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菌瓷片杀菌效果的实验研究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耐用消费品的抗菌性有了较高的要求 ,添加抗菌剂或用其他方法防止微生物繁殖的商品日渐受到关注 ,抗菌陶瓷的研究在我国刚刚赳不 ,为了解抗菌瓷片的杀菌效果 ,我们在实验室进行了试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 抗菌瓷片 4片 ,编号 1~ 4号 ,普通瓷片 1片作对照用 (佛山某陶瓷研究所送检 )。1 2 试验菌 大肠杆菌 (80 99) ,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6 5 38)。1 3 方法1 3 1 细菌繁殖体悬液的制备 取菌种第 3~ 14代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 (18~ 2 4h) ,加入约 5ml生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纳米氢氧化钙根管充填材料的抗菌性。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纳米氢氧化钙根充材料对儿童感染根管内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抗微生物效果,根据所形成的抑菌区域值为评价指标。结果:纳米氢氧化钙根管充填材料对上述细菌均有抗菌作用,抗菌强度依次递减: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粪肠球菌。结论:纳米氢氧化钙根充材料对感染根管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适于作为儿童根管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7种纳米Ag-SiO2含量不同的聚氨酯材料的抗菌性能。方法制备含纳米Ag-SiO2质量分数为0%、0.5%、1.0%、1.5%、2.0%、2.5%、5.0%的7种聚氨酯材料;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埃希菌为受试菌种,使用贴膜法测定各样品中的活菌数,并计算出各样品的抗菌率,对各样品的抗菌性能进行评级。使用含纳米Ag-SiO2质量分数为1.0%、2.5%的聚氨酯材料进行抑菌圈实验,分别测定1、3、7 d的抑菌圈直径,测定材料的抗菌持久性。结果含纳米Ag-SiO2质量分数为0.5%、1.0%、1.5%、2.0%、2.5%、5.0%的聚氨酯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埃希菌的抗菌率均>90%,并且随着纳米Ag-SiO2含量的增高,抗菌率逐渐增高;1、3、7 d材料抑菌圈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Ag-SiO2含量增高,抗菌作用增强,且具有较持久的抗菌性,可以作为理想的抗菌材料应用于生活与医疗。  相似文献   

4.
抗菌织物检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先用抑菌晕法筛除 10 2件抗菌织物中高溶出性抗菌性织物 8件 (7.84%) ,无抗菌功能织物 5件 (4 .90 %) ,再将 89件 (87.2 5 %)非溶出性抗菌织物用定量的改良奎因法和定时暴露法进行抑菌率检测 ,两种定量方法的抑菌率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抗菌制品的抑菌效果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抗菌涂料等12种抗菌制品进行了抑菌效果检测及方法学的研究。方法 目标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结果 抗菌制品的形态、表面积等对抑菌效果的影响以及作用时间对抑菌效果的影响。抗菌涂料等7种制品抑菌率达到了99%,其余5种制品抑菌达在80%以上。结论 提出了适用于非溶出性抗菌制品的简便、快速、准确的抑菌效果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纳米抗菌瓷盘抑菌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纳米抗菌瓷盘抑菌效果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振荡烧瓶试验、奎因试验和薄膜密贴试验进行实验,目标菌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振荡烧瓶试验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随着抗菌瓷盘表面积的增加、振荡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明显提高,表面积≤10cm2,振荡作用时间2h,试验组与对照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的差值均<26 %,表面积≥20cm2 以及作用时间1h以上,试验组与对照组抑菌率的差值均>26%;奎因试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3 .91% 和96 79%;薄膜密贴试验抑菌率均为99. 99 %。结论:振荡烧瓶试验和薄膜密贴试验能比较客观地反映非溶出性抗菌产品的抑菌能力,改进振荡烧瓶试验方法中抗菌样本表面积和振荡作用时间,对于密度较大的非溶出性抗菌制品尤其适宜。  相似文献   

7.
抗菌塑料抑菌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塑料是一种加入抑菌剂或抗菌剂的新型塑料,因其具有抑菌性能,可以有效的抑制细菌的生长,故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器、输配水材料、存储器及某些家用电器的内壁等。本文建立了抗菌塑料定量抑菌效果的测试方法,同时选用抑菌环定性抑菌试验,分别对5种抗菌塑料进行了检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纳米复合抗菌涂料对医疗机构环境物体表面抗菌效果。方法在3所医院各选取1个病区,开展现场消毒试验,每个试验现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纳米复合抗菌涂料,对照组分别使用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复合双链季铵盐湿纸巾和有效氯855mg/L含氯消毒剂,在消毒前、消毒后即刻、6h、12h、24h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采样检测,然后继续对试验组每周进行采样检测,现场1、2每日清水擦拭,现场3发现可见污染时再用清水擦拭。结果试验组在24h内抗菌效果优于对照组,经过24h,试验组自然菌杀灭对数值>1;现场1三周内平均杀灭对数值>1;现场2一周内平均杀灭对数值>1;现场3第一周平均杀灭对数值<1;现场1、2、3两周内检测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均<5CFU/cm^2,均达到Ⅰ、Ⅱ类环境要求;四周内检测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均<10CFU/cm^2,均达到Ⅲ、Ⅳ类环境要求。结论新型纳米复合抗菌涂料在24h内对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抗菌效果较好,但是在不同使用环境及条件下长效抗菌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并且随着时间的延续,抗菌效果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纳米复合抗菌涂料对医疗机构环境物体表面抗菌效果。方法在3所医院各选取1个病区,开展现场消毒试验,每个试验现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纳米复合抗菌涂料,对照组分别使用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复合双链季铵盐湿纸巾和有效氯855mg/L含氯消毒剂,在消毒前、消毒后即刻、6h、12h、24h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采样检测,然后继续对试验组每周进行采样检测,现场1、2每日清水擦拭,现场3发现可见污染时再用清水擦拭。结果试验组在24h内抗菌效果优于对照组,经过24h,试验组自然菌杀灭对数值>1;现场1三周内平均杀灭对数值>1;现场2一周内平均杀灭对数值>1;现场3第一周平均杀灭对数值<1;现场1、2、3两周内检测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均<5CFU/cm~2,均达到Ⅰ、Ⅱ类环境要求;四周内检测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均<10CFU/cm~2,均达到Ⅲ、Ⅳ类环境要求。结论新型纳米复合抗菌涂料在24h内对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抗菌效果较好,但是在不同使用环境及条件下长效抗菌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并且随着时间的延续,抗菌效果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纳米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1] 。于 2 0 0 3年 1月对优质纯棉纱线与纳米抗菌材料经高科技技术整合而成的抗菌防臭毛巾的抑菌效果进行了观察。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纳米抗菌防臭毛巾及对照组不加抗菌剂的毛巾均由某公司提供 ;大肠杆菌 (80 99)、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6 5 38)、白色念珠菌 (ATCC 10 2 31)均由军事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研究所提供 ;普通营养琼脂、沙氏培养基由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培养基室提供。1 2 方法1 2 1 菌悬液的制备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添加表面改性纳米TiO_2对硅橡胶软衬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方法:常温下将质量分数分别为0%,1%,2%,3%,4%,5%的表面改性纳米TiO_2与硅橡胶软衬材料混合均匀,采用薄膜覆盖法检测硅橡胶软衬材料的抗菌性。选择加入最佳质量分数抗菌剂的软衬材料进行老化处理,检测抗菌长效性。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当添加改性纳米TiO_2抗菌剂的质量分数在3%以上,硅橡胶软衬材料抗菌率达到90%以上。与新制备组比较,软衬材料经过体外老化处理后,具有抗菌效果。结论:添加经过表面改性纳米TiO_2抗菌剂,硅橡胶软衬材料抗菌性有明显提高并且添加抗菌剂的软衬材料具有抗菌长效性。  相似文献   

12.
某肤美清洁肤净为疏水性膏状抗菌用品 ,因不溶于水 ,笔者在抑菌试验中采用了振荡烧瓶试验 ,对其抑菌效果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试验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2 5 92 3) ,大肠杆菌 (ATCC 2 5 92 2 ) ,制成 10 5~ 10 6的菌悬液 ;磷酸盐缓冲液 (PBS 0 0 3ml L ,pH 7 2~ 7 4 ) ;2 5 0ml三角烧瓶 ;振荡摇床 (30 0r min) ;营养琼脂培养基。1 2 方法试验组 :称取 0 75g抗菌样本放入 2 5 0ml三角烧瓶中 ,分别加入 70mlPBS和 5ml菌悬液 ,使菌悬液在PBS中的浓度为 1× 10 4 ~ 2× 10 4 cfu m…  相似文献   

13.
罗军  龙敏  赖建平  李妍  张文炳  胡平  龙北国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8):1436-1436,1439
目的:测试1种细网状棉质抗菌织物产品的抑菌性能,比较定量与定性试验法对本产品检测的差异,确定适宜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Fz/T定量抗菌试验法及定性抑菌试验法检测抗菌织物的抑菌性能。结果:定量抗菌试验法作用大肠杆菌抑菌率1min达71.46%,24h达73.12%,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1min达71,03%,24h达79.77%,定性抑菌试验法作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均为0mm。结论:该产品所含药物为非溶出性物质,定性试验法完全无效,宜选用定量抗菌试验法;该样品能在1min内快速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达75%。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纳米技术应用于旅行用品抗菌防臭效果,以期为旅行者提供良好的旅行用品。方法将纳米抗菌毛巾、不加抗菌剂的同质毛巾及未加样片空白对照组进行抑菌效果对比试验。结果纳米抗菌防臭毛巾洗涤100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为71.55%,与对照组的抑菌率差值为 61.88%;洗涤70次对大肠杆菌抑菌率为38.90%,与对照组抑菌率差值为30.63%;则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其抗菌效果逐步下降。对白色念珠菌无抑菌作用。结论纳米抗菌防臭毛巾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但对白色念珠菌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 0 1年 12月对一种以纳米硅基氧化物 (SiO2 -x)、纳米载银抗菌粉、纳米载锌抗菌粉为主要成份的复方抑菌剂进行了抑菌效果和毒性试验。效果较好。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1 1 1 菌种 大肠杆菌 (80 99)、金黄色葡萄球菌(A7CC6 5 38)和白色念珠菌 (A7CC10 2 31) ,由山东省卫生防疫站菌种室提供。1 1 2 培养基 营养琼脂、沙堡氏琼脂培养基由山东省卫生防疫站培养基室提供。1 2 方法1 2 1 抑菌试验 按《消毒技术规范》中 2 1将大肠杆菌 (80 99)、金黄色葡萄球菌 (A7CC6 5 38)和白色念珠菌 (A7CC10 2 31)制成试验所需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制备载铜抗菌棉纤维并研究其抗菌性能.方法 棉纤维经过碱化、环氧化、烯胺化,再经Cu(Ⅱ)离子吸附,生成3种载铜抗菌棉纤维.以8种微生物为试验对象,进行载铜抗菌棉纤维的广谱抗菌试验、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试验和抗菌机制试验.结果 四乙烯五胺-Cu(Ⅱ)棉纤维对革兰阴性菌的静菌活性值约为6.二乙烯三胺-Cu(Ⅱ)棉纤维、三乙烯四胺-Cu(Ⅱ)棉纤维、四乙烯五胺-Cu(Ⅱ)棉纤维的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12、14、10 mg/ml.载铜抗菌棉纤维的抗菌过程可以分为吸附和杀菌2个阶段,作用位点是在菌体的细胞膜上,抗菌形式属于非溶出型,且抗菌纤维浓度越高,菌体裂解速度越快.结论 载铜抗菌棉纤维有着良好的广谱抑菌性和抑菌性能,抗菌行为比较符合接触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7.
局部抗菌药物载药系统克林霉素磷酸钙水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磷酸钙水泥(CPC)复合克林霉素制成局部抗菌药物载药系统的可行性.方法 观察CPC复合2%、5%克林霉素后,对初凝时间(tI)及终凝时间(tF)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2%、5%复合克林霉素磷酸钙水泥(CLCPC)试样浸于PBS液中每日释放克林霉素的浓度及持续时间;采用平皿扩散法观察2%、5%CLCPC及2%复合克林霉素Palacos骨水泥(CLPMMP)体外抑菌能力;X射线晶体衍射(XRD)分析及扫描电镜(SEM)观察克林霉素对CPC固化产物及结构有无影响.结果 克林霉素缩短了2%、5%CLCPC的固化时间;2%、5%CLCPC释放克林霉素在最初6 h呈暴发性,到第4天克林霉素释放速度减慢,至42 d仍能释放克林霉素;2%CLPMMP比2%CLCPC的每日抑菌环小,2%CLCPC又比5%CLCPC的抑菌环小;至抑菌试验42 d,CLCPC及CLPMMP仍均有抑菌作用;从抑菌试验30 d起,放置2%CLPMMP试样处可见大量细菌菌落,而2%、5%CLCPC无此现象;XRD分析及SEM观察克林霉素对CPC固化产物、晶体大小及结构无影响.结论 克林霉素可复合CPC制成局部抗菌药物载药系统.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研究纳米卫生巾的微生物污染状况、抗菌效果及使用安全性。方法 依据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的要求》附录B和附录C5.1的要求对纳米卫生巾进行微生物污染和非溶出性抗(抑)菌产品抑菌性能的测试和评价;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第2.3.5条和第2.3.6条的要求进行阴道黏膜刺激试验和皮肤变态反应并进行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纳米银卫生巾微生物污染各项指标均符合GB15979-2002的规定;在试验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和大肠杆菌(8099)有抗菌作用,抗菌率之差分别为63.8%和75.1%(>26%);纳米银卫生巾对实验动物阴道黏膜的刺激指数为“0.23”,刺激强度分级属无刺激性;在激发后24和48 h观察,纳米银卫生巾试验组所有动物均未出现红斑及水肿反应,致敏率0%,按致敏强度分级标准受试物致敏强度为未见皮肤变态反应。结论 纳米银卫生巾是一款既有抗菌性能又没有任何刺激性和致敏性的新型产品,特有的抗菌性能可以保持接触面洁净,减少细菌滋生,消除异味困扰,带给女性科学卫生的健康生活。  相似文献   

19.
家蝇幼虫抗菌蛋白的抗菌特性及其组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诱导源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蛋白的抗菌特性及其蛋白组分.方法取5种诱导源诱导后提取抗菌蛋白,用不同细菌进行抑菌实验,观察5种诱导源诱导组抗菌蛋白的抗菌特性;5种诱导源诱导组抗菌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观察抗菌蛋白的组分变化.结果各诱导组产生的抗菌蛋白均能抗多种G+菌、G-菌和耐药菌株,但对不同细菌的抗菌活性有所差别.各诱导组抗菌蛋白中有2条电泳带与对照组完全相同,但含量高于对照组;各诱导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出现不同的新的蛋白带.结论家蝇幼虫诱导后产生的抗菌蛋白抗菌谱广;不同诱导源可诱导家蝇幼虫产生相同蛋白及不同的新蛋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选择天然橡胶和抗菌活性物质研制成高分子生物抗菌胶膜,对其抗菌效果与性能(稳定性、腐蚀性、影响因素、毒性)进行了检测,为评价、验证、应用该产品的抗菌能力及特性提供依据.[方法]抑菌振荡烧瓶试验测定其抗菌效果和稳定性、腐蚀性、影响因素;小鼠毒理实验测定其毒性.[结果]高分子生物抗菌胶膜是以天然橡胶、海洋生物复合酶、海藻酸聚多糖、海洋甲壳胺活素为主要成分,经特殊工艺胶炼铸成.生物抗菌胶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作用10 min,抗菌率均达99.99%;置54 ℃下放置14 d,37 ℃相对湿度80%,放置90 d抑菌效果无明显影响;对不锈钢、铜无腐蚀,对碳钢、铝基本无腐蚀性;有机物50%小牛血清对该品抗菌效果无明显影响.对小鼠经口LD50>5 000 mg/kg属实际无毒级;蓄积毒性试验为弱蓄积毒性;蓄积系数k>5;眼刺激试验积分为3.0分,属无刺激性;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积分为0分,属无刺激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为阴性,无致突变性;精子畸形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高分子生物抗菌胶膜抗菌效果好、稳定性强、无毒、无味、无刺激性、不受干扰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