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瓜馥木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阐明番荔枝科瓜馥木属植物瓜馥木治疗关节炎和抗癌的有效成分,我们对瓜馥木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通过各种层析手段分离21个化合物,应用波谱方法鉴定其中16个化合物。结果:其结构分别为calycinine(1),Nmethyl-2,3,6-trimethoxymorphinandien-7-one(2),aristololactamAⅢa(3),xylopine(4),crebanine(5),isolaureline(6),asimilobine(7),duguevanine(8),corytuberine(9),aristololactamAⅡ(10),isoboldine(11),goniothalactam(12),glaucine(13),(-)-epicatechin(14),aristololactamBⅡ(15),7′-(3′,4′-dihydroxyphenyl)-N-{(4-methoxyphenyl)ethyl}propenamide(16)。结论:化合物3、5、12、15为首次从该种植物分得,化合物6、7、8、9、11、13、14、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
3.
瓜馥木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瓜馥木的化学成分,寻找抗肿瘤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法进行结构解析,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从瓜馥木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EI—MS,^1H—NMR,^13C-NMR)分析,鉴定为马兜铃内酰胺AⅡ,化合物马兜铃内酰胺AⅡ对肺腺癌GLC-82、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细胞株的IC50分别为:234.35,101.17μmol.L^-1。结论马兜铃内酰胺AⅡ生物碱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4.
薛剑  马伟  徐世一  刘秀波 《中草药》2024,55(19):6806-6819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涵盖脑部和脊髓系统的病变,这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受到病理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临床治疗风险性大且治愈率低。难治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症、缺血性脑卒中以及脊髓损伤等,这类疾病缺乏治疗药物和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赤芍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和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的干燥根部,主要功效为清热镇痛、活血祛瘀。研究表明中药赤芍的总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对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在抑郁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性疼痛、脑卒中、脊髓损伤以及脑部肿瘤等方面的有效性已经被证实。其发挥药效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肠–脑轴、抗炎、抗氧化应激、干预神经元凋亡、调节神经递质和激素分泌等路径,但具体的分子机制和关键靶点还需深入挖掘。以“赤芍活性成分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为主题,通过关键词的自由组合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以及Pubmed等数据库近年来发表的实验性研究论文,统计赤芍活性成分种类并分类综述其干预相关疾病的途径和分子机制,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及赤芍的开发利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帽蕊木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帽蕊木(Mitragyna rotundifolia Kuntze.)为茜草科(Rubiaceae)帽蕊木属(Mitragyna L.)植物[1].该属的植物民间用途广泛,可用于发热、疝气、肌肉疼痛的治疗,并可以驱虫[2].  相似文献   

6.
<正>八角枫学名瓜木(AlangiumplatanifoliumHarms.),属八角枫科,别名白锦条、麻桐树、八筋条、山药萸、猪耳桐药,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在我国分布很广,辽宁、山西、河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四川、台湾等省均有出产。药用其根和根皮,可治风湿骨痛,亦可作农药,毒杀蚜虫。  相似文献   

7.
太白楤木(A.taibaiensis)是五加科惚木属(Aralia)植物,又名飞天蜈蚣七,是“太白七药”之一,在我国秦巴山区及其余脉野生资源丰富。根皮是太白惚木主要药用部位,又称槐木白皮,药用历史悠久,其性味甘、微苦、微寒、辛平、小毒,入肺、肾、脾、胃四经,具有祛风除湿、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疏肝解郁、温中和胃之功效”。  相似文献   

8.
三叶木通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成药》2017,(2)
目的研究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az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DPPH法筛选三叶木通95%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部位,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再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最显著,从中分离出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1)、6,7,10-三羟基-8-十八烯酸(2)、正三十四烷(3)、2,6-二氧甲基-1,4-苯醌(4)、β-谷甾醇(5)、香草酸(6)、咖啡酸(7)、秦皮乙素(8)。化合物7和8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IC50分别为14.939μg/m L和15.631μg/m L。结论化合物3、4、6为首次从木通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而且化合物7和8抗氧化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Fu CY  Liu YH  Chen DW  Tang H  Feng F  Zhou ZL 《中药材》2011,34(3):446-449
目的:研究瓜馥木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并将总黄酮进行富集纯化,测试其清除自由基活性。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固液比及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该工艺的影响;利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总黄酮粗品;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初步评价瓜馥木提取物及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结果:确立了瓜馥木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3 h,乙醇浓度90%,固液比1∶10,提取温度为70℃。黄酮粗品经AB-8大孔树脂纯化以后,含量可达到55%以上。结论: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及纯化总黄酮的方法对进一步的工艺开发有较好的参考价值,瓜馥木富集纯化的总黄酮部位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为开发成为中药保健品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楤木属植物隶属于五加科,在我国,楤木属植物的药用历史十分悠久,主要传统功效为:强壮、抗炎、治疗糖尿病、保护作用等。随着药理学的发展,楤木属植物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用价值已经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而其在肿瘤、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保护等方面也显示出巨大的药用潜力。对近5年来楤木属药用植物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剑叶三宝木枝条中的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剑叶三宝木(Trigonostemon xyphophylloides)枝条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剑叶三宝木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22-麦角甾烯-3β-醇-11-酮(1)、mangdesisterol(2)、6-Deoxy-jacareubin(3)、ergosterol peroxide (4)、丁香脂素(5)、表丁香脂素(6)、β-谷甾醇(7)和胡萝卜苷(8).结论 化合物1为一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3、4、6和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了化合物1~6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2和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巴拉圭药用植物柳叶破布木(Cordia salicifolia)的地上部分具有滋补、利尿、抗神经炎等作用。该植物地上部分的70%乙醇提取物具有抗单纯疱疹病毒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用于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主要有2种:一是抑制 HIV 逆转录酶的活性;另一种是抑制 HIV 蛋白酶(HIV-1 PR)。作者对中  相似文献   

14.
瓜馥木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及云南等省市,是重要的药用资源植物。本文对瓜馥木近10年来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生药学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同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瓜馥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瓜馥木Fissistigma oldhamii(Hemsl.)Merr. 根的生药鉴定方法.方法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对瓜馥木生药进行分析.结果描述了瓜馥木根的性状和横切面结构特征,发现其含有草酸钙方晶,螺纹导管等显微特征.结论这些特征可作为瓜馥木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6.
瓜馥木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幼衡  程怡  叶会呈 《中药材》2001,24(2):104-105
从中药瓜馥木Fissistigma oldhamii (Hemsl.)Merr.根茎甲醇提取物的碱性部分分得一种非酚性生物碱,命名为瓜馥木甲素,经理化常数及UV、IR、MS、^1HNMR、^13CNMR和^13C-^1HCOSY波谱分析鉴定为N-甲基-2,3,6-三甲氧基吗啡烷二烯酮。吗啡烷二烯酮(Morphinandienone)类型的生物碱多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该生物碱系首次从中国大陆产瓜馥木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7.
王瓜根有效活性成分对鼻咽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王瓜(TrichosanthescucumeroidesMaxim)为葫芦科植物,王瓜根具有清热生津、利大小便、破血消瘀的功效。实验证实王瓜根含有葫芦素结晶B、E。通过观察王瓜根提取物在体外对人淋巴细胞及鼻咽癌...  相似文献   

18.
19.
龙牙楤木Aralia elata为五加科楤木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亚洲地区,在我国东北三省的储量极为丰富,而且龙牙楤木在民间作为重要药物来源用于治疗糖尿病、关节炎、心肌梗死等多种疾病.近年来,该植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得到了深入研究.在化学成分方面,从其中分离得到100余种皂苷类成分;在药理研究方面,发现龙牙楤木总皂苷具有保护心血管、抗肿瘤、抗炎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通过检索,围绕龙牙楤木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等相关研究报道进行系统的总结,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剖析,以期为其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作者前曾报道葫芦科黄瓜属植物三棱瓜(Cucumis trigonus,I)乙醇提取物的含甙部分具有镇痛、抗炎活性。由于有些报告指出某些植物的含甙提取物具有利尿作用,因此作者对I的利尿作用进行了研究。原生药干粉用无水醇提取,得率18.6%,经常规检查其中仅含甙类成分.按Sheth法测定其对大白鼠的利尿活性,记录给药后2、4及6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