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黄操  马佳  门治冬  孟娇  朱世杰 《医学信息》2019,(16):187-189
目的 观察细节护理在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巴塞尔(BI)日常生活功能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及术后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4.12±0.87)分,高于观察组的(2.08±0.9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I评分均升高,ODI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配合细节护理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有效促进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4C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50名脑卒中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电话随访和门诊复诊干预,观察组在常规随访的基础上实施4C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前及出院第1,3,6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index,BI)、肢体运动功能(Fugl Meyer assessment,FMA)和神经功能恢复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结果:出院1,3,6个月后两组的BI评分均较出院前明显提升,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均较出院前显著升高,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3、6个月后两组的MRS评分均较出院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C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从而提高其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3.
冯睿  刘光维 《医学信息》2019,(14):186-188
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在提高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及改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果、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50% vs 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为(21.46±2.13)分、Barthel评分为(57.81±5.6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8.52±1.84)分、(43.26±4.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  相似文献   

4.
赵爱云 《医学信息》2019,(23):175-177
目的 探讨Peplau人际关系理论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综合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104例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Peplau人际关系理论护理,比较两组综合能力(疼痛管理、用药规范及生活饮食)及生活质量(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疼痛管理、用药规范及生活饮食结构评分高于对照组[(7.15±1.24)分vs(5.46±0.81)分]、[(7.89±1.34)分vs(6.31±0.95)分]、[(8.01±0.92)分vs(6.47±0.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83.34±5.72)分vs(70.56±5.64)分]、[(84.36±5.64)分vs(72.36±5.13)分]、[(83.67±6.04)分vs(70.84±5.06)分]、[(84.67±4.67)分vs(71.65±4.68)分]、[(86.45±5.14)分vs(74.68±4.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癌患者实施Peplau人际关系理论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综合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熊红妹 《医学信息》2018,(24):142-144
目的 探讨PDCA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VAS疼痛评分评价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平均排气、肠鸣音恢复、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65±1.97)h、(22.18±2.13)h、(6.05±1.43)d、15.00%,均低于对照组的(29.71±2.28)h、(28.65±2.09)h、(8.73±1.82)d、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和3 d的VAS评分为(4.97±0.94)分、(3.85±0.72)分均低于对照组(6.83±1.30)分、(5.81±0.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的胃穿孔患者实施PDCA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痛感,减少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王娜 《医学信息》2019,(23):180-182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溶栓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9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实行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急诊效率(转诊时间、采血时间、抢救时间)、护理前后NIHSS评分与Barthel评分。结果 观察组采血时间、抢救时间、转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3.44±0.19)min vs(6.03±0.15)min]、[(45.96±4.23)min vs(70.11±6.25)min]、[(37.30±4.15)min vs(62.35±3.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7.99±2.16)分vs(10.11±2.75)分],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54.36±9.25)分vs(48.30±8.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脑梗死溶栓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修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加快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齐玉霞  臧颖 《医学信息》2019,(21):171-173
目的 分析分级护理管理模式联合心理干预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接诊的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直接评分(96.21±2.89)分、护理操作评分(96.58±3.98)分、查房评分(95.26±4.16)分、护理记录评分(97.01±2.11)分]高于对照组的(90.04±2.22)分、(90.15±2.31)分、(90.0±4.32)分、(91.0±3.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胆外科护理中应用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和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娄玥 《医学信息》2019,(1):181-182
目的 针对延续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到我院进行PCI治疗的12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PCI术后康复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1年后的自我管理行为。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31.64±2.45)分vs(27.35±2.34)分]、生活改良[(28.64±2.76)分vs(26.34±2.18)分]、应急处理[(26.85±2.44)分vs(24.12±2.82)分]、自我管理[(86.15±8.08)分vs(78.31±7.39)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采取延续护理,能够提升康复效果,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9.
陈春香  顾宇丹 《医学信息》2018,(14):180-182
目的 探究与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与患者心理状态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了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分别为(52.76±5.51)分、(53.40±5.35)分,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5.87±5.20)分、(46.49±5.34)分,两组患者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促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心电监护仪监测心律失常患者心理状态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30.24±3.85)分vs(59.97±4.66)分]、[(41.64±3.22)分vs(59.15±4.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56.12±2.54)% vs(47.54±2.63)%],LVEDD和LVESD水平低于对照组[(45.38±1.67)mm vs(50.24±2.16)mm]、[(37.53±2.14)mm vs(47.21±2.2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有利于改善心电监护仪监测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患者转归,效果高于传统护理。  相似文献   

11.
李月 《医学信息》2019,(24):180-181186
目的 观察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脑梗死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肢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4.11%,高于对照组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肢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3%,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施行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且获得较高的满意度,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兰莉 《医学信息》2019,(15):187-188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认知及预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诊的脑梗塞患者76例,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成两组,对比组给予传统护理,试验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结果 试验组日常生活功能评分为(70.76±22.65)分,高于对比组的(43.85±21.68)分,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4.74%,高于对比组的78.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8.77±6.55)分,低于对比组的(15.67±6.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脑梗塞患者选择康复护理干预辅助治疗,可有效帮助患者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使得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徐冬梅  刘华 《医学信息》2019,(17):95-96
目的 研究肌电反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手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新余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2017年8月~2018年2月内接诊的急性期脑梗死手功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肌电反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变化、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以及10s抓握测试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2、4、8周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所上升,观察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0s抓握测试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电反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手功能障碍疾病有助于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增加10s抓握测试次数,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14.
刘玉静  朱静 《医学信息》2018,(23):180-182
研究产后护理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5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行产后护理管理。对比其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及疾病认知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5.02±1.13)mmol/L、餐后2 h血糖(8.02±1.24)mmol/L、糖化血红蛋白(7.12±1.03)%,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6.89±1.54)mmol/L、餐后2 h血糖(10.67±1.85)mmol/L、糖化血红蛋白(8.85±1.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临床诊断、疾病处理方式、疾病代谢特点得分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护理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