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杀行为是一种异质性的现象,是患者的素质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双 相情感障碍的自杀行为越来越受到关注。已有的研究致力于探索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及自杀企图的 预测因素及干预手段。现从流行病学、风险因素、预防、神经影像学及分子生物机制 4 个方面对双相情 感障碍患者的自杀及自杀企图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3.
关于青少年自杀企图的纵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不端行为、暴力事件、逃学、自杀企图等精神卫生问题在日本很多、也很难处理。很好地了解自杀企图,有助于预防自杀事件。作者通过分析日本青少年自杀企图,并与欧美比较,以便找出日本青少年自杀企图的特征。作者在大版大学医学部精神科青春期门诊治疗过885名病人,对其中未满20岁初次企图自杀的81名进行了观察。年龄最小者12岁  相似文献   

4.
百忧解合并治疗有自杀企图的精神分裂症于健华董继承对9例符合CCMD—2—R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伴有自杀企图的住院患者进行观察,其中男3例,女6例;年龄32~53岁(平均40.9±1.9岁);病程5~20年(平均11.3±5.3年)。曾有自杀行为2...  相似文献   

5.
女性精神疾病患者服药企图自杀与月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女性精神疾病患者服药企图自杀与月经周期的关系,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系我院1990~1997年因服药企图自杀而住院的全部女性患者,计82例,其中4例死亡。余78例CCMD-2-R诊断为抑郁症42例,精神分裂症31例,心因性精神障碍3例,强迫症2例。平均年龄(38.5±10.3)岁。以同期住院年龄、婚姻、文化程度、病前性格、诊断以及病程等与之相匹配的无自杀企图女性病人78例作对照。2 结果2.1 服药种类 有自杀企图组中,13例有2次以上自杀行为。所服药物有单服抗精神病药25例,单服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6.
高龄者的自杀率在整个人群中最高,占所有自杀者的26%。高龄自杀者中的85%有精神障碍,提示老年期自杀与精神障碍密切相关。此外还可能与生物、心理、环境、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及其间相互作用相关。然而,痴呆患者却因病识缺乏、无自知力,所以有自杀企图者较少。实际也发现Alzheimer型痴呆(AD)自杀企图者的报告很少。本文通过AD中有自杀企图患者来研究其特征。方法:自1982年至1998年17年间,在以老年期痴呆住入公德会佐藤医院的65岁以上的患者共680例(男245例,女435例,平均年龄80.3岁,范围65~101岁)中,经颅脑CT、DSM-与NINCDS-ADRDA确诊…  相似文献   

7.
80年代美国老年人的自杀率不断增加,据报道1986年已达21.6人/10万人,与此同时,一般人口中自杀率仅为12.8人/10万人。作者复习了老年性抑郁患者的自杀、成年抑郁患者自杀行为与CSF中5-羟吲哚乙酸(5-HIAA)关系的文献,但未发现老年性抑郁患者自杀与CSF中5-HIAA和高香草酸(HVA)的研究。因此作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8人,男性15人,女性13人,其中21例为老年抑郁患者。A组患者12例均有自杀企图(年龄63.2±6.8岁);B组患者9例均无自杀(年龄64.7±7.3岁);C组为正常对照组共7人(年龄71.3±6.9岁)。对照组均无自杀企图和精神病史。全部对象均接受相同的检查,身体状况良好。21例患者经SADS诊断,15例(71%)患单相  相似文献   

8.
例1.易×,男,26岁,住院号03101,因头晕、疑人害已5天于1992年7月27日入院,入院诊断为急性分裂样精神病。给予舒必利治疗20天,精神症状完全控制。当用至30天,舒必利0.5g/日,安坦4mg/日时,患者出现全身不适、烦躁不安、混身酸胀、紧张焦虑,在病房内来回走动,大声喊  相似文献   

9.
精神疾病患者自杀意念和企图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精神疾病患者有无自杀意念和企图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关系。方法:各种精神疾病的住院患者87例,均伴有严重的自杀意念或企图,入院时测定血清胆固醇水平,部分患者于自杀意念或企图消除时作第二次测定。以无自杀意念和企图的同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50例为对照,以t检验比较各种差异的显著性。结果:有自杀意念或企图的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入院时均显著低于病情好转时。入院时有自杀意念或企图组血清胆固醇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第二次测定结果则与对照组相仿。结论:血清胆固醇水平可能作为预测自杀的参考,但可否作为其生物学指标,则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0.
经对病人和普通人口的自杀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自杀企图常常发生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发生率为18%至55%。大多数研究发现,伴有抑郁症状是识别精神分裂症有无自杀企图的最肯定的精神病理学因素。其他因素,如慢性、多次住院、工作能力下降、疾病的严重性、经济拮据、既往自杀企图、焦虑、童年的遭遇、女性、疾病的早期或病情恶化,报道的相关性较小。所有受试者为一所教学医院的2个精神科病房连续住院的50例患者,均符合DSM-Ⅲ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SIRT1)在癫痫中对小胶质细胞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及作 用机制。方法 建立氯化锂 - 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模型,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对照组和癫痫组)大鼠脑组 织内小胶质细胞活化;采用脂多糖(LPS)建立小胶质细胞活化模型,构建 pcDNA-SIRT1 和 si-SIRT1 载 体,转染至大鼠小胶质细胞中。定量即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大鼠海马组织及小胶质细胞中 SIRT1 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标志物 Iba1 和核因子 -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p65 和 IκBα)的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 1β(IL-1β)、白细 胞介素 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 Control 组比较,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 SIRT1 mRNA 表达量显著降低(P< 0.05),Iba1 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 0.05),且对照组 CA1、CA2 区 Iba1 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80±21)、(190±18)/mm2 ,癫痫组 CA1、CA2 区 Iba1 阳性细胞数分别为(412±35)、 (470±37)/mm2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同样,与 Mock 组比较,LPS 活化小胶质细 胞中 SIRT1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Iba1 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转染 pcDNA-SIRT1及si-SIRT1至LPS活化的小胶质细胞中, LPS+pcDNA-SIRT1组IL-1β[(50.0±3.3)ng/L]、IL-6 [(55.0±3.2)ng/L]和TNF-α[(56.1±3.0)ng/L]表达水平显著低于LPS组和LPS+pcDNA-NC组(均P< 0.05); LPS+si-SIRT1 组中 IL-1β[(98.2±4.3)ng/L]、IL-6[(108.1±4.5)ng/L] 和 TNF-α[(124.5±4.1)ng/L]表达 水平显著高于 LPS 组和 LPS+si-NC 组(均P< 0.05);同时 LPS+pcDNA-SIRT1 组 NF-κB p65 的表达水平 显著低于 LPS 组和 LPS+pcDNA-NC 组(均P< 0.05),IκBα 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 LPS 组和 LPS+pcDNANC 组(均P< 0.05);而 LPS+si-SIRT1 组 NF-κB p65 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 LPS 组和 LPS+si-NC 组(均 P< 0.05),IκBα 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 LPS 组和 LPS+si-NC 组(均P< 0.05)。加入 NF-κB 通路激活剂 Aconine 后,与 LPS+pcDNA-SIRT1 组比较,LPS+pcDNA-SIRT1+Aconine 组大鼠中Iba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0.05);LPS+pcDNA-SIRT1+Aconine组大鼠中IL-1β[(72.2±4.3)ng/L]、IL-6[(80.1±4.0)ng/L]和TNF-α [(87.2±4.5)ng/L]表 达 水 平 显 著 高 于 LPS+pcDNA-SIRT1 组 的[(50.1±2.3)]ng/L、[(55.0±3.4)]ng/L 和 [(56.3±4.9)ng/L](均P< 0.05)。结论 SIRT1 可能通过抑制 NF-κB 通路活性来抑制癫痫大鼠小胶质 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有自杀企图史的抑郁症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 连续纳入 2013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1 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住院的 472 例 抑郁症重度发作患者,根据有无自杀企图史将所有患者分为有自杀企图史组与无自杀企图史组。对有 自杀企图史和无自杀企图史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疾病特征、治疗药物、实验室检查指标等进行单因素和 多因素分析,对有自杀企图史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有自杀企图史组 120 例, 无自杀企图史组 352 例。与无自杀企图史组比较,有自杀企图史组女性多[68.33%(82/120)比 57.39% (202/352),χ2 =4.48,P< 0.05]、发病年龄早[34.00(24.25,44.00)岁比 38.00(27.00,49.00)岁;Z=-2.01, P< 0.05]、病程长[6.50(1.00,15.00)年比 3.00(0.58,10.00)年;Z=-3.07,P< 0.01]、发作次数多[2.00 (2.00,3.75)次比 2.00(1.00,3.00)次;Z=-3.01,P< 0.01)]。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64, 95%CI:1.05~2.56,P< 0.05)和病程长(OR=1.04,95%CI:1.01~1.07,P< 0.05)是患者有自杀企图史的 危险因素。结论 有自杀企图史的抑郁症患者有其相应的临床特点,如女性、病程长、发作次数多等, 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临床中对自杀风险进行预防及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3.
自杀与自杀危机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杀是一种有意残害自己生命的行为。它既是精神科常见的急诊原因,也是精神病人常见的死亡原因。如何有效地防范自杀,至今仍是精神科医生大感棘手的问题。一九七四年美国召开了“七十年代预防自杀”的学术会议,会中把自杀行为分为三类,即自杀意念(suicide ideas)、自杀未遂(suicide a-ttempt)和自杀身亡(completed suic-de)。自杀意念指的是各种威胁自己生命的意向包括可观察到的行为,如摸一摸自杀工具,看一看自杀的地点,但并未付诸实行。自杀未遂是指各种有意威胁和/或残害自己的生命但并未导致死亡的行为。其中包  相似文献   

14.
癫痫与自杀     
自杀而导致死亡被为是增加癫痫患者死亡率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国外许多研究报道都表明癫痫患者的自杀率比普通人群的自杀率高几倍到二十几倍。可能导致癫痫患者自杀的危险性因素是有多方面的,本文将从5-HT、抗癫痫药及癫痫手术治疗、精神病理等方面对癫痫患者可能存在自杀危险因素进行综述,并希望在癫痫的综合治疗中对这些危险因素能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5.
自杀与神经递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估计美国每年死于自杀的成年男性约为十万分之四十,成年女性为十万分之十到十五,因此全美每年死于自杀的成年人约有三万五千人,但实际数字可能还不止。自杀往往与精神疾患,尤其是情感性精神障碍有关,有些研究证明,躁狂抑郁性疾病的自杀成功率高达15%,而酒精中毒与自杀成功和自杀企图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认为自杀成功往往与原先有的自杀企图有关,但绝大多数自杀企图者都没有自杀成功,当然,原来就有严重的自杀企图肯定易于自杀成功,且与绝望的感觉是与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自杀是一种有意残害自己生命的行为。是精神科常见的急症。也是精神病人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精神分裂症自杀较其它原因引起的自杀既有其共性,亦有其特殊性。并常需要特殊的治疗和护理。本文参考国内近期的有关文献就精神分裂症的自杀率以及影响自杀有关因素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老年与自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老年与自杀邱惠摘译翟书涛校不同年龄的自杀行为有所差异,如心理状态和精神疾病就各有特点。例如青春期和绝经期的心理社会因素、精神疾病和与自杀行为有关的方面均有不同。Lester(1991)把生命历程分为婴儿期、学龄前期、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  相似文献   

18.
自杀与文化     
自杀与文化DavidLester教授(邱惠译翟书涛校)本文提出有关自杀与文化相关的一些问题。从总体和个人两个方面来考虑。与社会和文化相关的自杀率社会中的自杀率可能被不同程度地扩大了。在1979~1980年有关世界各地自杀率的报道中,从埃及的0.1/1...  相似文献   

19.
抑郁症与自杀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抑郁症与自杀胡泽卿刘协和曹莉萍自杀行为是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常见并发症。抑郁症病人中估计50%有自杀(commitsuicide),25%在一生中有未遂自杀,15%最终死于自杀。近年来,自杀预防已逐渐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英国政府提出,到2000年总的...  相似文献   

20.
癫痫与自杀     
癫痫人群自杀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研究认为许多因素可使癫痫患者自杀的危险性增加,包括性别、发病年龄、病程、发病严重程度、发作类型和癫痫类型、抗癫痫药物、合并精神障碍、外科手术治疗、家族史等。目前在I临床上对于癫痫患者自杀行为及危险因素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及时发现患者自杀意念或自杀行为,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可降低癫痫患者自杀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