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介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MMR)接种后与孤独症事件关联性的双方证据情况,了解证据解读的复杂性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方法:通过Lancet、MEDLINE和Google收集有关原始研究文献;将文献分为支持和反对两类,采用摘录主要内容、局限性分析和对比两类证据整体效力的方式解读文献。结果:支持类研究5篇,主要为系列病例发病机制的研究,在质量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且缺乏重复研究的验证,结果很难用一种假设来解释;反对类证据13篇,均为流行病学研究,研究质量较高,结果一致,相互印证;由现有的支持类研究得出MMR与孤独症或其亚型有关联的结论证据不足,现有的流行病学证据均未发现这种关联。结论:现有的研究不支持MMR可以引起儿童孤独症的推测,但对MMR异常免疫反应″假说″应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0月~2006年12月问1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无中转,平均手术时间为152min,平均出血量为200ml.术中发现副脾1例(7.1%,1/14).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为12~36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d.发生手术并发症2例(14.3%.2,14),皮下气肿1例,左侧腹壁广泛淤斑1例.术后1周内血小板计数很快上升,平均峰值达284×109/L.随访2~51个月(平均21.6个月),根据疗效标准,显效7例,良效4例,进步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5.7%(12/14).结论 腹腔镜脾切除术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病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诊断明确的84例ITP患儿分别进行人类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疱病毒Ⅱ、EB病毒特异性IgM的检测和34例ITP患儿进行乙肝抗原、抗体的检测;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18例ITP患儿的支原体抗体;采用金标法检测33例ITP患儿的幽门螺旋杆菌抗体。结果巨细胞病毒抗体、风疹病毒抗体、单疱病毒Ⅱ抗体、EB病毒抗体、乙肝抗原、抗体、支原体抗体、HP抗体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4%(12/84)、11%(9/84)、11%(9/84)、26%(9/34)、6%(5/77)、22%(4/18)、48%(16/33)。结论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可能与多种病原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4.
Background: The efficacy of thrombopoietin (TPO) mimetics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reaffirms that impaired platelet production i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New strategies to reduce platelet destruction, like rituximab, are also effective. Objectives: To describ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ituximab and the TPO mimetics, romiplostim and eltrombopag, and how they relate to ITP pathogenesis. Methods: Narrative review summarizing full publications and meeting abstracts. Results/conclusions: A 4-week course of rituximab is associated with a platelet count response in 60% of patients with ITP, and durable responses have been observed. Subtle increases in infection have been reported. Romiplostim and eltrombopag are each associated with a 60 – 85% response while on treatment. Transient bone marrow reticulin with romiplostim and elevated liver enzymes with eltrombopag are rare side effects.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agents in non-splenectomized patients requires further study.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和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等为特征。目前脾切除仍是二线治疗的首选,但难治性ITP的治疗目前仍十分棘手,近年来,针对巨核细胞分化成熟障碍而采用促血小板生成剂和血小板生成受体激动剂等逐渐应用于治疗难治性ITP。本文综述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治疗难治性ITP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比较甲基强的松龙和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小儿急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急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按给予冲击治疗的糖皮质激素不同分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组(n=44)和地塞米松冲击治疗组(n=34),两组患儿分别给予甲基强的松龙20~30 mg/(kg·d),地塞米松1.5~2 mg/(kg·d),均静滴3d,第4天起减半,第7天改为口服阿赛松1.6 mg/(kg·d)序贯治疗.检测两组患儿血小板数目、计算达到完全有效或者有效的平均反应时间、自治疗开始至活动性出血停止的平均时间,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患儿治疗有效率、治疗后活动性出血停止时间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小儿急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均能收到较好疗效,短期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8.
邹文蓉  彭鹏  王瑜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0):1459-1460
目的:探讨部分脾柃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m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难治性ITP患者进行PSE治疗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短期(术后1个月)内100%有效,近期(术后3个月)复发3例,85%有效;远期(术后1年)复发5例,75%有效;长期有5例失访,复发5例,66.7%有效.结论:PSE具有良好的疗效,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少,而且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是治疗难治性ITP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泼尼龙(HDMP)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VIG)冲击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短期疗效。方法 32例血小板〈10×10^9/L的成人重症ITP患者随机分成HDMP和HDIVIG两组。HDMP组18例,给予甲泼尼龙1.0g/d,连用3d,接泼尼松1.5mg/(kg·d)。HDIVIG组14例,给予丙种球蛋白0.4g/(kg·d),连用3d,接泼尼松1.5mg/(kg·d)。治疗后7~10d测血小板数目。结果 HDMP组和HDIVIG组血小板上升至20×10^9/L需(4.1±1.8)天和(3.3±1.6)d。达50×10^9/L分别为(6.5±2.7)d和(5.9±2.5)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0.20和〉0.50)。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成人重症ITP短期提升血小板疗效相似。甲泼尼龙相对廉价,可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了我院收治的98例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资料,对是否伴有糖尿病及患者年龄进行相对危险度分析;对用药疗程及感染的发生和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98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有21例发生感染,其中2例患者因重症感染死亡。合并糖尿病ITP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对危险度为14.709(95%CI,4.788-46.984,x2=25.107,P=0.000),老年ITP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对危险度为4.754(95%CI,1.321-17.102,x2=5.85,P=0.017)。用药疗程与感染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0.505,P=0.000及r=0.515,P=0.000)。结论:ITP患者合并糖尿病和老年患者是应用糖皮质激素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用药疗程与感染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大剂量静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简称HDIVIG)静滴在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判断其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10年2月在本科住院的急性ITP患儿80例的临床治疗资料作为丙球组,早期应用HDIVIG静滴400mg/(kg·d),3~5d治疗,选择本院同期应用常规治疗的ITP患儿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患儿出血症状控制、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达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丙球组80例患者中72例有效,有效率为90.0%,对照组80例患者中64例有效,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8,P〈0.05)。结论:HDIVIG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伴有严重出血的ITP患者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9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另外加用丙种球蛋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及出血停止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 (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及出血停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迅速提高血小板数,改善出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来探讨丙种球蛋白与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得已发表的丙种球蛋白与激素治疗儿童急性ITP的相关文献。根据临床和统计标准进行合并分析,来评价丙种球蛋白与激素治疗儿童急性ITP的显效率及有效率的差异。结果: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文献8篇,并纳入Meta分析。利用Revman4.2软件对所有文献的显效率与有效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效率比较,Z=3.10,95%CI(1.26~2.02),而有效率Z=2.47,95%CI(1.26~7.34)。结论:对于儿童急性ITP,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激素。  相似文献   

14.
血栓弹力图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凝血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体内凝血功能状态。方法:对27例ITP患者及21例正常对照者进行TEG测定,了解凝血功能变化。结果:患者TEG表现为低凝图象,k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MA、CI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ITP患者体内存在病理性低凝状态,TEG可作为观察ITP患者血液凝固性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脾切除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9例。方法1996年1月~2001年12月脾切除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9例。结果患儿术前均在内科明确诊断和接受正规治疗。42例患儿术后效果显著,7例部分显效。全组无重大并发症。结论选择性脾切除是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儿童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及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将58例IT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补肾活血方煎剂,对照组给予强的松口服。2个疗程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和P-选择素表达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选择素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对儿童ITP疗效明显,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注射液(通用名为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难治性ITP)的疗效。方法:38例诊断为难治性IT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环孢素A治疗,对照组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并评估两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和副作用。结果:观察组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除肝功能方面,不良反应的其他指标的比较,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环孢素A可作为难治性ITP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口服液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上海市浦东医院接受治疗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iv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0.4 g/kg,1次/d。治疗组在对照基础上口服甘露聚糖肽口服液,1支/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血小板相关抗体、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介素-4(IL-4)、止血时间和血小板数量达正常时间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38%、94.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和CD~(4+)的水平及CD~(4+)/CD~(8+)的比值均显著升高,而CD~(8+)的水平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G(PA IgG)、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A(PA IgA)和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M(PA IgM)的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LT及IL-4水平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止血时间和血小板数量达正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口服液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加快止血,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槐杞黄颗粒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15 000 U/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温水冲服槐杞黄颗粒,1袋/次,2次/d。两组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小板相关抗体、血小板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81%、90.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G(PAIgG)、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A(PAIgA)、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M(PAIgM)水平明显降低,而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升高,而CD8+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槐杞黄颗粒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血小板相关抗体,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钱珂  秦锡虎  邱国强 《江苏医药》2006,32(3):210-211
目的研究选择素的表达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激素治疗ITP23例中,13例疗效不良者为A组,10例疗效良好者为B组;另8例肝硬化脾亢者为C组,15名健康献血者为D组。抽全血用ELISA法检测可溶性E-选择素(E-selectin)、可溶性L-选择素(sL-selectin)、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P-选择素(P-selectin)及L-选择素(L-selectin)。结果血小板计数,A组为34.2×109/L,B组35.6×109/L,C组56.3×109/L,D组166×109/L。A组sE-selectin水平为53.1 ng/ml,明显高于D组(28.3 ng/ml,P<0.05);B组为21.2 ng/ml;C组61.8 ng/ml,也高于D组(P<0.05)。A组sP-selectin水平上升(15.3 ng/ml),高于B组(3.2 ng/ml,P<0.01)和D组(10.9 ng/ml);A组sP-selectin/Plt显著高于D组(6.9 vs 0.6fg/platelet、P<0.01);B、C组P-selectin低于D组,但sP-selectin/Plt却高于D组。A、B、C 3组sL-selectin、L-selectin水平与D组无明显差异。结论P-selectin、E-selectin参与了ITP时血小板破坏的病理过程,sE-selectins、P-selectin/Plt明显上升的ITP患者激素治疗效果可能较差,白细胞的活化与否和ITP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