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2.
目的:分析牙龈无色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该病在口腔黏膜发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方法:报道1例牙龈原发性无色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镜下瘤组织呈小结节状,可见梭形细胞区及大部分为小圆形细胞弥漫分布区,并见有腺泡样结构,组织形态多样化。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表达HMB45、S-100、Vimentin、CK,而LCA、CD20、CD79ct、Act、Myg、EMA均为阴性。结果:口腔黏膜原发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黑色素瘤,尤其是无色素恶性黑色素瘤更是罕见,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具有易复发、易转移、预后差的特点,病理表现形态复杂多样,临床与病理均要与口腔低分化癌、淋巴瘤、软组织肉瘤等鉴别,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口腔结核属于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在诊断上存在一定困难。该文介绍1例口腔牙龈结核,病理活检未得到明确诊断,采用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用链霉素局部封闭后1月病损好转。为口腔结核的诊断、治疗提供一些参考信息,并指出诊断性治疗在口腔结核诊断和治疗中有一定的价值;同时为口腔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1 例口腔黏膜皮脂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皮脂腺癌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口腔黏膜皮脂腺癌为低度恶性肿瘤,广泛手术切除治疗有效,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5.
疣状黄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黏膜皮肤病变,而口腔扁平苔藓则是口腔门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国外已有文献报道,疣状黄瘤与口腔扁平苔藓可以存在伴发现象。由于疣状黄瘤的低发病率,两病共存的情况较为罕见,目前,对于两种疾病伴发的内在机制尚无定论。本文报道了1例口腔疣状黄瘤合并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病例,并回顾相关文献,探讨两种疾病伴发的临床分类、病理分型及可能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口腔黏膜疣状黄瘤(Verruciform Xanthoma,VX)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发病机制。方法:收集35例口腔黏膜VX,复习临床资料,行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35例VX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19~68岁,平均44.9岁。发生于牙龈15例(42.9%)、舌7例(20.0%)、腭5例(14.3%)。镜下病变上皮可分为疣状型(48.6%)、乳头状型(34.3%)、平坦型(17.1%),上皮钉突间真皮乳头层内见大量的泡沫细胞聚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泡沫细胞CD68阳性,CK(AE1/AE3)和S-100阴性,提示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来源。临床诊断易与乳头状瘤、白斑、疣状癌或鳞状细胞癌相混淆,35例病理确诊的VX病例中,临床上仅4例诊断为VX。结论:VX临床上易误诊,确诊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认识其临床病理特点有利于正确诊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主诉拔牙后持续牙龈出血患者1例,其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大面积黑色病损,经全面临床检查结合常规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明确诊断。结果临床表现、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为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结论对发生于口腔黏膜的黑色损害特别是进展迅速且有破溃出血者应高度警惕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并结合临床表现、病理表现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牙龈纤维瘤病———多毛综合征 (Gingivalfibromatosis-hy pertrichosissyndrome)又称牙龈纤维瘤病伴多毛征、癫痫和智力障碍 ,临床上少见 ,现将我科收治的 1例病例报告如下 :  患者 ,男 ,14岁 ,因牙龈增生、多毛影响美观来院就诊。患者出生时即发现全身多毛 ,全身毛发随年龄增长而增多 ,主要分布在四肢背侧。 1岁时开始萌牙 ,2岁时被发现牙龈较丰满 ,10岁开始换牙 ,乳恒牙替换后牙龈增生并逐渐加重 ,覆盖部分牙齿 ,牙龈不出血。患儿出生后一直消瘦 ,食欲不振 ,常易感冒 ,腹泻 ,四肢骨痛 ,发育迟钝。 6个月时开始抬头 ,1岁时才会爬 ,2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口腔疣状癌的病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组织病理学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1990—2012年收治的86例经组织病理确诊的口腔疣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症状、病灶区影像学表现、病理学表现、治疗方案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86例患者中44例于肿物边缘外1.0~1.5 cm单纯行病灶扩大切除,21例除行病灶扩大切除外均同期行临近瓣转移修复术,11例行病灶扩大切除及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9例行病灶扩大切除及颌骨部分切除术,1例行病灶扩大切除+右侧颌下腺摘除+颌下腺导管改道术。对术后患者随访调查,单纯行手术切除的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3例(其中包括同期行临近瓣修复患者1例),余未见复发。对复发病例再次行肿物扩大切除,未见复发。结论 疣状癌的诊断需靠临床表现、镜下形态以及生物学行为判断,外科根治性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案,术后应定期复查、随访。  相似文献   

10.
口腔疣状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正>口腔疣状癌(oral verrucons carcinoma,VC)被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光镜下具有典型“推进缘”、分化程度高,预后较好的恶性肿瘤口[1~3]。自1948年Ackerman[4]首次将口腔疣状癌作为独立实体瘤从鳞状上皮细胞癌中划分出来,VC虽然逐渐为口腔病理及口腔肿瘤工作者所认识,但对VC的深入研究较  相似文献   

11.
<正>多囊腮腺(polycystic parotid gland,PPG)是一种罕见疾病,又叫腮腺多囊性疾病(polycystic diseaseof the parotid gland),是一类由于腮腺先天发育异常或发育畸形[1]导致的疾病。该病由Seifert等[2]于1981年首次报道2例,至今国内外共报道不超过30例[3-8],国内仅有张文萍等[8]于2006年报道4例。  相似文献   

12.
浆细胞肉芽肿在口腔内罕见,本文报道1例位于口腔内的浆细胞肉芽肿并进行文献复习.本例浆细胞肉芽肿发生于牙龈,呈多发性,牙龈鲜红呈颗粒状.病损行切除术,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牙龈浆细胞肉芽肿.术后4个月复查,无复发迹象.牙龈浆细胞肉芽肿虽然少见,但易与相关疾病混淆,应与相关疾病鉴别,并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3.
口腔疣状癌(oral verrucous carcinoma,VC)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的鳞癌,以颊粘膜或牙龈多见,发生于口唇者甚少,现将本院近十年内遇到的2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患者 ,女 ,15岁。以“右下后牙龈肿物 2个月”于 2 0 0 1年1月入院。 2个月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右下后牙龈一肿物 ,约花生米大小 ,色暗红 ,无疼痛 ,易出血 ,呈进行性增大 ,近 1个月来增长较快 ,现有鸡蛋大。病理活检示“肉芽肿型牙龈瘤” ,以此收住院。  作者单位 :3 62 0 0 0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口腔科检查 :全身情况无明显异常。专科检查 :右颊部较饱满 ,浅表淋巴结 (- ) ,口内 6 |远中颊、舌侧见一分叶状肿物约 4 .5cm× 4cm× 3cm大 ,表面光滑色暗红 ,界清质中无压痛 ,较易出血 ,超过牙合面 0 .5cm ,表面未见明显糜烂溃疡 ,76 |…  相似文献   

15.
遗传性神经纤维瘤病伴发牙龈神经纤维瘤1例报告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张俊川,刘善忠,贾虎一,陈启新,王焚茹神经纤维瘤病可称为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MultipleNeurofibromatosis)或雷克林豪森病(RonReckIinghause...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 ,74岁。因左下颌牙龈肿物 2个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发现左下颌磨牙区长一肿物约黄豆大小 ,疼痛不明显 ,肿物生长较快 ,入院时达鸡蛋大小并出现下唇麻木、左下颌后牙松动并脱落 1牙。患者既往体健 ,否认有肝炎及结核病史。  入院检查 :全身一般情况好 ,心肺脾肾未发现异常 ,肝右肋下 5cm ,剑突下 6cm ,质硬 ,表面不光滑 ,轻压痛 ,腹水征(- )。口腔情况 :左下颌后牙区肿物主要位于舌侧约 4cm×4cm× 3cm ,颜色暗红 ,形态不规则表面尚光滑 ,无蒂 ,触质中等 ,活动度较差。 8松动Ⅲ度 ,6 7残根 ,5缺如。左颌下可触及 4个黄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3例口腔黏膜统状黄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初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对3例口腔黏膜疣状黄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68(KP1)、PCNA、CK(AE1/AE3)、Vimentin和S-100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HPV(6、11、16、18)mRNA和MMP-2、MMP-9RNA。结果:3例疣状黄瘤中泡沫细胞CD68(KP1)和Vimentin呈强阳性表达;CK、PCNA、S-100阴性表达;原位杂交检测显示HPV(6、11、16、18)均为阴性,MMP-2、MMP-9在黏膜上皮和间质的部分泡沫细胞呈阳性表达。结论:疣状黄瘤的发生可能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无关,其中的泡沫细胞可能由单核-巨噬系统分化而来。  相似文献   

18.
肖红勤 《口腔医学》2001,21(3):124-124
疣状黄瘤系一种较少见的良性病变 ,发生于口腔舌背者尤为罕见。现将我科遇见的 1例报告如下 :患者李×× ,男 ,2 7岁 ,汽车司机。患者 1年前因进刺激性食物舌疼痛发现舌背上有一“溃疡块” ,曾在当地医院诊治 ,诊断不明确 ,用抗菌素类及维生素类药物治疗无效。近半年来包块无明显长大 ,但因进食疼痛 ,偶尔少量出血而来我科就诊。查体 : 全身状况较好 ,血常规及胸透正常。双侧颈部及颔下、颏下淋巴结未触及。口腔张口度正常 ,舌体活动自如 ,舌背中央偏右侧缘区有一近似圆形的灰白色隆起 ,正常舌乳头消失 ,直径约 2 2cm ,高出正常舌背粘膜…  相似文献   

19.
多原发癌11例报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随着恶性肿瘤诊疗水平不断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普遍延长,发生另一原发癌的机会也随之增加。有资料显示,肿瘤患者中第二原发癌(secon primarycancer,SPC)的发生率高达12%[1],在头颈肿瘤患者中,SPC的发生率为7%,第三原发癌的发生率为0.6%,且第二原发癌的多发部位仍在头颈部[2]。在某些病例中,SPC甚至成为主要致死原因,因此多原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0岁,因右下颌反复肿痛10个月,面颊部溃疡3个月而入院。10个月前,患者发现右下牙龈一米粒般肿物,略疼痛,有异物感,经抗生素、中药治疗后症状减轻,停药后反复发作且逐次加重,半个月后右面颊部肿痛,抗生素效果不佳,疼痛加重,遂来我院求诊。第一次人院查体:右腮腺咬肌区、颌下区弥漫性肿胀,皮肤潮红,见三处破溃口,流出淡黄色粘稠分泌物,质中偏硬,界不清,压痛少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