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阿托品试验的监测,为临床手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对本院2006年3月~2011年8月的415例手术前窦性心动过缓患者进行阿托品试验,静脉注射阿托品2.0 mg,1 min内注射完毕,观察15~20 min心电图变化.结果 窦性心动过缓患者415例,行阿托品试验阳性121例,阴性294例,阿托品试验阳性中装起搏器24例,其中〉60岁15例,21例装临时起搏器,3例装永久起搏器.结论 窦性心动过缓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更是增加了此类患者围术期的麻醉风险.阿托品试验是用以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的药物试验,是主要方法之一,可初步诊断术前心动过缓患者患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可能,指导临床术前是否安装起搏器,保证手术过程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中药参松养心胶囊与阿托品联用结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50岁以上各种病因所致窦性心动过缓住院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用组。对照组口服阿托品,联用组在上述基础上加入中药参松养心胶囊,2组均口服西洛他唑胶囊。持续两周,2组的临床表现、体表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2组在临床症状,体表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总心搏次数增加等项目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参松养心胶囊与阿托品联用结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外均采用三种激发试验即阿托品试验、异丙肾试验和心房调搏试验来判断窦房结功能。其中阿托品试验又为临床普遍采用的方法,但此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我们曾以次极量活动平板试验、马氏运动试验及阿托品试验联合应用来全面判定窦房结功能。现就50例窦性心动过缓病例检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动态和静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方法:在医院心电图科室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期间诊治的老年患者中选取93例作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应用动态心电图、静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动态心电图在室性早搏与室上性早搏者、缺血性ST-T改变者、房室传导阻滞者中检出率均高于静态心电图(P<0.05);在束支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纤颤中的检出率高于静态心电图,但二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效果优于静态心电图,其可及时检测出老年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从而制定出相应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品试验结果对麻醉工作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3个术前窦性心动过缓的病例,在围术期应用阿托品试验过程中,分析其结果对诊断的参考价值及对麻醉中急于处理的指导。结果病例处理过程发现,仅凭阿托品试验作为窦性心动过缓的诊断是不够的、单一的,必须增加其它检验方法以明确诊断。结论阿托品试验对窦性心动过缓的诊断不全面,有必要细化。增加检测手段,有利于明确窦性心动过缓的性质、程度,从而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案,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心血管系统的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和漏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实验组176例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选对照组176例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为依据,实验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心律明显慢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明显。结论: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率,并减少了误诊,实验组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可以对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进行监测和评价,动态心电图是早期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7.
阿托品是抗胆碱药物,主要作用是阻断M型胆碱反应系统,从而使迷走神经张力减低。因此阿托品可用于鉴别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房结功能衰竭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由于不同个体对同等剂量的阿托品的反应不太相同,可使阿托品试验出现假阳性。本院于2002年开始对阿托品试验进行改进,即常规阿托品试验,视情况加做仰卧起坐运动,结果发现阿托品试验联合仰卧起坐可显著减少它的假阳性结果。现将127例改进后的阿托品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测定窦房结功能的方法有创伤性与非创伤性两种,其中非创伤性检查临床应用较广泛。运动试验、阿托品试验和异丙肾上腺素试验均属非创伤性检查,对判定窦房结功能的价值已有报导,但对老年人的价值如何未见报导,尤其是老年人窦性心动过缓较为多见,诊断有时困难,有鉴于此,我们于1979年8月至1981年5月,对54例正常人(老年人22例,对照组青壮年人32例)进行三项激发试验(运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以探求老年人窦房结功能检查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累及心脏并发窦性心动过缓是临床上难治的病证。1990年6月至1998年6月,我们用解毒温阳汤治疗本病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2例为住院与门诊患者,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4~60岁,平均28.5岁;乙型肝炎的病程3个月至8年,累及心脏并发窦性心动过缓者病程1个月至5年。全部病例均符合1990年5月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同时并发窦性心动过缓(心律在每分钟50次以下)。全部病例在治疗前后和治疗期间常规检查心电图(包括运动试验、阿托品试验),肝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这一新的预测心脏性猝死方法,探讨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3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窦性心率〈50次/分为入组条件。采集单发室性早搏的前2个窦性RR间期及后20个窦性RR间期,根据公式分别计算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和震荡斜率(turbulence splope,TS)。结果3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HRT均值TO:(1.03±0.97)%;TS:(3.87±1.93)ms/RR间期。提示本文3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室性早搏后初始窦性心率加速现象消失。结论窦性心率〈50次/分的心动过缓患者可能也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动态心电图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窦房结功能进行评价。方法:选取76例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为依据,符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29例,占38.1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可以对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进行监测和评价,是早期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仇晓良 《中国药业》1999,8(11):32-32
笔者于1993年9月至今以核黄素(维生素B2)治疗窦性心动过缓3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中女19例,男11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18岁,平均43.5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7天;临床表现不同程度地胸闷、气短、乏力等。既往有心肌炎病史1例,无心脏基础病史29例。1.2诊断标准:①全部病例经心电图检查证实(心率<60次/min),9例动态心电图见窦房阻滞及窦性静止;②21例做了阿托品激发试验(2mg),阳性6例,阴性15例;③先后服用阿托品、氨茶险、舒喘灵等药物,均因副作用大,或有禁忌症等原因而停药。1.…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讨论房室结双径路患者心电图中动态心电图出现PR间期不固定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25日我院循环内科收治的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的患者行经食管心电图诊断,最终诊断房室结双径路患者50例,并对这些患者做动态心电图检查。将所有患者动态心电图以及其中的PR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房室结双径路患者心电图异发生于夜晚时间,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准确及时地捕捉到变异的PR间期,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窦性心动过缓以及窦性心律患者发生房室结双径路的概率相对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PR间期不固定可作为诊断房室结双径路的诊断条件。  相似文献   

14.
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与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4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敏感性93.3%,特异性72.2%,预测准确性73.8%;动态心电图检出冠心病心肌缺血敏感性76.7%,特异性88.4%,阳性预测准确性57.1%.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查可初步估测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对无条件行冠状动脉造影者,此两项检查可以提高心肌缺血阳性率的可靠性,以对提高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组患者不同方法阿托品试验结果对比观察,显示改良后的阿托品试验简便易行,节省时间,不影响结果判断,可用于疑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mdrome,SSS)的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初步筛查,结合食管电生理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平板运动试验结合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5月至2011年0月8ERS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将检查后的心电图波形变化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120例患者中平板运动试验结果105例呈阳性,阳性率为87.5%;动态心电图中112例出现ERS得ST段及T波改变,阳性率93.3%。两者结合后综合诊断符合率达到100%。结论动态心电图结合运动平板试验基本准确对早期复极综合征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窦性心动过缓的老年人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必要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32例老年窦性一tD动过缓患者作为疾病组,同期选择30例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疾病组32例受试者中有6例出现了Ⅱ度窦房阻滞或者窦性停搏,7例出现了Ⅱ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5例出现了逸搏;对照组30例受试者中有2例出现了Ⅱ度窦房阻滞或者窦性停搏,2例出现了Ⅱ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1例出现了逸搏,4例m现了室性期前收缩.疾病组患者出现窦房传导阻滞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窦性心动过缓的老年人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其对于窦性心动过缓的老年人的病情具有很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何吟绵 《江苏医药》2002,28(4):288-288
患者男,49岁,因扩张性心肌病入院,入院后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及不齐,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次日患者突觉头晕、胸闷,即刻心电监护示显著窦性心动过缓(38~42次/min),予阿托品0.5mg加入生理盐水3ml静注,注毕心电呈现窦性心动过缓伴频发的窦性停搏(最长R-R间期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窦性心动过缓合并室性早搏患者60例,给予稳心颗粒9 g/次,3次/d口服,4周后复查心电图1次及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观察治疗前后室早次数、心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早搏明显减少.结论稳心颗粒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合并室性早搏安全有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40岁主诉经常出现胃区不适无明显痛感,偶有烧灼感,1989-06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疼痛,进食与活动后加重,同时伴有心悸、气短。临床诊断:慢性胃炎,窦性心动过缓.1991-06-08上午因可疑病窦综合征做阿托品试验,用药前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静脉注射阿托品1mg,即刻病人面色苍白,心率60次/分,30秒后病人自觉心慌、胸闷,心电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