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枢丹预防妇科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我们在妇科择期手术病人使用枢丹(Ondansetron)注射液(东海制药厂)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收到良好疗效。资料与方法妇科ASAⅠ~Ⅱ级腹腔手术病人90例,年龄32~65岁。术前无恶心呕吐,术前24小时未服用任何抗呕吐药。全组行硬膜外阻滞,以L2~3为穿刺点,使用1%利多卡因和015%丁卡因混合液,术中辅以哌替啶、异丙嗪。枢丹Ⅰ组(30例)于硬膜外阻滞完善,切皮前30分钟静滴枢丹4mg,枢丹Ⅱ组(30例)于关腹后静滴枢丹4mg,另设对照组30例不用枢丹。恶心呕吐程度标准 (1)恶心,Ⅰ级为无恶心;Ⅱ级指有恶心预兆,但很快消失;Ⅲ级,有恶心,很快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复合昂丹司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 80例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静脉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全麻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术毕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mg;对照组全麻诱导前静注生理盐水2ml,术毕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mg。通过描述词量表并观察记录术后24小时两组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恶心发生率:实验组17.5%,对照组52.5%;呕吐发生率:实验组12.5%,而对照组为47.5%。对照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结论地塞米松复合昂丹司琼有较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三组,手术结束时硬膜外腔分别注入吗啡2mg(Ⅰ组)、吗啡2mg+灭吐灵10mg(Ⅱ组)或吗啡2mg+氟哌啶2.5mg(Ⅲ组)进行硬膜外术后镇痛,观察病人24h内恶心,呕吐及切口明显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Ⅱ,Ⅲ组病人术后24h内切口明显疼痛的发生率小于其它两组(P<0.05)。  相似文献   

4.
地塞米松减少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硬膜外腔注入小量吗啡是术后镇痛简易安全的有效方法,但其较高的恶心呕吐发生率(30%~62%)增加了病人的不适感,影响术后镇痛质量和水平。如何在提高镇痛效果的同时减少其副作用,已引起临床广泛关注。 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和对照的方法,探讨应用地塞米松对减少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引起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选择ASAⅠ~Ⅱ级80例经腹子宫切除手术病人,年龄35~60岁,经L_(3~4)/L_(4~5)间隙穿刺行硬膜外麻醉。手术结束后,经硬膜外吗啡镇痛前,病人随机分为2组,一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8mg(2ml)为实验组;另外一组注射生理盐水2ml为对照组。注药后1min,两组病人均给予同样镇痛药物和方法,即硬膜外腔注入吗啡3m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ml)用于术后镇痛。观察时间24h。根据评分标准:0为无恶心呕吐;1为恶心;2为恶心呕吐,进行资料收集和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5.
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手术全麻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 0 0例ASAⅠ~Ⅱ级 ,2 2~ 79岁。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10 0例。研究组静注地塞米松 10mg ,对照组未用地塞米松。两组麻醉给药一样 ,观察 2 4h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地塞米松组发生恶心 11例 ,呕吐 6例。未用地塞米松组发生恶心 38例、呕吐 33例 ,两组恶心呕吐总发生率分别为 17%和71% (P <0 0 1)。结论 :地塞米松 10mg能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中地塞米松联合氟哌啶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40例ASAⅠ~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3组(各80例)。Ⅰ组(对照组)全麻诱导中不用地塞米松、氟哌啶;Ⅱ组全麻诱导中用地塞米松10mg;Ⅲ组全麻诱导中用地塞米松10mg和氟哌啶40μg/kg,观察术后48h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结果:Ⅰ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72.5%;Ⅱ、Ⅲ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32.5%和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诱导中用地塞米松联合小剂量氟哌啶能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7.
恶心呕吐是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的主要并发症 ,不仅增添病人痛苦 ,影响术后恢复 ,还可造成呕吐误吸等严重后果。为了探讨减少硬膜外吗啡镇痛时恶心呕吐的发生 ,我们选择12 0例病人对照分析静注地塞米松 10mg对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接受腹部手术并选择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的病人 12 0例 ,ASAⅠ~Ⅱ级 ,年龄 2 5~ 6 5 (2 8± 4 8)岁 ,其中男 6 8例 ,女 5 2例。手术种类涉及剖宫产 ,盆腔 (子宫、卵巢 )、胃、胆、脾手术。全部病例均选择相应硬膜外麻醉穿刺点置入连硬导管 ,局麻药为 1 6 %利多卡因 +0 2 %丁卡因混合液…  相似文献   

8.
枢复宁TM预防小儿腭裂修补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小儿腭裂手术后静脉注射枢复宁TM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45例ASAⅠ~Ⅱ级,年龄3~10岁,择期行腭裂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成三组:第Ⅰ组不用枢复宁TM,第Ⅱ组于麻醉后手术前静脉注射枢复宁TM0.1mg/kg,第皿组术毕静脉注射枢复宁TM0.1mg/kg。麻醉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01mg/kg和苯巴比妥钠3mg/kg。用氯胺酮5mg/kg肌肉注射或1mg/kg静脉注射行麻醉诱导后,用羟丁酸钠50mg/kg和0.1%氯胺酮维持麻醉。术毕患儿均在恢复室观察直至完全清醒方送近病房。醒后4小时开始进流质。结果第Ⅰ、Ⅱ、Ⅲ组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1/15(73.33%)、7/15(46.67%)、2/15(13.33%)(P<0.01)。本研究表明:术毕静脉注射枢复宁TM0.1mg/kg能有效预防小儿腭裂术后恶心、呕吐,不提倡术前预防性应用枢复宁TM。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静脉注射昂丹司琼对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疗效。方法90例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第1组对照组,术后给予生理盐水5ml。第Ⅱ组氟哌利多组,术后静注氟哌利多1.25mg。第Ⅲ组术后静注枢复宁4mg。观察术后24h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结果第Ⅰ、Ⅱ、Ⅲ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60、0%、30.0%、26.7%。第Ⅱ组与第Ⅰ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Ⅲ组与第Ⅰ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第Ⅱ组与第Ⅲ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示术毕时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mg与氟哌利多1.25mg均能有效防止、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注入吗啡用于妇科手术后镇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硬膜外注射吗啡用于术后镇痛已为众人所知 ,由于吗啡硬膜外注射所带来的并发症 ,如皮肤瘙痒、尿潴留、恶心呕吐等发生率较高 ,使之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我们应用纳络酮、甲氧氯普胺来预防吗啡硬膜外注射引起的恶心呕吐 ,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选择妇产科手术病人 80例 ,ASAⅠ~Ⅱ组 ,年龄 18~ 6 2岁 ,手术类型有卵巢手术 16例 ,剖宫产 2 4例 ,子宫手术 40例。麻醉选择单管或双管连续硬膜外麻醉 ,局麻药采用 2 %利多卡因。术中多数病人复合杜氟合剂 (哌替啶 5 0mg、氟哌利多 2 5mg) ,麻醉效果好 ,术中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止吐、镇痛作用的效果。方法120例LC 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分别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安慰剂组、地塞米松5 mg或10 mg组。观察术后3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PONV)和止痛剂的应用情况。结果120例患者术后麻醉消失后0~24 h PONV发生率:地塞米松5 mg组:恶心症状22例(55%),呕吐症状14例(35%);10 mg组:恶心症状11例(27.5%),呕吐症状5例(12.5%);安慰剂组:恶心症状30例(75%),呕吐症状15例(37.5%)。术后疼痛不能耐受,需要强痛定镇痛患者,地塞米松5 mg组11例(27.5%),10 mg组:5(12.5%)例,安慰剂组14(35%)例。各组分别进行比较后,PONV及疼痛必须应用止痛药物:安慰剂组和地塞米松5 mg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剂组、地塞米松5 mg和10 m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10 mg可以有效的降低LC术后PONV的发生率,减轻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0例,男17例,女53例,年龄20~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R组)和地塞米松组(D组),每组35例。R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背景剂量为0.5μg/kg,10min内注射完毕,后以0.5μg·kg~(-1)·h~(-1)维持输注。D组给予地塞米松8mg静脉注射。观察患者入室(T_1)、插管前(T_2)、插管后5min(T_3)、手术开始后5 min(T_4)、手术开始后30min(T_5)、缝皮时(T_6)、拔管后5min(T_7)的血压和心率。记录术中七氟醚的吸入浓度、停七氟醚至拔管的时间、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观察患者8、24、48h内有无发生恶心呕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8、24、48h的恶心发生率和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7时R组HR明显低于D组(P0.05),两组间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8mg比较,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10min),维持量0.5μg·kg~(-1)·h~(-1),对减少腹腔镜胆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有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盐酸格拉司琼在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2例ASAⅠ~Ⅱ级硬膜外阻滞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盐酸格拉司琼组(n=16)和对照组(n=16)。术毕全部病人均采用硬膜外镇痛,镇痛液配方为:盐酸格拉司琼组芬太尼0.4mg+0.75%罗哌卡因10ml+地塞米松5mg+盐酸格拉司琼3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对照组芬太尼0.4mg+0.75%罗哌卡因10ml+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均以2ml/h匀速给药。连续观察24h记录恶心、呕吐发生率、疼痛评分。疼痛评定采用视觉模拟标尺评分(VAS)。结果:盐酸格拉司琼组恶心呕吐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68.75)。两组病例均未发现有明显的呼吸抑制及下肢麻木、运动受影响的情况。结论:盐酸格拉司琼对术后硬膜外镇痛所引起的恶心呕吐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复合阿扎司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吐效果.方法随机将ASAⅠ~Ⅱ15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分为3组(各50例):地塞米松复合阿扎司琼组(D A组)于术毕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和阿扎司琼10 mg;阿扎司琼组(A组)于术毕时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 mg;对照组(C组)则于术毕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观察术后24 h内患者的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D A组恶心发生率为4%(2/50),明显低于A组(16%,8/50)和C组(34%,17/50)(χ2=4.00,14.62;P=0.046,0.000).D A组呕吐发生率为2%(1/50),明显低于A组(14%,7/50)和C组(32%,16/50)(χ2=4.89,15.95;P=0.027,0.000).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亦明显低于C组(χ2=4.32,4.57;P=0.038,0.033).结论地塞米松复合阿扎司琼控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阿扎司琼.  相似文献   

15.
托烷司琼对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相关恶心呕吐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用于曲马多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相关恶心呕吐的防治作用。方法择期上腹部手术且接受术后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病人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Ⅰ组,托烷司琼组;Ⅱ组,胃复安组;Ⅲ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各组术后1、4、8、12、24 h时的恶心呕吐评分、镇静评分和口渴分级。结果Ⅰ、Ⅱ组术后4、8、12、24 h时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Ⅲ组(P<0.05或P<0.01);同时在术后12、24 h时Ⅰ组效果优于Ⅱ组(P<0.05);三组间口渴分级和镇静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托烷司琼对于曲马多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所引起的恶心呕吐有较好防治作用,其镇吐效果优于胃复安。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由于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其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也日益受到关注。我们将格拉斯琼 (granisetron)、地塞米松分别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 ,观察其对术后恶心呕吐 (PONV)的预防作用。资料与方法10 0例ASAⅠ~Ⅱ级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 ,年龄 2 5~ 72岁 ,男性 4 2例 ,女性 5 8例。随机分为三组 ,采用双盲法观察。所有病人术前均无恶心呕吐病史 ,术前 4 8小时内未接受过抗恶心呕吐药物的治疗。三组病人均在术前 30分钟肌注阿托品 0 5mg ,麻醉诱导为硫喷妥钠和琥珀胆碱 ,麻醉…  相似文献   

17.
托烷司琼不同给药方式对术后镇痛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托烷司琼的不同给药方式对术后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患者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气管内全麻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240例,ASAI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四组.Ⅰ组术毕静脉连接患者自控镇痛(PCA)泵;Ⅱ组术毕静注5 mg托烷司琼后连接PCA泵;Ⅲ组术毕静注2 mg托烷司琼后连接PCA泵(PCA泵内加托烷司琼3 mg);Ⅳ组术毕连接PCA泵(PCA泵内加托烷司琼5 mg).PCA泵药物配制:900 mg曲马多加生理盐水配至总容量为100 ml.分别于术后2、4、8、20、36和48 h观察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1)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在术后2、4 h恶心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Ⅳ组比较,Ⅱ组和Ⅲ组术后2、4和8 h恶心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2)与Ⅰ组比较,Ⅱ组在术后2、4、8和36 h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Ⅲ组在术后2、4、8、36和48 h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在术后48h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Ⅳ组在术后2、4、8 h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P<0.05);Ⅲ组在术后2、4和48 h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Ⅳ组(P<0.05).结论 术毕单次注射2 mg托烷司琼,并通过PCA泵持续输注可在术后48 h内有效预防恶心、呕吐的发生;术毕单次注射5 mg托烷司琼,术后短时间内可预防恶心、呕吐,但术后48 h已无此作用;而通过PCA泵中持续输注5mg托烷司琼不能预防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应用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全身麻醉后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妇科手术120例,随机分为A、B、C3组,各40例。在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预防恶心呕吐的药物。A组:帕洛诺司琼0.075mg,复合地塞米松5mg。B组:帕洛诺司琼。C组:生理盐水10 m L。观察术后48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A、B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C显著降低,其中A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B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用于预防妇科老年患者手术后恶心呕吐,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地塞米松减少手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8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Dex)对减少手术后与硬膜外吗啡镇痛有关的恶心呕吐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随机双盲选择 87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女性病人进行观察。所有病人在手术后均接受硬膜外吗啡镇痛。Dex组病人 (n =41)在手术后静注Dex 8mg ,对照组病人 (n=46 )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结果 在手术后 2 4小时内 ,Dex组病人手术后总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 6 8% ,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的 43 5 % (P <0 0 1)。两组病人之间手术后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Dex也不影响手术后硬膜外吗啡的镇痛作用。结论 预防性静脉注射Dex是一种减少与硬膜外吗啡镇痛有关的恶心呕吐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静脉注射吗啡病人自控镇痛与经硬膜外吗啡镇痛的观察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目的:比较术后静脉注射吗啡病人自控镇痛与硬膜外吗啡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吗啡镇痛(EPI)组和静脉注射吗啡病人自控镇痛(PCIA)组。EPI组在手术结束时经硬膜外导管一次性注入吗啡2mg,PCIA组在术后患者感觉到疼痛时。自行给药镇痛,给药剂量每次1mg,锁定时间为5分钟。术后4、8、12、24小时进行随访并记录吗啡用药量、疼痛评分(VAPS)、平均动脉压和呼吸频率、镇静程度及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情况。结果:术后24小时用药总量PCIA组(19.1±5.1mg)明显高于EPI组(2mg)。术后0~12小时EPI组镇痛效果优于PCIA组,镇静程度PCIA组高于EPI组。PCI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高于EPI组,皮肤瘙痒EPI组2例,PCIA组1例。两组患者对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评估良好至优秀者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术后呼吸频率及平均动脉压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对于硬膜外麻醉术后需短期镇痛患者,单次剂量硬膜外吗啡镇痛效果优于PCIA组,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