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和建立中医微生态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兴的微生态学在医学的应用正成为医学发展的新的生长点,人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失调的规律为揭开生理、病理、治疗的一些难解之谜,为克服抗生素的局限和开发新的治法和药剂开辟了道路。中医学的许多原理,特别是天人相应、正邪交争、阴阳失调、气机失常及脏腑的许多病证,都包含着微生态内容和机制,中药、针灸的取效过程都介入和利用了微生态系统的功能,应当移植和运用微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开辟中医在微生态领域的研究,认识并揭示其规律,建立和发展中医微生态学。  相似文献   

2.
DGGE在肠道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微生物群是宿主的组成部分,是宿主不可缺少的一个生理系统,现在已有作者提出应把正常微生物群列为人体微生态系统的第13个系统。肠道微生态在研究微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肠道微生态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稳定的、协调的微生态。肠道微生态平衡是机体健康的保证和象征,一旦打破这种平衡状态,就易引起茵群失调。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技术和方法,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具有可靠、可重复、快速和容易操作等优点,可以说是分析的肠道微生态变化的一种有力的工具。本文阐述了研究肠道微生态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是研究肠道微生态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将该技术应用于肠道微生态的研究可以了解到肠道微生态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3.
微生态制剂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欣艳  李世荣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9):2802-2804
一、微生态系统的概念 胃肠道原籍菌,外籍菌和其上皮细胞等生物成分和食源性非生物成分(未被消化的食物)以及来自胃、肠、胰、肝脏的分泌物(如激素、酶、黏液、胆盐等)共同构成了微生态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异常,都可引起微生态平衡的失调,导致腹泻和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此外,抗生素的不适当应用会使肠道菌群失常,以致引起致病菌的繁殖。动物的精神状态、生理和免疫状况及环境的变化均会影响胃肠道上皮细胞的功能及分泌物组成。微生态失调包括菌群比例失调和定位转移(易位)两大类。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自溶现象在中医微生态学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生物自溶现象是在微生物自身水解酶类的作用下细胞的消解过程,并伴随着胞内物质的释放。一般可分为诱导自溶和自然自溶两种方式,自然自溶是微生物衰老后一种生理性死亡。微生物自溶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微生物中。它不仅是维持人体微生态系统平衡的机制之一,而且参与了...  相似文献   

5.
一般系统论和系统工程是20世纪40~50年代出现的重要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微生态学创始之一,著名的微生态学专家康白教授在他主编的《微生态学》一书中指出:现代系统理论、系统分析及系统工程已介入这个领域(即微生态学领域)并提出了微生态系统和微生态(系统)工程的概念,本文就其加以粗略论述。以丰富生物工程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微生态与中医基础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道细菌按一定的数量、比例分布在不同节段,发挥对宿主的营养、免疫等作用,构成人体最大和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与机体之间时刻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中。中国传统中医学的本质是生态医学,胃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学研究应注重与中医基础理论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杨路亭 《肝博士》2014,(5):27-28
正人类肠道菌群包括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共由30个属500余种细菌组成,它们一起构成一个极其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肠道菌群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构成稳定的微生态系统,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促进食物的消化,合成维生素、酶类等营养物质,在抵御外来致病菌的侵入以及刺激免疫系统等诸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还对肝脏代谢、解毒,从而减轻其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正常人肠道菌群的在肠道各阶段中,以结肠中寄居的细菌最多(大约1011~12),其中又以  相似文献   

8.
微生态学知识系列讲座(四)——感染性疾病的生态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出现了许多新兴的边缘科学,微生态学就是众多边缘学科中的一种。由于微生态学的的诞生,使人们对感染性疾病的产生、诊断和防治有了新的认识。1 微生态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1)、微生态学:微生态学(Miclsecolog)一词是德国学者VolkerRush博士于1977年首先提出,其定义为:微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人类、动植物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是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生态学。(2)、正常微生物群:正常微生物群是寄居在人的体表或体内的对人体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群。(3)、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平衡是指…  相似文献   

9.
肠道菌群的研究是微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研究人肠道内细菌和细菌之间,细菌与宿主之间及细菌、宿主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1肠道菌群的定义与作用人在出生后不久,就栖息着许多细菌,这些肠道细菌的集团被称之为肠道菌群。人体肠道内细菌的数目,超过了人体细胞的总数,其总量近一千克左右,差不多等于肺、脑等大器官的重量,同时,从人出生3至4/J’时后,这些细菌就开始定居在肠道IAI,并不断地增殖、更新和排泄,且伴随人的终生。因此,肠内菌群及其活动对人有很大的影响,肠道菌群主要有以下作用:门…  相似文献   

10.
微课程和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新型教学形式,文中把微课程和翻转课堂结合在了一起,从概念入手,介绍了基于人体解剖学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框架建立、目标确定、内容选择和评价实施等,提出了一种较新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医学微生态学(Medcalnlmicroecology)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人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生态学。其基本原理如下:l微生态系统、组织、空间微生态系统的概念是:在一定结构的空间内,正常微生物群,以人体的组织和细胞及其代谢产物为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能独立进行物质、能量及基因相互交流的统一生物系统。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出发,正常微生物群的空间只能是生物体的个体、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它们以这些部位为生存场所。11微生态空间可分为以下五个层次(l)宿主个体:宿立个体是微生态学中最大的生…  相似文献   

12.
人体解剖学属于生物科学中的形态学科,是医学生学习其他医学课程的重要基础课,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人体解剖学现代教学的需要,微课的出现使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发生了重要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任课教师通过微课与传统解剖学教学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激发了学生学习解剖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肠道微生态系统作为黏膜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体免疫等生理作用密切相关,同时也与人体疾病的发生互为因果。现在临床对肠道微生态的关注日益密切。中医药基本理论与学说的不谋而合,成为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结合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阴道微生态是人体四大生态系统中较为复杂的一个系统,同时也是一个非常灵敏的系统,在受到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影响时,很容易改变.随着微生态学的迅速发展,许多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出现,为阴道微生态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加深了人们对阴道微生态的认识.我们主要阐述阴道微生态系统的一些新观念、微生物菌群、环境、影响因素以及一些评价方法、诊断指标和治疗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态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观念与行为已进化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从50年代后期到现在,医学上又产生了一次大的飞跃,形成了当代生命科学中最富有魅力的新兴边缘学科——医学微生态学。为了普及医学微生态学知识,我们将从本期开始进行医学微生态学知识系列讲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资料,2020年我国胃癌(gastric cancer, GC)病例新增47.9万例、死亡37.4万例,分别占全球胃癌发病和死亡人数的44.0%和48.6%[1]。了解GC潜在病因及发病机制,对防治GC具有重要意义。人体微生态系统对机体的健康和疾病都有影响,通过对人体微生态系统的认识,可能为癌症的预防提供新的靶点,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姜黄素自微乳化浓缩液,考察微乳的形态和粒径分布,比较姜黄素微乳与胶束的吸收动力学,考察姜黄素微乳在小肠的最佳吸收及口服姜黄素自微乳化浓缩液在胃肠道的吸收情况。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段回流试验,根据药物在小肠段中的减少量来确定药物的吸收。取出小鼠胃肠道中所有内容物及粪便,提取未被吸收的姜黄素,计算姜黄素的吸收率。结果透射电镜下姜黄素微乳成球形或近球形,平均粒径为21.6nm。姜黄素微乳与胶束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425、0.0195/h,姜黄素微乳的主要吸收部位为十二指肠和空肠。姜黄素自微乳化浓缩液在小鼠胃肠道的吸收率是姜黄素原料药的2.5倍。结论姜黄素自微乳化浓缩液能有效提高姜黄素在动物体内的吸收。  相似文献   

18.
人体胃肠道微生物群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微生态系统,其与宿主处于共生状态, 对宿主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胃肠道微生物群在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胃肠道微生物群可以独立的影响胃肠道肿瘤的进展。目前,幽门螺杆菌在胃癌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研究,但胃肠道中其他微生物群以及微生物生态失调也可能会促进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不同种类胃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以及菌群失衡与胃癌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其内容枯燥难懂、近年来解剖课时的减少、教学用尸体资源库的不足等,给解剖课程的教学带来严峻的挑战。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平台,采用虚拟仿真平台、慕课、微课等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组织学上以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为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明确人体微生态与ESCC的关系,有利于为ESCC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寻找新靶点.本文从ESCC的早期诊断与筛查、预后、可能的发病机制、辅助治疗等方面,综述人体微生态与ESCC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