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了解机械通气对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和不同通气方式的差异。方法 分析47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在机械通气的前后及过程中的625次血气监测结果,结果 机械通气显著改善了患儿的酸中毒和高碳酸血症,为疾病的治疗创造了条件。不同的通气方式下的血气分析结果提示SPONT较A/C、SIMV较少发生过度通气。结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但不能肯定通气方式对通气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安瑞芬 《医学信息》2005,18(11):1547-1548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2002-2004年收入我科5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分为对照组(鼻导管吸氧 药物治疗)和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治疗),结果发现在提高PaO2、改善组织缺氧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吴仲东 《医学信息》2018,(4):106-108
目的 研究无创机械通气用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我院2015年8月~2017 年4月收治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无创通气,两组患者如病情无明显改善或进步恶化时使用有创机械通气。记录患者的呼吸频率 、心率 、动脉血pH、二氧化碳分压 、氧分压变化、有创机械通气率及病死率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RR(18.2±5.1)次/min和HR(84.7±7.2)次/min、PaCO2(53.6±5.5)mmHg、PaO2(78.9±10.8)mmHg、pH(7.69±0.05)优于对照组(21.4±5.6)次/min、(96.2±6.2)次/min、(72.3±7.1)mmHg、(64.8±10.1)mmHg、(7.21±0.12),差异均存在统计学(P<0.05);病死率两组间比较无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呼吸衰竭患者加用无创通气可以改善呼吸功能和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祁海珍 《医学信息》2005,18(5):524-525
机械通气技术的大量应用,使其成为抢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患者上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功能丧失,加之许多患者年老体弱,肺功能差,抵抗能力较差,机械通气的较长期应用,更易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机会,影响了机械通气作用的发挥。应用面罩无创通气,患者保持正常生理功能。我们通过我院自2001年以来对4l例呼衰患者应用面罩无创通气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5例入住我院RICU、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呼吸衰竭治愈或好转出院,4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或家属放弃治疗死亡。结论 严密监测病情、加强呼吸道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基础护理是预防感染、促进康复的重要手段;心理护理是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顺利康复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5例入住我院RICU、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呼吸衰竭治愈或好转出院,4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或家属放弃治疗死亡.结论严密监测病情、加强呼吸道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基础护理是预防感染、促进康复的重要手段;心理护理是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顺利康复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血气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多于对照组,<0.05;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0.05。结论对于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加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状况,缩短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辅助/控制通气(assist/control ventilation,A/C ventilation)和高频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模式有创机械通气救治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救治的88例呼吸...  相似文献   

9.
党强  仝建 《医学信息》2005,18(3):257-258
目的评价序贯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后脱机过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19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序贯治疗组,待“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拔出气管插管,改为经面罩Bi-PAP无创通气渐至脱机,回顾性研究既往COPD呼吸衰竭患者14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机械通气,最后以PSV方式至撤机,对比两组的机械通气总时间,有创通气时间,重新插管例数等. 结果序贯治疗组较对照组机械通气总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有创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重新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有创及无创序贯通气能明显缩短有创通气时间,使机械通气患者顺利脱机,减少重新插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儿童急性呼吸衰竭抢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35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应用拉斐尔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临床分析总结。结果 35例患儿中治愈31例,死亡4例,治愈率88.6%。结论 早期应用呼吸机提高了对创伤、中毒、溺水等因素引起的急性中枢性呼吸衰竭救冶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盛春风  刘培  王福珍  陈黎  黄雨  郑翔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1):37-39,I0001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老年胸腹部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6例老年胸腹部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n=23)采用rhGH与机械通气联合治疗,连续治疗7天后停止使用rhGH;对照组(n=23)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其它治疗相同。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第7天时患者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含量、血糖含量、每日胰岛素用量差异。结果:治疗组在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重症监护区(ICU)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一次拔管成功率优于对照组(P<0.05)、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ICU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治疗7天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每日胰岛素用量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rhGH可改善老年胸腹部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呼吸机治疗时间,降低患者ICU病死率,但治疗期间应加强血糖的监测,强化胰岛素治疗,防止糖代谢紊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不同的无创通气压力支持水平对COPD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的影响。探讨能否减少较严重气道阻塞患者建立有创人工气道的可能性及其时机.方法 对42例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PaCO2≥70mmHg,并出现神志改变的患者,进行面(鼻)罩压力支持通气治疗.结果①应用较高的压力支持水平(IPAP 25.6±2.4cmH2O)可使71.4%(30例,成功组)患者通气明显改善.PaCO2下降(p<0.05),PaO2升高(p<0.05);②12例(失败组)无创通气12~24小时后症状及血气分析无改善改有创通气.两组在高压力水平通气时均需改用面罩.结论提高无创通气的压力支持水平,使71.4%患者血气分析改善,避免了建立人工气道.在较高支持压力水平(≥15-18cmH2O)通气时,建议用面罩通气.适时进行有创人工通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对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34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镇静镇痛、营养支持、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组(n=17)行纤支镜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对照组(n=17)行常规吸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机械通气时问、肺部阴影消散时间、ICU住院时间、28d病死率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PaO2、PaCO2、SaO2、PaO2/FiO2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aO2、SaO2、PaO:/FiO2升高和PaCO2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和肺部阴影消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CU住院时间和28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纤支镜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机械通气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氧合和肺内通气,利于肺部炎症控制,但不改变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措施对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文检索词“综合护理”且“呼吸衰竭”,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以来至2018年9月。用Meta分析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数据合并,并评价分析结果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共纳入5篇文献。Meta分析显示:整体来看,综合护理措施相对于一般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分压[随机效应模型,WMD=10.59,95%CI(7.04,14.14),P<0.001]、氧饱和度[固定效应模型,WMD=7.28,95%CI(6.33,8.24),P<0.001]、pH值[随机效应模型,WMD=0.10,95%CI(0.05,0.15),P<0.001],降低二氧化碳分压[随机效应模型,WMD=-7.10,95%CI(-9.66,-6.20),P<0.001]。结论 综合护理措施对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PaO2、PaCO2、SaO2、pH值的改善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对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血清KL-6、CC16及和肽素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AECOPD提供指导.方法 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事先进行祛痰、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使用呼吸机利用无创正压通气方式在优先保证患者舒适的状态下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进行鼻导管通气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参数,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L-6、CC16及和肽素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2.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呼吸频率、血气参数、KL-6、CC15及和肽素水平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NIPPV治疗24h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气参数等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患者的KL-6、CC16及和肽素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可明显降低血清KL-6、CC16及和肽素水平,缓解肺部损伤,明显改善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早期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9例脑出血后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应用死亡率的方法,日常生活能力(ADL),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幸存者,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和非脑出血34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早期比较分析的应用。结果机械通气早期应用的死亡率并没有显着下降,对幸存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提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混合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的机会减少。结论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结论应该是脑出血的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4月在急诊治疗的92例Ⅱ型呼吸衰竭并心衰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救治过程中是否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分为观察组56例(基础治疗+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36例(仅采取基础治疗),比较两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氧供(DO2)、氧耗(VO2)、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肌做功指数(TEI)、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C反应蛋白(CRP)。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aO2、pH值、DO2、V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LVEF%、SV指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E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并心衰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心功能、降低NT-proBNP及CRP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