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艾滋病方剂用药的性味及归经、功效的规律和特点,为艾滋病中医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借助方剂计量学的方法,将药物归类,并分别查出其性、味、归经、功效分类分析。结果 用于治疗艾滋病的中药共计240味,出现频次最多的为补气药,其次为清热药、利水渗湿药等。药性以温性为最,其次为寒性。药味以甘味为最,其次为苦、辛味。归经以脾经为首,依次为肺、胃、肝经。结论 从用药规律中可以初步判断出艾滋病患者中医证型以气虚最为多见。从性味归经规律中可以看出常用药物紧扣其病位在脾,以脾肺肝功能失调为本,元气亏虚为其关键致病因素的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2.
陈勐 《医学信息》2018,(19):145-147
目的 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禁忌证以及不良反应并采取有效的临床用药对策。方法 抽取2016年10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275例,回顾性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性别、年龄情况、给药途径、给药方式、不同年龄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以及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累及器官以及组织。结果 男性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31~40岁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比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静脉注射为主要给药途径,所占比率高于其他给药方式,单独用药比率高于联合用药,18~30岁、31~40岁年龄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长于其他年龄段患者,恢复时间短于其他年龄段患者,皮肤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系统以及器官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30周岁年龄段患者与31~40岁年龄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必须严格掌握药物适应证以及禁忌证并确定最佳给药途径和方式,尽量抑制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以提升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纳子法子题之一的酉时取穴进行了初步观察。临床以非酉时取穴为对照组,共治疗62例肾虚各证,二组各证型(肾阳虚、肾阴虚、单纯肾虚)的性别、年龄、病程相近,统一辨证标准、治法及手法、疗程一致,均以肾经五俞穴为主,阳虚者配以温针灸。结果:酉时组总有效率为86%,非酉时组总有效率为78%;以两组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情况的年代变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从三所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分层随机抽取不同年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历资料,登记药物治疗情况和相关资料。结果:不同年代间单一用药比例无显著改变(P<0.05),但联合用药方案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1980年代以FGA+FGA联用为主,1990年代以SGA+FGA联用为主,2000年代以SGA+FGA和SGA+SGA为主;不同年代间合并用药种类存在显著差异(P<0.05),抗胆碱能药逐渐减少,抗焦虑药和抗惊厥药逐渐增加;不同年代间稳定治疗剂量无显著差异(P>0.05)、时点最高剂量存在差异(P<0.05)。结论:联合用药和合并用药方式发生了显著改变,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频率和合并使用抗焦虑和抗惊厥药物频率呈递增趋势,最高用药剂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伴有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乳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年龄大于55岁的205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对伴2型糖尿病组及同期对照组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伴2型糖尿病组及对照组均为绝经后女性,伴2型糖尿病组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伴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晚,Ⅱ期患者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子分型及组织学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伴有2型糖尿病组的乳腺癌患者,年龄偏大,临床分期偏晚,伴2型糖尿病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乳腺超声分型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病理诊断为乳腺肿瘤女性患者60例,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47.01岁。将其中恶性病变患者、良性病变患者分别纳入乳腺癌组、乳腺良性病变组。其中乳腺癌组患者47例,年龄26~55岁,平均年龄46.96岁;乳腺良性病变组13例,年龄28~58岁,平均年龄45.75岁。统计并比较两组超声分型分布情况,记录并观察乳腺癌患者原发灶的形态、边界、直径、回声、阻力指数(RI)等超声声像图征象;分析各征象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比较不同乳腺超声分型发生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RR)。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恶性肿瘤47个,包括浸润性癌37个,导管原位癌6个,低级别恶性叶状肿瘤4个;良性肿瘤13个,包括纤维腺瘤8个,良性叶状肿瘤3个,腺病2个。乳腺超声检查共检出60个病灶,其中恶性47个,良性13个。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100.00%。超声分型中导管型7例,致密型24例,混合型23例,不均型6例,其中乳腺癌组中以致密型所占比例最高,占比46.81%;乳腺良性病变组中以混合型所占比例最高,占比69.23%。47例乳腺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者17例(36.17%),淋巴结未转移者30例(63.83%),其中原发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边界毛刺征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概率明显高于未转移者(P均0.05),而高回声晕、原发灶最大直径及RI则均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影响(P均 0.05)。对不同乳腺超声分型进行乳腺癌RR分析结果显示,致密型、不均型均为乳腺癌的高危类型,RR值分别为3.126、2.852 (P=0.001,0004),而导管型和混合型均为乳腺癌的低危类型,其RR值分别为0.398、0.698 (P=0.025,0.019)。结论不同的超声分型能较好地反映乳腺各组织成分的变异情况,其与乳腺良恶性病变密切相关,能对临床肿瘤的侵犯行为进行有效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诊断的特点及其方法。方法对243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乳腺癌的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出现淋巴道转移概率最高的为浸润性小叶癌;40~60岁为乳腺癌高发年龄段。结论乳腺癌的诊断应注意术前针吸细胞学检查与术中和术后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合,保证患者在术后有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季士亮   《医学信息》2018,(18):112-114
目的 调查药源性剥脱性皮炎的发生特点及诊疗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电子数据库有关药物致剥脱性皮炎的不良反应文献并结合手工检索不良反应网站,检索时间为2000~2018年,查阅药物型剥脱性皮炎的病例报道。按照相关项目录入SPSS22.0对性别、年龄以及药物品种、类别、给药途径等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查阅药物型剥脱性皮炎报道285篇,文献中包含病例320例,其中男性占60.30%,女性占38.13%,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以成年人为主;其中有63.75%的患者存在药物过敏史或皮肤病史;大部分患者的症状能在1个月内得到控制或治愈。结论 药物致剥脱性皮炎与性别有一定的关联性,且患者预先存在的皮肤病及其治疗可能是引起ED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甲状腺B超异常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特征。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儿少科住院、年龄≤18岁行甲状腺B超共236例进行调查。结果:被试甲状腺B超异常检出率为20.8%。甲状腺异常组与非异常组的性别(χ~2=5.089,P0.05)、族别(χ~2=4.824,P0.05)、治疗情况及精神疾病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年龄、治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异常组的前3位疾病诊断为:抑郁发作、精神分裂症及双相情感障碍。结论: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中甲状腺异常的患病率较高,以女性患者为主,汉族多见,抑郁发作患者更易共病甲状腺异常,治疗以心境稳定剂联合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近5年来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09年~2013年间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2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详细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0例乳腺癌患者中,平均年龄52岁,50~59岁段所占百分比最高,占34.5%。组织学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最多,占67.3%。就诊时肿瘤大小为2~5cm者占66.4%。就诊时Ⅱ期者占58.1%。无淋巴结转移者占41.8%。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乳腺肿块,占64.5%。浸润性导管癌与浸润性小叶癌两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加强宣传和普及预防乳腺癌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女性应注意自我检查,定期体检,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乳腺癌。  相似文献   

11.
研究131I标记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131I-rhEGF)对荷人乳腺癌裸鼠的辐射生物学效应。通过131I-rhEGF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实验找寻131I-rhEGF的主要浓聚组织,再通过生化检查和活组织病理检查检测131I-rhEGF对荷人乳腺癌裸鼠主要浓聚131I-rhEGF的组织的辐射损伤。131I-rhEGF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实验显示,131I-rhEGF主要浓聚在肾、肝、脾、血。生化检查和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注射131I-rhEGF2次(每次注射量相当于50kg人体注射14.58GBq,间隔为14d)对荷人乳腺癌裸鼠的肿瘤有较强的杀伤作用,而对肾、肝、脾和造血组织均无辐射损伤。因此,131I-rhEGF在受体介导放射性靶向治疗乳腺癌的过程中对正常组织是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增加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主要以西医为主流,但有研究发现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且中医药不仅能够减少西医治疗的副作用,也在肝癌的复发、转移方面有着自身特色。因此,原发性肝癌的诊疗方式呈现中西医结合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对中西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现状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药在治疗乳腺癌病情、改善其体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效果显著。张亚密主任医师认为正气亏虚是乳腺癌发病之本,瘀血阻滞为乳腺癌的基本病理,故以中医补气健脾、活血化瘀为法治疗乳腺癌气虚血瘀的本质,可提升正气,巩固治疗疗效,也可预防化疗副反。  相似文献   

14.
背景:目前对于颈椎病的中医分型相对单一,缺乏各型颈椎病一一分型辨治的中医特色与特点。以往各型颈椎病分型主要是以个人经验总结,缺乏客观化依据,尚需数理化的方法的验证。 目的: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调查颈椎病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 方法:根据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设计调查表,收集575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脉等四诊信息,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调查表中98个常见症状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聚类分析得出8类证候:湿热侵袭,痰湿阻络,气血两虚,肝肾亏虚,脾肾阳虚,血瘀气滞,寒湿痹阻,肝脾两虚。颈椎病病机复杂,虚实并见,其基本的病机是以“邪实”为主,主要表现为气滞、湿热、寒湿、痰湿,并见血瘀之邪;而正虚主要表现为阴虚、阳虚、气虚和血虚。提示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用于中医证型的分类研究具有一定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数据挖掘是应用一系列技术从大型数据库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信息和知识,这些知识或信息是隐含的、事先未知而潜在有用的,可表示为概念、规则、规律、模式等形式。本文详尽介绍了数据挖掘技术产生的背景、概念,综述了近年数据挖掘技术在医学中以及辅助诊断乳腺癌的应用情况,并探讨了其在辅助诊断乳腺癌的应用前景、意义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挖掘乳腺癌疾病力学-药物靶点,将力学与药物相结合,为乳腺癌新药的开发以及老药新用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基于乳腺癌多重表达谱数据及GO数据库注释文件,应用差异表达分析及富集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与乳腺癌疾病力学-药物相关的作用靶点,并基于药物靶点数据库构建包含GO功能-基因-药物的三维网络图。结果通过整合数据识别出乳腺癌疾病中参与到力学-药学作用机制中的靶点87个,其中12个被证实为乳腺癌或癌症药物靶点并且发挥了力学相关功能,其余靶点可作为潜在乳腺癌药物靶点。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找出87个参与到乳腺癌疾病力学-药学作用中的靶点,揭示了乳腺癌疾病中力学-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为疾病药物治疗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17.
仇璐娜 《医学信息》2018,(20):148-149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与脾有密切的关系。慢性疲劳综合征与中医对眩晕、脏躁症、虚损等的辨证治疗相似,其病因可归纳为外感时邪、饮食失常、劳累过度,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所以,临床从脾主运化,脾胃升清降浊等机理方面研究,把慢性疲劳综合症辨证为脾虚气陷、肝脾不调、脾虚湿阻,并分别进行论治。  相似文献   

18.
众多信号通路参与肝癌的形成、发展过程,其中JAK2/STAT3信号通路在调控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凋亡、分化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中药单体具有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的凋亡和自噬、抑制上皮间质化、调节细胞周期和免疫、逆转耐药性、增强化疗效果、使细胞衰老和失巢凋亡发挥抗肝癌作用。本文就中药单体通过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在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后续AS中医证候要素量表研制及临床治疗提供线索。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AS中医证候的文献,检索日期截至2018年12月31日,总结AS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共纳入文献89篇,最早发表于1988年,1998~2007年23篇(25.84%),2008~2018年65篇(73.03%),仅部分文献有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发病季节分布。共纳入AS患者18541例,涉及中医证候29种,排名前4位的证候依次为肝肾不足证、湿热痹阻证、瘀血痹阻证和寒湿痹阻证,其中肝肾不足证为AS的主要证候(46.64%)。结论 AS中医证候主要包括肝肾不足证、湿热痹阻证、瘀血痹阻证和寒湿痹阻证,肝肾不足证为AS的主要证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