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采用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制备盐酸帕罗西汀缓释片,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亲水凝胶骨架材料HPMC K100LV和K4M联用,通过干法制粒工艺制备盐酸帕罗西汀骨架片芯,然后通过肠溶薄膜包衣液对盐酸帕罗西汀骨架片芯进行包衣,获得盐酸帕罗西汀缓释片;以溶出曲线相似性f2值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设计进行处方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和杂质检测,通过加速和长期试验考察片剂稳定性。结果 以该方法制备的盐酸帕罗西汀缓释片质量稳定,具有与原研制剂一致的溶出特征。结论 该方法制备盐酸帕罗西汀缓释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筛选维生素B1(VB1)缓释片的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填充剂的种类、骨架材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型号及用量、阻滞剂的种类及用量、片重及片芯硬度进行考察,并采用正交试验对骨架材料HPMC的用量、阻滞剂乙基纤维素(EC)的用量及片芯硬度进行考察。结果: 确定最佳处方工艺为: HPMC K15M用量占片重50%,EC用量占片重20%,填充剂为乳糖,片重为200 mg,压制片芯硬度为50 N。结论:所制备的VB1缓释片缓释效果显著,为其新剂型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和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优选12 h内体外缓慢释药的卡维地洛凝胶骨架缓释片的处方工艺并进行表征。方法 以2种型号的HPMC为骨架材料,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处方工艺并验证,考察制剂在4种介质中12 h内的体外释放度,利用X-射线衍射法和红外光谱法分析药物的存在状态。结果 最佳处方为卡维地洛7.5%,单硬脂酸甘油酯30%,HPMC K4M+E50占片重25%,HPMC K4M∶E50的比例为2∶1,乳糖占15%,硬度为3.5 kg;制剂在pH 1.2的介质中释药最快,12 h内达到90%以上,体外释药稳定(RSD<1.5%,n=3),符合Higuchi动力学方程,属于骨架溶蚀型释药系统;药物在片中以部分晶体存在,原辅料之间没有新键生成。结论 该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良好,在12 h内具有良好的体外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芍药苷胃漂浮片,优选芍药苷胃漂浮片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制备芍药苷胃漂浮片,以漂浮性能和体外累积释放率为考查指标,采用单因素筛选及正交设计法,优化芍药苷胃漂浮片处方。结果 以HPMC K4M(20%)为骨架材料、NaHCO3(15%)为起泡剂、PVPP(7%)为释放促进剂、乳糖200为填充剂制得的胃漂浮片能立即起漂,持续漂浮12 h以上,累积释放率达90%以上。结论 优选的芍药苷胃漂浮片达到了持续漂浮及缓慢释放的要求,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5.
盐酸丁螺环酮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了减少给药次数和减小药物的毒副作用 ,制备盐酸丁螺环酮缓释片。方法 :采用亲水凝胶骨架材料 (HPMC)制备该缓释片 ,并考察药物与HPMC不同比例组成、HPMC不同粘度等对该水溶性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 :药物 /HPMC之比为影响释放过程的主要因素 ,HPMC(高粘度 )的粘度与药物释放无关 ,且该骨架片的释药与释放介质的 pH无关。 结论 :该缓释片制备工艺简单 ,缓释速率可控。  相似文献   

6.
李旸  廖祥茹  谢向阳  陈晨  韩亮  陈鹰 《中国药师》2014,(8):1325-1328
摘 要 目的:制备盐酸度洛西汀肠溶微丸,并对其体外释放度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盐酸度洛西汀载药微丸,再用HPMC包隔离层衣,最后使用Eudragit L30D-55包肠溶衣,制成盐酸度洛西汀肠溶微丸,并采用f2相似因子法评价自制制剂和参比制剂在释放介质中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体外释放度试验显示,自制制剂和参比制剂f2相似因子值大于50,说明两种制剂体外释放行为相似。结论: 制备的盐酸度洛西汀肠溶微丸的释药行为较好,有望应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制备一种新型利格列汀双层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方法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l propyl methyl cellulose,HPMC)为骨架材料、黄原胶为黏合剂,采用单因素设计筛选处方,进行利格列汀双层缓释片的制备,并绘制处方在pH 6.80介质中的体外溶出曲线;采用常规Ritger-Peppas、Higuchi、一级、零级释放曲线方程进行拟合,分析样品释药原理。结果 经优化后的样品由含药缓释层和含药速释层构成。缓释层由主成分利格列汀3 mg、缓释骨架材料HPMC(型号:K4M及K100M,用量均50 mg)、填充剂微晶纤维素100 mg、凝胶缓释基质黄原胶15 mg、润滑剂硬脂酸镁1 mg组成;速释层由主成分利格列汀2 mg、填充剂微晶纤维素10 mg、崩解剂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5 mg、润滑剂硬脂酸镁1 mg组成。最终结果与零级释放方程匹配度最高,极具相关性,拟合结果r2无限接近于1。结论 成功制得利格列汀双层缓释片,并实现零级释放。  相似文献   

8.
余静 《中国药师》2016,(6):1064-1068
摘 要 目的:制备盐酸米诺环素缓释片并优化处方。方法: 采用干法制粒压片工艺制备盐酸米诺环素缓释片,以羟丙甲纤维素E50(HPMC E50)和羟丙甲纤维素K100LV(HPMC K100LV)的用量为考察因素,1,2,4,8 h的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中心复合设计 效应面法优化盐酸米诺环素缓释片的处方,并通过体外释放度比较自研片剂和原研片剂在4种释放介质中的溶出相似性。结果: 盐酸米诺环素缓释片处方中HPMC E50和HPMC K100LV的用量分别为35 mg和70 mg,制得的缓释片在各时间点的释放度与原研片剂相似,4种释放介质中自研片剂和原研片剂的溶出相似因子f2分别为79.06、84.62、75.46和72.95。结论:采用中心复合设计 效应面法优化的盐酸米诺环素缓释片处方制得的片剂体外释放度符合要求,为下一步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胡涛 《中国药师》2017,(5):832-836
摘 要 目的:研究盐酸哌甲酯双相控释渗透泵片的制备方法和工艺优化。方法: 以双层渗透泵缓控释片的制备工艺为基础,结合双相释药行为的原理,制备具有两个不同释放相的双释放制剂。通过对含药层和助推层的单因素考察试验,确定各辅料的用量。对压片及包衣工艺参数进行考察,研究得到最佳压片方法以及最佳包衣参数。结果: 制备的盐酸哌甲酯双相控释渗透泵片具有两个不同的释放相,优化处方制得的盐酸哌甲酯双相控释渗透泵片外观合格,含药量重复性好,在体外释药曲线在0~2h内快速释放,2~10h符合零级释放,重复性较好。结论:本制备方法科学、简便、完整,可用于制备盐酸哌甲酯双相控释渗透泵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五加生化缓释片的最佳制备工艺,并进行体外释放度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处方;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五加生化缓释片,并对优化的试验结果进行体外释放效果考察。结果最优处方为HPMC K100M为骨架材料,70%乙醇为黏合剂,MCC为填充剂用量40 mg,淀粉为填充剂用量50 mg,采用最佳工艺制备的五加生化缓释片体外释放性能较好,HPMC的规格对药物的释放影响最大。结论本法制备的缓释片比普通片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该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片剂外观及可压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亲水凝胶骨架材料与盐酸二甲双胍(metformin hydrochloride,MET)降解生成N-二甲基亚硝胺(N-dimethylnitrosamine,NDMA)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合适的骨架材料用于制备MET缓释片。方法 以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为NDMA监测手段,通过原辅料相容性考察确定产生NDMA风险较低的骨架材料,而后考察溶胀性能,确定溶胀作用与参比制剂相似的骨架材料,将筛选出的骨架材料制备缓释片后考察其体外溶出和剂量倾泻的行为。结果 原辅料相容性考察发现羟丙甲纤维素(hypromellose,HPMC)是引起MET降解产生NDMA的主要原因,并筛选出溶胀作用与HPMC相似的卡波姆,以其为骨架材料制备缓释片可获得与参比制剂相似的溶出曲线,且剂量倾泻风险较低,产品稳定性良好。结论 卡波姆可作为HPMC的替代材料,用于制备MET缓释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盐酸小檗碱肠溶缓释片的制剂工艺。方法 采用体外释放度评价的方法,以单因素设计及正交设计筛选片芯处方及工艺,并对片芯进行肠溶包衣,制备盐酸小檗碱肠溶缓释片。结果 体外释放度实验显示,片芯及肠溶片均符合Higuchi释药模型。结论 盐酸小檗碱肠溶缓释片工艺稳定,体外释放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筛选瘤内注射用替加氟温敏凝胶的最佳处方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征。方法: 通过细胞毒性试验确定药物剂量,以聚丙交酯-乙交酯-聚乙二醇-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PEG-PLG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基质制备凝胶。以体外释放度为指标,考察不同浓度PLGA-PEG-PLGA和HPMC等因素对凝胶的影响,并以胶凝温度、黏度、pH等评价凝胶质量。结果: 凝胶剂的最佳处方为:25% PLGA-PEG-PLGA,1% HPMC,替加氟剂量为1 mg·mL-1。制得凝胶的平均胶凝温度为36.7℃,平均黏度为7 550 mPa·s,平均pH 为7.2。结论:所制备的瘤内注射用替加氟温敏凝胶具有温敏特性和明显的缓释作用,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徐斌 《中南药学》2015,(3):273-276
目的制备尼可地尔缓释骨架片。方法采用亲水性高分子材料HPMC为骨架,制备尼可地尔缓释片,并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其释药特征。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工艺。结果以60%HPMC K100M为骨架材料,磷酸氢钙为填充剂,用10%PVP的乙醇溶液为黏合剂,湿法制粒压片为最佳工艺。结论本品制备工艺简便,药物体外释放接近Higuchi模型,能实现药物24 h内缓慢释放。  相似文献   

15.
神衰果素亲水凝胶缓释骨架片的制备及释药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制备神衰果素亲水凝胶缓释骨架片.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作为缓释材料,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制备神衰果素亲水凝胶缓释骨架片,考察HPMC的用量、规格、不同的释药条件对释药速率的影响,并对释药机制作了初探.结果神衰果素亲水凝胶缓释骨架片的体外释药为非Fick扩散,HPMC的用量对药物的释放有较大影响,而HPMC的规格,释放介质的pH值对药物释放影响不大.结论以HPMC作为缓释材料,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神衰果素亲水凝胶缓释骨架片,工艺简单,体外缓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制盐酸丁咯地尔HPMC缓释骨架片。方法:湿颗粒法压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HPMC的用量、粘度及粘和剂对药物体外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盐酸丁咯地尔骨架片的体外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粘和剂种类和HPMC的用量对制剂的释药速率有显著性影响。结论:盐酸丁咯地尔HPMC骨架片有良好的缓释性。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制备酮洛芬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剂处方并对其从形态、粒径、Zeta电位、药物存在状态进行表征,采用透析法进行体外释放并对释放过程进行拟合。结果: 酮洛芬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最优处方为酮洛芬50 mg、泊洛沙姆0.1 g、吐温 80 0.2 g、卵磷脂0.15 g、单硬脂酸甘油酯0.05 g,其包封率为61.95%,粒径151.7 nm,Zeta电位为-30.2 mv,形态圆整,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表明药物以非结晶形式分散于纳米粒骨架中;体外释药曲线显示纳米粒体外释药先快后慢,12 h累积释放药物(85.11±7.62)%,包封于降解材料骨架内的药物通过骨架溶蚀缓慢释放,药物的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 酮洛芬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方法简便、可行,质量评价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奥沙西罗亲水凝胶骨架片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制备奥沙西罗亲水凝胶骨架缓释片,考察处方、工艺以及释放条件对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解析其机理。方法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乙基纤维素(EC)为阻滞剂,采用湿颗粒压片法制备奥沙西罗亲水凝胶骨架片,考察HPMC用量、HPMC黏度、EC用量、制备方法、压片压力、释放介质及转速对奥沙西罗骨架片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奥沙西罗骨架片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药物释放机制是骨架溶蚀和药物扩散的综合效应;HPMC用量与黏度、阻滞剂用量、制备方法、压片压力对释放速率均有显著性影响;释放介质的pH值及转速对释放速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调整处方HPMC用量可制得12 h给药1次的骨架缓释片。  相似文献   

19.
制备工艺对骨架片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盐酸氢吗啡酮为模型药物,制备了6种不同类型的骨架片,研究了工艺参数对骨架片释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HPMC与十八醇或EC合用能明显减小压片压力对释放的影响;(2)对于HPMC亲水凝胶骨架片,用含1%HPMC K4M的50%乙醇湿法制粒的效果与粉末直接压片相当;对于HPMC—十八醇混合骨架片,湿法制粒的释药快于熔融制粒法;(3)HPMC—十八醇混合骨架片释放受片径或(和)片重改变的影响小于HPMC—CMC—Na—十八醇混合骨架片;(4)包薄膜衣、制粒大小及工艺放大对HPMC—十八醇混合骨架片的释放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实验研制烟酸HPMC缓释骨架片。方法 用亲水性骨架材料HPMC与烟酸混合,湿法制粒,压制成缓释骨架片。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烟酸骨架片的处方。结果 处方中HPMC的用量、粘合剂均对该缓释骨架片的释药速率有显著影响,而HPMC的粘度则影响不大。结论 按最佳处方制备的缓释骨架片体外药物释放接近Higuchi模型,能维持药物在12h缓慢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