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高龄不孕女性不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助孕妊娠分娩患者产科并发症的情况,探讨冻融胚胎移植人工周期与产科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冻融胚胎移植并分娩的1054例高龄产妇临床资料,按内膜准备方法分为自然周期和人工周期组。结果高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22.49%,其中早产8.8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02%及妊娠期糖尿病4.17%。人工周期组早产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均高于自然周期组(17.16%vs.11.37%,6.19%vs.2.63%,P0.05),人工周期是早产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多胎妊娠是早产的危险因素,超重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人工周期和BMI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多胎妊娠是早产的危险因素。结论人工周期冻融胚胎移植高龄孕妇早产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工作中可根据冻融胚胎移植患者实际情况制订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同时对于人工周期移植的多胎和/或超重的高龄孕妇临床应给与更多关注,以降低其发生产科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李晓慧  王志宏  周玮月  刘阳  张静 《医学信息》2019,(9):114-115,118
目的 探讨开放二孩政策实施后二胎孕妇妊娠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期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存在妊娠期并发症的二胎孕妇102例设为病例组,另选无妊娠期并发症的二胎孕妇108例设为对照组,收集产妇的一般资料及可能的危险因素,对有妊娠并发症的孕妇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不良妊娠史、与一胎间隔时间长、无孕前检查及孕期营养指导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一胎间隔时间长、无孕前检查及孕期营养指导为二胎妊娠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与一胎间隔时间、孕期营养指导及孕前检查与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中期检测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在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对260例孕中期孕妇用高分辨率超声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并随访其妊娠结局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高血压组)和正常组。结果260例中34例孕晚期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血压组),而226例未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正常组),高血压组孕中期FMD显著低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重度子痫前期组FMD显著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虽然在孕中期血压正常,但已存在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低,可被高分辨超声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β-HCG联合检测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健康晚孕妇女60例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患者肾病组18例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无肾病组35例,对其血清分别进行Cys C、Hcy、β-HCG的检测。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病组血清Cys C、Hcy水平明显高于无肾病组(P〈0.01),两组均明显高于健康晚孕组(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病组及无肾病组β-HCG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与健康晚孕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 C、Hcy与β-HCG联合检测对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Cys C及Hcy与β-HCG比较在反映HDCP患者的肾损害及肾功能恢复方面更敏感,是反映HDCP病情及预后的良好指标。联合检测可作为了解HDCP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孕妇体重状况与妊娠并发症及分娩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期BMI增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及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将870例单胎孕妇按孕前BMI分为正常组(18.5≤BMI(23)、超重组(23≤BMI〈25)和肥胖组(BMI〉125)三组。再根据整个孕期BMI的增幅,分为Ⅰ组(BMI的增幅〈4)、Ⅱ组(4≤BMI的增幅≤6)和Ⅲ组(BMI的增幅〉6),并分别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及分娩结局的关系作前瞻性分析。结果肥胖组、超重组孕产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胎儿窘迫、难产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Ⅲ组孕产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胎儿窘迫、难产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幅无明显关系。结论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胎儿窘迫、难产发生率之间有密切关系,控制孕前体重及孕期体重的增加可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胎儿窘迫、难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危险因素,从而对此类高危人群早期进行临床干预,避免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对35例GDM及同期35例对照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统计学结果确定相关因素。结果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孕妇年龄、体重指数、GDM史或巨大儿史。结论孕妇年龄、体重指数、GDM史或巨大儿史是GDM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孕中期血管内皮功能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在孕中期临床发病前的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对340例孕中期孕妇用超声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测定,并根据其随访的妊娠结局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妊高征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的FMD,ET,NO结果。结果 340例中有41例孕晚期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征组),而其余299例未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正常组)。孕中期妊高征组FMD、血清NO显著低于正常组,而血清ET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妊高征组内,重度子痫前期组FMD、血清NO显著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而血清ET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孕中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潜在患者虽然血压正常,但已存在血管内皮损伤,可被超声、实验室等检出。  相似文献   

8.
脂代谢异常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脂代谢异常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将2007年间在我院分娩且资料完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标准分妊娠期高血压组(A组)、轻度子痫前期组(B组)、重度子痫前期组(C组)、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组(D组)4组,同时设另一组正常孕妇为N组。比较5组孕妇体重指数、孕中期体重增加值;测定甘油三脂(TC)、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及脂蛋白a(LPa),并分析结果的差异。结果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与子痫前期重度组孕前体重指数、孕中期体重增长明显高于其它3组孕妇;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TC、LCL—C、APO—B及LPOa上升明显,与其它3组比较差异显著;而HCL—C、APO—A1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子痫前期的严重程度与脂代谢异常有关,提示通过孕期医学营养监测和指导降低血脂水平可以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妊娠中期胎儿出生缺陷类型,分析影响妊娠中期胎儿出生缺陷的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行孕期保健检查妊娠中期诊断出出生缺陷而引产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219例孕妇,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219例母儿均健康的孕妇设为对照组。收集整理两组孕妇的个体资料及妊娠期保健检查情况、妊娠期风险暴露情况。对两组孕妇的上述资料行单因素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统计妊娠中期胎儿出生缺陷的类型构成情况,总结影响妊娠中期胎儿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及危险因素。结果 219例妊娠中期胎儿出生缺陷中畸形类别以染色体异常为主,共计47例占21.46%,其次为心脏畸形34例占15.53%、神经系统畸形24例占10.96%、唇腭裂19例占8.68%;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既往不良妊娠史、遗传因素、生殖道手术史、伴发疾病、孕前未行遗传咨询、早孕期未行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NT)检测、辐射环境、饲养宠物、吸烟饮酒史、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不合理用药史为影响妊娠中期胎儿畸形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35岁、有家族遗传病史、不良妊娠史、伴发妊娠期糖尿病、孕期未行遗传咨询、早期未行NT检测、饲养宠物为妊娠中期胎儿畸形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妊娠中期为胎儿出生缺陷因素较多,临床中应做好孕前遗传咨询及检查,严格实施孕期各项保健措施,降低妊娠中期胎儿出生缺陷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单纯TPO抗体阳性、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随着妊娠进展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比例,并评估TPO抗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1年9月∽2013年1月对筛查出的839例单纯TPO抗体阳性、甲状腺功能正常且既往无糖尿病史的单胎孕妇在孕24∽28w和/或32∽36w随访甲状腺功能。随机选择1685例同期分娩的TPO抗体阴性、既往无甲状腺疾病史和糖尿病史、甲状腺功能正常且TSH〈3mIU/L的单胎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TPO抗体阳性对妊娠结局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臀位、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巨大儿的影响。结果单纯TPO抗体阳性、初次筛查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约4.5%随着妊娠进展出现亚临床甲减,无1例出现甲减。校正孕妇年龄及孕次后Logistic回归法分析发现单纯TPO抗体阳性并不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臀位、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巨大儿的危险性,而胎盘植入的危险性是正常对照组的3倍(OR值3.02)。结论妊娠期常规筛查TPO抗体价值有限,并不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原 (AGT)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HDCP)的相关性及HDCP发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135例妊娠高血压患者(HDCP组)和100例正常孕妇(CK组),用ELISA法检测各组的血清ACE、AGT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抽取两组孕产妇的年龄、怀孕天数、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产次、产检次数、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对孕产妇患HDCP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 HDCP组血清ACE水平(90.49±47.65)μg/L明显高于CK组(58.72±27.58)μg/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CP组血清AGT水平(64.57±19.71)μg/L高于CK组(58.22±18.64)μg/L,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ACE水平是孕产妇患HDCP的危险因素(P<0.05),怀孕天数、产次、产检次数、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高血压糖尿病史、ACE水平是妊娠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结论 ACE水平与HDCP有关,AGT水平与HDCP无关;年龄大、BMI值高、有高血压糖尿病史者,ACE水平增高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彩色多普勒超声分为颈动脉斑块形成组(1888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5 mm或存在颈动脉斑块)、颈动脉中膜增厚组(332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0 mm)和正常组(1350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0 mm)。比较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血尿酸、空腹血甘油三酯、空腹血总胆固醇、血低密度脂蛋白(LDL)、血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资料。结果 三组年龄、病程、脑梗死病史、收缩压、血尿酸、LDL、TG、TC、LDL、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组、正常组与颈动脉内膜增厚组年龄、病程、BMI、高血压病史、脑梗死病史、收缩压、血尿酸、LD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家族史、冠心病史、足溃疡病史、TG、TC、空腹血糖方面,正常组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组或正常组与颈动脉内膜增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中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中膜厚度正相关(r=0.04,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关,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可以预防和减缓其心血管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南充市顺庆区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查和研究,随机抽取在管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共5614人,观察社区高血压的控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共5614人,血压控制标准3035人,控制不标准2579人,血压控制率为54.06%。实行规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高于一般管理的患者(P<0.05);血压控制标准的平均年龄高于血压控制不标准的平均年龄(P<0.05),但血压控制率与性别无关(P>0.05);对于规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病情越重,血压越容易控制(P<0.05);有良好生活方式较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血压易于控制(P<0.05);患者服药种类会影响血压的控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就医治疗频率越高,血压的控制率就越高。结论 对于所有的社区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实施规范化管理,提高患者高血压知识的普及,重视各种并发症的防治,及时就医治疗,对于社区高血压的控制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PROBLEM: A growing number of women with lupus nephritis wish pregnancy. Our aim was to analyze maternal and fetal outcome in pregnancies with the most severe forms (proliferative or class III-IV) of lupus nephritis. METHOD OF STUDY: Forty-two pregnancies in 35 women with class III or IV lupus nephritis confirmed by renal biopsy (group 1); 12 pregnancies in 10 patients having histologically proven lupus nephritis class II or V (group 2); and 54 pregnant women randomly selected among our cohort of pregnant lupus patients without nephropathy who were matched for age, parity and duration of lupus to patients with class III or IV lupus nephritis (group 3) were studied. RESULTS: Pregnancy outcome and mean gestational age of neonates were similar in the three groups studied with hypertension and preeclampsia, being significantly more prevalent in patients in group 1 (37.1%) than among patients in groups 2 (11.1%) and 3 (11.6%) (P < 0.05). Mean birthweight (+/-S.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group 1 (2214 +/- 802 g) than in groups 2 (2783 +/- 721 g) and 3 (2870 +/- 835 g) (P < 0.05). CONCLUSION: Lupus nephritis class III-IV is a risk factor for hypertensive disease during pregnancy, but it does not contraindicate gest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为该类患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1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以原发性高血压非心衰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房颤、冠心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肾功能不全、脑卒中、低血钾、血脂异常、贫血、呼吸睡眠暂停病史,分析其与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性别、BMI、年龄、吸烟史、房颤、冠心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饮酒史、低血钾、脑卒中、血脂异常、呼吸睡眠暂停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性别、BMI、年龄,吸烟史、房颤、冠心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与高血压合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心衰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超重、吸烟、房颤、高尿酸血症为高血压患者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女性、超重、吸烟、房颤、高尿酸血症为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危险因素。临床工作应重视对女性高血压患者基础疾病控制,同时重视对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的干预治疗,改善机体异常症状,以降低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发生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与其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血糖筛查阳性孕妇95例分为高血压疾病组和血压正常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比较2组孕妇血糖BG1、BG2、BG3、空腹胰岛素测定值及胰岛素敏感性,并以健康体检合格孕妇85名为对照组。结果:高血压疾病组空腹血糖、服糖1、2.3h后的血糖、空腹胰岛素测定值均高于血压正常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高于血压正常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其晚期发生妊高征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7.
吴彦卿 《医学信息》2018,(16):157-158161
目的 研究妊娠期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水平对重度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后最终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50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正常妊娠、血压正常、无孕期并发症且足月分娩正常胎儿的50例孕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血Hcy、血脂(TC、TG、LDL、HDL、APoB)水平,分析各指标对重度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产妇Hcy、TG、APo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年龄、体重指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年龄是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 临床联合检测Hcy、血脂等多指标可提高预测重度子痫前期发生风险价值,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8.
吴凌云 《医学信息》2019,(10):181-183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一般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一般组给予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血糖、血压水平,并随访两组患者至终止妊娠,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血糖、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一般组[(6.06±0.98)mmol/L vs(7.12±0.65)mmol/L,(8.15±0.88)mmol/L vs(9.48±0.9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一般组[(128.11±3.80)mmHg vs(136.03±3.75)mmHg,(85.06±4.18)mmHg vs(90.10±4.0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8.33%,低于一般组的25.00%,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糖和血压均有积极的干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健康状态,降低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中心动脉压比外周动脉压对心血管终点事件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高血压人群中心动脉压和肱动脉压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为640名(46岁±8岁)无明显心血管病体检者,根据肱动脉压分为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计算两组人群的中心动脉压和肱动脉压的脉压比值,来描述两动脉压的差异,通过逐步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确定脉压比值的独立影响因子。结果年龄和高血压是脉压比值的独立影响因子。随着年龄的增加,脉压比值不断增大。与非高血压人群相比,高血压人群脉压比值显著增加(P0.05)。对研究人群按照肱动脉收缩压进行风险等级划分,不同风险等级之间中心动脉收缩压的分布存在大量的重叠。结论中心动脉压不能由肱动脉压完全代替,准确评估中心动脉压可能提高对心血管事件的识别,完善对高血压人群的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孕期膳食指导改善血脂代谢预防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建卡产检的早期妊娠伴有血脂指标异常增高者1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正常进食不予特殊膳食指导,观察组给予孕期膳食指导,比较两组孕妇干预后血脂水平、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妊娠期血压水平以及母婴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中孕期、晚孕期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为6.84%,低于对照组的1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舒张压(87.22±3.23)mmHg、收缩压(128.92±3.66)mmHg、空腹血糖(4.64±0.91)mmol/L、餐后2h血糖(6.16±1.06)mmol/L水平分别低于对照组的(90.46±3.42)mmHg、(133.02±4.01)mmHg、(4.98±0.94)mmol/L、(7.11±1.2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巨大儿发生率为1.36%,低于对照组的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膳食指导可改善妊娠期孕妇血脂代谢,有效预防和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率,进一步有效确保母婴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