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少阳为枢”理论出自《黄帝内经》。在《素问·阴阳离合论篇》和《灵枢·根结》篇中,关于“开阖枢”的观点,有机地把太阳、阳明、少阳联系在一起。“少阳枢”之三阳、表里、阴阳、脾胃、脏腑、气机升降出入、元气运行、水液输布、相火敷布等功能特性及运行特点,构成人体枢路一体关系,起到沟通内外上下、枢转表里脏腑、调节气机、水液、相火代谢作用,进而维持人体“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少阳为小阳,虽生机蓬勃、活力充沛,但其性柔弱,故常出现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的病理状态。《伤寒论》基于“少阳为枢”理论,提出了少阳病核心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以及少阳病提纲、主症和或然症,进而创立柴胡剂,以和解少阳枢机。后世医家和注家如成无己、许叔微等,在“少阳为枢”理论上不断探索、深研和发展并提出“半表半里”学说;朱丹溪、陶节庵等依托“少阳为枢”理论发明柴胡剂合方,扩大了柴胡剂的治疗范围;李东垣、张锡纯等围绕“少阳枢为阳枢、升枢”的特点,提取柴胡剂中合理内核,使其成为构成其它方剂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代许多医家基于“少阳为枢”理论,亦在不断刷新柴胡剂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3.
“少阳为枢”指少阳经定位及其经腑的生理功能;突出少阳升转阳气,是胆主疏泄功能的深化。文中既有理论阐述,又展示了临床运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是临床急性皮肤病,多属少阳火郁范畴.在辨证治疗的过程中,应重视少阳枢机的调理.柴胡类方是治疗少阳病核心方剂群,可解少阳火郁,治疗时可根据带状疱疹兼夹证的不同在小柴胡汤基础上灵活加减用药.火针则可以热引热、开门逐寇.两者联用可内外同治、病因病证双解,有助于拓展优化带状疱疹针药结合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少阳主枢包括足少阳胆经的宣通、升发、调畅气机和手少阳三焦经的通调水道、布散津液的功能。枢机不利是脑病发病的主要病机。在脑病的临床治疗中,从“少阳主枢”入手,调畅气机,调和气血,清利三焦,以柴胡类方加减,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6.
陈洁  司梦鸽  严冬 《中医药信息》2023,40(10):46-49
少阳作为枢机,与脏腑活动密切相关,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关键。通过协调脏腑活动,促进津血的生成与运行、宣发输布相火、调畅气机以及维持精神情志活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以心主血脉功能受损为主导,以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紊乱,气血津液生成与代谢障碍为诱因。结合少阳与脏腑的关系,若少阳枢机不利,则血脉失养,气血津液代谢障碍,容易产生痰湿、水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堆积在脉道,久而久之形成有形的脂质斑块,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基于此,可以从和解少阳枢机入手,恢复气血津液的规律性运动,改善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最终恢复人体正常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7.
偏头痛多表现为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剧痛,其病位在少阳,少阳枢机不利是偏头痛发作的重要病机。首先,少阳枢机不利,气机失于调达,郁滞脑窍,当和解少阳、疏利三焦以调畅气机;其次,少阳枢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常,中焦痞塞,清阳不升,当调达上下,运化中土助脾升胃降;其三,少阳枢机不利,阳气布散失常,血行不畅,痰瘀互结,当通阳化气,升清降浊以推陈致新。柴胡剂治从少阳,或与他经同治,均不离“少阳枢”之核心,本文立足“少阳为枢”理论探讨柴胡剂治疗偏头痛的应用,以期为临床中医药治疗偏头痛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柴胡类方治疗发热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调节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和Cochrane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5月20日收录的柴胡类方治疗发热性疾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照组多为解热抗炎等常规西药,治疗组采用柴胡类方加西药治疗。观察指标主要是临床总有效率、体温调节指标[降温时间,降温幅度)和免疫学相关指标[治疗前后CD4+细胞百分比、CD8+细胞百分比、干扰素(Interferon,IFN)-γ水平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水平的变化]。由2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个随机对照试验,2 115例患者。柴胡类方和西药比较,显著提高了临床总有效率(OR=4.40),显著缩短了体温下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MD=-22.19),增加了48 h体温下降幅度(MD=0.58),提高了CD4+细胞百分比(MD=5.21),增加了抗炎因子IFN-γ水平(MD=5.94),减少了炎症因子IL-4水平(MD=-3.99),以上指标差...  相似文献   

9.
正头痛一证首载于《内经》,在《素问·风论》中称之为"首风"、"脑风",并指出外感和内伤是导致头痛发生的主要病因。《内经》认为,六经病变皆可导致头痛。少阳胆经之脉,邪气沿太阳经进入少阳胆经,使胆火随经上逆,上行至头部,经络受阻,经气不畅,故见头痛。这种头痛的特点是脉象弦细[1]。少阳头痛,其部位多以头的两侧为主,甚则波及正额及巅部,或者兼有咽干、口苦、目眩的症候。故临  相似文献   

10.
自拟结肠炎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枢"字源解析,运用中医取类比象思维及整体观念,结合少阳的经络循行、生理、病理阐述"少阳为枢"。  相似文献   

12.
刘红霞  李荣 《新中医》2006,38(6):64-65
《素问·阴阳离合论》曰: “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少阳包括少阳经络及其络属之腑(胆、三焦),少阳经腑对太阳、阳明经腑的开合起重要调节作用。太阳为开,  相似文献   

13.
肺纤维化的病位在肺间质,在中医上则为三焦腠理,归属于少阳。少阳是人体表里之枢、阴阳之枢,亦是人体元气津液运行之枢,少阳枢机不利是肺纤维化的关键病机。临床上可从少阳的角度辨治肺纤维化,在少阳证的基础上,根据是否存在两经同病及兼夹瘀血的不同,选用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方进行治疗,必要时亦可将柴胡类方与其他方剂合方运用。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或持续的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特征的直肠和 (或 )结肠的慢性炎症。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中,自拟结肠炎方治疗该病 1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本校附属医院住院患者,共 138例。其中男性 45例,女性 93例;年龄最大 67岁,最小 24岁,平均年龄 33岁;病程最长 30年,最短 5个月,平均 6.2年。全部病例经过纤维结肠镜确诊,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慢性反复性或持续性大便次数增多,常伴有粘液脓血…  相似文献   

15.
从少阳的位置看少阳为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医家言少阳经居于阳明经和太阴经之间 ,并以此论证少阳经为阴阳之枢〔1〕,但难以解释少阳经为三阳之枢。笔者认为此说法有所不妥。另有些医家言少阳经居于太阳经和阳明经之间 ,并以此论证少阳经为三阳之枢〔2〕,但又难以解释少阳为阴阳之枢。笔者在研读《伤寒论》后认为 ,从六经传变来看 ,少阳经的位置应在太阳经和阳明经之间 ,这样认识既可解释少阳经为三阳之枢 ,又可解释少阳经为阴阳之枢。1 少阳经的位置当在太阳经和阳明经之间对少阳经的位置 ,有云在太阳经和阳明经之间者 ,有云在阳明经和太阴经之间者 ,两说长期争论不休。笔者认…  相似文献   

16.
鲁来东  冯海栋 《中医研究》2007,20(10):37-38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2001—2003年,我们采用自拟,结肠炎方治疗本病74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足少阳胆通过其枢机作用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脾胃的升降和运化腐熟功能均与之密切相关。少阳枢机不利,影响脾胃则易产生如气郁、火郁、湿热、痰饮等多种病理产物,疾病也容易呈现寒热虚实夹杂,多经合病的复杂态势。本文拟通过少阳为枢理论,从胆与脾胃在生理、病理方面的联系入手,阐明通过调节少阳枢机,从"胆"论治脾胃病的临床经验,即通过清热利胆,清胆利湿,清胆化痰,内泻热结,泄胆暖脾,清上温下等手段治疗脾胃病,对其理、法、方、药进行系统梳理,从而深入挖掘胆与脾胃病的内在联系,为临床从胆论治脾胃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少阳为枢”及其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成业 《江苏中医》1996,17(11):39-40
“少阳为枢”指少阳经定位及其经腑的生理功能;突出少阳升转阳气,是胆主疏泄功能的深化。文中既有理论阐述,又展示了临床运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不同病证,不同病机,常以小柴胡汤加减(或言辨证方中加入小柴胡汤)来治疗,如气分热甚有柴胡白虎汤,病涉血分用大柴胡汤、柴胡破瘀汤、柴胡四物汤,兼有湿热用柴胡陷胸汤、柴胡温胆汤,寒水停滞有柴胡真武汤、柴苓汤,中虚不足有柴胡建中汤、柴胡六君子汤等。柴胡类方就是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加减,或参以辨证之药,或合用其它名方所组成的方剂。在柴胡类方中,小柴胡汤并非是对"证"治"病"之方,它不同于麻桂之发"汗",白虎之清"热",承气之通"便",五苓之利"水",四逆之温"阳",十枣之逐"饮",其所治之"病"相对抽象,在作用层次上更深一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辨证为少阳太阴寒热利型的溃疡性结肠炎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与西医治疗组(对照组)临床诊治进行对比分析,1个月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对辨证为少阳太阴寒热利型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