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鼻中隔偏曲是鼻中隔上下或前后径偏离矢状面,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形成突起引起鼻腔功能障碍者。鼻中隔偏曲可引起鼻塞、鼻出血、反射性头痛等症状。在青少年鼻中隔偏曲患者中还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表现。由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需要切除大块鼻中隔软骨及骨质,所以有可能会出现手术后面部发育异常,出现鼻梁塌陷等,从而影响面容。所以,针对青少年鼻中隔偏曲患者常采用保守治疗,但疗效往往不明显,症状反复发作或进一步加重,甚至合并鼻窦 相似文献
2.
目的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的方法及疗效对比。方法对17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其中116例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60例行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手术,结果经随访6~12个月,全部病例经门诊内镜检查,治愈162例(92.04%),好转12例(6.81%),术腔粘连2例,总有效率98.85%。结论传统的鼻中隔矫正传手术,临床上手术失败2病例,术腔组织粘连,手术难度明显增大,术野不清晰,增加了鼻中隔穿孔的风险。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术野暴露清晰,操作精确,效果满意,手术并发症少。伴有中甲、下甲肥大、鼻息肉、鼻窦炎、上颌窦囊肿患者,可行同时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013年8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各项常规术前检查及准备工作,排除相关手术禁忌证后施行手术。手术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经鼻内镜引导完成。术后给予全身应用抗生素,一般不用止血药。观察手术疗效。结果:85例鼻阻症状全部缓解,仅部分患者多涕、头痛、头闷胀、鼻痒、喷嚏等症状未能完全得到减轻。按疗效评价标准可分为:治愈67例(78.82%),好转18例(21.18%)。36例合并有单侧或双侧鼻窦炎、鼻息肉,18例合并有单侧或双侧上颌窦囊肿的患者中,治愈39例(72.22%),好转15例(27.78%)。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手术具有直观、微创、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且该术式在矫正鼻中隔时可以同时进行鼻息肉、鼻窦炎、鼻窦囊肿手术,术后既可以保护鼻中隔自身的生理功能,又能最大程度地保护鼻腔、鼻窦的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伤所致鼻骨骨折患者在鼻内镜下行鼻骨骨折整合与鼻中隔矫正术较传统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的优势.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鼻外伤所致鼻骨伴鼻中隔骨折患者78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A组(鼻内镜下鼻骨骨折整合与鼻中隔矫正术,42例)和B组(传统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3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B组[(78.6±26.4)min比(51.8±14.9) min],术后1d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少于B组[(3.1±0.6)比(3.9±0.5),(6.4±1.2)d比(7.9±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B组(97.62%比80.56%,P< 0.05).结论 外伤所致鼻骨伴鼻中隔骨折患者在鼻内镜下行鼻骨骨折整合与鼻中隔矫正术,相对传统手术可减轻患者手术创伤,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5.
程国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5):94-9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鼻中隔偏曲行矫正术患者在鼻内镜直视下行鼻中隔矫正术,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42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完成手术,术后随访中对患者进行临床效果评定,其中治愈40例,好转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具有手术野清晰、操作准确、不受手术深度限制、患者术后恢复快、痛苦小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程国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7)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2例鼻中隔偏曲行矫正术患者在鼻内镜直视下行鼻中隔矫正术,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42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完成手术,术后随访中对患者进行临床效果评定,其中治愈40例,好转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具有手术野清晰、操作准确、不受手术深度限制、患者术后恢复快、痛苦小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8.
9.
鼻窦内窥镜下成形术矫正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在局麻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结果经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所有患者偏曲完全得以矫正,鼻通气良好,术后随诊6个月至1年,无1例发生鼻中隔穿孔及鞍鼻,术中有一侧黏膜撕裂者经缝合均愈合,同期行鼻窦手术者未发生粘连。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具有微创、彻底、痛苦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总结经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手术技巧及优点。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我科对鼻中隔偏曲患者施行鼻中隔矫正术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过程进行总结并观察其术后疗效。结果 100例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地获得完全矫正,术后鼻腔通气良好。随访612个月,主观治愈率95%(95/100),好转率5%(5/100)。无塌鼻、鼻中隔穿孔及鼻中隔脓肿等现象,鼻塞、头痛、流涕等症状均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具有直观、微创、精细、安全、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便于示教等优点,可以同时行鼻窦炎或鼻息肉的功能性鼻窦内镜术,具有绝对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与等离子低温消融术联合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及双下鼻甲肥大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与等离子低温消融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术后随访1年。按照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兰州)标准,用计分法评定其疗效。结果显效76.7%(46/60),有效18.3%(11/60),无效5%(3/60),总有效率95%。治疗后各症状改善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与等离子低温消融联合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肥大,疗效显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内镜下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30例(31眼)的临床资料,随访6~18月,观察术后视力情况。结果 30例(31眼)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其中9例术后无光感,3例术后仅恢复光感,其它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通过CT检查和术前视力评估,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时行鼻内镜下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切实有效。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细致操作,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鼻内镜手术联合微波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旨在探索变应性鼻炎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46例,A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B组予以鼻内镜下微波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9.6%。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5%。B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73,P<0.01)。结论鼻内镜下微波在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过程中能定位准确,视野清晰,操作简便,且治疗时间短,临床疗效肯定,患者痛苦小且无毒副作用。尤其对于单纯药物或脱敏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采取此类方法进行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总结63例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窦囊肿及随访1年以上的资料。结果 63例鼻窦囊肿在内镜下均暴露良好,术野清晰,术后囊腔得到充分引流,57例获得满意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窦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诊治顽固性鼻出血的价值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鼻内窥镜下诊治顽固性鼻出血65例的临床结果。结果62例(95.4%)查明了鼻出血部位,在鼻内窥镜下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止血方法,一次性治愈51例(78.5%)。术后2~3天内再出血6例,再次处理后痊愈。结论鼻内窥镜下诊治鼻出血可明确鼻出血部位,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止血可靠的优点,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