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脑干出血是神经系统急危重症,预后差,病死率高,文献报道重症脑干出血患者(出血量>5 ml)病死率70%~80%。多数学者认为脑干出血患者预后与出血量、出血部位及临床症状关系密切,临床多采取保守治疗。我科2005~2010年共收治脑干出血41例,其中23例采取控制性输液,严格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自发性脑干出血的救治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高原地区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痊愈10例,好转16例,植物生存6例,自动出院6例,死亡26例。结论高原自发性脑干出血病死率高,出血量、出血部位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发病后患者意识障碍程度是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脑干出血是一种病残率和病死率极高的疾病,出血量低于5 ml有生存的可能,5 ml以上病死率超过50%,10 ml以上病死率几近100%。脑干出血临床经历凶险,具有意识障碍出现早、深、持续时间长,瞳孔变化多样,病情变化多而快,重症者并发症多和预后差等临床特点,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与患者预后相关[1]。如能在急性期进行积极有效的诊断治疗和护理,能获得较好疗效。为此作者介绍脑干出血急性期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脑血管病病死率已升至第2位,脑干出血的病死率据文献报道达70%~80%。重症高血压是自发性脑干出血的常见病因。脑干是调节心血管运动、呼吸、吞咽、呕吐等重要生理活动的反射中枢。因此,临床中脑干出血的治疗非常棘手,曾被视为手术禁区。我院神经外科采取经幕上入路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干出血患者5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脑 CT 检查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2013年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6例,采用东芝单排螺旋 CT 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颅脑 CT 轴位平扫,比较不同出血部位、出血量患者病死率,分析不同时期患者 CT 表现。结果颅脑 CT 检查结果显示,基底核出血45例(52.33%),小脑半球出血12例(13.95%),脑叶出血11例(12.79%),丘脑出血10例(11.63%),脑干出血8例(9.30%);出血量〈10ml 者24例(27.91%),10~30ml 者49例(56.98%),〉30ml 者13例(15.12%)。不同出血部位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出血量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颅脑 CT 检查不仅能诊断出脑出血,还可通过分析其 CT 表现而预测患者预后,为临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108例临床及CT表现与预后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108例脑出血的临床及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旨在加强对脑出血各种员害的认识。方法:对108例脑出血症人的出血部位、出血量、意识障碍程度及其严重并发症与近期预后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病例急性期病死率24.07%,存活率68.52%,血肿破入脑室者病死率47.6%,合并肺部感染者病死率54.54%,出现应激性溃疡者病死率87.5%。结论:脑出血预后主要取决于血肿部位、出血量、意识障碍程度、血肿是否破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及有无严重并发症。出血量大、脑干小脑出血、血肿破入脑室时预后极差,合并严重并发症时预后更差,基底节及脑叶、丘脑出血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干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 18例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CT表现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均保守治疗 ,死亡 4例 ,存活者按ADL(日常生活能力 )分级法 :Ⅰ级 3例 ,Ⅱ级 6例 ,Ⅲ级 3例 ,Ⅳ级 2例 ,Ⅴ级 0例 ,多遗留不同程度面瘫及肢体瘫痪表现。结论 自发性脑干出血 ,出血量≤ 1ml的患者预后较好 ,出血量≥ 3ml ,血肿最大直径 >2cm的基底被盖型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脑干出血的临床症状、部位和影像学诊断价值,探讨预后的关系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脑干出血的临床资料与临床治疗价值。结果本组40例脑干出血患者按出血部位及发病至接受脑出血的治疗,治愈16例,病情稳定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12例,死亡12例,存活者出血量均在4 m L以下。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是脑干出血的主要病因,重视起病过程,仔细及时的临床检查,对脑干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脑干出血的预后视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张彦 《河北医药》2012,34(13):2062-2063
脑干是最重要的生命中枢,脑干出血一旦发生,病情多极为凶险,预后差,治疗率和治愈率极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脑干出血中最常见的是脑桥出血,发病率占所有脑出血的10%左右,如脑桥出血量>5 ml则可迅速出现昏迷、四肢瘫痪、甚至脑疝导致死亡.故脑干出血属于神经内科急危重症,尤其是大量脑桥出血,多在起病后48 h内死亡,病死率可高达50%[1].脑干其他部位出血很罕见,本文28例患者中仅1例为中脑出血,患者突发深昏迷,四肢瘫,迅速死亡,其余均为脑桥出血.我科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收治脑干出血患者28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脑出血患者的CT表现与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哈萨克族脑出血病例315例,分析其CT表现。经过治疗后随访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着重分析病死率与CT表现的关系。结果出血量<30mL各组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血量>30mL的患者,临床预后比较差,患者的病死率比较高,出血量>30mL的患者各组与出血<30mL患者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干、小脑出血的预后明显差于基底节、脑叶等部位的出血。结论头颅CT显示的脑出血部位、出血量与病死率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原发性脑干出血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疗效与预后。结果本组48例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中,36例行内科常规保守治疗,手术治疗12例,存活34例,死亡14例。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是本病的主要病因,重视发病过程,及时影像诊查,对本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临床意义。血肿小意识状态稳定者行内科保守治疗,中等量或大血肿可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其预后视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其病死率比以往低。  相似文献   

12.
罗开俭 《贵州医药》2007,31(6):511-512
脑干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左右,其起病急,临床表现重,预后差,病死率高[1、2].随着头颅CT检查的普及、核磁共振的使用,使我们对其临床特征、分型和预后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通过临床分型,使我们对其预后有了正确判断,从而积极正确治疗,使脑干出血的死亡率有所下降,本研究将我科2000~2006年来经CT或MRI确诊的脑干出血42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分型与预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62例脑干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全面回顾分析. 结果 高发年龄在48~65岁,高危因素以原发性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首发症状以突发意识障碍、偏瘫为主,眩晕、头痛等其他症状相对较少.典型的脑干损害症状少见,各种眼征复杂,以瞳孔缩小多见;62例脑干出血患者共有19例(30.65%)死亡.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为本病主要原因.脑干出血临床症状复杂,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治疗措施及预后效果。方法对48例原发性脑干出血病例的临床表现、出血量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痊愈9例,好转但有后遗症者13例,死亡26例。结论脑干出血死亡率极高,治疗措施有限,预后效果与出血量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5.
脑干出血是指非外伤性的中脑、脑桥和延髓出血。脑干出血一般认为症状凶险、临床病死率较高,约占脑出血的10%,随着CT和核磁共振(MRI)的临床应用,脑干出血诊断率明显提高,病死率相对下降,本文报告我院收治的22例脑干出血患者,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CT诊断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70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时期我院66例老年非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脑CT诊断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主要出血部位包括基底节区、脑叶、丘脑、脑干、小脑,其中基底节区出血19例,占27.1%,脑叶出血15例,占21.4%,丘脑出血13例,占18.6%,脑干出血13例,占18.6%,小脑出血10例,占14.3%;死亡19例,其中基底节区出血5例,脑叶出血4例,小脑出血4例,脑干出血3例,丘脑出血3例,各出血部位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1.0616,P>0.05)。观察组有46例患者出现了中线位移,占65.7%,对照组仅3例患者出现了中线位移,占4.5%,观察组出现中线位移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475,P<0.01)。观察组70例患者中,无中线位移22例,死亡1例(病死率4.5%);中线位移15 mm者19例,死亡4例(病死率21.1%);中线位移65 mm者19例,死亡4例(病死率21.1%);中线位移610 mm者14例,死亡6例(病死率42.9%);中线位移>10 mm者15例,死亡8例(病死率53.3%);不同中线位移的患者间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883,P<0.01),位移越多病死率越高。观察组70例老年患者中死亡病例19例,病死率为27.1%;其中出血量<30 mL的患者病死率为7.7%(1/13),出血量3110 mm者14例,死亡6例(病死率42.9%);中线位移>10 mm者15例,死亡8例(病死率53.3%);不同中线位移的患者间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883,P<0.01),位移越多病死率越高。观察组70例老年患者中死亡病例19例,病死率为27.1%;其中出血量<30 mL的患者病死率为7.7%(1/13),出血量3160 mL的患者病死率为15%(3/20),出血量6160 mL的患者病死率为15%(3/20),出血量6180 mL的患者病死率为31.6%(6/19),出血量>80 mL的患者病死率为50%(9/18),不同出血量患者间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27,P<0.05),出血量越多病死率越高。结论 CT是诊断老年急性脑出血的良好手段,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脑干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的危重症,患者发病急,临床症状复杂,预后差且病死率高.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共收治32例脑干出血患者,现对其临床表现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脑干出血是神经科的急重症。发病急、临床症状复杂、预后差、病死率高。随着CT和MRI的临床应用,脑干出血的诊断率和治疗水平明显提高。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收治的52例脑干出血患者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脑干梗死患者中,显著进步14例,进步9例,无变化1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8.4%,无效3.9%,病死率7.7%。结论脑干梗死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化,预后与梗死面积大小有关,MRI是诊断该病的最佳方法,早期治疗可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20.
脑干出血占脑出血发病率的1%~6%[1],重型脑干出血是指出血量超过5 ml以上的大量出血。脑干体积虽小,但内部结构复杂,其中上下行纤维束及网状结构等在维持人的意识状态,调控运动、感觉及内脏活动方面起重要作用,是人体呼吸循环中枢。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出血量、出血部位有关,不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且病情重、死亡率及致残率高,预后极差[2],是神经科临床治疗中的一大难题。以往单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