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揭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年龄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测量其体质量及身高并检测其肺功能。比较营养不良组(BMI<18.5)、正常组(18.5≤BMI<24)、超重组(24≤BMI<28)、肥胖组(BMI≥28)患者肺功能之间的关系;同时将患者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和非老年组(年龄≤64岁),同样方法比较这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状态;检测BMI和年龄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营养不良组和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相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 second, FEV1%)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组和超重组、肥胖组相比,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组与超重组、肥胖组相比,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的比值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组和超重组、肥胖组相比,FEV1/FV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EV1/FVC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和BMI呈正相关(r=0.22, P<0.01)、FEV1/FVC和BMI呈正相关(r=0.29,P<0.01),年龄和FEV1%无显著相关性(r=-0.12,P>0.05),而年龄和FEV1/FVC呈负相关(r=-0.17, 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FEV1/FVC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和年龄均存在相关性,而体质量指数对FEV1%的影响不及对FEV1/FVC的影响,年龄对FEV1%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陈学海 《医学信息》2019,(17):102-103,106
目的 分析吸烟对动态血压及动脉硬化指数影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四会万隆医院心内科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内吸烟患者与不吸烟患者动态血压(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动脉硬化指数,并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其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 观察组24h平均收缩压(134.65±2.10)mmHg、24h平均舒张压(86.20±2.45)mmHg、动脉硬化指数(0.67±0.05),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17.45±2.35)mmHg、(75.25±2.70)mmHg、(0.52±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烟患者24h平均收缩压(137.21±2.40)mmHg、24h平均舒张压(90.20±2.35)mmHg、动脉硬化指数(0.75±0.05),高于不吸烟患者的(132.48±2.32)mmHg、(82.49±2.41)mmHg、(0.61±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吸烟与动态血压及动脉硬化指数呈正相关性(r=0.68、0.85,P<0.05)。结论 吸烟与动态血压及动脉性硬化指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戒烟有助于遏制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3.
彭莹萍 《医学信息》2018,(22):150-152
目的 比较尼莫地平与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7例老年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39例和B组38例。A组患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B组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比较用药前后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情况、疼痛程度、临床疗效与副作用。结果 A组发作次数少于B组[(0.62±0.19)次vs(1.13±0.3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作持续时间少于B组[(1.15±0.34)h vs(2.58±0.5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NRS评分为(2.36±0.54)分,低于B组的(4.39±0.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尼莫地平,应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老年偏头痛可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减轻疼痛、改善治疗效果,同时药物副作用较低。  相似文献   

4.
赵萍 《医学信息》2019,(16):102-104
目的 明确青年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高危因素青年人发生2型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内分泌科2017年1月~2018年3月住院的313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以40岁为界将其分为青年组及非青年组,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青年组男性构成率为75.76%,非青年组男性构成率为55.87%,两组性别构成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收缩压(128.88±17.97)mmHg低于非青年组(137.47±19.4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体重指数(26.02±4.80)kg/m2高于非青年组(24.52±3.41)kg/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甘油三酯(3.62±3.44)mmol/L高于非青年组(2.87±3.3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高密度脂蛋白(1.03±0.35)mmol/L低于非青年组(1.14±0.3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2型糖尿病为青年人的危险因素为性别(OR=2.07,95%CI:1.09~3.93,P<0.05)、BMI(OR=2.10,95%CI:1.14~3.18,P<0.05)及HDL-C(OR=1.98,95%CI:1.11~3.52,P<0.05)。结论 男性、超重及肥胖、低高密度脂蛋白是青年人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探讨格列美脲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吡格列酮,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格列美脲,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6个月的血糖、血脂、血压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PG、HbA1c低于对照组[(6.25±0.79)mmol/L vs(6.73±0.81)mmol/L、(5.90±1.12)% vs(6.39±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C、TG低于对照组[(4.76±0.96)mmol/L vs(5.22±1.01)mmol/L、(1.60±0.64)mmol/L vs(1.60±0.6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BP低于对照组[(125.36±12.87)mmHg vs (132.35±13.5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联合格列美脲能有效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糖、血脂和血压水平,且联合用药改善效果优于单独用药,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陈志萍 《医学信息》2019,(9):153-155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血脂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凝血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1.62±0.11)mmol/L vs(1.31±0.2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5.09±0.43)mmol/L vs(5.92±0.61)mmol/L]、TG[(2.12±0.16)mmol/L vs(2.67±0.22)mmol/L]、LDL-C[(3.16±0.69)mmol/L vs(4.37±0.46)m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血脂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年无症状性脑梗死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中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71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治疗的非脑梗死患者65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入院后均采用NEUROPACK型肌电图及诱发电位仪完成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定,采用HAMD、MMSE检查量表评估认知功能,并分析中年无症状性脑梗死事件电位P300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P3L、HAMD评分高于对照组[(384.57±24.71)vs(350.51±24.59)、(23.23±2.31)分vs(14.51±1.95)分],Amp、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11.67±2.15)vs(16.89±3.49)、(20.12±0.34)分vs(24.69±0.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无症状性脑梗死事件电位P300与认知功能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3L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性(r=0.693,P=0.017),MMSE评分呈负相关性(r=-0.392,P=0.033);事件电位Amp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性(r=-0.592,P=0.039),MMSE评分呈正相关性(r=0.593,P=0.044)。结论 中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常伴有相关电位P300变化,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及波幅下降,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性,能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毛红岩 《医学信息》2018,(7):98-100
目的 研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血栓抽吸术对大面积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月我院大面积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予以血栓抽吸术治疗,观察组予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血栓抽吸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肺动脉楔压(PCWP)、心输出量(CO)、平均动脉压(MABP)、心肌钙蛋白(CTnI)峰值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水平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CO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BP高于对照组[(55.38±10.76)mmHg vs (42.79±11.0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WP低于对照组[(9.41±6.65)mmHg vs (18.33±7.5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及CK-MB峰值水平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0.34±0.06)μg/L vs (0.51±0.15)μg/L、(105.19±10.78)U/L vs (151.64±15.7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LVEF优于对照组[(43.27±6.37)% vs (39.85±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LVESD、LVE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血栓抽吸术相比,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血栓抽吸术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且预后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椎体成形术(PVP)中明胶海绵填塞治疗椎体前壁破损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1月~2018年10月采用PVP手术治疗老年性OVCFs椎体前壁破裂8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明胶绵组和对照组,各40例。明胶体海绵组PVP手术中对椎体前壁破损者联合明胶海绵填塞,对照组行常规PVP手术治疗椎体前壁破损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椎体数、手术前后VAS 评分、ODI指数、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以及骨水泥前方渗漏率。结果 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以及椎体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手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胶海绵组术后3 d VAS评分和ODI指数均低于术前[(2.68±1.34)分 vs (7.08±0.61)分,(20.91±6.09)vs(74.59±6.46)],对照组术后3 d VAS评分和ODI指数均低于术前[(2.73±1.28)分 vs (6.81±0.87)分,(21.95±5.20)vs(75.96±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胶海绵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大于术前[(22.09±2.41)mm vs (18.05±2.74)mm],Cobb角小于术前[(11.01±2.42)° vs (20.80±5.23)°],对照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大于术前[(21.81±2.31)mm vs (18.36±2.67)mm],Cobb角小于术前[(12.74±3.06)° vs (22.41±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胶海绵组骨水泥前方渗漏率低于对照组(5.00% vs 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椎体前壁破裂者椎体成形术中是否使用明胶海绵填塞与其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可有效降低椎体前方骨水泥的渗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我院常规体检的2666例成人,其中经腹部彩超诊断为脂肪肝者为NAFLD组共603例,无脂肪肝者为非NAFLD组共2063例。根据BMI将其分为肥胖组290例及非肥胖组2376例。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的年龄、血压、UA、FBG、TC、TG、LDL、GDL等临床指标。结果 NAFLD组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UA、FBG、TC、TG、LDL均高于非NAFL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AFLD组的HDL水平低于非NAFL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UA、FBG、TC、TG、LDL均高于非肥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肥胖组的HDL水平低于非肥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肥胖组中,血尿酸水平与是否发生NAFLD无明显相关关系(r=0.095,P=0.107),而在非肥胖组中,血尿酸水平与是否发生NAFLD呈正相关关系(r=0.229,P=0.000)。结论 在非肥胖人群中,高尿酸血症可作为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上NAFLD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超六 《医学信息》2018,(8):138-139,141
目的 观察砂仁异功散加减治疗痞满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痞满患者共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手段+安慰剂治疗,观察组采用砂仁异功散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纳呆、烧心、胃脘痞满、胃脘疼痛、四肢乏力、嗳气反酸中医症候积分进行观察;对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活力等生存质量积分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纳呆[(0.75±0.63)分 vs (1.16±0.65)分]、烧心[(1.52±0.61)分 vs (1.73±0.69)分]、胃脘痞满[(1.03±0.52)分 vs (1.58±0.61)分]、胃脘疼痛[(1.82±0.64)分 vs (1.83±0.63)分]、四肢乏力[(0.85±0.63)分 vs (1.25±0.63)分]、嗳气反酸[(1.14±0.71)分 vs (1.68±0.72)分]等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功能[(85.62±14.85)分 vs (77.58±20.98)分]、生理职能[(75.23±38.56)分 vs (73.58±18.05)分]、躯体疼痛[(44.36±17.45)分 vs (43.25±22.25)分]、社会功能[(89.63±13.15)分 vs (85.63±10.65)分]、活力[(69.45±13.56)分 vs (56.36±15.85)分]等生存质量积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砂仁异功散加减治疗痞满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Tim-4 mRNA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外周血Tim-4 mRNA表达水平,比较两组Tim-4 mRNA、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表达水平及观察组Tim-4 mRNA与CRP和ESR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Tim-4 mRNA、CRP、ESR表达均高于对照组[(0.79±0.37)vs(0.33±0.20)]、[(6.08±3.21)mg/L vs(0.99±0.87)mg/L]、[(19.12±12.13)mm/h vs(5.58±4.10)m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im-4 mRNA表达水平与CRP呈正相关(r=0.376,P<0.05),而与ESR无相关性(r=0.077,P>0.05)。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im-4 mRNA异常上调,并与CRP密切相关,可能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13.
李大千  蒋云  梅燕萍 《医学信息》2019,(17):167-169
目的 探讨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与纤维蛋白原(Fbg)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什么治疗方法,比较两组AT-Ⅲ、D-D与Fbg变化及其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率。结果 术前观察组AT-Ⅲ低于对照组[(82.82±9.17)% vs(101.4±7.66)%],D-D与Fbg高于对照组[(23.49±14.82) g/mL vs(0.37±0.12) g/mL]、[(4.65±1.12)g/L vs(2.52±0.5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d AT-Ⅲ高于术后3 d[(90.61±7.68)% vs(89.13±29.0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与Fbg低于术后3 d[(2.80±0.95) g/mL vs(12.35±8.01) g/mL]、[(2.75±1.01)g/L vs(3.58±1.0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联合检测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率高于AT-Ⅲ、D-D和Fbg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AT-Ⅲ、D-D和Fbg是判断机体抗凝水平和血栓形成较为简便且快速的方法,可以作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指标,且三项联合检测可提高下肢静脉血栓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对类风湿关节炎炎性因子改变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门诊及住院就诊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依据抽签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炎性因子、RF、ESR、晨僵、关节肿胀数及关节压痛数、DAS评分及VAS评分变化、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TNF-α低于对照组[(31.23±8.74) vs.(36.46±9.12) pg/mL],IL-6低于对照组[(2.62±0.31) vs.(3.67±0.36) pg/L],CRP低于对照组[(15.26±1.03) vs.(17.38±1.10) mg/L],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RF低于对照组[(15.34±1.21) vs.(20.25±1.24) U/mL],ESR低于对照组[(24.36±1.57) vs.(28.95±1.60) mm/h],晨僵少于对照组[(16.73±1.28) vs.(18.97±1.34)],关节肿胀数低于对照组[(47.28±0.40) vs.(6.73±0.45)],关节压痛数低于对照组[(6.18±0.52) vs.(9.36±1.05) min],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DAS28低于对照组[(1.93±0.20) vs.(2.18±0.26)分],VAS低于对照组[(2.23±0.25) vs.(3.07±0.12)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25.00%高于对照组20.00%,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运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身心恢复。  相似文献   

15.
曲艳津 《医学信息》2019,(19):160-162
目的 探讨益肾填精法在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益肾填精法治疗,比较两组脑动力学指数、认知功能、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管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0.75±0.03)vs(0.87±0.05)],血管搏动指数高于对照组[(47.83±5.96)vs(41.26±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25.84±2.03)分vs(20.96±1.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0.35±0.24)g/L vs(0.87±0.33)g/L]、[(1.29±0.35)mg/L vs(3.51±0.6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填精法用于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提高其认知功能,改善脑动力学相关指数,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臂丛神经干精准阻滞用于肥胖患者上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100例上肢手术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组(US-NS组)和超声组(US组),每组50例。US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US-NS组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操作时间(T1)、阻滞完全时间(T2)、麻醉持续时间(T3)、麻醉效果分级、阻滞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US-NS组阻滞成功率高于US组(98.00% vs 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NS组T2短于US组[(7.70±1.54)min vs (10.30±1.3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NS组T3长于US组[(7.95±2.89)h vs(9.69±2.3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NS组T1长于US组[(7.43±1.36)min vs(5.30±1.4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用于肥胖患者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高,起效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