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痹的证治     
研究总结背痹的证治方药、规律,以提高临床疗效.背痹为肢体痹之一,在风湿病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常见痹病之一.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背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背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虚邪瘀3候6型:邪实候(风寒痹阻证、湿热痹阻证),正虚候(气血亏虚证、肝肾亏虚证),痰瘀候(痰浊痹阻证、瘀血阻滞证...  相似文献   

2.
手痹的证治     
手痹为肢体痹之一,在风湿病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常见风湿病之一.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手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手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虚邪瘀3候5型:邪实候(风寒湿痹证),正虚候(脾气虚弱证),痰瘀候(气滞血瘀证、痰湿内阻证、损伤血瘀证),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臂痹的证治     
臂痹为肢体痹之一,在风湿病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常见痹病之一.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臂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臂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虚邪瘀3候6型:邪实候(风寒痹阻证、肝经风热证),正虚候(气血亏虚证),痰瘀候(肝郁气滞证、瘀血阻络证、脾虚痰阻证),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腰痹的证治     
腰痹为肢体痹之一,在风湿病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常见痹病之一.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腰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腰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虚邪瘀3候7型:邪实候(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正虚候(肝肾阴虚证、气血亏虚证),痰瘀候(气滞血瘀证、痰瘀互结证).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脾痹的证治     
脾痹为五脏痹之一,在风湿病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为常见痹病.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脾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脾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3候5型:邪实候(湿热内蕴证),正虚候(脾气虚弱证、脾肾两虚证),痰瘀候(气滞血瘀证、痰湿痹阻证)],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肺痹的证治     
肺痹为五脏痹之一,在风湿病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为常见痹病.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肺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肺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3候5型:邪实候(风寒痹阻证、痰热壅阻证),正虚候(肺虚气痹证、肾不纳气证),痰瘀候(气虚血瘀证)],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痢后风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痢后风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3候6型:正虚候(气血亏虚证、肝肾亏虚证),邪实候(热毒痹阻证、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痰瘀候(痰瘀互结证)等。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蝶疮流注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蝶疮流注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3候6型:正虚候(热毒灼阴,阴虚内热证;脾肾两虚,浊毒壅阻证;气血两虚,正虚邪恋证),邪实候(热毒炽盛,弥漫三焦证),痰瘀候(气滞血瘀,肝郁毒结证;瘀热痹阻,毒蕴经络证)等。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狐惑的证治     
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狐惑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狐惑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3候4型:邪实候(湿热毒结证),正虚候(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痰瘀候(瘀血痹阻证)。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娄多峰教授"虚邪瘀"治痹理论体系,张华东对娄多峰教授的"邪致痰瘀,相互搏击,'不通'尤甚"痹病发展机制思想领悟深刻,将"邪"拓展为一切致病因素,详述"邪致痰瘀"与"痰瘀致痹"内涵,并以津血同源为基础,揭示了"痰瘀互搏,互为因果"的内在关系,又通过详析"邪痰瘀互搏"机制,表明其既是痹病发病的重要机制,更是"不通"尤甚...  相似文献   

11.
"邪正交争,虚因邪生,'不通'不荣'并见"是娄多峰教授提出的痹病病情发展机制之一,通过详述"邪正交争伤正气,虚因邪生邪致虚,不通、不荣互痹痿"机制,以"交争伤正,因邪致虚,痹痿互成"之说,丰富了娄多峰教授"虚、邪、瘀"理论,并进一步探讨了痹痿互成的中医机制.  相似文献   

12.
总结娄玉钤教授运用“虚邪瘀”理论治疗膝痹的经验。该理论指出,虚邪瘀三者分别是膝痹发病的独立致病因素,也是膝痹的病理结果。根据虚邪瘀的程度不同,分为正虚候、邪实候、瘀血候三候,对应的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化瘀,给予经验方辨证论治。运用“虚邪瘀”理论,从膝痹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为膝痹的诊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邪实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邪实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3型:风寒湿痹兼有阳虚证,风湿热痹兼有阴虚证,寒热兼有痰瘀证等。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济华教授认为,痛风的证候特征是本虚标实,本虚是脾肾亏虚,标实是湿热、痰浊、毒瘀。他运用分期辨证论治方法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辨证为湿热毒邪浊瘀,痹阻经络关节,以清热利湿、解毒化瘀为法;临床缓解期辨证为脾肾亏虚,痰湿痹阻,以补益脾肾、兼治痰瘀为法;同时强调生活调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偏痹的证治     
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偏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偏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4型:阳虚寒凝证、阴虚邪阻证、气血亏虚证、肝郁气滞证。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娄多峰教授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出风湿病"虚邪瘀"理论,骨关节炎的基本病因病机是虚邪瘀,娄多峰教授治疗本病运用"虚邪瘀"辨证论治,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大量经验方,研制出一系列治痹中成药,以便患者服用。同时强调应长期坚持、杂合以治,重视"治未病"。  相似文献   

17.
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瘀血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瘀血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7型:瘀血痹阻证、血瘀寒凝证、血瘀湿阻证、瘀热痹阻证、血瘀气滞证、血瘀正虚证、痰瘀互结证等。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血痹的证治     
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血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血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5型:营卫不和证,气血虚弱证,阳虚阴涩证,血虚寒凝证,血虚痰瘀证。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寒痹的证治     
寒痹为五淫痹之一,在风湿病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为常见痹病。收集研究历代医家如娄多峰、路志正、焦树德教授等论治寒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寒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寒凝痹阻、风寒痹阻、寒湿痹阻、风寒湿痹阻、阳虚寒凝、脾肾阳虚、寒凝血瘀、阳虚痰瘀等8型),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娄多峰教授运用"虚邪瘀"理论辨证论治颈痹,首当分清虚实,标本兼治.标要分清六淫之邪和气滞痰瘀,本则以肝肾亏虚为主.治疗时,滋养肝肾、补益气血以扶正补虚,祛风散寒以祛邪,活血化痰以通络,虚邪瘀三者兼顾.娄多峰教授运用"虚邪瘀"理论辨证治疗颈痹的经验,简明实用,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继承和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