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荣英 《家庭护士》2006,(3X):55-56
透析护理记录是医院血液透析病人医疗文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血液透析专业护士记录病人血液透析过程中生命体征、病情观察、执行医嘱及护理措施的客观资料,它记载了血液透析病人治疗、护理的全过程,反映了病人病情的演变,是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部分。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实施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规范》,按照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基本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标准和三级质控检查制度,对血液透析护理记录书写进行了改进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我院2004年抽查1200份血液透析护理记录质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提高血液透析护理记录质量的方法与改进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62例血液透析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总结血液透析中得到的经验,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一套科学、便捷的操作技巧和护理经验。针对不同患者操作及护理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完善。结果:减轻了患者痛苦,降低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科学的护理方法,使血液透析护理更为轻松、合理,大大降低了血液透析室护士的心理压力和劳动强度,为透析患者提供了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和指导是护理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水平衡、食盐摄入、热量供给、蛋白质供给及维生素供给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4.
黄永芳 《全科护理》2013,11(3):258-259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基层医院血液透析病人中的推行及成效。[方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由专管护士全面管理病人的健康知识宣教、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的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血液透析病人对血液净化知识的掌握有所提高,从而增强了自我护理的意识。[结论]优质护理在基层医院血液透析病人中的推行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血液透析护理环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血液透析专科护理质量。方法:通过临床调研和查阅文献资料初步确立护理环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再采用德尔菲法咨询护理专家28名,对评价指标进行论证。结果:经过2轮专家咨询确立了5项一级指标和20项二级指标及相应的权重值。结论:应用德尔菲法建立的血液透析护理环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血液透析专科护理质量的内涵,为制定专科护理质量评价量表和专科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总结9例肾衰竭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行血液透析的护理经验。采取集中区域化血液透析的方法,通过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健康程度、传染病防控意识,提出血液透析治疗前医务人员准备及患者的心理护理、健康指导、临时透析病房准备、血液透析物品及药品准备、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及透析废物处理等护理要点。结果9例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心理及生理状态良好,达到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并完成预定超滤量,未发生交叉感染及接触感染等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7.
血液透析患者不断增加,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保障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促进患者预后,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对血液透析中心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定义及现况,患者结局指标类型及现况,以及血液透析中心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患者结局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概述,旨在提高相关部门及医护管理者对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关注,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血液透析病人对饮食知晓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0例住院血液透析病人开展以"提高血液透析病人饮食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将10个主要步骤按PDCA管理循环逐步实施,对活动前后病人对饮食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血液透析病人对饮食知晓率从实施品管圈前46.7%上升至实施后的80.0%,护理满意度由82.5%上升至98.3%。[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血液透析病人的饮食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起到积极的作用,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Wernicke脑病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Wernicke脑病患者加强早期病情观察和护理、及时有效地进行维生素B1治疗,加强血液透析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防护教育。结果患者均获得良好疗效,痊愈5例、好转1例,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医护人员了解Wernicke脑病的临床知识及治疗护理原则,做好相关临床护理,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Wernicke脑病患者的康复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彦琼 《当代护士》2014,(12):169-171
总结了如何降低血液透析中常见的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血液透析护理质量和安全的方法。主要包括:严格规章制度管理,提高工作人员风险和意识,加强血液透析专科培训,熟练掌握相关理论及操作技能,做好护患沟通和健康宣教。认为护理操作人员在工作中认真分析存在的护理风险及采取相应对策,加强防范意识,可将透析风险降低到最小,保证透析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置管建立紧急血液透析路径的可行性。方法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引导及监测下,为38例急诊血液透析患者行右颈内静脉双腔导管置入术。结果38例患者中37例1次置管成功,1例因颈内静脉血流量不足和血管张力低而置管失败。本组患者置管时间13~738d,平均95d。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下能清晰分辨右颈内动静脉,可避免置管盲目穿刺造成的组织损伤,很好解决了急诊透析的血管通路,且根据病程需要可做中长期留置管。  相似文献   

12.
背景:能够抑制生物被膜形成的高分子血液透析导管材料对预防高分子导管相关感染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综述血液透析导管材料的选择及其引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PubMed数据库2005/2011与血液透析导管材料及其引发感染的防治相关的文献。结果与结论: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和透析充分的首要条件,由导管引发的感染也十分常见,其中导管材料选择、操作是否无菌、感染原因、部位、感染后处理是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到是否可以深静脉留置导管成功且能否稳定可靠。目前倾向首选硅胶类或聚氨基甲酸乙酯导管,高分子材料透析导管中带涤纶套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导管长期留置具有不影响血流动力学、不需要反复进行皮肤穿刺、良好的抗感染性能、留置取出简单等优点,是老年透析、严重心血管疾患及肾移植过渡期患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带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的相关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对9例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1296次血液透析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在规范血液净化操作规程,实施导管维护流程的情况下,2例发生轻度感染,及时控制,无1例拔管。结论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护理,长期带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的可能出现的导管血栓形成、导管感染等并发症明显减少,延长了置管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及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4.
赵丽榕  廖穗丰 《当代护士》2013,(11):127-128
目的 探讨改良封管液在长期性双腔透析导管血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80例使用长期性双腔透析导管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实验组于透析结束后采用尿激酶10000U+氨苄西林钠1g +肝素50mg+NS,进行封管,对照组于每次透析结束后采用纯肝素50mg+NS进行封管.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和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0 00%.对照组为8.89%(χ2=6.41,P〈0.05);实验组患者血栓的发生率0 00%,对照组为6.67%(χ2=4.31,P〈0.05),实验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和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封管液不仅可以较好地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同时还可以降低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A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s the most common access for initiating hemodialysis. Prolonged access through a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creases the risk of infection and dysfunction of the catheter with potential development of catheter-induced thrombosis and embolism. However, fracture and dislodgement of the catheter with subsequent embolization is an unexpected complication. Endovascular treatment is a promising method to remove intravascular foreign bodies. We herein report a case of a 58-year-old woman undergoing prolonged hemodialysis who requir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removal because of mechanical fracture of the tunneled cuffed catheter and its migration in the internal jugular vein. An urgent chest X-ray showed that the two free ends of the fractured tunneled cuffed catheter were located in the right atrium and right internal jugular vein. Phlebotomy of the internal jugular vein was successfully performed to retrieve the fractured tunneled cuffed catheter and the associated thrombi. In this case, phlebotomy for retrieval of the embolized catheter fragment extending into the right atrium was a safe alternative to an endovascular technique of catheter fragment retrieval. Phlebotomy preserved the integrity of the catheter fragment and its associated thrombus and was both cost-effective and safe.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规律性尿激酶溶栓治疗对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6例颈内静脉双腔导管留置时间大于3个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观察组在常规导管护理的同时,每月定期1次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导管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透析前抽吸导管通畅情况,透析中血流速度、回路静脉压、血流不畅需导管干预的例数及因栓塞更换导管的例数.结果 观察组透析前抽吸导管通畅情况、透析中血流速度、回路静脉压、血流不畅需导管干预的例数及因栓塞更换导管的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律性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有效地维持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的功能,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提高透析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血液透析长期导管是透析患者重要的血管通路之一,然而其功能障碍和感染仍然比较频繁.透析间期华法林抗凝对血液透析导管的通畅性的维持可能会有益.本研究前瞻性地比较了透析间期口服华法林抗凝和不服抗凝剂2种方法的长期结果.方法 从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309例Permcath隧道导管植入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144例使用华法林抗凝和165例不使用抗凝剂.前瞻性随访患者导管感染和通畅率.结果抗凝治疗组的平均导管存活(无功能障碍)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31.8±0.9 月比 22.0±1.2月,P<0.01),3年通畅率也明显增高(82.6%比51.5%,P =0.003).2组导管感染率明显降低(5.6% 比14.5%,P<0.05).结论透析间期口服适量的华法林能明显延长透析患者长期导管的使用寿命,并减少患者的导管血栓形成率和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基层医院血液透析病人深静脉置管引起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1999年5月至2009年5月,深静脉置管维持性血液透析40例,发生严重感染6例,占15.0%,更换导管时取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并对结果分析。结果引起血液透析深静脉导管感染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置管2、3、6月的感染率分别为16.7%、33.3%、50.0%,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发生率为0,股静脉置管发生1例,占16.7%,其余5例均为颈内静脉置管,占83.3%。局部护理合理者感染机会少。6例感染者均有护理不得力因素存在。结论引起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感染相关的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导管留置时间越长及护理不得力,则导管感染率越高,锁骨下静脉置管深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于股静脉和颈内静脉置管。严格深静脉置管护理和缩短留置时间对防止相关性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临时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12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肾内科临时置管患者82例,根据置管部位、是否合并糖尿病、血红蛋白、白蛋白、年龄、eGFR数值等因素分组研究导管感染率的发生. 结果 股静脉置管感染率高于颈内静脉,分别为28.8%和6.7%,x^2=5.695,P<0.05,糖尿病患者感染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感染率分别为33.3%、12.2%,x2=5.336,P<0.05(P<0.05),营养指标(血红蛋白、白蛋白)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感染率(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年龄分别为68.82±14.87岁和69.75±14.9岁,t=-0.229,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分别为7.92±7.83ml/min和9.73±7.19ml/min,t=-0.908,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临时中心静脉置管感染与置管位置、合并糖尿病、营养状况等有关,预防导管感染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以减少临时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s to consider during hemodialysis is how to obtain access to a vessel which provides adequate flow. Nowadays, the age of patients entering a dialysis program gets older all the time and for many patients, a permanent catheter is the best option to obtain vascular access. In this article, we describe a permanent dual catheter used in our nephrology service for acute patients. Its placement is simple and not very traumatic, and its use during hemodialysis is comfortable, both for the patient as for the health professional. The authors explain how to use one, its complications and the nursing treatment which should be provided to patients whose bear this cathe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