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睁眼数字化面模在眶缺损仿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睁眼面部三维数字化模型,实现单侧眼眶部缺损的计算机仿真设计。方法:采用位相测量轮廓技术直接对患者面部三维轮廓信息进行采集,重建缺损面部睁眼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在Geom agic实体构造软件中,利用健侧眼眶部组织数据经镜像反转获得缺损区睁眼状态的三维实体数据。结果:完成了单侧眼眶部缺损面部组织的三维重建,获得了修复缺损区眼眶组织的三维实体数据并达到对称、逼真的设计效果。结论:应用位相测量轮廓术和逆向工程软件进行单侧眼眶部缺损修复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应用相位测量轮廓技术重建面部睁眼三维数字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活体睁眼状态下的面部三维数字化模型,为颌面缺损的仿真修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D CaMaga人体三维彩色数字化系统对面部进行活体测量,获得三维点云数据,运用CloudForm反求工程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后,转化为相应的数字化文件格式,在Geomagic实体构造软件中重建面部三维数字化模型。结果:成功建立了面部睁眼状态下的三维数字化模型。结论:应用相位测量轮廓术可快速准确安全的重建真实的面部三维形态,该方法在颜面赝复、口腔颌面外科、正畸科、整形外科都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面部微笑表情状态三维数字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微笑表情状态下的面部蔓维数字化模型,为颌面缺损的仿真修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DCaMaga人体三维彩色数字化系统对微笑表情状态下的面部进行活体测量,获得三维点云数据,在实体构造软件中重建微笑表情状态面部三维数字化模型。结果:成功建立了微笑表情状态下的面部三维数字化模型。结论:应用相位测量轮廓术可快速准确地重建微笑表情的面部三维数字化模型,为颜面赝复体的多样化制作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单侧眶部缺损患者面部三维数字化重建及眼部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单侧眶部缺损患者睁眼面部三维数字化模型,对健侧眼眶部主要标志点、线进行三维测量,为眶部赝复体的制作提供必要的测量数据.方法:采用3DSS结构光三维扫描仪,结合geomagic软件对一单侧眶部缺损患者进行三维重建,并对健侧眼部进行三维测量.结果:建立了患者睁眼面部三维数字化模型,获得了眼眶部各个标志点、线的测量数据.结论:睁眼三维面部数字化模型及其测量数据能够为单侧眶缺损修复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单侧眼眶部缺损修复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对单侧眼眶部缺损进行修复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探讨颜面部缺损修复设计的新方法。方法:通过激光扫描仪对一例单侧眼眶部缺损患者石膏面部模型进行数据采集,经三维设计软件处理数据,依据健侧眼眶部组织设计出缺损处组织外形。结果:由激光扫描采得的面部模型数据清晰、精确;通过Digisurf逆向工程软件对面部点数据构面和设计,利用健侧眼眶部组织数据镜面反转到缺损处修复缺损设计获得成功。结论:利用激光扫描技术和三维设计软件可以圆满地完成单侧眼眶部缺损修复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单侧眼眶部缺损的修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反求工程和快速成型技术对单侧眼眶部缺损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的效果。方法 通过激光扫描仪对一例单侧眼眶部缺损石膏面部模型进行数据采集。经反求工程软件处理,依据健侧眼眶部组织数据设计出缺损处修复体表面数据,并利用模具软件设计出修复体模型的三维数据。最后通过快速成型方法制作出修复体的树脂模型。结果 激光扫描采得的模型点云数据清晰精确。利用健侧眼眶部组织数据修复患侧缺损获得满意效果之后设计制作出的树脂修复体与缺损处贴和紧密并达到逼真的对称修复效果。结论 利用反求工程和快速成型方法可以满意地完成单侧眼眶部缺损修复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三维光学扫描及快速成形技术制作人面部软组织三维树脂模型,为研制颌面赝复体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与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M)系统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自主研发的三维光学测量系统对志愿者左右侧面部分别进行扫描,通过Surfcaq软件对图像数据进行转换,获得完整的点云数据。以鼻尖点、颏下点、眼眶外侧点作为标定点,在Geomagic studio软件中对点云数据进行拼接、拟合,三维重建面部软组织。将三维重建图像导入MagiCS RP软件,进行三角化,并生成2mm的厚度,利用快速成形设备制作面部软组织三维树脂模型。结果获得了志愿者面部软组织的三维重建图像,并经快速成形制作出面部软组织三维树脂模型。结论利用三维光学扫描可进行人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利用快速成形技术制作面部软组织三维树脂模型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8.
应用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重建面部软组织形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对面部软组织形态三维重建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基于格雷码和相位移动技术原理的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对1名志愿者面部及其面部石膏模型进行扫描,通过Imageware和Geomagic软件对获取的三维点云信息进行去噪、精简、平滑、三角化等数字化处理,重建面部和石膏模型的三维图像。比较三维重建图像测量项目结果和面部实际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可完整重建志愿者面部的软组织形态,能较好地还原面部实际情况。结论基于格雷码和相位移动技术原理的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能准确地重建面部软组织形态,可为面部缺损的三维重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螺旋CT扫描重建与三维打印快速成型技术相结合应用于颜面缺损赝复。方法:采用螺旋CT对1名颜面部颧颊联合缺损的患者进行颜面部扫描,对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和处理,导入三维打印快速成型设备,制作患者的颜面缺损实体模型。比较、测量患者及模型的实际外形、尺寸。结果:螺旋CT扫描重建获得的颜面部三维数字化模型完整、清晰。三维模型经编辑导入三维打印快速成型机后,成功制作出颜面缺损实体模型。该模型与患者面部形态高度相似。结论:螺旋CT扫描重建结合三维打印技术,能准确获取颜面外形信息并生成颜面缺损实体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一种基于三维点云模型获取三维数字化观测线的计算方法,开发自动提取三维数字化观测线的软件,为提高模型观测的客观性和精确度、实现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制作(CAM)技术完成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奠定基础.方法以Kennedy第二类第二亚类牙列缺损为研究对象,光栅扫描法采集石膏模型的三维点云数据,在Geomngic Studio 6通用CAD-CAM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和三维重建.通过本项实验开发的投影轮廓提取法软件,计算观测方向上的最大轮廓曲线,测量倒凹深度,确定并标记卡环固位体卡臂尖的位置.结果得到牙列缺损模型的三维数字化观测线;该观测线将倒凹区和非倒凹区明确分开,可从各个方向观察和分析模型,判定相应的义齿就位道;自动测量倒凹深度,确立并标记固位臂卡臂尖的位置.结论应用该计算方法和软件初步实现了牙列缺损三维模型的数字化观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数字化X线摄影片(digital radiograph,DR)图像和激光扫描为数据源,三维重建颅面硬组织和软组织,并进行硬软组织的有效拟合,以期为治疗方案确定、手术方法选择和提高医患交流的水平提供平台.方法:在志愿者面部贴定铅点,拍摄头颅正侧位DR片.利用基于二维DR数据的颅面硬组织三维重建系统进行硬组织形变建模.获得颅面部硬组织模型.利用激光扫描数据进行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获得面部软组织三维模型.然后通过铅点坐标的匹配,将颅面硬组织与面部软组织进行拟合.结果:分别重建了能反映真实颅面部组织结构的硬组织三维模型和面部软组织三维模型,并实现了颅面部硬组织与软组织的有效拟合.结论:本研究实现了颅颌面三维结构的有效重建和拟合,为进一步进行正颌手术模拟和容貌预测奠定了基础.拟合结果真实可靠,能够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计箅机辅助设计及计算机辅助手术技术指导复杂颜面和牙列缺损患者的种植修复.方法:通过CT扫描获得1例眶缺损患者、3例牙列缺损患者种植区图像信息,利用Mimics软件构建数字三维模型,并在模型上设计手术方案,指导制作种植模板,完成种植修复.结果:成功完成了4例复杂种植修复,避免了辅助种植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相似文献   

13.
PURPOSE: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novel manufacturing approach that integrates laser surface digitizing/scanning and 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and manufacturing (CAM) to achieve automated fabrication of spatially and anatomically accurate extraoral facial prostheses. MATERIALS AND METHODS: Topologic data of the patient's face, including the site of deformity and the anatomy of a healthy "donor" organ, were acquired using laser surface digitizing. Two different CAD data manipulation techniques were developed to alleviat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laser-digitized data sets. To reduce patient involvement, fitting of the prosthesis was conducted using a computer model of the patient's face. Once finalized, rapid prototyping techniques were employed to fabricate a master pattern to cast the final prosthesis. RESULTS: Three case studies involving different facial prosthese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many advantages of the system for facial prosthesis production. CONCLUSION: With the new manufacturing approach, reduced patient discomfort, minimal dependence on the artistic skills of the prosthetist, and short turnaround times for prosthesis production can be expected.  相似文献   

14.
For a patient with a unilateral orbital defect, an esthetic orbital prosthesis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enhancing quality of life. This technique describes the combined use of a facial scanner and an intraoral scanner to acquire the digital scan for the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an orbital prosthesis. The method results in an esthetic prosthesis with accurate skin texture re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