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冠脉造影(CAG)结果为金指标,采用64排螺旋CT对100例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主干及主要分支400节段进行重建和分析,评价其诊断冠心病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64排螺旋CT能清晰显示冠脉主干及分支狭窄、钙化、开口起源异常及桥血管病变,对冠脉狭窄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高,诊断冠脉病变的灵敏度96.37%,特异度96.14%,阳性预测值95.88%,阴性预测值96.6%。但对慢性闭塞性病变诊断性的准确率稍差,灵敏度50%,特异度96.77%,阳性预测值62.5%,阴性预测值94.73%。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狭窄病变、桥血管、心肌桥、支架管腔均显影良好,对钙化病变诊断率优于冠脉造影,可以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无创性筛选检查及冠脉支架、搭桥术后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CT冠状动脉成像(CTA)在不同冠心病亚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利用CTA(采用64层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脉内斑块性质进行对比分析,评价CTA与CAG的诊断符合率,并探讨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斑块性质差异及临床意义。结果与CAG相比,CTA在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为96.96%,特异性为93.76%,假阴性率3.04%,假阳性率为6.24%,阳性预测值90.25%,阴性预测值为98.11%;以CAG为标准,CTA在显示冠脉斑块的整体符合率为85%;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的钙化斑块比例顺次降低,而混合斑块与软斑块比例顺次升高。结论CTA与CAG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可用于诊断冠脉病变,并可对冠脉斑块性质作出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检查老年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冠脉内病变性质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CTA)及常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CTA增强扫描轴位图像行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仿真血管内镜等后处理,评估冠脉管腔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成像、造影以CAG为金标准,分析CTA的诊断价值。结果CAG发现狭窄段174个,CTA正确检出155个(89.1%)。其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89.1%,特异性为92.8%,准确率91.9%,阳性预测值81.2%,阴性预测值96.1%。结论CTA对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62例冠脉支架术后患者的64排螺旋CT与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支架通畅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86枚支架行64排螺旋CT扫描,对照冠脉造影检查结果,评价64排螺旋CT在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针对62例患者置入的86枚支架进行了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的诊断试验评价,无创冠状动脉造影(冠脉CTA)对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98.6%、66.7%和98.6%。结论冠脉CTA对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有高的阴性预测值,可应用于冠脉支架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 CT 冠脉成像(CT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确诊或疑诊冠心病患者,在本院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行冠脉造影术的200例患者影像学资料,将64排CT冠脉成像结果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两种检查手段对不同程度狭窄的评估对比。结果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判断血管≥50%狭窄的敏感度94.04%,特异度93.96%,阳性预测值90.80%,阴性预测值96.46%。对冠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也与冠脉造影相当。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诊断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价值。方法:12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分别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进行评估。结果:以CAG作为金标准,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诊断ISR阳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95.3%、80.0%、97.3%。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脉支架再狭窄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较高,可作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随访的无创性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64层螺旋CT对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1例疑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进行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扫描,并于1周之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评价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结果61例患者总计915个冠状动脉节段,64层螺旋CT能够评价其中882个节段(96.4%),其检测中度以上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75.6%,特异性88.1%,阳性预测值64.0%,阴性预测值92.8%,准确度85.4%。结论64层螺旋CT对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可能成为筛查老年人冠心病的一个较为可靠的无创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先后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敏感性为96.1%,特异性为94.2%。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能较好显示冠脉病变情况,可作为冠脉病变的一种筛查手段,可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CAD)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45例应用64排螺旋CT疑诊为CAD的糖尿病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为金指标,评价64排螺旋CT在CAD诊断中的价值。对3568支冠状动脉血管进行选择性CAG检查,将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与CA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排螺旋CT显示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是一项可靠的CAD诊断方法,作为一项非创伤性检查技术,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MSCT)血管造影在临床冠脉病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17例行64排MSCT检查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疑似冠心病或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患者。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对直径≥1.5mm的冠脉按不同狭窄程度逐支分析。结果217例患者868支冠脉得到评价,64排MSCT对中度狭窄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1%、90.9%、96.8%、99.2%;重度病变分别为89.7%、97.4%、97.0%、97.2%。按冠脉条数分,右冠状动脉有意义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更高,分别为93.18%、98.59%。结论64排MSCT能准确评估冠脉病变,尤其是有意义病变,可作为冠心病无创筛查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