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阻滞疗法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疗法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30例急性带状疱疹病人随机分为2组,Ⅰ组为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口服药物和理疗综合治疗措施;Ⅱ组为治疗组,采用神经阻滞疗法(根据带状疱疹发生部位选用相应的神经阻滞).药物为0.5%利多卡因.0.15%布比卡因.聚肌胞2~4mg,地塞米松5mg.维生素B1 100mg。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疼痛缓解程度。结果:Ⅰ组止痛优良率为27%.Ⅱ组为93%,两比较差异有非常显性(P<0.01).另外,Ⅱ组病人的病程也较Ⅰ组明显缩短。结论:神经阻滞疗法治疗急性带状疱疹具有起效快、止痛效果好、利于病人早期康复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急性带状疱疹伴神经痛两种疗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疱疹消退期、镇痛效果以及发生后遗神经痛(PHN)的影响情况。方法:将60例急性带状疱疹(AHZ)伴神经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I组接受抗病毒药等传统疗法,Ⅱ组采用抗病毒药及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后记录疱疹消退期、镇痛效果以及PHN情况。结果:I组疱疹消退时间为(16.1&;#177;3.7)d,Ⅱ组为(12.9&;#177;6.9)d,相差显著(P<0.05);I组止痛优良率27%,Ⅱ组为97%,相差非常显著(P<0.01);I组PHN3例,Ⅱ组为1例(仅上1/2病区),相差不显著。结论:Ⅱ组的治疗方法缩短了带状疱疹消退期,更为重要的是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神经痛,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对预防PHN显示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工作观察低浓度布比卡因与小剂量丁丙诺啡、吗啡复合液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临床效应。400例病人分为两组,Ⅰ组(n=78)丁布溶液:0.125%~0.25%布比卡因+0.0015%丁丙诺啡;Ⅱ组(n=322)吗丁布溶液:同Ⅰ组丁布溶液+0.005%吗啡;均采用Graseby3300型PCA泵,以LCP模式(负荷剂量+持续量+PCA)给药。结果:Ⅰ组和Ⅱ组首20h镇痛用药量分别为21.7±6.1ml(丁丙诺啡0.33±0.09mg)和19.5±5.7ml(丁丙诺啡0.30±0.09mg、吗啡1.0±0.29mg),VAS评级为1.2±0.5和1.0±0.3分。二组呕吐并发症分别为1.3%和2.5%,无呼吸抑制或瘙痒情况。结论:本配伍PCEA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仪照射合并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I组在神经阻滞的基础上给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Ⅱ组只采用单纯神经阻滞疗法。以VAS评价两组的疗效,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及皮损改善的显效率,好转率,无效率和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疼痛缓解的显效率和有效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5)。皮损改善的显效率Ⅰ组为15%,Ⅱ组26.7%,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合并神经阻滞优于单纯神经阻滞,前者在治疗带状疱疹皮损改善中的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注入吗啡对前列腺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患者100例,随机均为两组:Ⅰ组术后硬膜外腔注入吗啡2mg和氟哌啶2.5mg;Ⅱ组术后肌注哌替啶50mg,作为对照。对镇痛效果和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按VAS法评定镇痛效果,Ⅰ组无痛和轻度疼痛46例,占92%。Ⅱ组无痛和轻度疼痛5例,占100%。两组差异显著(P〈0.01);并发症,术后出血量Ⅰ组明显少于Ⅱ组。上述结果表明,硬膜外注入吗啡的术后镇痛法,较肌肉注射哌替啶更有  相似文献   

6.
不同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肩周炎有效的治疗方法,分别采用四种步同神经阻滞进行比较性研究。106例疼前门诊病人随机分成四组,Ⅰ组24例,颈部硬膜外阻滞(CEB0;Ⅱ组27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Ⅲ组26例,肩胛上神经阻滞(NSB);Ⅳ组29例,臂丛神经阻滞+肩周局部神经阻滞(BPB+LNB)。药物配方:利多卡因50mg,维生素B12 500μg,地塞米松5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CEB稀释至20ml)。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缓解肾绞痛的理想方法。方法:以中西医结合四联疗法(点穴、肌注杜冷丁加氯丙嗪注射液、静滴维生素K3注射液、静注安定注射液)治疗肾绞痛150例。结果:0.5小时内完全止痛52例(34.7%),0.5~1.0小时完全止痛52例(34.7%),>1.0~2.0小时完全止痛42例(28.0%),2.0小时内完全止痛148例(98.7%);24小时内无绞痛再次发作142例(94.7%)。结论:中西医结合四联疗法缓解肾绞痛起效快,疗效好,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在人工流产术中的止痛效果。方法:选择19岁~30岁之间,妊娠6~9周的未产妇206例。随机分成试验组(Ⅰ)和对照组(Ⅱ)。Ⅰ组117例,人流术前行1%利多卡因官颈旁神经阻滞。Ⅱ组89例,不给镇痛药,按常规行人工流产术。观察镇痛、宫颈松驰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等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宫颈松驰程度明显提高(P〈0.01),镇痛效果非常显著(P〈0.01),人流综  相似文献   

9.
全麻后寒战及药物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全麻后寒战的相关因素及药物治疗寒战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择期手术250例施行静吸全麻,记录术毕出现寒战的一般情况,对术毕出现寒战患者随机分3组治疗,A组静注曲马多2mg/kg;B组静注杜冷丁0.4mg/kg,C组静注杜冷丁0.4mg/kg,非那根0.2mg/kg。结果:寒战发生率28%,寒战程度Ⅰ~Ⅱ级占95%,男女比例3:2,寒战治疗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均改善(P〈0.05)  相似文献   

10.
根据川芎嗪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结果,采用不同方法的川芎嗪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第1组用川芎嗪160mg加入0.28~0.56mmol/L(以5%~10%)葡萄糖500ml中静滴,2次/d,第2组用等量葡萄糖加川芎嗪320mg静滴,1次/d。结果表明:第1组总有效率为95.0%;第2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每天2次的用药方法,其疗效明显优于每天1次的传统给药法,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颈中交感神经节组滞方法和并发症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颈中神经节星状神经节的阻滞效果和并发症,将23个病例随机分为颈中节组,共阻滞100例次,和星状节组,共阻滞80例次。阻滞药液均为1%利多卡因10ml(含维生素B12 0.5mg、当时液1 ̄2ml或/和地塞米松2.5 ̄5mg)。颈中节组采取气管旁颈6横突法,星状节组采取气秋旁颈7横突法。两组均以出现霍纳氏综合征为阻滞成功的标准。结果:颈中节组成功率为98%,星状节组为91.2%,差异性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2.
四联疗法缓解肾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缓解肾绞痛的理想方法。方法:以中西医结合四联疗法(点穴、肌注杜冷丁加氯丙嗪注射液、静滴维生素K3注射液、静注安定注射液)治疗肾绞痛150例。结果:0.5小时内完全止痛52例(34.7%),0.5 ̄1.0小时完全止痛52例(34.7%),〉1.0 ̄2.0小时完全止痛42例(28.0%),2.0小时内完全止痛148例(98.7%);24小时内无绞痛再次发作142例(94.7%)。结论:中西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药物加运动疗法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康复疗效。方法将72例老年晚期NSCLC病人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应用紫杉醇(太素 100-135mg/m2)加卡铂(200mg/m2)化疗2周期,胸部放疗60Gy(30次,每周5次),放疗时每周加用30mg紫杉醇,辅用心理疗法和功能锻炼。对照组:应用CE方案加放疗。结果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60.0%,对照组为34.3%,两组差异显著(P<0.05),NPS评分提高率: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药物加运动综合治疗对老年晚期NSCLC康复更有利。  相似文献   

14.
川芎嗪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不同用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川芎嗪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结果,采用不同方法的川芎嗪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第1组用川芎嗪160mglk ty 0.28-0.56mmol/L(5%-10%)葡萄糖500ml中静滴,2次/d;第2组用等量葡萄糖加川芎嗪320mg静滴,1次/d.结果表明:第1组总有效率为95.0%;第2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每天2次的用药,  相似文献   

15.
不同剂量和不同容量吗啡硬膜外腔注射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探讨术后硬膜外腔应用不同剂量和稀释容量的吗啡对镇痛效果和副作用的影响。选择ASAⅠ-Ⅱ级硬膜外阻滞效果满意的腹部手术病人117例,分成四组,Ⅰ组:吗啡1mg稀释至5ml;Ⅱ组:吗啡1mg稀释至10ml;Ⅲ组:吗啡2mg稀释到5ml;Ⅳ组;吗啡2mg稀释至10ml,均用生理盐水稀释,于缝皮前主硬膜外腔。以口述评分法和针刺法确定术结硬膜外阻滞范围以及术后镇痛效果和副作用。Ⅰ、Ⅱ组镇痛时间明显短于Ⅲ  相似文献   

16.
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观察纳络酮对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入院前病程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随机分纳络酮I组,纳络酮Ⅱ组,常规药物组。各组基本疗法为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及5%葡萄糖500ml加维脑路通0.8g,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纳络酮I组和Ⅱ组均加静注5%葡萄糖10ml加纳络酮0.4-0.8mg;常规药物组加静滴低5%葡萄糖500ml加胞二磷胆碱1.0g,脑复康8.0g  相似文献   

17.
1资料与方法 我们观察55例前列腺手术病人ASAⅠ—Ⅱ级,年龄52~83岁,平均67.5岁,体重55~80Kg。合并有不同程度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18例。均选择持续硬膜外镇痛,术后留置双腔导尿管。 镇痛方法:随机分两组,镇痛组(n=35)和对照组(n= 20)。镇痛组在手术结束病人未恢复痛觉前经硬膜外导管注入首次剂量(0.25%布比卡因注射液4ml,芬太尼0.1mg),然后连接艾克孚镇痛泵持续型,流速2.0ml/h。泵内药物配制:布比卡因150mg、曲马多600mg、氟哌列多5m…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疱疹消退期、镇痛效果以及发生后遗神经痛(PHN)的影响情况。方法将60例急性带状疱疹(AHZ)伴神经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接受抗病毒药等传统疗法,Ⅱ组采用抗病毒药及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后记录疱疹消退期、镇痛效果以及PHN情况。结果Ⅰ组疱疹消退时间为(16.1±3.7)d,Ⅱ组为(12.9±6.9)d,相差显著(P<0.05);Ⅰ组止痛优良率27%,Ⅱ组为97%,相差非常显著(P<0.01);Ⅰ组PHN3例,Ⅱ组为1例(仅上1/2病区),相差不显著。结论Ⅱ组的治疗方法缩短了带状疱疹消退期,更为重要的是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神经痛,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对预防PHN显示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置管前、后注药法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20例择期中、下腹部肿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Ⅰ组(置管前、后注药组,n=11)和Ⅱ组(置管后注药组或对照组,n=9)。常规硬膜外穿刺后,Ⅰ组于置管前经穿刺针注入1%利多卡因、0.25%丁卡因混合液5ml,向头端置管5cm后5分钟经导管再注药10ml;Ⅱ组于穿刺置管后经导管先注药5ml,5分钟后再注药10ml。于首次注药后15分钟和30分钟分别测定痛觉消失范围。结果:注药15分钟和30分钟,两组阻滞范围均有显著差异(15分钟P<0.01,30分钟P<0.05)。结论:置管前、后注药法硬膜外阻滞较常规置管后注药法硬膜外阻滞可获得更广泛的麻醉范围(平均增加3.22~3.77个脊神经节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蝮蛇抗栓酶与川芎嗪加维脑路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8例用蝮蛇抗栓酶0.5U溶于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1次;B组22例用川芎嗪120mg加维脑路通400mg溶于5%葡萄糖500ml中静滴,每日1次。疗程均为20天。结果:临床总有效率A组为93.75%,B组为95.45%,2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显效率A组(52.08%)优于B组(36.36%)。2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除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粘附率A组较B组下降明显外,大多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川芎嗪加维脑路通与蝮蛇抗栓酶都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药物;蝮蛇抗栓酶疗效优于川芎嗪加维脑路通,但其禁忌证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