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广安,自号齐卢山翁,男,1940年生,济南市长清县人。1965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中医专科班。现任泰安市郊区中医药学会理事长,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1996年11月被泰安市人事局、卫生局确定为泰安市名老中医。业医30余年来,工作认真,医德高尚,严于律己,勤于研究。在经方治疗急腹症及疑难杂病方面有独到见解,特别是近10余年来专门从事男性病研究及泌尿系结石的研究,获科研成果奖多项。其论治男性不育症,擅长融中西两法于一体,先辨病,后辨证,务使诊断明确。在治疗上既突出专病专方,又善于加减变化;既注重方药与病机相合,又注意重点方药的…  相似文献   

2.
岱下心血管病名医─—韩子江韩子江(1940~),1966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医疗系。毕业30年来,一直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历任泰安市中医二院内科副主任、主任,1994年1月晋升为主任医师,并聘为山东中医学院兼职教授。1995年3月被批准为山东省...  相似文献   

3.
赵正俨(1921~),泰安市郊区范镇谷家庄村人,现任泰安市郊区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幼读私塾,1940年在本村任小学教师,文字功底较深,为后来从医打下了良好基础。1945年起开始行医,1960年到省中医进修学校(灵岩寺)学习,结业后先后到原泰安县...  相似文献   

4.
妇科名医柴松岩北京中医医院(100010)吴育宁,傅洁京都名医柴松岩,1929年10月出生,辽宁省辽阳市人。现任北京中医医院妇科教授,正主任医师。兼任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卫生局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学会妇科委员...  相似文献   

5.
岱南痔瘘科名医──张平张平(1938~)山东峄县人。1961年从师于鲁南名老中医刘映灿研习岐黄之术,复于1976年投于肛肠病名家、山东中医学院黄乃健教授门下专攻痔瘘。成为泰山以南痔瘘专业拓荒第一人。现任枣庄市中医院痔瘘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山东肛肠学...  相似文献   

6.
<正> 郑长松(1927~),山东省滨州市河南郑村人。现任山东省惠民地区中医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1956、1959年两次赴京出席全国群英会,历任山东省立医院中医顾问、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山东分会常务理事、惠民地区人民医院副院长等职。先后在京、沪、鲁、豫、辽、浙、两广等地中医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著有《郑长松妇科医案选》(内部付梓)。先生少年好学,尤好医籍,曾拜当地名医崔玉田为师凡8年,17岁行医故里,21岁悬壶“利民大药店”时已名闻遐迩;1956年,应卫生部之邀,在京介绍活用百部、白及、  相似文献   

7.
鲁中妇科名医张寻梅张寻梅(1940~),女,山东青岛人。1959年考入山东中医学院中医专业,1965年毕业分配到淄博市中医院工作。现任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兼任山东中医药学会理事、淄博市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及省妇科学会委员,l991年被评为淄博市...  相似文献   

8.
刘洪祥治疗青春期崩漏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崩漏”是妇科常见症候,也是月经病中最常见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包括功能性与器质性两大类,后者又包括肿瘤、炎症、损伤与全身性疾病。青春期崩漏大多为功能失调性出血,归属月经失常病。吾师刘洪祥主任医师,长期致力于妇科病的临床研究,造诣颇深,对于青春期崩漏属功能失调出血颇具心得,取得了较好疗效。 刘师认为,青春期崩漏病以肝郁证为数最多,秦天一有“女以肝为先天”之论,具指导意义。故调肝理脾与清肝滋肾、调理冲任(肝主冲任)是调理青春  相似文献   

9.
林夏泉学术流派以岭南名医林夏泉老先生为奠基人,经过几代学人近80年的传承发展,在内科脑病、妇科、儿科等方面已形成其独特的学术观点和诊疗思想。文章通过搜集整理其生前医案、笔记、讲稿,采访其弟子刘茂才、黄培新教授及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对林夏泉妇科学术思想进行了总结。其妇科学术思想受易水学派及岭南妇科名家吕楚白影响较深,并在继承前人理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长期临床实践,形成了固肾、扶脾、调肝理气、调理冲任气血为主的妇科学术思想和因地制宜等用药特色,值得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淑玲(1949-),女,山东济南人,1975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中医系。1999年9月~2001年9月被派赴瑞士进行中医药技术交流。现任山东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委员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山东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和多家杂志的编委等。  相似文献   

11.
刘洪祥治疗痛经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怀敏 《四川中医》2000,18(12):2-3
先父从事中医医教研工作 50余载 ,对中医内、妇、儿科均有较深造诣 ,尤精于妇科。笔者随从习医 ,深受教诲。现将其对痛经的治疗经验介绍于下。1 辨证论治1 1 虚寒型 症见月经周期较长 ,持续时间短 ,血量少而瘀块不多 ,或经多色淡 ,少腹绞痛 ,或伴有中气不足的恶心呕吐、腹泻等。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沉细。治以温中补虚而通经 ,方用大温经汤加减 :吴茱萸、川芎各 9g ,当归 12g ,白芍 12~ 15g ,党参 15~2 4g ,桂枝 (或肉桂 ) 9~ 12g ,干姜 3~ 9g ,麦冬 9~12g ,半夏 6~ 9g ,甘草 9~ 12g ,阿胶 9g。随症加减 :如少腹胀痛较…  相似文献   

12.
崩漏的病机较为复杂,临床对其辨证分型和治疗方法也很多.不便掌握.刘师受《医宗金鉴》治疗崩漏应“虚补瘀消热用清”之提法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将本病提炼为“热、瘀、虚”三个类型,同时发现,肝郁所致崩漏亦不少见,因此另加“郁”型.1 热伤冲任型证见阴道突然大量下血,或淋漓日久,血色鲜红,口干喜饮,头晕面赤,烦躁不寐,音质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凉血、固经涩血.方用自拟二地芩芍汤生地30g.生地榆30~50g,黄芩12~18g.白芍15~30g.水煎.日1剂.2次分服.方中以生地清热凉血、滋阴生津;生地榆凉血止血、泻火解毒,“其性主收敛.  相似文献   

13.
浙江妇科名医世家陈氏,自唐人陈仕良始有记载.至南宋时.仕良裔孙陈沂治愈康同危疾,得赐御前宫扇。陈沂子孙世传其术,皆以扇表其门,扇坏之后又刻木扇以传,被世人称为“木扇陈”或“陈木扇”,在浙江一带影响深远。1996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医中文献研究所与日本北里研究所附属东洋医学总合研究所医史学部携手合作.争取到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亚洲中心的资助.以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宫内厅书陵部和东京大学引渡回归一批流散到日本的中沙古拉籍.这些医籍大多是中国现已亡佚不存的古籍品种.其中有一部为序刊于明·嘉靖七年。1528)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电脑技术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部门。为了开发祖国医学宝库,促进祖国医学现代化,福建省三明市中医院主治医师江恩赐,青年中医刘懿和微电脑技术开发中心的李春林同志密切合作,将清代名医傅青主所著的《傅青女科》纳入计算机。经过半年的大量资料分析和归纳,找出各种症状与对应方药的内在联系进行医理设计,并将各种症状、体征、舌苔、脉象、药物、剂量、医嘱等采用BASIC语言编成程序,用电子计算机语言输入电脑贮存,建立医疗信息库,于1984年12月11日研制出该市第一套中医软  相似文献   

15.
岭南妇科名医罗元恺教授论治崩漏特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玉珍  罗颂平 《新中医》1998,30(9):5-6,19
罗元恺教授是已故全国著名的中医学专家、教育家。他从事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60年,学术造诣精深,临床经验丰富。勤于著述,建树良多。也是现代岭南妇科名医。在他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中既有中医学的普遍性学术精华,又融合了岭南温病学派的显著性学术特色,在岭南妇...  相似文献   

16.
名医名医     
《新中医》2006,38(6):41-41
  相似文献   

17.
18.
《山东中医杂志》2001,20(7):432-432
刘德泉(1950年-),山东滕州 人。1981年山东中医学院硕士研究 生毕业,是全国名医周凤梧教授之 弟子,从事临床组方用药法度的研 究。现为泰安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山 东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山东中医 药学会内科分会心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1996年被泰安市卫生局、人事局评为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 从医30余年,以“选择最简单的方法,应用最便宜的药物,争取最短暂的时间,治愈最难治的疾病”为座右铭,竭尽全力为病人服务。提倡总体诊疗观念,这种观念就是根据病人的病情、心理、体质和社会环境诸方面的…  相似文献   

19.
<正> 女性不孕症中,无排卵为主要原因之一。祖国医学认为此系由于肾—天癸—冲任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业师刘洪祥主任医师,根据“天癸之本本于肾”的理论,认为肾精滋长是排卵的基础,冲任经脉气血和畅是排卵的条件,肾阴肾阳消长转化不利是卵巢功能失调的病机关键所在。因此,抓住调节肾阴肾阳的消长转化,促使冲任经脉气血和畅,促进卵巢正常排卵,是治疗该病的肯綮。从这一思路出发,刘师根据自己多年实践经验,并参照他人经验,拟定了中药人工周期疗法,采用调周序贯服药法,以达到调节女性生殖机能,恢复排卵机  相似文献   

20.
王滢  孟繁甦  赖海标 《新中医》2023,55(15):210-214
正文:刘蔚楚(下文简称刘老),名永相,广东香山人,弱冠之年苦读举业,却体弱病危,幸得老中医杨来仪诊治,九死一生。刘老遂弃文从医,拜老中医杨来仪为师 [1] 。刘老博览群书、学贯中西,临证得心应手,药到病除,常悬壶闽粤之间。19 世纪 20 年代,刘老定居上海,仍济世救人不息,故声名大噪,与河北张锡纯、江西陆晋笙、江苏杨如侯合称民初四大名医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