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斌  ;许春伟 《医药世界》2013,(12):952-954
<正>胃肠间质肿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一类特殊的以CD117(c-kit)蛋白表达阳性为特征的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来源的肿瘤。最初由Mazure和Clark[1]于1983年根据肿瘤的分化特征提出,它是独立来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Cajal细胞的肿瘤。胃肠道间质瘤从食管至直肠均可发生,少数病例可发生于胃肠道外,如腹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 GIST)占全部胃部肿瘤的1%~3%,是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可发生在从食管至直肠的整个消化道,但以胃和肠道多见。其中发生于胃部的患者占60%~70%,也有部分胃肠道间质肿瘤发生于腹膜、腹腔韧带、网膜、肠系膜等胃肠道以外的组织。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胃间质瘤(GST)患者23例,现对临床资料及 CT 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胃间质瘤(gastic stromal tumors,GST)的认识水平和鉴别诊断能力。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夏曙辉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6):2233-2234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 stinalstromal tumom,GISTs)是起源于胃肠道的一种非上皮性肿瘤,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的原发性间叶源性肿瘤。其种类繁多,形态复杂。可发生于从食管到肛门的全胃肠道以及胃肠道外的部位。既往由于病理学技术的限制,该病常被诊断为平滑肌源性肿瘤或者是神经源性肿瘤。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主要发生于胃肠道、大网膜和肠系膜,占所有胃肠道肿瘤0.2%,占胃肠道肉瘤的80%,C-KIT(CD117)通常呈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5.
<正>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黏膜被自身消化形成的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口及含有胃黏膜的Mekel憩室,其中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为常见[1]。幽门螺杆菌(Hp)感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中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由Kit(CD117)表达阳性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间无明显差异。可发生于从下段食管到肛门的消化道的任何部位,最常发生于胃,其次是小肠、结肠、直肠和盲肠仅、食管,偶有发生在网膜、肠系膜和腹膜者。手术切除是GIST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包括传统的开腹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中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约5%发生于6~14岁的儿童和15~24岁的年青人[1],文献报道发病率为(1-2)/100万[2]。1983年,Mazur和Clarr[3]首次提出了胃肠道间质瘤的概念,随着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病的发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占全部胃部肿瘤的1%~3%,是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可发生在从食管至直肠的整个消化道,但以胃和肠道多见。其中发生于胃部的患者占60%~70%,也有部分胃肠道间质肿瘤发生于腹膜、腹腔韧带、网膜、肠系膜等胃肠道以外的组织。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空肠间置在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医院于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行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与食管残胃间空肠间置的胃癌患者57例作为研究组;另有57例行食管残胃直接吻合的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术前、术后6、12个月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清清蛋白、营养指数、Visick分级、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术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109±13)、(108±12)g/L]、营养指数[(35±3)、(36±2)]分别与其术后6个月血红蛋白水平[(122±14)、(115±18)g/L]、营养指数[(50±5)、(43±5)],术后12个月血红蛋白水平[(141±10)、(124±10)g/L]、营养指数[(57±6)、(5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血红蛋白、术后6、12个月营养指数、术后反流发生率[研究组10.5%(6/57),对照组47.4%(27/5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对于行近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空肠间置于食管与残胃之间,有助于保持与还原患者健康的生理功能,并降低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中最常见病理类型是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临床表现为全消化道(食道到直肠)罹患的间叶源性肿瘤的其中一类。其来源于组织结构相对未分化的间叶细胞。据相关研究认为,作为非上皮源性肿瘤的胃肠道间质瘤主要起源是消化道中免疫组化表达CD117阳性的、组织形态富于梭形、上皮形或多形性细胞的间叶干细胞。近年来GIST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仍较为困难[1]。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重症胃肠道间质瘤21例,  相似文献   

11.
束庆文 《中国医药》2011,6(1):503-504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间质组织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食管到肛门的任何部位,以胃和小肠最多见,但并不局限于胃肠区域,已经在肠系膜、网膜、肝脏等处发现了原发灶[1].其初步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确诊依靠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CD117蛋白过表达.  相似文献   

12.
束庆文 《中国医药》2010,6(8):503-504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间质组织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食管到肛门的任何部位,以胃和小肠最多见,但并不局限于胃肠区域,已经在肠系膜、网膜、肝脏等处发现了原发灶[1].其初步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确诊依靠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CD117蛋白过表达.  相似文献   

13.
束庆文 《中国医药》2011,6(4):503-504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间质组织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食管到肛门的任何部位,以胃和小肠最多见,但并不局限于胃肠区域,已经在肠系膜、网膜、肝脏等处发现了原发灶[1].其初步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确诊依靠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CD117蛋白过表达.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间质瘤(GISTs)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一种间叶性肿瘤,发生于胃肠外的胃肠道间质瘤的报道近年来逐渐增多。GISTs形态学上主要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以不同比例组成,与一些软组织良恶性肿瘤相似,容易误诊为其他类型的软组织肿瘤,尤其当GIST发生于胃肠外或发生转移时。  相似文献   

15.
<正>胃黏膜下恒径小动脉破裂出血又称Dieulafory病(Dieulafory disease,DD)是一种少见的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反复性呕血或柏油样便。有效地控制出血和预防再出血是治疗本病的关键[1]。Dieulafory病是一种先天性胃肠道黏膜下血管畸形,据报道,恒径动脉主要来源于胃左动脉(85%),故其出血灶多位于贲门下方6.0 cm以内的小弯侧[2],少数也发生于食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直肠等  相似文献   

16.
周杰  周勇  籍中苏 《贵州医药》2006,30(12):1120-1120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发生于消化道的少见肿瘤,属于间叶肿瘤的一种,具有非定向分化的特性,有特殊的组织学、免疫学及分子遗传学特点[1]。我院从1998年1月至2006年7月经内镜、病理、院内外手术证实胃肠道间质瘤13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3例病人中,男11例,女2例,年龄  相似文献   

17.
食管破裂是一种突发的较少见的严重胸部疾病,可发生于钝性损伤后,也可因剧烈呕吐致自发性食管破裂[1]。食管离断伤患者更为罕见,我科2011年8月收治食管离断伤合并严重外伤患者1例,治疗中期发生食管瘘,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  相似文献   

18.
许西娥  邓响 《河北医药》2010,32(4):493-494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发性食管神经肌肉病变所致的动力障碍性疾病,以食管下括约肌(LES)松弛障碍、食管体部缺乏蠕动性收缩为特点,其发病率约为(0.5~1.0)/10万^[1]。贲门失弛缓症原因不明,多数认为是一种神经源性疾病,与食管壁肌间神经丛变性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反流、胸痛等症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括约肌内肉毒素注射、气囊扩张、支架置入和Heller手术等。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间质瘤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杨  石承先  张忠民 《贵州医药》2010,34(8):720-72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以往多被误诊为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1983年Mazur和Clark首先提出GIST概念,认为其起源与胃肠道肌层的Cajal细胞有关。近年来对该病认识逐渐深入,普遍认为GIST是发生于胃肠道、肿瘤细胞呈梭形、上皮样或多形性并表达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生长因子受体KIT蛋白的间质性肿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指标在胃肠道出血早产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出生的胃肠道出血早产儿60例,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早产儿和足月儿作为对照.统计分析所有新生儿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以及胃肠道出血早产儿出生后不同时间段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胃肠道出血早产儿的血浆APTT、PT、FDP和D-D水平分别为(65.46±18.68)s、(16.54±8.29)s、(8.49±7.65)g/L和(1.07±0.46) mg/L,高于健康早产儿的(52.24±9.75)s、(12.78±7.46)s、(6.48±5.14) g/L和(0.69±0.28)mgm和健康足月儿的(42.73±8.69)s、(10.01 ±7.11)s、(5.87±4.21) g/L和(0.51±0.26) mg/L;而胃肠道出血早产儿的血浆FIB[(2.01±0.75) g/L]低于健康早产儿[(2.36±0.68) g/L]和健康足月儿[(2.49±0.7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胃肠道出血早产儿出生后60、90以及120 d的Am、PT、FDP和D-D水平均较出生时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血浆FIB则较出生时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道出血早产儿存在明显功能障碍,患儿的高凝血因子状态可随着出生后机体的成熟和相应的治疗后缓解.胃肠道出血早产儿凝血功能改变与消化功能密切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早产儿胃肠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