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乳牙外伤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社会因素、治疗现状。方法:308例(437颗牙齿)乳牙外伤患儿,对其年龄、性别、牙位、受伤环境、就诊时间、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儿童3~4岁时为发生乳牙外伤的主要年龄段;男女比例为1.8:1;上颌乳切牙最易受伤,占78.52%;牙齿移位松动是最常见的外伤类型。结论:儿童乳牙外伤的预防、受伤后的及时就诊、以保护恒牙胚为治疗原则是医学干预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512例年轻恒前牙外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本文对1990~1996年间在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儿科就诊的512名儿童恒前牙外伤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了儿童恒前牙外伤的类型、外伤原因、受伤方式、伤牙数目、外伤后就诊时间等。结果表明,8~10岁时牙受伤的人数最多,男女比例为1.96:1;在各种类型的外伤中,以冠折为最多见;外伤后多在2小时以上,24小时以内就诊。  相似文献   

3.
儿童前牙外伤的固定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前牙外伤,儿童较为常见,其发生率有逐年增加趋势,治疗问题已引起人们重视。牙齿受外力创伤后,除发生牙折和牙髓损伤外,常同时发生脱位松动,需予复位固定。由于替牙期儿童口腔的不利条件,常给固定带来很大困难。本文收集70例13岁以前儿童的前牙外伤,专就固定问题,结合临床体会,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68例儿童恒牙外伤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9~2021年因恒牙外伤于我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68例儿童116颗牙齿为研究对象。对性别、年龄、好发牙位、就诊时间、牙根发育情况进行分析。随访半年,评估患牙预后情况,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预后不良情况进行总结。结果:116颗外伤牙多发于男孩,平均年龄(8.93±1.28)岁;就诊时间及牙周组织损伤类型与患牙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牙就诊时间超出24 h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50%患牙提示预后不良,其中36.21%为牙根吸收。结论:就诊时间及牙周组织损伤类型显著影响牙齿预后,牙外伤后应及时就诊,进行专业及时的治疗;同时加强本地区牙外伤的预防保健宣传力度,提升公众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5.
乳前牙外伤致继承恒牙胚发育障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12岁。因左侧上颌前牙一直未萌就诊。病史:患儿乳牙萌出时间、形态、色泽均正常,未患过猖獗龋。3岁时前牙区曾被撞伤,当时未给予治疗。6岁左右乳牙相继脱落。否认患过麻疹、水痘等疾病以及家族有类似疾病患者。部下颌恒牙已萌出,色泽、形态均正常。21至23未萌,牙槽嵴明显低平,黏膜色泽、弹性尚可。11已向近中移动,11、12间隙增宽,未萌牙的对颌41、42、43已伸长,两侧后牙牙合关系正常。X线片显示21至23牙胚发育不良,牙冠形态呈“贝壳状”,釉质及牙本质结构菲薄,牙根尚未发育,切端牙槽嵴骨质较厚,约5 mm。根据病史及检查结果,作者认为…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儿童牙外伤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由于人们对儿童牙外伤方面知识的匮乏,经常会采取不恰当的处理方式,进而导致延误治疗。本文就儿童牙外伤处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国际牙外伤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ental Traumatology,IADT)于2020年6月更新了牙外伤治疗指南( http://www.dentaltraumaguide.org)。在本版指南中IADT对儿童和成人牙外伤的诊治提出了“核心共识”。依据对牙外伤...  相似文献   

8.
2839名儿童乳牙滞留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3年对西安市 44 19名儿童进行口腔疾病调查的同时 ,调查了 6~ 12岁 2 839名儿童的乳牙滞留状况 ,现将所得结果粗加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为 6~ 12岁儿童 ,男 1397人 ,女 144 2人 ,共计 2 839人。每个年龄组约 40 0余人。1.2 调查内容为乳牙滞留的发生率、牙数、牙均数、牙位分布和牙体状况。1.3 调查方法口内常规检查自始至终由第一作者进行。凡是接近换牙年龄 ,恒牙已萌 ,乳牙未脱落的都诊断为乳牙滞留 ,并记录其牙位和牙体状况 (残根或非残根 )。  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2 结果  (表 1~ 4)1人最多滞留…  相似文献   

9.
刘春丽  刘飞  郭青玉 《口腔医学》2016,(10):938-941
目的以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研究国内年轻恒牙外伤的现状,总结其趋势和特点,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年轻恒牙并含外伤为主题进行扩展检索。检索时间范围:2001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结果共283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平均发表18.9篇/年;发表于核心期刊111篇,占总文献量的39.2%;临床研究类文献占268篇,其中75.27%为回顾性研究,73.51%关注治疗方法,49.25%关注的外伤类型为冠折;所有文献中的基金资助率仅为5.65%。结论国内年轻恒牙牙外伤临床研究具有明显的优势,是提高该领域口腔医学研究国际化水平的良好契机;但其研究存在地域差异、关注点相对集中、基金支持率较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2例急诊牙外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诊牙外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总结202例急诊牙外伤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受伤时间,就诊时间,牙外伤的数目,位置,临床分类。结果:18岁以下牙外伤患者高峰年龄为2-4岁,成人为19-24岁;男性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女性;牙外伤的原因多为摔伤;最易受伤的季节为夏季;91.08%的患者能够在发生牙外伤后24h内到急诊就诊.外伤牙左右基本对称,上中切牙最易受累;牙外伤累及两颗牙齿的病例最多(33.66%);牙体硬组织损伤中冠折露髓最为多见,牙周组织损伤中牙震荡最为多见。结论:牙外伤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根据牙外伤的发病特点,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宣教和加强预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175例急诊儿童牙外伤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齿外伤是口腔急诊的常见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儿童和青少年运动、游戏内容更加多样化,儿童和青少年牙外伤的发病率在不断升高。目前国内对牙外伤的流行病学研究多为口腔急诊各病种的描述性研究,或对门诊牙外伤的调查研究,有关急诊儿童牙外伤的研究较少。我们对到我院急诊科就诊的儿童牙外伤患者的急诊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为预防和诊治儿童牙外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杨立  冉幸  李岩 《上海口腔医学》2021,30(4):435-438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小学教师对牙外伤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问卷答题方式,调查普陀区1020名小学教师对儿童牙外伤处理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973份.74.8%教师知道就近处理牙外伤医疗机构的信息,53.8%的教师在学生发生牙外伤时会首先告知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州市部分牙外伤急诊患者临床情况,研究其临床特征,为临床工作和健康宣教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综合急诊科、发生牙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牙外伤患者的性别、年龄、外伤原因、外伤类型、牙位、外伤发生时间段、外伤后就诊时间等信息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牙外伤男女发生比例为1.07∶1;牙外伤好发年龄为10~19岁,该年龄段的男女比例为2.76∶1;对于牙外伤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摔伤和撞伤是主要原因。牙震荡和简单冠折是发生率最高的牙外伤亚类。牙外伤发生率最高的牙位是上颌中切牙,其次为上颌侧切牙。一月和十二月份是外伤发生率最高的两个月份,周末牙外伤就诊率略高于工作日。对于外伤后就诊时间的分析,发现77.81%的牙外伤患者于外伤后24 h内就诊。结论 牙外伤好发于青少年上颌切牙,损伤类型多见于冠折、牙震荡,主要原因为摔伤和撞伤。群众应注意加强户外活动中牙齿的保护,学习应急处理的方法。同时口腔医师应熟练牙外伤的处理,对于不常见的牙外伤类型更应该进行诊断排查,以免遗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真空成硬质牙列套对儿童牙外伤松动牙的固定效果。方法:17例儿童牙外伤患者,年龄3—10岁,外伤致不完全性脱位41个牙。松动牙手法复位后,取模,制作硬质牙列套,进行松动牙固定。结果:固定3—4周后复查,17例41个松动牙均已稳固,并恢复正常牙弓外形及咀嚼功能,患儿能很好地配合治疗。结论:真空成型硬质牙列套用于儿童外伤松动牙的固定,克服了乳牙或年轻恒牙的解剖生理特点给常规固定方法带来的不足,是一种固定效果可靠,患儿易于接受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九岁儿童龋病活跃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沈阳市126小学272名九岁儿童的牙齿龋病情况进行调查。应用菌斑P论试验,分析菌斑与乳牙和恒牙龋病的关系。结果显示,依据PH值大小分组的儿童,其各组间DMFT和dmft均存在显著性差别。PH值分别与DMFT和dmft呈负相关。作为龋病活跃性试验的一种,菌斑PH值转化实验能够反映混合牙列期牙龋龋蚀状况,为混合牙列期龋病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110例儿童恒前牙外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恒前牙外伤发生的规律以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110例儿童149个外伤恒前牙相关资料,对儿童外伤恒前牙发生原因、年龄、性别、类型、季节等进行分析,对外伤恒前牙就诊时间与其预后的关系加以分析。结果:儿童恒前牙外伤发生的高峰年龄段在8—10岁,受伤原因以跌倒最为多见,最易受伤的牙位是上颌中切牙,以冠折为多见,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秋冬季节高于春夏季节.外伤发生后24小时内就诊的年轻恒牙预后较好。结论:儿童恒前牙外伤发生存在一定的规律,外伤后就诊时间是影响外伤牙预后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牙外伤463例急诊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急诊牙外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为牙外伤的防护和应急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08年1~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急诊科就诊的463例牙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和时间分布、外伤原因和类型、外伤牙部位和数目、伤后就诊时间等。结果463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84∶1。外伤时间春季较少,冬季较多;周末较平时增加。成人在室外受伤人数占93.1%(268/288),5岁以上的儿童有83.6%(92/110)在室外受伤;5岁及5岁以下的儿童有69.2%(45/65)在室内受伤。外伤牙1023颗,其中乳牙112颗,恒牙911颗。受伤牙位左右基本对称,上中切牙最易受累。各类型牙外伤中,冠折为最多见。63.7%的患者累及2颗及2颗以上患牙;71.1%的患者合并不同程度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大部分患者在牙外伤后24h内到急诊就诊。结论急诊牙外伤常累及多颗牙齿,并伴发不同程度的颌面部软组织损伤,临床应注意避免漏诊;根据牙外伤的发病情况,对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地点可采用针对性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牙外伤作为儿童和青少年中最严重的牙齿问题之一,发生率高、病因广泛,既影响牙齿的美观、功能、患者心理,还可造成经济损失,影响生活质量.牙外伤的发生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孩多于女孩.上中切牙最多见牙外伤.脱位和牙釉质折断是儿童牙外伤的常见类型.跌倒、碰撞、运动、暴力和交通意外等都可能是导致牙外伤的原因.深覆盖、唇保护不足和龋病都可能是牙外伤的风险因素.根据牙外伤的风险因素,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这是预防牙外伤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牙外伤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正确的诊断、有效的治疗措施及间隔时间适宜的定期复查是牙外伤治疗成功的关键。文章将重点关注Andreasen分类法中的牙周组织损伤,从其中牙齿震荡、亚脱位、部分脱出、侧方移位、挫入、全脱出的治疗原则,牙周膜及牙髓状态的评估,以及相应治疗方案的考量与选择等方面分析与讨论牙周组织损伤的临床诊疗,以期为临床医生在接诊牙周组织损伤的儿童牙外伤时可以做到在掌握诊疗原则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为患儿提供最适宜的个性化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上海五个区小学卫生教师对儿童牙外伤的了解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上海所有19个区县中随机抽取5个区,对这5个区所有小学共306名卫生教师进行关于儿童牙外伤的问卷调查,用构成比及卡方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调查的5个区中一共收到了301份有效的卫生教师问卷。61.8%的教师表示接触过牙外伤;接受过专门关于牙外伤教育的教师人数比例为34.3%。3.7%的教师选择对全脱位牙齿进行即刻再植;对全脱位牙齿采用湿性保存媒介的教师有9.0%(含在口中)、45.5%(放在盐水中)1、8.3%(放在牛奶中);关于全脱位牙齿的就诊时间,认为应该在30 min内治疗的教师人数比例为46.8%。结论上海五个区小学卫生教师对儿童牙外伤的了解仍十分有限,今后需要加大对这类人群关于儿童牙外伤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