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CHD)患者的调脂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该院收治的CHD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d,均于晚饭后2 h服用,连续用药8 w。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LDL-C达标率、TC达标率〔66.67%(30/45)、71.11%(32/4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0.00%(18/45)、51.11%(23/45)〕(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3例,对照组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阿托伐他汀20 mg/d,瑞舒伐他汀10 mg/d降脂效果更强,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张绪清 《肝脏》2005,10(4):334-336
他汀类(statins)药物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临床上的简称,是目前公认的最主要的降血脂药,在临床应用已近20年。洛伐他汀(10vastatin)是第一个他汀类药物,于1986年研制成功并投入临床应用,此后相继研制出辛伐他汀(simvastatin)、普伐他汀(pravastatin)、氟伐他汀(fluvastatin)、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匹伐他汀(pitavastatin)、罗苏伐他汀(rosuvastatin)、美伐他汀(mevastatin)和西立伐他汀(cerivastatin)等。近年研究显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国产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诊冠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选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PCI术前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B组患者PCI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PCI术后两组他汀按原剂量维持.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CRP、IL-6 、三酰甘油(TG)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国产瑞舒伐他汀10 mg剂量具有与进口阿托伐他汀40 mg剂量类似的调脂抗炎作用,能降低急诊PCI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调脂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辛伐他汀(simvastatin,商品名舒降之,默沙东公司生产)与氟伐他汀(fluvastatin,商品名来适可,诺华制药公司生产)临床调脂疗效及耐受性.方法将100例TC>5.2mmol/L伴或不伴TG>1.7mmol/L的对象随机分成辛伐他汀组(n=50)与氟伐他汀组(n=50),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d,氟伐他汀组给予氟伐他汀40mg/d,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治疗后6周、12周分别测定TC、TG、HDL-C、LDL-C以及ALT、AST、CK值.结果两组治疗6周后及治疗12周后,TC、TG、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12周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6周后,TC降低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12周后,TC、LDL-C降低差别有显著意义(P分别<0.05和<0.01),HDL-C升高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20mg/d,氟伐他汀40mg/d调脂疗效均较好且安全.其中,辛伐他汀在降低TC、LDL-C水平以及升高HDL-C水平优于氟伐他汀;但对肝功能影响辛伐他汀比氟伐他汀大.  相似文献   

5.
氟伐他汀钠调节血脂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进一步明确氟伐他汀钠对高血脂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0例高血脂患给予氟伐他汀钠治疗。结果:所有接受氟伐他汀钠治疗的高血脂病人血脂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氟伐他汀钠能有效调节血脂,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专家答疑     
问:颈动脉彩色超声发现动脉斑块的患者,其血脂正常,是否需要服用降脂药?服药时间需多久?答:颈动脉斑块是冠心病等危症,研究证实调脂治疗延缓甚至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研究国产瑞舒伐他汀与国产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3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44例,给予国产瑞舒伐他汀钙片5 mg/d;B组40例,给予国产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d,C组39例,给予国产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3组共治疗12周,观察其调脂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apoB)、非高密度脂蛋白(HDL-C)、LDL-C/HDL-C、apoB/apoAI均呈下降趋势(P<0.05);HDL-C、载脂蛋白AI(apoAI)、脂蛋白(a)[LP(a)]未见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A组的TC、LDL-C、apoB、apoB/apoAI水平降低较B组明显(P<0.0167),TG、非HDL-C、LDL-C/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B组与C组比较,C组的TC、LDL-C、apoB、非HDL-C、apoB/apoAI水平降低较B组明显(P<0.0167),TG、LDL-C/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A组与C组比较,TC、TG、LDL-C、apoB、非HDL-C、LDL-C/HDL-C、apoB/apoA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67).观察期间三组均无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 国产瑞舒伐他汀5 mg较国产阿托伐他汀10 mg有更强的调脂作用,与国产阿托伐他汀20 mg调脂效果相当,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对比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性原则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1年后,研究组血浆TG、TC、LDL-C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DL-C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后者的作用更强、疗效更显著、安全可靠,适于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冠心病患者行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诊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给予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观察组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明显不及观察组,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改善不及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行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效果要优于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且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冠心病治疗中分别应用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两种他汀类药物,比较其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两组基础治疗方案相同,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3例使用阿托伐他汀,观察组43例使用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的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TG、TC、LDL-C检测值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IL-6、hs-CRP水平以及颈动脉IMT均较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阿托伐他汀比较,在冠心病治疗中应用瑞舒伐他汀可获得更为理想的调脂、抗炎效果,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入选的48例高脂血症患者经4周停用降血脂药物处理后,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方法分为3组,瑞舒伐他汀钙低剂量组(A1组)15例服用瑞舒伐他汀钙5mg/d;瑞舒伐他汀钙高剂量组(A2组)16例服用瑞舒伐他汀钙10mg/d;阿托伐他汀钙组(B组)15例服用阿托伐他汀钙10mg/d,服药时间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末检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I,-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I,-C)变化,并记录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生化检测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年龄、性别、体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和8周末,3组LDI,-C与TC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末,B组LDI,-C的降低值小于A1组和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1组和A2组降低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达标率中,B组低于A1组和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瑞舒伐他汀钙每日5mg~10mg治疗高胆固醇血症,能有效降低LDL-C水平,效果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2.
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调脂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比较辛伐他汀(simvastatin,商品名:舒降之,默沙东公司生产)与氟伐他汀(fluvastatin,商品名,来适可,诺华制药公司生产)临床调脂疗效及耐受性,方法:将100例TC>5.2mmol/L伴或不伴TG>1.7mmol/L的对象随机分成辛伐他汀组(n=50)与氟伐他汀组(n=50),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d,氟伐他汀组给予氟伐他汀40mg/d,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治疗后6周,12周分别测定TC,TG,HDL-C,LDL-C以及ALT,AST,CK值,结果:两组治疗6周后及治疗12周后,TC,TG,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12周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6周后,TC降低判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12周后,TC,LDL-C降低判别有显著意义(P分别<0.05和<0.01),HDL-C升高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20mg/d,氟伐他汀40mg/d调脂疗效均较好且完全,其中,辛伐他汀在降低TC,LDL-C水平以及升高HDL-C水平优于无氟伐他汀,但对肝功能影响辛伐他汀氟伐他汀大。  相似文献   

13.
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对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成熟程度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外周血单核来源的DCs,第一部分给予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预处理24 h,依次分为他汀1摩组、他汀5摩组、他汀10摩组和他汀15摩组;第二部分不同时间给予10 μmol/L瑞舒伐他汀预处理依次为他汀1 h组、他汀12 h组、他汀24 h组、他汀36 h组;第三部分选用10 μmol/L瑞舒伐他汀作用36 h为预处理组;各组均用TNF-α诱导DCs成熟的方式,三部分实验中,PBS预处理为空白组,仅加TNF-α处理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DCs表面分子CD86、CD83、CD40、HLA DR、CD80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DCs分泌的趋化因子,~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检测DCs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Western blot法检测DCs细胞质NF-κB抑制蛋白(IκBα)、NF-κB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作用组CD86表达均有下降趋势;经终浓度10μmol/L瑞舒伐他汀处理36 h后DCs表面分子CD83、CD40、CD86、HLA-DR、CD80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上清液中MCP-1浓度以及DCs促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下降(P0.01)。Western blot检测表明,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后各组,IκBα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增加,NF-κB含量则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并表现一定的剂量和作用时间的依赖性,但当剂量达到10μmol/L,作用时间为24 h时,作用达到一个平台期。结论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可以抑制外周血单核来源的DCs成熟,并影响DCs的促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与氟伐他汀钠缓释胶囊治疗高龄冠心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9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三组,甲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乙组应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丙组采用氟伐他汀钠缓释胶囊治疗。将各组的血脂指标、心脏功能指标进行比对。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后的血脂指标、心脏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的TC、TG、LDL-C、LVEF、LVESD、LVEDD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与氟伐他汀钠缓释胶囊三种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相当,均有助于血脂水平、心脏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非调脂作用及机制(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良地 《高血压杂志》2004,12(3):265-269
他汀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减少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增加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提高受体介导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率,降低肝脏脂蛋白的装配与分泌,从而有效调节血脂,临床上被广泛用于血脂异常的治疗。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是体内催化由乙酰辅酶合成甲羟戊酸(Meva)这一代谢途径的关键酶。甲羟戊酸作为底物进一步合成胆固醇和非甾醇类异戊二烯,如长醇,泛醌,异戊烯基tRNA和异戊二烯基蛋白质等二类终产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短期转归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12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和强化治疗组(阿托伐他汀40 mg/d).主要转归指标为治疗1周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治疗1个月时评价的转归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次要指标为治疗1个月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不良事件.结果 共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25例,标准治疗组62例,强化治疗组63例.治疗1周时,标准治疗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显著性高于强化治疗组(16.13%对4.76%;x2 =4.333,P=0.038);治疗1个月时,标准治疗组转归良好的比例显著性低于强化治疗组(53.23%对71.43%;x2 =4.413,P=0.036).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导致阿托伐他汀减量或停药的明显肝脏损害、肌肉毒性等不良事件.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较常规剂量降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并改善短期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血浆泛癸利酮浓度的影响。方法筛选符合要求的105例住院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A、B、C三组各35例。A组每晚口眼瑞舒伐他汀钙10mg、B组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C组每晚口服氟伐他汀缓释片80mg。服药前及服药后4、12周测定各组血浆泛癸利酮浓度,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各组服药后与服药前比较,血浆泛癸利酮浓度均降低(P〈0.05或〈0.01);三组间服药前后比较体内泛癸利酮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服药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瑞舒伐他汀钙、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缓释片均能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浆泛癸利酮水平,且三种药物对血浆泛癸利酮降低幅度无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观察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06~2016-09心内科收治的1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连续治疗1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水平均降低,HDL-C水平均升高。观察组治疗后TC[(4. 01±0. 50) mmol/L]、TG[(1. 44±0. 49) mmol/L]、LDL-C [(1. 95±0. 32) mmol/L]、HDL-C [(1. 79±0. 14) mmol/L]相比于对照组[分别为(4. 78±0. 49) mmol/L、(1. 69±0. 41) mmol/L、(2. 35±0. 39) mmol/L、(1. 15±0. 11)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Hcy、颈动脉IM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相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的调脂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19.
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简称他汀类(statins)药物,是特异性地作用于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可使胆固醇合成减少,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活性增强,从而使血清中LDL清除增加,同时还有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降低三酰甘油(TC)的反应。自1976年第一个他汀类药物美伐他汀(mevastatin)问世以来,他汀类药物已发展至第三代。目前已用于临床的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较新的还有瑞舒伐他汀。由于他汀类药物作用机制新颖,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在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脑梗死中的作用以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1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晚20mg,瑞舒伐他汀组给予瑞舒伐他汀片,每晚10mg。观察使用不同他汀片治疗后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结果使用不同他汀片治疗一年中脑梗死发生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χ2=4.74,P<0.05);一年内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χ2=4.10,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比阿托伐他汀具有较强稳定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减少了脑梗死的发生,而且在长期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肝功能出现异常的发生率要低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