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勇 《江西中医药》2014,45(2):45-45
《伤寒论》中咽痛方证,有少阴阴虚、虚热上扰之猪肤汤证,有邪热客于少阴经脉之甘草汤或桔梗汤证,有痰热闭阻少阴经脉、咽伤生疮之苦酒汤证,有风寒兼痰湿闭阻少阴经脉之半夏散及汤证,其病因病机不尽相同。本文试举半夏散及汤临运用1例,为学习和实践《伤寒论》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笔者团队通过考证,发现仲景书中的“痹”字当解释为麻木不仁,而无疼痛之义。咽痛和喉痹并非同一症状。“咽痛”一症在《伤寒论》中共出现12次,有关咽痛治疗的方证都集中在少阴篇,可见咽痛与少阴的关系非常密切。此文梳理了少阴篇“咽痛”相关的5个条文,发现咽痛一症病位主要在肺胃心肾,涉及肝脾,咽痛的产生与肺胃之气机升降失常直接相关。涉及咽痛的6个方证均是在少阴阳虚,气血阴阳俱伤的病理基础上变化产生,肺胃虚热上冲即为甘草汤证;甘草汤证继续加重,伴有脓血则成桔梗汤证;邪气内迫而虚热上浮则成猪肤汤证;苦酒汤证乃心胸有热,且夹毒上冲咽喉;半夏散及汤证则属心肾阳虚,心脏感寒受病,肺胃痰浊内生,气逆上冲所致;通脉四逆汤出现咽痛乃阴盛格阳,虚阳上越而成。  相似文献   

3.
少阴经脉循喉咙,挟舌本,故少阴病有咽痛一证。少阴咽痛证,有属于虚火上炎,治宜猪肤汤;有属于客热上干,治宜甘草汤或桔梗汤;有属于咽伤生疮,治宜苦酒汤;有属于客寒上泛,治宜猪半夏散及汤。  相似文献   

4.
猪肤汤加味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7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肤汤为《伤寒论》方,由猪肤、白蜜、白粉三药组成,主治少阴病下利伤阴,咽痛、胸满、心烦等证。笔者运用本方加味治疗因血虚阴津不足而致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76例,疗效满  相似文献   

5.
武鹏 《中医研究》2011,24(2):74-75
少阴之脉络循喉咙,挟舌本,故少阴病有咽痛一证。少阴咽痛证,属于虚火上炎者,治宜猪肤汤;属于客热上干者,治宜甘草汤或桔梗汤;属于咽伤生疮者,治宜苦酒汤;属于客寒上泛者,治宜半夏散及汤。正如成氏云:甘草汤主少阴热壅咽痛者,桔梗汤主少阴寒热相搏咽痛者,半夏散主少阴客寒挟痰咽痛者。现略为阐述,希对咽痛的辨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陈修园认为少阴标寒本热,其从化规律为从标而寒化,为阳虚里寒证,治以回阳法(附子汤);或从本而热化,为阴虚本热证,治以补正救阴法(桔梗汤、苦酒汤、半夏散及汤、猪肤汤、黄连阿胶汤、猪苓汤、桃花汤)或攻邪救阴法(三急下证);或得中气太过,为热证,则阴阳能交通,手足不冷而温,预后尚佳;或不得中气而成病,为寒证,且在上为君火而在下为肾水,主阴枢,可灸太溪等穴。少阴枢病有四种:上火证以咽痛为主要表现,有四证;下水证以虚寒下利为主要表现,有三证;急症中少阴本热证有三急下证,少阴标寒证有二急温证。  相似文献   

7.
方证是张仲景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通过对比分析疾病的特异性症状及其对应的最佳治疗方剂,逐渐归纳总结而形成的。文章通过比较《伤寒论》中头痛方证,分析太阳头痛桂枝汤证与太阳头痛麻黄汤证、太阳变证头痛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阳明头痛承气汤证、少阳头痛小柴胡汤证、少阴头痛四逆汤证、厥阴头痛吴茱萸汤证和霍乱头痛五苓散、理中汤证之不同,旨在说明方证的形成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应用方证不能按图索骥,要深入研究方证中蕴含的辨证思维,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探析运用少阴病思路辨治肾病综合征的规律。运用回阳救逆法治疗阴阳亡失的危象,以四逆类方主之;温阳除湿法治疗阴盛阳虚兼水气证,以真武类方主之;滋阴清火法主要用于治疗少阴热化证,方选黄连阿胶汤、猪苓汤、猪肤汤、苦酒汤等。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中的“少阴咽痛方”,有甘草汤、桔梗汤、苦酒汤、半夏散及汤、猪肤汤。少阴咽痛五方,开咽喉急症辨证施治的先河,后世医家宗其法,推演运用,至今不衰。笔者体会,若热邪为患,病变初起用甘草汤,发展较重用桔梗汤,深入危重用苦酒汤,而邪去正衰则用猪肤汤;若寒邪为患则用半夏散及汤。其方义之精辟,实乃咽喉急症辨证施治的规范.兹将临床运用心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少阴病中的权变治法,少阴病本多禁汗、禁下,但疾病的发展过程无常、变化多端,然又有301、302条使用可汗法,320条使用可下法,及318条阳郁至厥证。对少阴病脉证并治篇中之麻黄细辛附子汤证、麻黄附子甘草汤证、大承气汤证、四逆散证等四大证之疾病发展过程、机理、方药组成进行详细的探讨少阴病常法中言其变之权变治法,亦在说明"辨证论治"为中医学最高之精神所在。  相似文献   

11.
慢性咽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虽性命无忧,然于日常生活、工作影响甚大。吾以温热之药,治愈众多遍服各种咽喉用药之患者,兹小结于下,以求正于高明。 慢性咽炎之中医文献论述,从《伤寒论》至清代如林佩琴之《类证治裁》,皆以阴虚痰火立论,用药则以清热利咽为主,杂以养阴除痰等法。如《伤寒论》“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此即《伤寒论》中全部有关慢性咽炎的论述。至清…  相似文献   

12.
论大柴胡汤证的归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建国 《山西中医》1998,14(2):40-41
论大柴胡汤证的归属问题姜建国关键词伤寒论大柴胡汤证少阳病本证大柴胡汤证,由于方中用大黄、枳实的缘故,注家及教科书(如第5版统编教材)多将此方证视为少阳兼阳明证。笔者认为这种认识及方证归类有些欠妥,讨论如下。1关于“下之”的本意第103条云:“太阳病,...  相似文献   

13.
诸多版本的《伤寒论》教材或将四逆散证划归为少阴病类似证、兼变证,或将其划归为厥阴病.笔者结合少阴和少阴病本质、四逆散方药组成及化裁加减,一论将四逆散证条划归少阴病类似证之非,二论将四逆散证条划归少阴病兼变证之过,三论将四逆散证条划归为厥阴病厥证之谬.认为少阴为三阴之枢,四逆散为少阴之虚郁而设,四逆散证和四逆汤证同为少阴...  相似文献   

14.
对《伤寒论》中有关烦躁条文进行分析,从六经辨证角度总结烦躁辨治规律。烦躁的病因为感受外邪、医者误治、饮食劳倦、其他因素。从六经辨治烦躁,太阳烦躁证之实证见于外寒里热证、太阳蓄水证、阳郁于里证、水热互结证、津伤热盛证,分别予大青龙汤、五苓散、麻黄汤、大陷胸汤、白虎加人参汤或调胃承气汤之类;其虚证见于心阳虚证、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及邪盛正溃证,分别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和先予甘草干姜汤复其阳再芍药甘草汤复其阴;阳明烦躁证见于热盛于里证、燥热内结证,用白虎加人参汤、承气类;少阳烦躁证用小柴胡汤;少阴烦躁证见于寒浊上扰证、阴虚生热证及阳脱阴竭寒热格拒证,用吴茱萸汤、猪肤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厥阴烦躁证见于阳虚阴盛证,治以灸厥阴经,用四逆辈。  相似文献   

15.
唐春芳  黄道富 《新中医》1996,28(7):51-51
麻黄细辛附子汤新用唐春芳,黄道富麻黄细辛附子汤出自《伤寒论》,主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宗少阴证用附子,太阳证用麻黄之旨,方中麻黄外解太阳表寒;细辛辛散少阴经寒;附子温少阴之虚,防亡阳之变,可谓温经散寒之圣剂。笔者师其法,引伸应用于高血...  相似文献   

16.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并不少见,但少为临床所使用,从一些资料及临床情况来看,对本方证的认识及应用,似有不足及困难之处。本方的证候,即如《伤寒论》301条所述:“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现将临床常见的证候分述如下。(一)少阴病此证属少阴病范畴。识此  相似文献   

17.
<正> 麻黄细辛附子汤出自汉·张仲景的《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篇中。原文是:“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维辛附子汤主之。”具体地说明了麻黄细辛附子汤的脉证。该方是由“麻黄去节二两、细辛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三味药组成的。历代医家对该方证的解释以及方药  相似文献   

18.
《伤寒杂病论》对风湿三附子汤的论述详见于《金匮要略·痉湿喝病篇》.历代医家对于桂枝附子汤与白术附子汤的病证解读仁智互见,尤以白术附子汤为著.通过对其方证进行探讨,试析桂枝附子汤与白术附子汤的发病机制与治法,以便对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认为桂枝附子汤与白术附子汤乃内外合邪致病,治疗均旨在取微汗之义,注重顾护里气.然发汗太过,风邪虽去,病必不除,湿邪辗转,流滞皮下而现白术附子汤证.两方虽然症状相同,但是证候不同,病理反映亦不同.然药随方变,而方随证转,故制方加减用药应当以证为着眼点.  相似文献   

19.
谷松 《中医药学刊》2006,24(1):141-143
通过对历代医家研究四逆散方证的六经病住、病因病机、主证以及四逆散的功效、组方等理论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以期对四逆散方证的理论研究做以全面的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四逆散方证原为伤寒邪入少阴,阳气内郁,气机不畅而设,属少阴病的特殊证情,其功效应为调畅气机,透迭郁阳,“四逆”为其最主要、明显的主治症状。  相似文献   

20.
麻黄附子细辛汤主治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北 《四川中医》1998,16(10):8-9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现于仲景《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篇中,原文为: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场主之。”方剂组成:麻黄去节2两,细辛2两,附于他1枚,去皮被8片。历代注解伤寒的医家都认为是用治少明里寒兼太阳表热(太、少两感)之证的。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