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持续质量改进预防催产素引产所致急产的效果,为保障催产素引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有引产指征的543名孕妇纳入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对照组采用催产素引产的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引产所致急产、新生儿产伤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对照组271人,干预组272人,两组年龄、孕周和经产妇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催产素引产所致急产,新生儿产伤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3.57%、1.59%和2.38%,均低于对照组的9.36%、5.53%和7.23%(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可有效预防催产素引产所致急产、新生儿产伤和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2.
黄巧  魏丽君  卢少萍 《现代医院》2014,(11):126-128
目的研究品管圈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据患者跌倒不良事件上报情况,确定2012年1月12月的跌倒发生率作为对照;根据PDCA循环,进行选题、制定活动计划、进行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制定与实施对策等品管圈活动流程,确认运用品管圈管理该院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结果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率由0.057%降低至0.046%,达到并超过预期目标。结论应用品管圈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妊娠 40周,胎儿发育成熟,分娩在即。有些人认为孩子生得快是件好事,其实,这种看法并不正确。分娩过程初产妇约需 13~18小时,经产妇也需 7~10小时。如果分娩过快,初产妇总产程不足3小时,经产妇不足2小时者,医学上称为急产。急产一般发生于经产妇,做过人工流产或引产的妇女,也较易发生。造成急产的原因,不外乎子宫收缩过强、过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发生率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12月在该院血液净化中心使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围绕降低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发生率开展品管圈活动,采取自发自愿原则组建品管圈小组,遵循品管圈活动的程序,比较实施品管圈前后的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发生率.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堵塞发生率从13.56%降至5.0%(χ2=21.68,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圈员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等平均提升1.54分.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动静脉内瘘堵塞的发生率,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血液透析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5.
妊娠40周时,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及其附属物(胎盘、股膜、脐带、羊水)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分娩。在一些人的印象里,似乎孩子生得快是件好事,为分娩顺利的标志。其实,这种看法并不正确。分娩过程决不是“快速战”,初产妇全部产程约需13-18小时,经产妇也需7-10小时。如果分娩过快,初产妇总产程不足3小时,经产妇不超过2小时者,医学上称为急产。急产一般发生于经产妇,做过人工流产或引产的妇女,发生急产者也屡见不鲜。造成急产的原因,不外乎子宫收缩过强。过频,或早产、胎儿较小、骨盆相对过宽,以及盆底组织松弛等。急产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注射胰岛素患者局部反应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组建品管圈,分析长期注射胰岛素患者发生局部反应的原因,制定针对性对策并实施.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局部反应发生率从51.42%,下降至16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长期注射胰岛素患者局部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院》2016,(11):1645-1647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留置尿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降低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非计划拔管"为主题的品管圈,应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进行现状把握、收集资料、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实施并观察结果,运用鱼骨图,最后确定其效果并标准化。结果成立品管圈前,本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是3.57%,护理满意度是91.07%,并发症发生率是14.29%;成立品管圈后,本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是0.96%,护理满意度是97.11%,并发症发生率是4.81%;本组患者在成立品管圈前后的护理满意度、非计划拔管率、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品管圈在降低留置尿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肯定,且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心血管内科高龄患者静脉输液外渗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确定主要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结果通过6个月的品管圈实践,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由原来的10.6%降低至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0,P=0.001)。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地降低了心血管内科高龄患者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提高了护理人员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团队凝聚力,有利于护理团队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护理查对不仔细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护理部牵头,12个病区护士长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护理查对不仔细发生率"的主题,便利抽取圈员所在12个病区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导致护理查对不仔细的根本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在工作中进行进一步的总结与改进。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查对不仔细发生率从0.14%降低至0.04%(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护理查对不仔细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保证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影响输液外渗的原因及因素,制订相应的活动计划及实施对策,将活动前后的输液外渗发生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等进行对比。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输液外渗发生率分别为10.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等。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降低了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率,提升了护士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等,规范了输液操作流程,在保障护理安全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4年1月-2018年9月间在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工作的4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研究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照组不开展品管圈活动,观察两组各环节:职业暴露、器械使用、医疗废物处理、回套针头、标本处理、气管导管拔除发生率与职业暴露总发生率。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研究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总发生率为10.0%,未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照组发生率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规范了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行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品管圈质量改进方法在降低留置尿管渗尿发生率中的作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品质管理手法管理留置导尿患者。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留置尿管渗尿发生率从活动前的21.9%降至活动后的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圈员的积极性、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凝聚力、个人潜能、自信心、品管手法均较改进前明显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留置尿管渗尿发生率,还提高了圈员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方法 开展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结果 通过组建医护一体化谵妄管理团队,规范镇痛镇静管理,对重症患者睡眠质量进行干预等多种策略,使ICU患者谵妄发生率从50.4%下降至19.4%。结论 科学、规范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胸腔穿刺引流管导管滑脱的发生率。方法选取天津市泰达医院240例留置胸腔穿刺引流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成立品管圈,确立"品管圈活动降低胸腔穿刺引流管导管滑脱的研究"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解析、对策拟定、遵循PDCA程序,制订对策及实施有效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护理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引流管导管滑脱发生率为3.30%,对照组引流管导管滑脱发生率为1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的应用能有效降低胸腔穿刺引流管导管滑脱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护士知识与技能,并培养护士积极的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方法开展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结果通过科学管理、更新理念、建立制度、加强培训等,使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从34.4%降低至10.4%。结论品管圈活动开展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更好地确保患者安全。同时,使圈员综合素质与解决问题能力、专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等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品管圈在降低眼科术前准备错误率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8年6月1—30日眼科住院手术患者226例,术前准备发生错误件数68件,术前准备错误发生率30.09%。采用品管圈活动后收集2018年11月1—30日眼科住院手术患者226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采用品管圈活动后,术前准备发生错误件数20件,术前准备错误发生率8.85%,术前准备错误率明显低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P <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进行比较,术前准备错误率由原来的30.09%降低至8.85%,目标达成率105.52%,进步率为70.59%。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对眼科术前准备流程进行完善管理,可以降低术前准备错误发生,同时可使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得到提升,护理工作更加规范、持续、高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骨科患者外周静脉炎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与活动计划,分析外周静脉炎发生的影响因素,由圈员共同制定有效的对策,对比观察实施品管圈前后骨科外周静脉炎发生率,评估骨科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与静脉治疗效果,以确认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骨科患者外周静脉炎发生率从7.99%降至3.34%,骨科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的认知水平也显著提高。结论:骨科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可有效降低骨科患者外周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的风险意识,规范静脉输液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对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咽喉部不适的影响。方法成立QCC小组,比较QCC活动开展前后咽喉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品管圈实施前后的反复插管率由13.3%降至1.7%,拔管呛咳率由50.0%降至10.0%(P<0.05)。实施品管圈后,术后2 h吞咽困难、声嘶及咽喉疼痛发生率,以及术后24 h咽喉疼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品管圈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活动可降低气管插管术后咽喉不适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9.
李明浩 《药物与人》2014,(12):360-360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老年患者预防跌倒认知及依从性.方法:2013年3月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对2013年3-7月住院患者对跌倒认知、依从性及跌倒发生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予以实施,再调查8-12月住院患者跌倒认知及依从性以及跌倒发生率,两者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后,患者跌倒认知及依从性由72.8%和76.2%提高到92和95%,跌倒发生率由2.2%下降至0.38%.结论:对老年患者开展预防跌倒认知及依从性的品管圈活动,能够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在一些人的印象里,孩子生得快似乎是件好事,为分娩顺利的标志,其实,这样看法并非正确。一般初产妇全部产程需13~18个小时,经产妇也需7~10个小时。如果分娩过快,全部产程在3小时内结束,医学上称为急产。急产一般发生于经产妇,其原因在于头盆相称或胎儿较小,产妇子宫收缩强而频,加上子宫口较松,破水后阴道松弛容易发生急产。近年来,做过人工流产或引产的妇女,发生急产者屡见不鲜,急产对母胎均不利。分娩过急,产妇遭殃。急产来源于子宫急而快的收缩,新生儿骤然降临,使产妇和医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易发生会阴撕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