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囊化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囊移植技术能起有效的免疫隔离作用,为解决排斥反应、供体缺乏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目前以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发展最为成熟,但最近海藻酸-钡交联微囊也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好评。微囊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可使移植物较长时间存活,并维持良好功能。猪胰岛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良好供体。微囊移植虽尚不适于临床,但经不断完善必将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海藻酸钠微囊制备方法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过研究者们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海藻酸钠微囊化免疫隔离技术已日臻完善。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了微囊的免疫隔离作用,用它包被组织细胞进行移植可以减少或消除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应,避免使用副作用大的免疫抑制药物,并且扩大了组织细胞移植来源的种属范围。近些年来,微囊化免疫隔离技术在治疗多种疾病的过程中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若想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3.
微囊化组织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囊化包被组织细胞移植可发挥免疫隔离作用 ,为解决治疗疾病中的免疫排斥反应和移植物来源短缺提供了新途径。海藻酸钠 /多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 (APA)微囊是目前最成熟的微囊化技术 ,其高度的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使得异种组织细胞或基因工程细胞移植成为可能 ,在神经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APA微囊移植免疫隔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在宿主体内的免疫隔离作用。方法:分别将APA空微囊、牛嗜铬细胞(BCCs)和APA微囊化BCCs(APA-BCCs)移植到绵羊的蛛网膜下腔中,观察宿主细胞免疫指标和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各组移植后血中淋巴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APA微囊包裹可明显阻止BCCs移植引起的血中CD4^ T淋巴细胞比例、CD4^ /CD8^ 值和脑脊液中淋巴细胞数量的增加;APA微囊包裹可减轻羊移植区组织反应,延长移植物的存活。结论:APA微囊具有免疫隔离效果,可有效地阻止细胞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5.
人工膜与胰岛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膜是目前应用于组织移植和细胞移植领域中一种免疫隔离物质.包括渗透性小腔、中空纤维管、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三种.它们均在一定程度上对免疫细胞、淋巴因子及自身抗体起到免疫隔离作用,其中以海藻酸钠微囊应用比较广泛.微囊化胰岛在同种及异种胰岛移植中,可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模型的血糖浓度,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6.
应用微囊化转基因细胞进行小鼠腹腔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微囊化转基因细胞用于异体细胞移植治疗的可能性。方法:使用静电液滴技术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包埋转入癌胚抗原部分基因的人成纤维样骨髓基质细胞,进行实验小鼠腹腔移植。结果:微囊化人源细胞移植到小鼠腹腔3个月内,细胞可以继续生长、增殖并提高小鼠的兔疫功能。结论:海藻酸钠-壳聚糖作为成囊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囊膜强度和免疫隔离作用;微囊化细胞移植有助于扩大异体移植的细胞来源,并为构建微囊化转基因细胞疫苗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微囊技术为组织 /细胞移植开辟了新途径 ,它有效地避免了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并解决了移植物来源稀少的问题。微囊的包裹材料有多种 ,以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 (APA)应用最为广泛 ,可通过提高其生物相容性 ,从而减弱免疫排斥反应。微囊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体现在对免疫活性细胞及部分细胞因子的阻挡作用 ,使移植物能存活下来并能发挥其功能。目前对微囊化人工细胞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特别是基因工程细胞日益成为研究的焦点。微囊技术是一新兴的、尚需进一步改进的技术 ,它在异体组织 /细胞移植等方面必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微囊化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囊技术为组织/细胞移植开辟了新途径,它有产地避免了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并解决了移植物来源稀少的问题。微囊的包裹材料有多种,以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应用最为广泛,可通过提高其生物相容性,从而减弱免疫排斥反应。微囊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体现在对免疫活性细胞及部分细胞因子的阻挡作用,使移植物能存活下来并能发挥其功能,目前对微囊化人工细胞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基因工程细胞日益成为研究的焦点。微囊技术是一新兴的,尚需进一步改进的技术,它在异体组织/细胞移植等方面必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随着器官移植研究的深入,诸如移植物排斥反应、供体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出现在人们面前。1980年,Lim等[1]首次采用微囊免疫隔离技术进行胰岛微囊化移植研究,为人类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微囊化免疫隔离技术近些年取得了众多成就,目前研究表明由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构成的微胶囊具有制作简便、体积小、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是应用前景较好的免疫隔离膜[2]。本文将就其免疫隔离效果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1发展史60年代Chang[3]首次提出人工细胞的概念,即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半透膜包裹组织细胞,该膜允许小分子营养物、代谢…  相似文献   

10.
微囊移植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隔离技术,它利用具有组织相容性的半透膜包被移植体,保护移植体免受宿主免疫攻击;同时又不影响移植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微囊移植技术的这种有效的免疫隔离作用,为解决排斥反应、供体来源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现在这一技术被广泛运用于镇痛、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损伤等的基础研究和治疗,在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等领域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将对微囊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在神经损伤修复方面的应用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讨用于胰岛移植的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生物膜的免疫隔离效果。方法采用高压静电成囊装置,制备APA微胶囊和微囊化胰岛,微囊直径为0.25~0.55mm;取空微囊,利用恒温振荡仪振荡后测定其破损率;将空微囊移植至小鼠腹腔,分别于不同时间由腹腔中灌洗出微胶囊,记数并观察其形态;取一定量空微囊分别与IgG、BSA和胰蛋白酶孵育,测量其浓度变化确定APA微胶囊的通透性。结果采用高压静电成囊技术制成的APA微胶囊呈球形,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粒径为0.25~0.35mm的微胶囊其牢固度大于粒径为0.45~0.55mm的微胶囊;葡萄糖、胰岛素等小分子物质能够自由通过微囊膜,胰蛋白酶也可通过,但速度较慢;大分子物质牛血清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则不能透入APA微囊。结论采用高压静电成囊技术可制备高质量粒径为0.25~0.35mm的微胶囊;这是具有良好免疫隔离性能的APA微胶囊。  相似文献   

12.
微囊化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微囊化大鼠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小鼠的疗效。方法将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三组:生理盐水注入组、未囊化胰岛细胞移植组和微囊化胰岛细胞移植组。将生理盐水、纯化大鼠胰岛细胞和囊化大鼠胰岛细胞分别移植于三组糖尿病小鼠腹腔。结果分离的胰岛细胞对刺激反应良好,微囊化和未囊化胰岛细胞移植后均可纠正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状态,但微囊化胰岛细胞移植组可维持正常血糖水平更长时间。结论微囊化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小鼠具有良好的效果,微囊具有较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移植用微囊化细胞低温保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移植用微囊化细胞低温保存的可行性。方法:以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胶囊(APA微胶囊)为研究体系,以转内皮抑素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rCHO)为模型细胞,观察低温保存过程中降温方式、预平衡方式、冷冻保护剂浓度等关键条件对微囊化细胞复苏活性的影响,以及低温保存后微囊膜对IgG的通透性及微囊内细胞的存活、增殖及产物分泌情况。结果:包埋功能细胞的APA微囊经一定时间的低温保存后,微囊膜仍可屏蔽IgG,并未改变其原有的免疫隔离特性,且囊内细胞具有较高的细胞活性,能够正常生存并保持增殖和产物分泌能力。结论:微囊化细胞进行低温保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APA微囊猪肝细胞异种移植的排斥反应与存活时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猪肝细胞异种移植的排斥反应和存活时间。方法用胶原酶灌注分离猪肝细胞,用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法制成微囊肝细胞,将其植入正常SD大鼠腹腔内,两个对照组分别于腹腔植入游离肝细胞和空囊,观察3个月。结果经测定白细胞介素-2、T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和组织学检查均无明显变化;经形态学检查显示微囊肝细胞在3个月内有较好活性。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肝细胞异种移植未发现明显排斥反应且肝细胞存活时间超过3个月。  相似文献   

15.
张梅  刘超  刘翠萍  覃又文  董凌燕 《现代免疫学》2005,25(3):248-250,252
分别将游离胰岛和微囊化胰岛移植于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包膜下及腹腔内,在实验终点取各组大鼠脾细胞,采用混合胰岛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及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2和IFN-γ含量,观察胰岛移植后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对同种异体胰岛的应答能力。结果表明,微囊化胰岛移植组糖尿病大鼠和游离胰岛移植组糖尿病大鼠胰岛有功能存活时间分别为>6周和(6.6±2.07)d。微囊化胰岛移植组的刺激指数(SI)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游离胰岛移植组SI和IL-2、IFN-γ活性显著高于微囊化胰岛移植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可见海藻酸钠-氯化钡微囊化胰岛可明显延长同种异体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在体外混合胰岛淋巴细胞培养反应体系中表现为免疫低应答性,具有较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微囊胰岛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综述了微囊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胰岛分离、纯化、微囊化方法及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胰岛的体外研究与动物试验,对微囊胰岛体现内外功能进行了较全面的评价。展望了微囊胰岛的发展方向。作认为微囊胰岛移植有望应用于临床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微囊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胰岛分离、纯化、微囊化方法及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胰岛的体外研究与动物试验,对微囊胰岛体内外功能进行了较全面的评价。展望了微囊胰岛的发展方向。作者认为微囊胰岛移植有望应用于临床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8.
微囊化大鼠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小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微囊化和未囊化大鼠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小鼠的疗效。选用SD大鼠经胆总管原位灌注胶原酶液,分离消化胰腺组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Histopaque-1077)纯化胰岛细胞,将微囊化和未囊化大鼠胰岛细胞移植于糖尿病小鼠腹腔。分离的胰岛细胞对刺激反应良好,微囊化和未囊化胰岛细胞移植后均可纠正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状态,但未囊化胰岛细胞移植组只能维持血糖正常2~3d,而微囊化胰岛细胞移植组可持续降低血糖30d以上。微囊化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小鼠具有良好的效果,微囊具有较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微囊化雪旺细胞移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敏  刘德明 《解剖科学进展》2004,10(4):361-363,367
微囊技术为组织 /细胞移植开辟了新途径 ,它有效地避免了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并解决了移植物来源稀少的问题。微囊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体现在对免疫活性细胞及部分细胞因子的阻挡作用 ,使移植物能存活下来并发挥其功能。雪旺细胞的分离纯化技术已日渐成熟 ,目前对微囊化雪旺细胞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使异种雪旺细胞的移植在治疗神经损伤方面成为可能 ,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利用重组工程细胞进行基因治疗无疑为多种难治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宿主对异源细胞产生的移植排斥反应却是其在临床上应用的主要障碍。现代细胞微囊技术因其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屏障作用,使克服这一障碍成为可能。近年来,细胞微囊技术在基因治疗方面的发展迅速,已在血友病,帕金森病、肿瘤等多种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应用中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细胞微囊技术的微囊膜材料、制作工艺、微囊内重组细胞的构建以及其在基因治疗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