD35及D2-40阳性, 原位杂交EBER阳性。1例患者随访6年, 因出现腹膜后淋巴结、L1~2椎体旁及食管转移灶, 术后行放、化疗, 另1例随访23个月无瘤生存。结论肝脏IPT-like FDCS是一种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的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肾嗜酸细胞腺瘤螺旋CT表现,为该病的术前诊断和手术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螺旋CT表现。结果:(1)平扫6例最大直径小于3cm的肿瘤平扫时呈等密度,仅表现为肾轮廓局限性隆起;4例最大直径大于3cm的肿瘤密度不均匀。其中2例病灶内见斑点状钙化。(2)增强扫描5例较均匀强化,5例强化不均匀,其中4例在皮髓期病灶出现中央“星状瘢痕”。(3)全部病灶内实质成分强化程度均小于同期肾实质,在肾实质期测量、计算病灶-肾皮质强化比值为0.84(0.73~0.98)。(4)10例增强后行MIP、MPR重建显示9例肿瘤血供来自同侧肾动脉,1例血供来自腹主动脉。结论:肾嗜酸细胞腺瘤CT诊断困难,但是如果出现了一些特征性的征象(如“星状斑痕”征),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结合术中病理检查,可避免不必要的肾脏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s,PTLs)的CT影像学特征,最大限度提高甲状腺淋巴瘤的诊断率.方法:自2007年~2012年5月,手术探查并经病理证实的PTLs患者共9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诊断.结果:9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均为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灶呈单发结节型2例,多结节型2例,弥漫肿大型5例.CT平扫示单结节型、弥漫肿大型病灶皆呈均匀密度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病灶大部分强化不明显,病灶密度仍呈均匀改变,病灶边缘可见残存的强化的甲状腺组织.CT平扫示多结节型病灶密度均匀,有多个低密度区;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结论: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正确认识甲状腺淋巴瘤的CT特征有助于早期临床诊断,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诊,对临床早期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直径≤3cm的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与直径≤3cm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CT表现,旨在提高二者的CT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患者(直径≤3cm)及44例CCRCC患者(直径≤3cm)的CT扫描图像,包括CT征象、病灶密度值及增强程度值,对相应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RCC瘤内坏死或囊变少见(0/11),平扫边界清楚多见(11/11),增强后多表现为均匀强化(6/11);CCRCC瘤内坏死或囊变较PRCC多见(17/44),平扫边界不清较PRCC多见(20/44),增强后多表现为明显的不均匀强化(35/44)。PRCC两期增强密度值及病灶增强程度值均低于CCRCC。结论瘤内坏死或囊变、平扫边界、增强均匀性、病灶增强密度值及增强程度值有助于直径≤3cm PRCC与CCRCC的CT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及C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腮腺基底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21例患者中男5例,女16例。病灶均单发,其中17个病灶位于腮腺浅叶,4个病灶跨深叶及浅叶,9例病灶密度均匀,9例有囊变,3例内见点状钙化灶。CT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接近于动脉期。结论腮腺基底细胞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点有助于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在螺旋CT扫描中的不典型表现及其产生原因。方法选择17例HCC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3例;年龄29~71岁,平均年龄52岁。分析经手术病理组织证实的螺旋CT扫描中呈不典型表现的CT征像和病理学改变。结果17例共发现18个病灶为不典型表现,其中10个病灶在动脉期强化明显,门静脉期和延迟期为等密度或高密度;6个病灶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均呈低密度;2个病灶动脉期病灶边缘有环形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仍有持续强化。结论肝癌在螺旋CT 3期增强扫描中有多种不典型表现,病灶的血液供应情况、病理学基础等是其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9.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在螺旋CT上的表现,提高CT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5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5例行单层螺旋CT扫描,其中3例只行增强扫描,2例只行平扫。结果 CT共发现18个病灶,2例患者为多发。平扫CT上15个病灶中10个为低密度,5个是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了中央瘢痕和纤维分隔外,所有病灶都明显均匀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大部分病灶变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2个病灶变为略低密度。2个FNH病灶中发现中央瘢痕,1个病灶于动脉期中央及外周发现异常增粗、扭曲的动脉,于延迟期可见强化的假包膜。结论 FNH在螺旋CT扫描上表现具有特征性,螺旋CT诊断FNH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免疫状态正常人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及MRI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结果老年男性多见,病灶多发多见,近中线室管膜周围脑白质及脑表面多见。CT平扫病灶呈等或稍高密度,MR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信号多较均匀,少见囊变、坏死,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多较轻,T2-FLAIR及DWI多呈均匀性稍高或高信号,病灶多均匀性强化,可呈"握拳状"、裂隙状分叶改变。结论免疫状态正常人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及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影像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肾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及其与病理组织的关系。方法选择小肾透明细胞癌患者42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50.6岁。对42例经手术后病理组织证实的小肾透明细胞癌病例进行CT征象及病理组织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CT平扫32例为低密度,8例为等密度,2例为高密度;增强CT扫描皮质期,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强化峰值≥100 Hu,排泄期迅速下降,低于正常肾实质,呈快进快出特点;不均匀强化26例,均匀强化16例。病理组织36例可见出血、坏死,细胞呈实性排列,6例呈囊性排列;出现小泡样结构2例,出现不规则钙化2例,出现假包膜38例。结论小肾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与病理组织类型及肿瘤结构有关,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及制定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表现,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的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4例;年龄50~65岁,平均年龄57.5岁。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总结CT影像特点。结果 6例显示不均匀渐进性强化,以轻、中度强化为主,病灶中央部分强化程度低于边缘部分;1例呈门静脉期边缘轻度环状强化,1例显示不明显轻度分隔强化,另1例合并有门静脉左支闭塞,并于周围可见侧支循环产生。结论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但仍需与肝内恶性肿瘤相鉴别,确诊依靠肝穿刺或手术行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SANT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SANT组织学为多发性血管瘤样结节,由内衬肥胖内皮细胞的窦隙样血管腔隙构成,结节间为纤维性分隔或呈同心圆状包绕。免疫组化标记结节内3种不同类型的血管均表达CD31,不同程度表达CD34和CD8。CT平扫呈稍低密度,增强后呈渐进性强化,中央见条状无强化区;术后病理除1例明确诊断,另2例原诊断为炎性假瘤、血管瘤伴血栓形成及机化。结论 SANT是一种少见的良性增生性病变,诊断依靠影像学及其特征性的显微镜下特点,行脾脏切除术可治愈。  相似文献   

14.
侯文华  王桂娟  吕世涛  孟曙光 《医学信息》2010,23(18):3353-3354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消化道造影和CT的表现,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证实的胃间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消化道造影CT表现。14例均行双对比消化道造影和CT平扫+增强扫描。结果肿瘤均为单发,腔内型4例,腔外型6例,哑铃型4例,圆形或类圆形10例,分叶形4例,良性偏小平均直径约3.2cm,恶性偏大,平均直径约7.5cm。CT平扫示肿瘤呈均匀等密度4例,肿块周边呈等密度,中间呈略低密度或低密度8例,呈高、低、等混杂密度2例。增强扫描示4例呈中度明显增强,5例中度不均匀增强,以静脉期明显。病灶内有大片低密度坏死,周边强化5例。病理检查8例恶性,6例良性。结论 GST的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消化道钡餐造影是基础筛选检查,结合CT可对GST作出比较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确诊还需要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涎腺淋巴上皮癌(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LEC)的CT、MRI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涎腺LE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病理组织学表现,其中18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4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2例患者中共检出22个病灶,位于腮腺16例,颌下腺6例。边界清楚6例,边界不清16例。CT上密度均匀16例,不均匀2例,MRI上信号均匀4例,T1WI上为低信号, T2WI上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中度强化12例,明显强化10例。8例侵犯周围结构,10例颌下及颈动脉鞘区见肿大淋巴结。组织学均表现为肿瘤性上皮细胞伴淋巴细胞间质浸润及免疫组织化学CK阳性表达。结论:涎腺LEC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肿块常密度或信号均匀,增强扫描中度至明显强化,坏死较少见,多伴有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病理学上改变符合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合影像学CT、MRI的定位,排除鼻咽癌转移,即可诊断为原发性涎腺LEC。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颌下腺多形性腺瘤(PAS)增强CT的影像学表现特征,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提高对该区域此种类型肿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2例PA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128排双期增强CT影像学表现特征,对肿瘤发生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界、CT密度、强化特点及CT值量化指标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2例颌下腺PAS病例中,左侧9例,右侧13例;位于颌下腺浅部者17例,跨浅、深部者2例,位于深部者3例;21例为单侧单发,1例为右侧多发。肿瘤最大截面横径为1.0~4.7 cm,平均约为2.3 cm;大多呈类圆形、椭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CT平扫密度多不均匀,肿块密度较均匀6例(6/22),不均匀16例(16/22)(16例可见大小不一的低密度囊变区,其中3例内可见点状或斑片状钙化灶)。肿块实质部分呈等密度16例(16/22),稍低密度6例(6/22)(与同层咬肌密度相比较)。所有肿瘤动脉期CT值约为(59.9±12.6)HU,静脉期病灶实性部分仍继续强化,CT值约为(71.1±13.5)HU。经统计分析,所有PAS中2例(2/22)病灶无强化,17例(17/22)病灶呈轻-中度强化,3例(3/22)病灶呈明显强化。所以,PAS的增强模式为:肿块实质部分大部分呈轻中度的渐进性强化。结论:PAS是颌下腺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40岁以上的女性,常单侧发病,多位于颌下腺后下部的边缘带,大多呈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边缘清晰,平扫密度多样,内部可见囊变坏死及钙化区域,增强后肿瘤包膜显示清楚,肿瘤血供不丰富,大部分肿瘤实质部分呈轻至中度的渐进性强化,具有一定的增强CT影像学表现特征,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有助于提高该区域此类型肿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 FDCS)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发生于胃和腹腔的FDCS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64岁,全腹CT检查发现胃贲门周围见轻度强化不均匀软组织肿块。镜检于胃黏膜下层至浆膜见肿瘤细胞弥漫浸润性生长,侵及腹膜,瘤细胞呈梭形或纺锤体形、圆形或卵圆形,呈束状、漩涡状和编织状分布,间质见大量小淋巴细胞。免疫表型:CD21、CD23、CD35、CD68、CD163、vimentin、SMA均阳性,CK、CD117、DOG1、HMB-45、ALK、CD1α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热点区约40%;患者术后2个月恢复良好。结论 FDCS属于少见的中度恶性肿瘤,发生于胃的FDCS临床罕见,术前不能明确诊断,需行病理检测,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放、化疗的疗效仍存在争议,可出现淋巴结转移和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RO)CT及MRI的表现特点,为RO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7年7月解放军福州总医院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RO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2例,年龄36~71(55.2±10.4)岁。患者术前行CT平扫及增强三期扫描,或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坏死、囊变及星状瘢痕,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病灶强化情况,以及有无肾周组织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结果 24例患者中22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共发现25个病灶,23例为单侧单发,1例为双侧单发;9例位于右肾,16例位于左肾;病灶最大径(3.4±1.2)cm。CT检查22例23个病灶,平扫13例病灶呈等密度,2例可见钙化,3例见囊状低密度影,12例见星状瘢痕;增强扫描均强化明显,动态增强曲线呈“速升缓降”型。MRI检查5例5个病灶,平扫5例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混杂稍高信号,D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1例见囊状低密度影,1例见星状瘢痕。所有病例肾周脂肪间隙清晰,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内均未见瘤栓,肾门及腹主动脉旁均未见肿大淋巴结。结论 RO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术前提高对RO的认识,可减少不必要的根治性肾切除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价值,指导临床手术,降低手术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10例异位嗜铬细胞瘤术前均进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8例位于腹主动脉旁,1例位于膀胱,1例位于后纵隔。平扫肿瘤呈类圆形或椭圆形,伴有囊变、坏死及钙化密度常不均匀;动脉期明显强化,病灶内或周围见增粗迂曲血管影;实质期病灶强化程度稍下降或持续强化。结论 CT检查对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定位、定性有重要价值,并对手术方案制定及术后的随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TP)的影像学表现,并探讨影像学表现与病理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P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分析影像学表现与病理、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SFTP影像学表现多与胸膜关系密切,肿瘤多呈类圆形或浅分叶改变;8例病灶,其中良性7例,CT表现为平扫密度欠均匀,边界清楚;增强扫描,5例呈不均匀延迟强化,2例密度均匀,增强扫描静脉期呈均匀中度强化;1例为恶性,肿瘤占据整个胸腔,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性强化。本组8例患者中,以低血糖为首发症状的7例,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1例无任何临床症状。HE染色提示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由梭形细胞组成,呈细胞丰富区和稀疏区分布,胞浆红染,核圆形、卵圆形。免疫组化:CD34、Vimentin均为阳性。结论 SFTP常以低血糖、胸痛、胸闷为首发症状;肿瘤多位于胸膜,类圆形,增强扫描常有不同程度的延迟强化。瘤体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CD34、Vimentin为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