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建民 《山东医药》2005,45(15):67-68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病因不清,其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两大类。  相似文献   

2.
孙建民  张佐伦 《山东医药》2002,42(12):51-52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AIS)就诊时 ,通过病史和体格检查 ,加上相应的 X线片 ,一般可以得到正确的诊断。1 详细了解病史检查医生要询问畸形的开始情况、进展速度及连续治疗的效果和畸形对患者的影响。要了解首次怎样发现的畸形。从发现畸形后 ,畸形有否加重 ,旋转突起是否增加 ,身高是增长、还是降低或不变。要询问畸形与其他合并症的病史。是否有心肺功能失代偿的病史 ,要了解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 ,以前有无疾病史、手术史及外伤史。患者的出生史和产后史也很重要。包括母亲妊娠期的健康情况、妊娠期的用药史 ,产期和产后期有无合并症。…  相似文献   

3.
高聿同  朱磊 《山东医药》2002,42(12):50-51
尽管临床上治疗脊柱侧凸多年 ,但是有关病因的问题仍未解决。本文就近年来对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学的研究简述如下。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特发性脊柱侧凸发病中起作用的观点已被广泛接受。广泛的群体研究提示 AIS存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性遗传或多因素遗传方式。Wise等对 1个特发性脊柱侧凸家族基因组扫描发现该疾病与染色体 6、10、12、18有关系 ,进一步在另外 4个家族中对上述侯选基因进行研究表明与染色体 2和 10有关。2 结缔组织由于脊柱侧凸是许多结缔组织异常疾病如 Marfan综合征、成骨不全等的一个表型 ,因此提出了结缔组织病变…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恒冰  王继孟 《山东医药》2002,42(12):52-53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AIS)的非手术治疗是治疗的重要一环 ,尤其对控制轻型 AIS具有良好效果。但是 AIS的非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选择原则、治疗方法和治疗时间 ,需综合畸形出现时年龄、进展速度、侧凸度数、生长发育程度、外观畸形、躯体平衡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决定。1 体育疗法早期 ,人们认为侧凸是由于姿势不良造成 ,故采用牵引及体育疗法。该法沿用很长时间 ,包括骨盆倾斜、背伸、侧转、仰卧起坐、扩胸和躯干拉长等训练。近代 ,已经通过各种对照研究肯定 ,单独给予这些身体方面治疗没有效果 ,特定的训练不再作为预防侧凸加重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延宙 《山东医药》2002,42(12):50-50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指青少年脊柱有结构性侧凸 (在冠状面上 Cobb角 >10°,且合并有脊柱的旋转 )而无其他器质性疾病。特发性脊柱侧凸依据其发病年龄分为三型 :婴儿型 ,0~ 3岁 ;儿童型 ,4~9岁 ;青少年型 ,10岁至发育成熟。需经手术治疗者以青少年型为多。青少年中有 2 %~ 3%者脊柱侧凸 >10°;0 .3%者脊柱侧凸 >2 0°;0 .1%者脊柱侧凸 >40°。特发性脊柱侧凸中 Cobb角 11~ 2 0°之间的青少年男女之比为 1.4∶ 1;但当 Cobb角 >2 0°,则男女之比为 1∶ 4。AIS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约 30 %的…  相似文献   

7.
王延宙  房庆敏 《山东医药》2002,42(12):53-54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AIS)手术具有所用器械复杂、创伤大等特点 ,是小儿矫形外科中最大的手术之一。1  AIS的手术指征和手术目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Cobb角为 40°~ 5 0°,而骨骼尚未发育成熟 ,应行手术治疗。依据是 AIS的自然病程 ,当 Cobb角 >5 0°,患者如不经手术治疗 ,即使骨骼已经发育成熟其脊柱侧凸仍然以每年约 10°的速度加重。 AIS手术治疗的目的是 :矫正和维持脊柱的平衡防止脊柱侧凸加重 ,且尽可能减少融合的脊柱节段以保证脊柱的正常功能。而当前治疗 AIS的内固定器械的目的也是使脊柱发生牢固的骨性融合 ,以确保…  相似文献   

8.
王善松  李明 《山东医药》2006,46(2):80-81
目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病因仍不清楚。在众多假说中,神经机制显得越来越突出。20多年前即与学者对神经因素在AIS发生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随后关于眼前庭功能、姿势平衡、本体感觉等方面的发现非常有价值。最近的研究表明.AIS患者的脊髓瘦管、Chiari畸形的发生率较高,可能存在本体感觉等方面的异常。现将神经机制在AIS发生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技术治疗进展(包括后路原位融合术、凸侧骨骺阻滞术、后路器械矫形融合术、半椎体切除术、脊柱截骨术、生长棒技术、胸廓扩大成形术和垂直挣开扩展胸廓钛肋骨假体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郑军  马立武  曹雷 《山东医药》2008,48(6):52-53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7年8月TSRH系统后路矫正17例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随访3~30个月,Cobb角平均12.7°,矫正率为77.7%;无感染,无神经并发症,无假关节形成.置钉准确率95.9%.认为应用TSRH器械矫正青少年脊柱侧凸,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量较少,费用较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2012年收治的12例脊柱侧凸患者的资料,在临床治疗的同时,配合实施护理及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措施,观察预后情况。结果 1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出现脑脊液漏1例,经对症治疗,症状缓解,住院15~20d出院,出院后随访10~40个月,其中1例出现背部疼痛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术前充分的护理及评估、术后完善的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及时的术后康复锻炼指导是脊柱侧凸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高肩胛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高肩胛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在我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高肩胛症患者9例,术前行脊柱正侧位片及脊柱螺旋CT检查。位于脊柱凸侧的高肩胛症一期行肩胛下移及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位于脊柱凹侧的高肩胛症由于脊柱上胸段侧凸不著而暂未行脊柱矫形手术,仅行肩胛下移术。术后间隔3个月到半年复查。结果随访检查显示脊柱侧凸进展得以控制,高肩胛症无复发,患者术后无因下移肩胛骨及矫正脊柱侧凸引起的神经症状。结论先天性脊柱侧凸可合并高肩胛症,对于脊柱凸侧合并高肩胛症行脊柱侧凸矫正手术同时行肩胛下移手术,对于脊柱凹侧合并高肩胛症行肩胛下移术,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微创手术是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新趋势,目前常用的微创技术主要有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S-TLIF)、外侧入路腰椎间融合术(OLIF)、微创腰椎前路椎体间融合术(MIS-ALIF)、微创椎弓根椎体截骨术(MIS-PSO)、微创前柱松解重建技术(MISACR)、环状微创技术(CMIS)等.MIS-TLIF通过...  相似文献   

14.
以往临床常以三维矫形内固定系统节段性加压、撑开结合旋棒技术对脊柱侧凸进行矫形,而对特发性脊柱侧凸(AIS)进行矫形固定时,最远端被融合的椎体通常很难确定,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椎体倾斜度、中立椎、稳定椎、被骶中线平分的椎体及脊柱的平衡等;还要尽量减少融合节段。近年来,我们将腰椎椎弓根螺钉(以下简称螺钉)用于AIS矫形,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78~1983年我院用自制改良Harring-ton氏脊柱支撑器治疗脊柱侧凸症16例,现将治疗经过及近期疗效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本组男10例,女6例。年龄7~20岁,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中国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凸的筛查方法和患病率。方法利用文献综述的方法统计分析中国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凸在筛查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计算各年龄组的患病率。结果中国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凸筛查第一检均使用目测法,第二检使用弯腰试验占81.26%、波纹图像法占31.25%、脊柱侧凸测量仪占31.25%,部分作者在筛查过程中联合使用2种及2种以上方法,第三检均使用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诊断标准为Cobb角≥10°;中国5~20岁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患病率0.74%,男生0.59%、女生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851,P=0.000);14岁组患病率最高,为1.10%;发生单侧脊柱侧凸占92.96%、双侧脊柱侧凸占7.04%;Cobb角10°~19°的患者占80.07%,Cobb角≥40°占2.94%。结论中国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为0.74%,女生患病率明显高于男生,初中组变化较为明显,应重点进行监测,早期发现、及时矫治,对防治脊柱侧凸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选择性融合术中未融合腰弯与未融合胸弯的矫正效果。方法 选择AIS患者7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选择性胸弯融合组42例和选择性腰弯融合组34例。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拍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冠状面参数(包括胸弯Cobb角、胸腰弯或腰弯Cobb角)、矢状面参数(包括胸后凸、胸腰交界、腰前凸),计算未融合弯柔韧性、术后即刻矫正率、最终矫正率、Cobb角变化值,统计末次随访时Cobb角角度丢失、维持、改善例数。结果 选择性胸弯融合组术前腰弯Cobb角为28.1°±5.9°,未融合弯柔韧性为(106.88±29.43)%,末次随访时最终矫正率为(65.4±17.1)%;选择性腰弯融合组术前胸弯Cobb角为26.4°±6.9°,未融合弯柔韧性为(72.7±23.0)%,末次随访时最终矫正率为(44.7±26.6)%;两组比较P均<0.05。末次随访时,未融合腰弯Cobb角变化值及角度丢失、角度维持、角度改善占比与未融合胸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IS接受选择性融合术中未融合腰弯的矫正效果优于未融合胸弯,...  相似文献   

18.
<正>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SD)是骨骼发育成熟后出现冠状面Cobb角10°的脊柱畸形[1]。多发生于年龄50岁的中老年人,既往没有脊柱侧凸病史,主要特点为有脊柱结构退变的病因,尤其以椎间盘及椎间小关节非对称退变最为重要,被认为是ADS始动因素[2,3],侧凸常发生于胸腰段及腰椎水平,多伴有矢状面椎体滑移、旋转移位、椎管狭  相似文献   

19.
退变性脊柱侧凸的病理基础与手术选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志明 《山东医药》2009,49(8):104-106
退变性脊柱侧凸(DS)又称退变性新发脊柱侧凸(DD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脊柱侧弯,是指成年以后才发生的脊柱侧凸性病变,这类侧凸多发生在腰椎,为非对称性退变的结果,是继发于椎间盘及椎间关节退变的成人脊柱侧凸,而不是其原有侧凸的进展。DS具有明显的腰痛及根性疼痛症状、病理改变复杂、影像学表现多样。近年来,对于该病的诊疗报道日渐增多,但该病的命名仍未规范,其治疗方法更存在较大争议。  相似文献   

20.
<正>脊柱侧凸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青少年脊柱侧凸多为先天性畸形,治疗相对简单〔1〕。而成人脊柱侧凸畸形更加僵硬,常伴有神经根症状以及椎管狭窄等。外用支具治疗脊柱侧凸的效果并不理想,而手术内固定治疗是治疗脊柱侧凸的最有效方法〔2〕。传统的内固定手术治疗为非弹性内固定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并不理想。随机手术技术的发展,弹性内固定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脊柱侧凸的治疗当中,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